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2012年6月25—28日巴彦淖尔市暴雨天气过程,分析这次暴雨对农业的影响,提出防御措施,以为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2012年6月25—28日巴彦淖尔市暴雨天气过程,分析这次暴雨对农业的影响,提出防御措施,以为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地貌复杂,气象灾害频发,特别是汛期5~9月更是灾害性天气多发频发时期,暴雨、强对流、高温等灾害性天气常常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为充分发挥气象工作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湖北省气象局从2011年汛期开始每周召开一次决策气象服务会商会,会商会在近些年的重大灾害天气发生前即开启了各部门的联动服务,为减轻或避免一次次灾害损失,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取1981—2018年南京市高淳区气象局的暴雨日数观测资料,通过采取气候倾向率的方法对南京市高淳区暴雨特征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其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近38年来南京市高淳区暴雨日数整体上呈现波动性增加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是0.444 d/10年;38年间南京市高淳区共出现了162个暴雨日,平均暴雨日数约为4.3 d;年暴雨日数最多为15 d,年暴雨日数最少为1 d;高淳区近38年来暴雨天气大部分集中于5—9月,该时间段累计出现暴雨日数145 d,占年累计值的89.5%;高淳区夏季发生暴雨天气的频率最高,秋季与春季发生较少,冬季出现暴雨天气的概率最小。暴雨天气的发生会导致土壤过湿,农田过湿加重,部分农田还可能出现涝渍或者洪涝灾害,给农业生产常常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失;针对暴雨天气,应不断强化强暴雨天气的监测以及预报预警,并且为农户提供精细化的暴雨灾害防御指导,从而减少暴雨灾害给农业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暴雨天气对日光温室造成的常见灾害,提出日光温室暴雨天气的预防、应对及补救措施,以降低暴雨灾害性天气对日光温室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大连地区的暴雨尤其是大暴雨及其引发的泥石流、持续高温和赤潮等次生灾害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通过分析大连地区暴雨的历史极值、时间分布、地理分布,阐述暴雨灾情所造成的影响,并提出加强工程性防御、加强媒体宣传、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任务、远离山体等建议,以期减少暴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7.
根据获嘉县各农业气候的气候特征和当前农作物生产现状,分析1963~2001年获嘉的农业气象灾害损失。结果表明:获嘉由于灾害性天气所造成的农业危害主要是暴雨、冰雹和大风,而暴雨和冰雹是主要因素。因此,农业气象的最终目标是寻找减少这两种灾害损失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洪泽区2019气象资料与历年气象要素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正常,年降水量异常偏少,年日照时数正常。先后出现暴雪、春夏连旱、强对流、高温、台风暴雨和寒潮等气象灾害。年初暴雪低温天气造成设施大棚蔬菜受冻减产;7月强对流天气带来的冰雹和强降水使近万人受灾,大量房屋等受损,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5月起连续干旱和7月晴热高温天气双重迭加给河蟹养殖带来严重灾害损失;台风“利奇马”带来的狂风暴雨也造成设施大棚和在田作物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9.
2021年3月30日至31日阿拉善盟出现大范围降水天气过程,高新区出现罕见春季暴雨天气,多个站点突破建站以来历史同期极值,本文对本次过程的影响系统及气象服务工作进行分析,认为此次暴雨天气过程中,阿拉善盟气象台预报准确、预警信息发布及时、决策服务主动,部门联动响应快,社会媒体宣传到位,使暴雨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同时也查找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林巧美  罗碧瑜  陈裕壮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210-20212
对1960~2009年揭阳市日降雨量≥50 mm的暴雨天气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暴雨灾害天气的气候特征,并总结了造成揭阳市暴雨灾害天气的成因以及天气环流形势。结果表明,揭阳市暴雨天气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暴雨集中出现在4~9月份,占总数的89.9%;近50年来揭阳市的暴雨日数存在着8~10年的震荡(变化)周期,20世纪90年代前存在有比较明显的20年左右的周期,揭阳市暴雨天气主要有锋面低槽型、热带系统型和局地暴雨群型3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暴雨的级别划分及形成条件,分析了暴雨的危害,并提出了暴雨的防御对策,以期为正确应对暴雨灾害从而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利用阳谷县国家气象观测站1981~2013年气象要素,对阳谷县33年农业气候资源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阳谷县光、温资源较为丰富,降水偏少,同时农业气象灾害比较频繁;阳谷县1981~2013年共出现过各类干旱42次,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旱出现;冰雹大风年年出现,主要集中在6~9月,降雹时段在午后和傍晚;阳谷县的暴雨主要出现在7~8月,平均每年出现约2次。  相似文献   

