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2年中国大米进口激增,同比增加近3倍.进口主要来自越南、巴基斯坦的低端籼米.大米进口激增的主要原因在于:2012年全球大米供大于求,国际价格低迷,而国内价格在成本、最低收购价等因素的作用下稳中有升,越南等主要出口国大米价格大幅低于国内.再加上关税配额内大米进口关税税率较低,未能弥补国内外大米价差,进口大米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受利益驱动,一些企业把进口大米用作加工原料或掺兑到国产米中销售,进口动力强劲.尽管2012年大米进口大幅增长,但进口量占国内产量和消费量的比重仍较低,进口对国内大米供需总量平衡格局以及大米总体价格水平的影响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2.
《新农业》2012,(7)
埃及亚历山大海关决定对进口大米征收10%的营业税,但埃及工业联合会粮食产业商会大米部对此表示反对。埃及国内市场上80%的大米进口自国外,这一决议将带来极大的破坏,而消费者将是唯一的受害者。对进口大米征收营业税将导致大米销售公司提高大米价格,每吨大米的价格将上涨300埃镑。粮食产业商会主席阿里·谢拉夫·丁表示,对进口大米征收营业税可保护国产大米。与此同时,埃及应杜绝大米走私行为。如果大米走私行为继续存在,消费者和国内大米产业都将受到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国入世以后 , 对国内大米市场会产生影响 , 但是影响不会太大 . 未来几年内 , 我国进口大米数量有大幅增加趋势 , 这对本已处于饱和状态的国内大米市场而言是个压力 . 特别是对国内的一些出口大米的主要货源地 , 压力相对会更大一些 , 但是 , 影响不会太大 , 其主要依据是 : 第一 , 大米进口配额约占国内产量的 2% , 而近 10年正是我国大米产量增长较快时期 , 年均增幅远远超过 2% . 按配额进口不会对国内大米生产产生太大压力 . 第二 , 进口大米在国内市场上不具有价格优势 . 以今年 7月份为例 , 泰国大米出口价折合人民币为每吨 1200多元 , 加上其它费用价格超过 1800元 , 而江西省粮油批发市场同月份的晚籼米价格为每吨 1600元 .  相似文献   

4.
武文  张欢 《农业展望》2007,3(10):14-16
分析指出,2007年全国早稻增产增收;1~8月中国大米出口微增进口大幅下降;国内大米产需基本平衡,库存水平略有回升;全球大米产不足需,库存水平持续下降;9月份国内稻谷价格较为平稳;9月份国内米价上涨国际米价平稳。  相似文献   

5.
由于内外价差较大,近年来中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进口动力较大,给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提出了挑战。日本与中国同为东亚小规模农业,也面临国内农业基础竞争力不足、大宗农产品内外价差较大的问题,但由于进口调控措施比较完善,日本大米进口基本稳定在非常有限的水平,未对国内产业造成较大影响。本文介绍了日本调控大米进口的主要做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中国粮食进口调控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世界农业》2023,(3):128-131
<正>2022年,全球农产品市场大幅波动,农产品国际贸易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大,中国农产品进出口顶住压力实现快速增长。当前需关注三方面情况。一是不利天气对2023年粮食生产影响加深。南美持续干旱、欧洲罕见暖冬、北美寒潮对全球粮食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全球粮食产量预期下降。二是国际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已连续10个月下行,但当前大米、食糖价格涨幅显著。三是2022年中国农产品贸易规模再创新高。2022年贸易额达3 347.1亿美元、同比增长10.1%,进口2 361.1亿美元、同比增长7.4%,出口986.1亿美元、同比增长16.9%。受国际农产品价格高企等因素影响,粮食等农产品进口呈现“量减额增”的态势。  相似文献   

7.
正据海关最新统计,2012年我国进口大米231.6万吨,同比增3.1倍,为2000年以来最高值。大米进口增加是否会带动国际粮价上涨,并推高全球粮价、引发国际粮食危机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说,我国大米市场供应充裕,2012年进口增加主要是国内外价差较大所致,大米进口增加但数量有限,不会改变我国大米供给基本平衡的局面,更不会危及世界粮食安全。据有关统计资料,2012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九连增",全年粮食产量5895.5亿千克,连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对缅甸大米出口商来说算是寒冬。国内种种因素致使缅甸大米价格飙升,但价格的上涨并没有让大米出口商们迎来"大丰收"。因缅甸大米的价格普遍高于其他国家的销售价格,因此,2016年上半年,缅甸大米的出口量出现大幅下滑的趋势。价格偏高也致使缅甸大米很难打入东盟市场。为了扩展东盟国家市场,将缅甸大米打入菲律宾  相似文献   

9.
信息博览     
我国粮食生产已连续两年获得丰收,同时进口粮食数量增加,国内粮食有效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农业部有关专家预测,今年我国粮食市场供需继续看好,将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总量供大于求,价格继续回落,粮食品种结构仍存在问题。总结1993——1994年全国性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一是国内粮食产量徘徊,增产幅度小于粮食需求的扩大,同时,我国粮食净出口量过大,尤其是1992~1994年粮食年平均净出口量在440万吨,使我国粮食供需矛盾加大,导致价格上涨;二是粮食结构性短缺,也就是沿海地区优质大米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中国扩大进口泰国大米的原因,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扩大进口泰国大米的主要原因是城镇居民收入提高导致的高品质大米消费需求增加、中国大米供求的区域性不平衡、泰国华侨商人的人际网络及灵活的经营策略、中泰大米的价格越来越接近以及汇率变动,特别是人民币升值。受人民币升值和国内供求变动影响,泰国大米进口规模的扩大有可能加速。  相似文献   

