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宝丰7228     
由河南省宝丰县农科所用75(14)3与抗辉县红杂交育成。从1983年引入我省南部中熟冬麦区高水肥组试验,连续2年17个点次试验,有14个点增产,3个点减产,2年平均比晋麦11号增产8.7%。该品种株高85厘米左右,秆矮抗倒,分蘖力强,亩穗数多。白粒,籽粒较小,千粒重35—40克。抗性较好。比晋麦11号晚熟1—2天。在运城水头以南亩产800斤以上  相似文献   

2.
一、南部中熟冬麦区 1、高水肥地:当家品种为晋麦11号(临汾10号)、泰山1号、晋麦10号(卫东8号),积极示范运78—14、临猗3号和运辐早(适宜回茬)。2、中水肥地:当家品种为12057、泰山1号、晋麦11号;搭配品种为北京10号、晋麦7号  相似文献   

3.
品种信息     
《作物杂志》1985,1(3):26
晋麦23号 晋麦23号是山西省农科院棉花所用钴60辐射(丰产2号×碧蚂4号)×南大2419二代后,由早熟突变系71E3-3选育而成。1979~1981年参加全省南部冬麦区试,平均亩产758.8斤,比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增产。1983年在运城地区生产示范,平均亩产502.7斤,比对照晋麦11号增产13.8%。 该品种蛋白质含量高达17.66%,干面筋含量达13.84%,沉淀值达30%左右,是……  相似文献   

4.
洛旱13是以洛旱2号为母本、晋麦4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水旱协调选择混合法选育而成的旱薄地小麦品种.2007-2009年度参加国家黄淮旱薄组小麦区域试验,20点汇总,16点增产,2 a平均单产4 154.25 kg/hm2,比对照晋麦47增产5.85%.2008-2009年度参加生产试验,7点汇总,7点增产,平均单...  相似文献   

5.
“吉杂56号”高粱是吉林农科院作物所于1960年杂交选配而成的新品种。经1981—1982年院内两年产量试验,平均比对照“吉杂11号”增产15.3%,早熟3天左右。1983年参加吉林省区域试验,共6个点,除1个点比对照“吉杂11号”减产4%外,其余5个点均比对照增产,平均增产19.2%,增产显著。1985年该品种除继续参加省区试外,在榆树、扶余、大  相似文献   

6.
“晋油1号”冬油菜,是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从我省当地农家品种“汾阳油菜”中系选育成的一个优良品种。经我所1980——1983年3年品比试验,比对照“上党油菜”增产18.9%,1979——1983年经我省25个点(次)区域试验,4年平均亩产275.9斤,比对照“上党油菜”增产11.2%,1983年在平遥、孝义县的9个点生产示范33亩,平均比当地油菜增产  相似文献   

7.
临蚕5号是甘肃省临夏州农科所选育的高产稳产、大粒、抗逆力强的春蚕豆新品种,组合是和政/英175//青海3号,1998年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产量表现1989~1990年品系鉴定试验比对照临夏大蚕豆增产12%~15.3%。1991年~1992年品比试验比对照增产26.5%和23.5%;1993年较临蚕2号增产21.5%。1994~1995年在甘肃省13个点次区试产量3500kg/hm2,较对照增产11.5%。1996~1997年甘肃省12个点次生产试验产量4000kg/hm2,比对照增产21.2%。1998年示范面积9233hm2。特征特性春性,生育期150天。株高110~165cm。有效分枝1…  相似文献   

8.
晋麦63号采用水旱交叉选育法培育而成,该品种突出特点是抗旱性强、高产优质、稳产适应性广。1995-1996年参加全国黄淮旱地区试,两年平均产量4411.5kg/hm^2,比对照晋麦33号平均增产10.18%。1995-1997年参加山西省南部旱地区试,三年平均产量3843kg/hm^2,比对照晋麦47号和晋麦33号平均增产3.5%。截止2001年底累计推广39.55万公顷。  相似文献   