13.
正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尤其是最近几年,极端天气频发,对于果农来说,这增加了果园抵抗风险的难度。灾害之前,重在预防,灾害之后,重点在于如何尽最大努力降低果园的损失,最近正值多雨的季节,多地出现暴雨。那么如何预防暴雨带来的灾害以及暴雨过后如何尽量降低损失呢?今天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在夏季这个多雨的季节,大家要时刻关注天气,以便迅速做出预防措施。暴雨主要造成的伤害为涝害,所以说,暴雨前主要的工作就是提高果园的排水能力,提前挖好排水沟。如果排水沟渠中有杂物,要及时地清理,对于马上成熟水果,可以考虑提前采摘,提前上市,尽量减少损失。暴雨发生之后,主要有以下补救措施。排水。暴雨过后,果园低洼处可能会有积水,而且土壤湿度较大,要及时地把水排掉,清除掉土壤表面的杂物,包括淤积物及残枝落叶。这样既可以晾晒土壤,又可以降低病原菌感染的风险。还要清理掉叶片上的污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异常,暴雨、干旱、冰雹等灾害性天气明显增多,掌握农业气象灾害特征,对减少农业灾害损失、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青龙满族自治县干旱、暴雨、冰雹、台风等气象灾害的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农业灾害防御对策,以期能够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沙糖桔的产量与花果期气象条件密切相关,保花保果期气象灾害严重影响后期产量。为研究保花保果期气象灾害对桂林沙糖桔产业的影响,对桂林沙糖桔保花保果期气象灾害的天气防御措施进行分析和研究。桂林沙糖桔保花保果期指每年3~6月,沙糖桔开花及幼果生长期,此时的温度突升突降、雷雨大风、冰雹、暴雨等灾害会造成大量花朵或幼果脱落,树体伤害,挂果数量减少,产量下降。及时了解灾害天气信息,及时做好水肥管理,可以有效减少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保证沙糖桔优质丰产。  相似文献   

16.
沙糖桔的产量与花果期气象条件密切相关,保花保果期气象灾害严重影响后期产量.为研究保花保果期气象灾害对桂林沙糖桔产业的影响,对桂林沙糖桔保花保果期气象灾害的天气防御措施进行分析和研究.桂林沙糖桔保花保果期指每年3~6月,沙糖桔开花及幼果生长期,此时的温度突升突降、雷雨大风、冰雹、暴雨等灾害会造成大量花朵或幼果脱落,树体伤害,挂果数量减少,产量下降.及时了解灾害天气信息,及时做好水肥管理,可以有效减少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保证沙糖桔优质丰产.  相似文献   

17.
针对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重点考虑决策服务效益、公众服务效益、社会服务效益指标及不可避免损失因子,基于逆推法建立湖南省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湖南省2011—2015年6次典型暴雨天气过程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近年来湖南省暴雨灾害决策服务效益、社会服务效益基本呈上升趋势,公众服务效益波动性较大;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占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38.6%~57.0%,单次暴雨过程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值最高达13.66亿元。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81—2016年全州站地面观测资料,对全州县沃柑在各生长期内可能遇到的主要气象灾害、发生规律及其危害进行分析,并针对各种气象灾害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结果发现,对全州沃柑危害较大的气象灾害是低温冻害、高温、干旱、暴雨洪涝、冰雹和大风;通过气象为农服务直通方式,果农及时了解天气变化,加强管理,可以有效避免或减轻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影响(损失),提高沃柑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9.
<正>本文针对内蒙古苏尼特右旗2018年出现的2次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分析和总结了暴雨决策气象服务取得的成效与不足,展开对如何预防和减少气象灾害的思考,以其能对今后重大灾害性天气的防灾减灾工作有所借鉴。暴雨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它不仅影响工农业生产,还有可能危害人民生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国家气候中心宋连春主任在《中国气候公报》新闻发布会上指出,2017年我国暴雨过程频繁、重  相似文献   

20.
<正>本文针对内蒙古苏尼特右旗2018年出现的2次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分析和总结了暴雨决策气象服务取得的成效与不足,展开对如何预防和减少气象灾害的思考,以其能对今后重大灾害性天气的防灾减灾工作有所借鉴。暴雨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它不仅影响工农业生产,还有可能危害人民生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国家气候中心宋连春主任在《中国气候公报》新闻发布会上指出,2017年我国暴雨过程频繁、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