11.
彭超  张欢 《农业展望》2012,8(10):3-9
2012年1~9月,中国稻谷有望再获丰收,大米产量基本稳定,全球大米供求基本平衡。国内稻谷市场稳中有涨,国储稻谷竞价交易"籼强粳弱",早籼稻期货价格两度冲高回落,大米价格稳中有涨,粳米价格保持上涨,籼米市场一定程度上受到进口大米冲击,价格先扬后抑。国际米价"连涨不超6个月"现象再现,主要出口国市场干预政策成为涨跌主要原因。中国大米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总体为净进口。展望后市,预计国内稻谷和大米价格将维持稳中有涨的运行格局,早籼稻期货价格震荡盘升,短期内国际大米市场有可能进入新一轮震荡整理阶段。  相似文献   

12.
2012年玉米市场形势分析与2013年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2年,国内玉米生产继续稳步发展,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市场价格基本稳定,与小麦形成倒挂,消费替代显著增加,玉米进口大幅增加。主要原因,一方面连续增产及进口明显增加有效改善了供求关系,另一方面深加工业经营困难,饲料消费也因小麦替代增加而受到抑制,同时国家通过调整财税政策加强对深加工业的宏观调控。2012年国际玉米价格大幅波动,供求关系进一步趋紧,库存大幅减少。预计2013年国内玉米生产仍稳步发展,价格稳中有升的可能性较大,进口可能有所下降。建议落实并完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继续严格控制深加工业过度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信息》2001,(3):12-13
一、粮食出口增加 粮食是我国传统的贸易产品,既有进口也有出口。粮食的主要进口来源国为加拿大、美国、巴西、泰国和澳大利亚,出口国主要是韩国和菲律宾(以贸易量份额超过10%的标准)。近几年来,我国粮食进出口变化较大。其一是进口减少,出口增加,贸易形态重新变为净出口;其二是进口结构发生变化,玉米、大米恢复出口,大豆从出口变为进口。这种变化,除了由于国内连续3年粮食大丰收造成供给大于需求以外,也因为小麦、玉米的国际市场价格不断下跌,国家及时调整了粮食的进出口政策,从限制出口转为允许出口。  相似文献   

14.
国际市场是中国大米供给的重要来源,研究质量因素分离后的进口需求价格弹性有利于寻求稳定的市场来源。本文基于嵌套Logit模型测度了2000—2019年中国进口大米的总体质量以及进口自14个主要来源国的大米质量,对比质量因素分离前后的需求价格弹性。研究发现:中国进口大米质量呈总体下降趋势,质量对大米进口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且弹性较大;忽视质量因素会导致价格弹性系数被低估;分离质量因素后的中国进口大米缺乏价格弹性;中国从老挝、缅甸、菲律宾、俄罗斯进口的大米富有价格弹性,但质量波动较大,从泰国和巴基斯坦进口的大米缺乏弹性,质量较稳定。基于研究结论及成本和质量的考虑,中国应注重从泰国、巴基斯坦进口大米。  相似文献   

15.
市场     
《中国农业信息》2004,(10):23-23
国内粮食消费呈现新特点,转基因“蛛丝”棉花将问世,近期安徽省早稻收购价格平稳,亚洲大米价格有望进一步攀升,韩国可能增加白菜进口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前三季度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情况及第四季度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以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先升后降,尤其是9月份小麦价格出现明显下滑,但目前玉米、大米价格仍大幅高于2007年同期水平,小麦价格低于2007年同期水平。2008年9月以后的一段时间,全球粮食产需关系将有所改善,小麦、大米市场供应增加,价格可能高位有所回落;玉米市场产量下降、需求旺盛。但国际油价仍面临下调风险,预计价格将高位趋稳。国际粮价总水平可能稳中下降.整体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中国大宗农产品普遍出现进口快速增加与国内库存高企并存的现象。直接原因是国内外价格倒挂,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现行的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急需完善。通过对中国大宗农产品贸易情况、国内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价格变化情况的分析,阐述了政策性收储价格逐年提高导致国内价格高于国外价格是近几年进口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完善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武文 《农业展望》2009,5(7):5-9,28
2009年上半年,中国稻谷价格维持高位运行态势,大米价格连创新高,早稻期货平稳上市;全球大米供求基本平衡.国际大米价格震荡回落;国际米价高于国内米价,中国大米进出口量大幅萎缩。  相似文献   

19.
经济导视     
FAO预计全球谷物产量将提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2000/2001年度全球谷物产量将增长0.3%,但在未来几个月内价格仍将保持疲软。预计发展中国家2000年的谷物进口额将比1999年增加10亿~220亿美元。玉米,美国将是个丰收年。但全球的小麦市场价格仍将停留在1999年的低水平上。2000年的需求强劲,小麦价格有回升的可能。大米,因进口需求不足,将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一些国家的新季稻米上市将进一步对全球大米价格造成压力。东欧国家有可能成为粮食进口国2000年夏季的连续降雨已对东欧的大豆和小麦生产产生很大影响,由于粮食歉收,东欧国…  相似文献   

20.
<正>受国内外价格倒挂、需求拉动等因素影响,2014年我国粮食(谷物)进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进口量达1951.6万t,同比增33.8%,净进口1 874.7万t,同比增四成。同时,粮食进口结构出现了三大主粮进口总量减少、玉米替代品进口大幅增加两个新特征,值得跟踪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