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方早熟梨幼树拉枝试验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涛 《西南园艺》2004,32(4):20-21
梨幼树生长旺盛,顶端优势明显,发枝力低。通常可通过拉枝调整树体结构,改善光照条件,缓和树势,促进花芽分化和提早结果。以“翠冠”梨为代表的南方早熟梨凶具有早熟、大果型、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而得以迅速推广,已成为我国南方梨主产区的主栽早熟品种。但由于该品种生长旺盛、幼树成枝力低、树冠扩大慢,因而多数果园进入丰产期较晚,梨园投资回收周期较长。为进一步提高种植效益,我们进行了早熟梨幼树拉枝试验,摸索出一套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能显著提高树冠扩大速度及提早进入丰产期的拉枝方法。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翠冠梨是闽北早熟、质优的主栽品种,近年建瓯已发展面积达300多公顷.由于翠冠梨高产、品质优、异价位高,已成为建瓯市农业特色产业并得到快速发展.但翠冠梨树势强旺,枝条直立性强,树冠顶端枝直立生长,往往不易形成花芽,有些则成为幼龄树树冠延长枝;成年投产树的树冠延长枝为中下部果实膨大供给光合产物.冬季宜剪除,以减少来年营养消耗.近年在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福州站技术专家的指导下,在建瓯市富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 hm2翠冠梨生产基地上开展日式水平棚架轻剪试验示范,取得较好成效.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翠冠梨在武平适应性强,抗逆性中等,进入结果早,丰产稳产,品质优,是当地性状优良的早熟梨品种,可在武西北中高海拔地区种植;栽培上应注意拉枝、疏果与套袋、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4.
<正>‘翠冠’梨是目前上海郊区和南方地区推广面积最大的早熟梨品种,在成熟期、果实大小和内在品质方面具有明显的综合优势。然而,‘翠冠’梨成熟时覆盖果面的锈斑严重影响果实外观品质和商品性。如何消除或减轻‘翠冠’梨果锈斑是上海郊区乃至整个南方产区共同面临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5.
梨轮纹病又称瘤皮病、粗皮病,是我国南方早熟梨主要病害之一.枝干发病,促使树势早衰,影响幼树生长;此病侵染果实,常造成短期烂果严重,影响外销.早熟梨品种如金水二号、翠冠等易感病,果实快的三天,迟的五、六天即出现小斑点;中、晚熟品种如黄花、湘南感病力次之;晚三吉,今青秋较抗病.品种间抗病力的差异主要与品种皮孔的大小、多少以及组织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6.
对引进‘翠玉’、‘初夏绿’特早熟梨新品种与本地主栽品种‘新世纪’、‘翠冠’、‘西子绿’梨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翠玉’、‘初夏绿’品种综合性状优良,特早熟、丰产性强、品质优、果形端正、抗黑斑等病、无锈斑,外观商品价值好,货架期较长,是适合南方早熟梨区发展的特早熟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7.
德化县地处闽中,是南方优质早熟梨基地之一,春季回暖快,夏秋昼夜温差>10℃,适宜南方早熟梨的生长发育.20世纪90年代中期引进的新世纪、翠冠、西子绿、台农2号蜜雪梨等优质早熟梨品种,种植面积达2000hm2,年产鲜果2万t.  相似文献   

8.
不同果袋套袋对翠冠梨果实品质及其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翠冠梨是南方早熟梨主栽品种之一,属砂梨系统。果实套袋可有效防止农药污染,提高果实品质(特别是外观品质),是日前生产无公害果品的一条有效途径。本试验试图通过对翠冠梨套袋果和未套袋果氨基酸含量及果实品质变化的测定、分析,探讨套袋果实外观品质提高和某些内在品质下降的原因及机理。  相似文献   

9.
<正> 在浙江省等南方各省,栽培梨树早熟品种具有梨果成熟早、销路好、比较效益高等优势,已经受到南方有关省份的重视。目前,浙江省梨早熟品种的栽培面积正在逐年增加。翠冠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与杭州市果树研究所于1979年用幸水与(杭青×新世纪)杂交育成的梨树新品种,1997年命名,1999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翠冠栽培面积占浙江省梨树总面积的41.67%,已经成为浙江省梨树主栽品种。为推动梨新优品种翠冠的发展,提高其品质和产量,现将该品种及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翠冠梨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选育而成的早熟梨新品种.用杭青与新世纪杂交后,再与幸水杂交而成。翠冠梨成熟早,品质好.易丰产.是综合性状较好的早熟品种之一。目前。在浙江、江苏、上海、江西、四川、福建、广西、山东等南方省份均有大量栽培.用以取代新世纪、20世纪、幸水、丰水等日本梨品种。苏州市于1998年从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11.
南方早熟优质蜜梨新品种翠玉是由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以西子绿为母本,翠冠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原代号5-18,是初夏绿的姐妹系。1995年配置杂交组合,2011年定名并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产品审定委员会审定。2011年慈溪市从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引进种植,通过5年来的引种观察和栽培试验,该品种表现成熟早、外观美、果型大、品质优、耐贮运,是优良的南方早熟梨新品种,第3年开始投产后,其销售价格远高于主栽品种翠冠,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2000年7月20日至28日在省经作局组织领导下,我们赴浙江省考察早熟梨生产。重点是了解以翠冠为主的早熟梨品种特性及相关技术。先后参观了杭州市星民垦殖场、大观山果园、杭州市果树研究所、富阳县等地的早熟梨园。适逢农业部南方优质早熟梨培训班在杭州举办,听取了国内外专家、教授的讲课。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1 浙江省早熟梨基本情况及主要经验全省梨园总面积1.26万hm2,总产量11.4万t,总产值2.2亿元。其中早熟梨栽培已达1.13万hm2,产量10万余t,产值2亿元。栽培品种有黄花、翠冠、西子绿、雪青、清香等。其中黄花品种从80年代中期…  相似文献   

