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编速递     
<正>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面临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加强对当前农业发展形势的分析和未来农业发展趋势的研判,是提高农业发展预见性和掌控能力的迫切需要。《新形势下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思考》指出,中国的粮食安全面临全新的形势与挑战,未来应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强化科技研发与服务,加强粮食品种资源挖掘与创新,优化粮食生产区域布局,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夯实粮食供给保障基础;同时科学引导居民食物消费,深化粮食市场化改革,处理好"两个市场"的关系,建立健全监测  相似文献   

2.
粮食安全始终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1972年以来的三次粮食危机对印度粮食系统的影响不尽相同,前两次主要表现为粮食供给短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粮食危机主要是对粮食供应链的冲击。在不同的供应链环节,印度应对粮食危机的政策反应也在发生变化。突出表现为对粮食安全政策工具的运用不断深化,政策措施多样化,逐步建立起了从生产和流通环节到消费环节的较为全面的粮食安全政策体系。基于此,在政策选择上,中国应持续完善农业生产支持,保障粮食生产供给;完善粮食储备应急管理机制,加快食物系统转型升级;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中国粮食安全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中国粮食安全的观念、制度与技术创新思路。在粮食安全观念创新上,要树立“大粮食”观念,逐步实现粮食的数量安全、经济安全和营养安全三级目标,确保粮食增产与增收同步,并重点保障口粮安全,开放非口粮市场。在粮食安全的制度创新上,要推进土地股份合作制,强化耕地评审管理制度,建立和健全粮食安全监测预警体系、粮食市场购销体系、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强化粮食产购中的调控与管理力度。在粮食安全的技术创新上,着重调整粮食产销的区域布局,推行多熟超高产生产技术,构建“大粮食”生产结构。  相似文献   

4.
王瑞峰  李爽 《南方农业学报》2018,49(9):1880-1886
[目的]实证分析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明确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薄弱环节,为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效率和能力提供借鉴.[方法]基于资源配置效率的视角,从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入手,利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进行评价分析.[结果]从整个粮食价值链来看,2008—2015年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效率较高,但从分环节来看,粮食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的粮食安全保障效率较高,而粮食流通环节的粮食安全保障效率较低.从粮食收储、加工、销售、贸易和质检环节分别进行效率分析,结果显示,粮食收储环节和贸易环节的粮食安全保障效率较高,粮食流通环节的粮食安全保障效率低下主要是由粮食加工环节、销售环节和质检环节效率低下所造成.[建议]为提高我国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必须在稳定粮食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资源配置效率的基础上,加强科技与政策支持力度,规范粮食收购市场,加快粮食加工行业创新,建立健全粮食市场机制,实施多元化贸易策略,建立健全粮食质检机制,科学引导粮食消费,达到进一步提高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受到人口数量下降和老龄人口快速增加的影响,近年来日本粮食在生产、流通和消费阶段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在生产环节,产量下降,结构趋稳,单产贡献为主,生产集中化程度不断增加;在流通环节,储备数量下降后趋于平稳,流通链扁平化趋势明显;在消费环节,主食消费比重下降,加工、饲料等非主食消费快速增加。未来中国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动与日本目前的发展趋势有很多相似之处,应该在借鉴日本经营所得安定政策的基础上,完善目前正在试点的粮食目标价格政策,适当减少粮食储备数量并加强市场信息监测,充分重视科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粮食安全及其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人多地少耕地面积更少,是我国第三大粮食主销区,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粮食生产与消费需求矛盾加剧。采用粮食安全系数评价法,构建了包括粮食自给率、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单产水平、人均耕地、粮食生产波动系数在内的区域粮食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建省9个设区市2006年和2012年粮食安全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整体上福建省粮食安全状况为临界安全级,粮食安全基本有保障,但粮食自给率下行压力增大;(2)福建省各区域粮食安全状况差异显著,存在粮食生产与粮食消费空间分布上的错位性,在趋势上东南沿海地区粮食安全形势恶化明显而闽西北地区形势转好;(3)依据粮食安全综合评价分值(Q值)可将福建省粮食安全等级划分为3类,即三明、南平、龙岩属于粮食安全区,漳州、宁德属于粮食临界安全区,福州、厦门、莆田、漳州为粮食不安全区。并针对不同类型区域粮食生产及消费特点提出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农产品生产已难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制定和调整相关政策以保障未来的粮食安全是中国政府面临的迫切问题。日本与中国同处东亚,在粮食的供给和消费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本文梳理了日本粮食安全政策的历史演变情况,在此基础上,建议中国政府立足国情,积极借鉴日本经验,主要包括:保障粮食有效供给时做到有保有放,建立健全粮食补贴政策的法律法规体系,统筹制定海外农业投资规划,加快农业"走出去"进程,加强资源与环境保护,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粮食生产能力的APEC地区粮食安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以具有典型代表性且在世界粮食供给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亚太经合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地区为研究区域,开展基于粮食生产能力的粮食安全评价研究。【方法】利用机制法模型测算区域的土地生产潜力和粮食生产潜力,并以此作为粮食安全评价的基础;分别从粮食生产与消费、粮食增产潜力、人口承载等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分析APEC各成员体的粮食安全形势。【结果】APEC地区粮食生产潜力总和为17.39亿t,其中中国的潜力总产5.69亿t,为区域内最高。比照当前的粮食现实产量,总体来说,各成员体均具有一定的增产空间,但如果综合考虑人口承载、粮食消费等情况,各成员体的粮食安全形势呈现分化态势,除日本、韩国外,发达成员体总体上略好于不发达成员体。【结论】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区域粮食生产潜力并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将是保障APEC地区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挑战。  相似文献   