9.
旱地冬小麦品种晋麦44号的选育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低代材料经连续多代选育的吕旱133、1989-1991年参加山西省产川旱地试验、二年平均亩产197.2kg对对照平均增产16.5%,1991年度在晋中、吕梁、临汾、长治四个地区7点次,比晋麦16号、17号、15号三个不同对照增产8.2-30.7%。1992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破格审定命名为晋麦44号。该品种突出表现为抗冻、耐旱、耐干热风、穗大、粒多、丰产、抗病,尤其是干旱年份稳产性极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17-2018年度和2018-2019年度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麦区旱地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增产点率分析、AMMI模型分析等方法对小麦新品种晋麦105号的产量进行比较分析,以了解其丰产、稳产性等生产性能。结果表明晋麦105号在2017-2018年度区域试验中较对照晋麦47号增产7.1%,在2018-2019年度区域试验中较对照晋麦47号增产6.2%,稳定性参数在2年区域试验中分别排名第3和第1,在生产试验中稳定性参数排名第1,稳定性超对照。说明晋麦105号适用范围广,具有旱作丰产性、稳产性好的特点,是适宜山西省南部旱作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1.
杂交玉米新品种美单9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定编号:黔审玉2006003号品种来源:贵州环美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3年用自选系1128作母本,自选系35-3作父本组配杂交而成。产量表现:2004年贵州省区试F组平均单产574.1kg/ 667 m~2,比对照兴黄单89-2增产12.44%,达极显著水平;2005年贵州省区试F组续试,平均单产618kg/667 m~2,比对照黔单16增产14.5%.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平均单产581.9 kg/667 m~2,比对照增产13.52%,11个点次中10增1减,增产点次达90.9%。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604.6 kg/667 m~2,比对照增产12.97%,4个点全部增产。  相似文献   

12.
苦荞新品种黔苦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苦荞新品种黔苦3号(原名:黔威3号,代号:3-254)系贵州省威宁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威宁凉山苦荞为亲本,采用单株选择法选育而成。于2008年1月22日经国家小宗粮豆鉴定委员会鉴定,定名为黔苦3号,编号为国品鉴杂2008002,适宜在陕西、青海、河北、内蒙、宁夏、甘肃、云南、贵州、四川等省种植。2002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为140.35kg/667m2,比九江苦荞(ck1)增产18.4%,比地方品种(ck2)增产22.3%。2003~2005年试验西南春播组平均产量为163.4kg/667m2,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16.6%,居参试品种第1位。参试点23个,增产点19个,增产点比例82.6%,比对照增产23.3%;西北春播组平均产量为155.7kg/667m2,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14.5%,居参试品种第3位。参试点28个,增产点22个,增产点比例78.6%,比对照增产21.8%。2005年在甘肃平凉、四川昭觉、贵州六盘水、甘肃定西、陕西靖边5个试点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14.37kg/667m2,较统一对照九江苦荞平均增产20.0%。2007年在云南昆明、昭通两个试点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66kg/667m2,较统一对照九江苦荞平均增产33.4%;较当地对照品种增产55.2%。  相似文献   

13.
抗旱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晋麦97号选育及其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小麦品质要求不断提高的育种和生产需求,以临丰3号为母本,临优145为父本,采用系谱远缘杂交育种法,通过异地鉴定、生态选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手段选育而成小麦新品种晋麦97号。试验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含有7个抗旱节水相关基因和10个与水分高效利用紧密连锁的标记。2013年、2014年在山西省南部旱地区域试验中,2年区试平均产量4 546.5 kg/hm2;比对照品种晋麦47号增产9.2%,株高75 cm左右,穗长7 cm左右,千粒重41 g,生育期236~240 d,粗蛋白18.09%、湿面筋37.9%、Zeleny沉淀值43.0 m L,抗旱性好品质优。由此可知,品种晋麦97号适宜山西省南部和陕西省渭北旱塬等黄淮旱地麦区引种种植。本研究解析了晋麦97号育种策略,对黄淮旱地小麦育种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思考,为培育突破性旱地小麦新品种提供有益信息。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重点围绕聚合抗旱强筋优质高产广适的育种目标,以广适性优质‘晋麦79号’为母本,以抗旱抗冻优质F14005为父本进行杂交,以期实现性状互补,优质基因累积。采用系谱杂交育种法,通过水旱地交替选择,异地生态抗逆鉴定、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手段选育而成小麦新品种‘晋麦101号’。分子遗传试验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含有8个抗旱节水相关基因和10个与水分高效利用紧密连锁的标记。2015年、2016年在山西省南部旱地区域试验中,2年区试平均产量5 260.5 kg/hm^2,比对照品种‘晋麦47号’增产8.7%;2017年参加山西省南部旱地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4 822.5 kg/hm^2,比对照‘晋麦47号’增产8.0%,株高82~92 cm左右,穗长7.3 cm左右,千粒重36.8 g,生育期234~236 d,容重778 g/L、粗蛋白15.52%、湿面筋31.85%、稳定时间10.0 min,是近年来中国黄淮旱地难得的强筋型优质抗旱品种。2017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晋审麦20170003号),该品种具有品质优、产量高、稳产性好、抗旱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山西省南部和宁夏旱塬等北部旱地麦区引种种植。  相似文献   