13.
<正>从日本、韩国引进的砂梨系统品种,特别是黄金梨、水晶梨等品种目前在我国发展很快,其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但砂梨品种在幼树期成枝力弱,树冠扩大及枝量增加速度慢。如何提高砂梨品种幼树的成枝力,是促进梨树早成形、早结果、早丰产的关键措施之一。本试验以3年生水晶梨树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及配比的6-BA、NAA及GA3,在生长季对水晶梨幼树进行了涂抹叶芽和喷施新梢处理,对水晶梨萌芽及成枝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郑启仁 《落叶果树》2004,36(6):40-40
黄金梨外观美、品质优、耐贮运、货架期长;翠冠梨早果丰产、早熟,正值南方水果断档季节上市,近年来在重庆一带迅速发展。为实现早期丰产,各地多采取矮密栽培Y形整枝。重庆涪陵等地,2003年冬大面积栽植的梨树,均采取Y字树形,苗木定植后拉弯绑枝。但今年夏季调查发现,生长情况并不理想,拉弯部位能发出直立壮枝的梨苗不足20%,给整形带来了困难。  相似文献   

15.
南方蜜梨高接换种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波蜜梨以"翠冠"和"黄花"为主,近年来受到四川、重庆和江西等省市早熟蜜梨的冲击,加上其成熟期正值台风发生频繁时期,因此,急需引进果实生育期尽可能短且具有较强抗逆性的早熟蜜梨品种,但采用栽植新品种苗木重新建园进行品种更换周期长,前期经济效益低.高接换种是多年生果树优化品种结构的重要手段与途径,具有树冠恢复快,3~4年树冠就可恢复原状,2~3年结果,3~4年恢复产量的特点,与重新建园相比,该方法投资小、投产快,又能避免重茬再植障碍.现将梨树高接换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李秀根  杨健  王龙 《果树学报》2006,23(2):199-199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梨资源研究与品种创新”课题组培育的早熟梨优良新品种中梨1号(又名绿宝石)于2005年12月30日通过国家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S-SV-PP-010-2005。该品种树冠圆头形,幼树树姿直立,成龄树开张,树干浅灰褐色,多年生枝棕褐色,皮细光滑  相似文献   

17.
几个梨品种的授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几个适宜四川及南方温湿生态区栽培的梨品种进行了授粉试验,结果表明:爱甘水适宜授粉品种为圆黄、翠冠、早美酥和早蜜;圆黄为华酥、绿宝石、早蜜和翠冠;早蜜为绿宝石,圆黄,翠冠和华酥;翠冠为圆黄和华酥;黄金梨为圆黄和翠冠;爱宕为翠冠、圆黄和早蜜;金水晶为绿宝石和圆黄.  相似文献   

18.
月份物候期果园主要管理内容1月小寒 ̄大寒早熟品种幼果期;迟熟品种终花期1.果园改造。修整田埂,疏通排水沟,防止果园积水;对劣种树进行高接换种和新果园定植;2.早熟品种继续进行疏果、套袋;3.幼树采用拉枝等办法矮化树冠。2月立春 ̄雨水早熟品种果实膨大期;中晚熟品种幼果期1.  相似文献   

19.
翠冠梨的品种特性与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广文  程杨 《果农之友》2008,(1):14-14,18
翠冠梨品种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以幸水与新世纪和杭青的杂交后代进一步杂交育成的南方早熟梨品种之一。该品种抗性强,极耐瘠薄,为早熟优质品种.在南方地区广为引种,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重庆市高海拔地区也有引种.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合理栽培该品种,对其品种特性和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并结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摸索出一套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2008—2010年连续3年,分别采用0~7.2℃模型、≤7.2℃模型和犹他模型估算四川省成都地区早熟梨品种翠冠和爱甘水的需冷量。结果表明,采用3种模型估算的2个早熟梨品种不同年际间需冷量差异较大;相同模型下,估算爱甘水需冷量数值大于翠冠;在四川省成都地区,适宜选择犹他模型估算2个早熟梨品种需冷量,估算的数值在年际间差异较小,翠冠顶花芽和叶芽需冷量分别为716~952、696~782 C.U,爱甘水顶花芽和叶芽需冷量分别为869~952、831~952 C.U,2个梨品种自然休眠结束期在1月3—17日。建议四川省成都地区翠冠和爱甘水梨设施栽培时,扣棚时间为1月上旬至中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