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蛋鸡养殖户虽然众多,大多是小规模养殖,其中有一部分养殖户缺乏专业知识,现代化养殖技术更是谈不上,笔者结合当地情况谈谈蛋鸡的饲养管理。1抓好育雏饲养管理要饲养出一批品质优良的蛋鸡首先应该从雏鸡饲养抓起,雏鸡到育成鸡再到产蛋鸡,每一个环节的饲养方法都要有一定的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对于广大养殖户来说,蛋鸡的产蛋性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养殖经济效益。从育成期到产  相似文献   

2.
蛋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华 《农技服务》2009,26(7):75-75
从雏鸡选择、卫生消毒、育雏环境要求、饮水与开食、正确断喙、雏鸡的饲养方面介绍了蛋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3.
<正>蛋鸡雏鸡的培育是蛋鸡饲养管理中一个较为细致的工作,因它直接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成鸡的产蛋性能。雏鸡的培育分两个阶段,育雏期和育成期。从出壳后到离温前的幼雏,需人工给温,称为育雏期,一般饲养期为0~6周龄。离温后养育到性成熟前,称为育成期,一般饲养期为7~20周龄。1育雏期雏鸡培育阶段  相似文献   

4.
<正>蛋鸡养殖以获取禽蛋为主要收益来源,养殖周期长,涉及环节多,育雏期、育成期、产蛋期等不同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不同,只有每个环节都养好、管好、控制好,才能取得较好的养殖效果。下面结合养殖场生产实际,分阶段将养殖关键技术要点做如下介绍。一、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根据蛋鸡生长发育特点,育雏期饲养管理又可分为育雏前期和育雏后期两个阶段。1.育雏前期管理。这是蛋鸡养殖管理最关键的阶段,业界有"蛋鸡五周定终生"之说。此阶段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5.
蛋鸡一般分为育雏期、育成期、产蛋期3个阶段。为蛋鸡的科学养殖提供参考,介绍了蛋鸡育雏期、育成期、产蛋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鸡在6周龄以前的饲养阶段称为育雏期,育雏期是发病和死亡率最高的时期,要想养好鸡,获得好的效益,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是关键,加强雏鸡的饲养管理,要注意从抓好营养、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密度和卫生等环节人手。实际养殖中要注意以下十项:  相似文献   

7.
沈慧 《新农村》2013,(6):30-31
雏鸡是指0~6周龄的小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是土鸡养殖过程中极为细致而又重要的工作。饲养土鸡能否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经济效益是否显著,很大程度上与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有关。雏鸡与成年鸡相比,有许多不同的生理特点,个体小,体温调节能力弱,消化机能不完善,抗病能力差等。因此,土鸡养殖过程中必须重视育雏期的科学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8.
<正>鸡蛋含有丰富的全价营养物质,其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是各种来源蛋白质中最完善的。一只刚出生的雏鸡要培育成合格的高产蛋鸡,并使其进入产蛋阶段后发挥高产性能,必须给它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和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在此主要探讨一下蛋鸡在饲养过程中存在的几点注意事项。1充分发挥雏鸡育雏期间的生长发育潜力1.1育雏期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性使雏鸡在育雏期正常生长发育,是培育高产鸡的关键。育雏期生长发育速度是最快的,且骨骼与内脏器官的生长发育强度  相似文献   

9.
正蛋鸡的产蛋前期包括育雏期(育雏前期和育雏后期)、育成期和预产期,一般地,蛋鸡0~14日龄是育雏前期,15~42日龄是育雏后期,43~98日龄是育成期,99~130日龄是预产期。由于各阶段蛋鸡的生理特性不同,饲养管理的关键点也就不一样。1育雏前期0~14日龄的雏鸡生长速度快,刚出壳时体重只有35~40g,14日龄就能达到110g左右,增加了差不多2倍。由于体重绝对生长速度极为迅速,但内脏器官特别是心脏生长发育、消化吸收功能往往不能同步跟进,加上雏鸡的体温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0.
蛋鸡的育雏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蛋鸡饲养管理中,育雏是关键。育雏阶段即0-8周,蛋鸡的育雏目标是培育出健壮、活泼和发育良好的雏鸡。雏鸡的饲养管理是一项细致而又重要的工作,他直接影响到雏鸡的成活率、生长发育,成鸡的生产性能和鸡场的经济效益。因此,育雏工作历来备受重视。1进雏前的准备良好的消毒,隔离措施,是保证雏鸡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正蛋鸡产蛋前期包括育雏期(育雏前期和育雏后期)、育成期和预产期。蛋鸡0~14日龄是育雏前期,15~42日龄是育雏后期,43~98日龄是育成期,99~130日龄是预产期。由于各阶段蛋鸡的生理特性不同,饲养管理的关键点也不相同。1育雏前期0~14日龄的雏鸡生长速度快,刚出壳时体重只有35~40 g,14日龄就能达到110 g,增加了约200%。由于体重绝对生长速度极为迅速,但内脏  相似文献   