9.
粮食安全是国家粮食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十四五”规划中首次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安全保障类约束性指标。中国粮食安全形势好,粮食生产已经“十七连丰”,但从中长期看,中国粮食供求仍将处于一种紧平衡态势,特别是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国内持续增长的粮食需求、地缺水少人多、种粮比较效益低、粮食容易遇到一些自然灾害、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等潜在风险隐患。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资源与市场,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充分利用现有国际组织;完善储运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粮食安全治理现状与政策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粮食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于粮食问题的统筹考虑有助于得到更为科学的政策启示。本文从"种在哪"、"谁来种"、"种什么"、"怎么种"、"如何分"等方面述评了粮食安全治理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表明,中国已经构建了一个包括生产、消费、分配等多个方面的政策支持体系,通过中低产田改造、提高主产区种粮积极性等途径仍可实现进一步的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但受粮食属于"准公共产品"等因素影响,我国粮食生产仍面临种植区域不稳定、种粮主体积极性不高、种植结构调整滞后、经营方式有待完善、粮食市场配置效率尚需提高等诸多问题。未来的政策调控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键性作用,积极引导并促成各类主体按照市场规律与政府调控目标开展相关行为,最终保障并实现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1.
甘肃玉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一、甘肃粮食安全总体形势任务定位国家为保障粮食生产、粮食安全,将全国分为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和粮食产销平衡区,甘肃为产销平衡区。粮食产销平衡区粮食安全定位是,满足区域内部粮食供需平衡。按人均年消费粮食410公斤,甘肃2650万常住人口计算,甘肃年消费粮食1086.5万吨,甘肃粮食产量在1100万吨以上,可在产量方面完成任务要求,但甘肃粮食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之间还不平衡,需要与省外进行品种调剂。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粮食生产形势、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制约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阐述,认为应采取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保护耕地资源、培肥地力等措施,以实现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确保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3.
<正>要想实现粮食供需平衡且保证粮食安全,则需要进一步解决因自然条件差异与市场区域划分等因素所造成的区域结构矛盾。近年来,宁夏在粮食产销表现方面基本维持平衡,但其中存在的粮食安全问题依旧严峻,所以需要进一步加强与重视粮食生产工作以及优化调整粮食结构,确保粮食流通能力全面提升,并且制定完善的应急处理预案。1宁夏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分析1.1生产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国粮食安全形势和对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城镇人口粮食需求的增加,将成为未来我国粮食需求增长的主导因素,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将促进我国粮食需求的持续增长;我国粮食生产已经步入几十年高速增长之后的缓慢增产阶段,未来粮食安全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本文从严格保护耕地、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加强粮食存储和流通体系的布局建设、提高粮食单产、减少粮食产后环节的损失和浪费等方面,提出了城镇化进程中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粮食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发展现代粮食物流业,完善粮食物流体系至关重要。目前,黑龙江省粮食物流主体市场化运作不够,储运基础设施落后,粮食流通环节的成本较高。必须扎实推进粮食"四散化",加快培育粮食物流主体市场化地位,加快实现粮食物流信息系统化,加强粮食物流体系的整合,从而形成较为完善的粮食物流体系。  相似文献   