15.
王效平 《种子科技》2011,29(10):43-43
晋麦85号,原名“临旱6207”,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育成。该品种属冬性品种.熟期比对照晋麦47号晚2—3天。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穗层整齐,抗倒性较好,一般旱地亩产270~320kg。我县于2009年引进种植该品种。现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6.
晋麦56和晋麦61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预定目标比CK增产8%以上并能“抗早矮大多广优”七好合一。选建8个种质集团备配生产型、过渡型、特异型3大类组合并设定24个中材库。实施物竞天成地就人工综合连环加压选择,强调看准群体后多选精选竞合个体。讨论了母质应优先,源库相协配,3库各尽所能等以及F1优待F2虐待或偏待等以及育种者应有耐性、记性、灵性、悟性等和法眼慧眼等等一些小麦育种的“艺术”问题。晋麦56和晋麦61较早熟高光效高粒重且带有Glu-Ala和Glu-D1d,分别适种黄淮麦区高、中水肥地。  相似文献   

17.
《种子》2020,(5)
浚麦169由浚县丰黎种业有限公司利用周麦16和濮麦9号杂交,经过系谱选择法育成的小麦新品种,于201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80019)。2015—2016年度参加河南省冬水D组区试,12点汇总,11点增产,增产点率91.7%,平均产量8 329.5 kg·hm~(-2),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6.9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居15个参试品种第2位。2016—2017参加河南省冬水D组生试,14点汇总,12点增产,增产点率85.7%,平均产量8 148.0 kg·hm~(-2),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4.3%。该品种表现出产量高、适应性广和综合性状好等,在河南省小麦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晋麦 75 (原名汾 30 2 7)是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1990年用 (885 318×太原 4 19)F1作母本 ,临汾 5 336作父本有性杂交后经逐代选育 ,于 1994年出圃育成。其适宜于山西省中部及其同纬度地区中水肥和晋南肥旱地种植。 2 0 0 2年 4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定名为晋麦 75。 产量表现   晋麦 75 1998~ 1999年参加山西省中部二区组区域试验 ,平均产量为 5 736kg/hm2 ,比京 84 1增产 15 .9%,参试 6点均增产 ,位居区组之首。 1999~ 2 0 0 0年平均产量 4 75 5kg/hm2 ,比京84 1平均增产 11.5 %,仍居区组之首。两年区试平均…  相似文献   

19.
利用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86 A与恢复系6958 R组配育成的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益油1号(原名NR 168,下同)于2009年通过贵州省区试和生产试验,在贵州省区试中平均单产180.88 kg/667 m2,比对照油研10号平均增产14.44%(极显著)分别居2008年B组第3位和2009年A组第5位,最低年份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0.18%,15点次试验,13点增产,2点减产,增产8%以上点次达80%;平均产油量77.34 kg/667m2,比对照平均增产11.57%,最低年份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油7.41%.生产试验平均单产161.89 kg/667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0.65%.全生育期区试平均219.5 d,比对照油研10号早2.5d,生产试验全生育期222.8 d,比对照油研10号早熟5d.植株紧凑,株高适中,在贵州省生态和耕作栽培条件下,株高167.7 cm,一次有效分枝位64.3 cm,一次有效分枝数8.6个,主序长58.1 cm,主序有效角80.2角,着果密度1.4个/cm,单株有效角434.0个,角粒数19.95粒,千粒重3.74 g.抗倒性强、抗寒性强,抗(耐)菌核病、病毒病能力与对照油研10号相当.含油率42.76%,芥酸平均0.3%,硫苷28.3 μmol/(g·饼),种子蛋白质24.82%.是一个既适宜育苗移栽,又适宜免耕或半免耕直播(密窝点播、条播、撒播)等轻简高效栽培典型的高效型杂交油菜新品种,也是目前油菜生产上最需要和受欢迎的杂交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云蔗89-351是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选育的优良甘蔗新品种。中大茎、中熟高糖、生势强、拔节早、蔗茎均匀粗壮直立、有效茎90000株/hm^2左右。该品种通过各试验阶段表明:平均单产102.9t/hm^2,比对照ROC 10增产17%,比桂糖11号增产13.2%;甘蔗平均含糖分14.45%,比对照ROC 10高0.12个百分点。比桂糖11号高0.15个百分点;平均含糖量15t/hm^2,比对照ROC 10增糖16.3%,比桂糖11号增糖13.6%。该品种适宜于各种类型土壤条件种植,适应性较广。该品种于2005年3月通过了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