12.
蛋鸡的产蛋性能是由三个因素决定:1、品种的遗传因素;2、环境因素;3、管理因素。遗传因素是先天性的,是基础因素。饲养环境包括理化环境和生物学环境,虽然存在自然成分,但归根结底仍然属于人为范畴。环境和管理都是后天性的,体现着人为和创造。这样,当我们以育种技术为依托,给蛋鸡创造最佳、舒适的饲养环境,并根据蛋鸡的生理特点,认真研究蛋鸡的生物学特性,实施科学性饲养管理技术时,就能使蛋鸡的品种优良遗传性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和体现。育雏期饲养管理育雏是基础。育雏期是雏鸡长骨阶段,即是说,要保证雏鸡骨骼常规发育,长成良好的骨架和…  相似文献   

13.
在笼养商品蛋鸡的整个饲养阶段,如果产蛋高峰期管理不善,则产蛋高峰期不会维持很长时间,而且难以达到产蛋率的最高水平。经过多年的技术推广,认为饲养笼养商品蛋鸡除了要搞好育雏、育成期以及产蛋前后期的饲养管理外,在产蛋高峰期要特别注意在营养、光照、环境、免疫方面加强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饲养密度对育雏期蛋鸡啄羽行为和皮肤损伤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饲养密度,将200只海兰白羽蛋鸡雏鸡分为4组,研究不同饲养密度对育雏期蛋鸡啄羽行为和皮肤损伤的影响。[结果]被啄鸡只的身体皮肤损伤部位主要是尾部皮肤(39.17%)、背部皮肤(21.66%)和头部皮肤(20.45%)。育雏期蛋鸡的皮肤损伤评分总分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而鸡只的身体只是轻微损伤。[结论]研究结果可为降低蛋鸡啄羽行为的发生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随着畜牧产业结构调整,蛋鸡养殖已逐步朝着集约化与标准化养殖方向发展,然而大部分蛋鸡养殖户缺乏科学有效合理的饲养管理技术。为此,本文就蛋鸡育雏期、育成期和产蛋期三个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我国蛋鸡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蛋鸡成为越来越热门的养殖致富途径,但蛋鸡的养殖需要科学合理的方法才能达到低成本、高效益、低风险的目的,只有充分了解蛋鸡各时期营养需求的变化,才能使养殖效益最大化。产蛋鸡按照生长和生理阶段可以划分为育雏期、育成期和产蛋期,产蛋期分为产蛋前期、产蛋中期和产蛋后期。蛋鸡在不同时期其营养需求是变化的,养殖  相似文献   

17.
蛋鸡养得好,育雏是关键。产蛋鸡的育雏期就是指从出壳到6周龄。这个阶段饲养管理是养好产蛋鸡的关键时期。在实际的饲养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根据蛋用雏鸡的生理特点,从实际出发,注重育雏前的准备工作,搞好环境控制,加强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8.
菊芋全粉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和丰富的低聚果糖。利用膳食纤维促进肠道的蠕动来调节肠胃功能;利用低聚果糖有效增殖双歧杆菌,保护机体免遭疾病的侵害,试验表明:在蛋鸡育雏期饲料中按照一定的比例添加菊芋全粉,可以提高雏鸡采食量,增强雏鸡免疫力。另外,可以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户的育雏水平,达到减抗养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蛋鸡的饲养在我国发展迅速,只有科学的对蛋鸡行科饲养,才能保持蛋鸡的产蛋率,提高经济效益。主要是培优育质雏鸡,重视蛋鸡室内的通风情况、饲养密度、温度及对蛋鸡及时补充水分和充足的食物营养;重视蛋鸡育成期,保障鸡群稳定性;蛋鸡的产蛋高峰期对其采取各项措施保障蛋鸡的健康,避免出现蛋鸡过肥的现象;减少应激;合理的光照;做好疫病防治工作;制定合理的日粮。要认真、科学、负责的关注蛋鸡饲养的每一个环节,这直接关系到蛋鸡饲养的养殖经济效益的高低。  相似文献   

20.
蛋鸡育雏中的3个关键因素为体重、均匀度和骨骼发育,它们直接影响产蛋期的生产性能。分析了蛋鸡育雏中的关键因素,总结了育雏综合饲养技术,只有采取综合饲养技术才能培育高质量的雏鸡,才能为产蛋期打好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