16.
“十三五”时期我国粮食安全的重新审视与体系建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粮食安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基石。本文首先分析了"十三五"期间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与进口激增对我国粮食宏观调控的冲击,以及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引发的粮食需求变动。之后,审视和评估了未来五年期间粮食安全的发展趋势,如粮食对外依存度有所上升,居民消费对品种结构的要求日益增强,品质和营养越来越成为普遍化的价值追求。研究认为,"十三五"期间保障粮食安全应坚持宏观安全与微观安全相统一,兼顾长期安全和短期安全,在保证数量安全的同时突出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的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主张从生产环节保产能,流通环节强调控和消费环节促减损等方面建构链条式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正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自实施以来,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国家粮食安全的有力保障。2017年,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在粮食生产稳定增产与资源高效利用方面取得了突出进展,在促进全国粮食"连续增产"前提下实现"节水节肥"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古往今来,粮食安全都是治国安邦的首要之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粮食安全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  相似文献   

18.
我国粮食储备调控体系的现状与完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粮食储备是粮食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及粮食供求平衡和市场价格平抑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阐述了粮食调控体系建设的必要性,表现在能有效应对不确定性的气候灾害变化所引发的粮食生产遭灾减产、能应对世界粮食价格异动和对我国粮食市场及供求平衡冲击以及调节区域粮食供求平衡、缓解国内粮食供求矛盾.当前,我国虽然建立了相对完备的粮食储备体系及管理制度,储备能力和储备技术水平不断增强,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的看到,粮食储备体系中仍然存在有对储备粮功能认识不足,储备结构、布局不合理,储粮基础设施落后,农户储备条件落后,各储备主体之间的协调不力等问题.接着分析了影响粮食储备的主要相关因素,如粮食产量、粮食消费需求、粮食价格、粮食储备政策制度和粮食进出口贸易及国际粮食形势,最后从粮食储备体系、承储主体、农户储备这几个角度提出了完善粮食储备调控体系的对策建议,以期保证粮食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9.
我国粮食生产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粮食直接消费需求和间接消费需求都将持续快速增长,粮食生产发展压力巨大。通过粮食单产、品种和区域潜力分析,到2020年我国粮食尚有6 000万t左右的增产潜力,基本上可以满足我国粮食消费需求。当前我国粮食生产仍然面临耕地资源刚性减少、淡水资源短缺、品种结构矛盾、供需区域矛盾、种粮比较效益偏低等问题,作者结合当前全世界粮食生产形势,针对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问题,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和食物自给以及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始终对粮食安全给予高度重视,在粮食生产上取得了"十七连丰"的佳绩。增产固然重要,但减损仍不容忽视。当前,中国节粮减损具有较大的潜力和资源环境效应,能够缓解粮食刚性需求的不断扩大。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能够为本国及全球的粮食安全贡献更大力量。粮食损失更多发生于供应链的早期阶段,相较于发达国家,中国三大主粮的产后损失率仍处于较高水平,收获特征因素、生产特征因素、机械类因素、农户特征因素对粮食损失有着重要影响;粮食浪费发生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消费环节尤为突出,中国的粮食浪费数量约占全球粮食浪费总量的10%,消费者个人及家庭特征是影响粮食浪费行为与浪费强度的重要因素。构建系统高效的集生产、仓储、物流、加工、贸易于一体的粮食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有助于减少粮食损失;政府、社会、消费者等多主体协同发挥作用有助于减少粮食浪费。未来,应对粮食产后损失监测系统网络和数据库的建设、食物浪费及其对资源环境影响、建立新型粮食风险防范体系等予以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