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串珠镰刀菌素对雏鸡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性研究表明,串珠镰刀菌素对1日龄公雏鸡的灌服LD50为4.29mg/kg。心电图分析发现,毒素能引心房颤动,心律不齐,心肌损伤和高血钾。用 串珠镰刀菌素153.96mg/kg的日粮喂雏鸡,可引起100%死亡;用含毒素25.66mg/kg的日粮喂雏鸡。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采自深圳近海红树林泥土中分离筛选到抑制再育镰刀菌生长和产生伏马菌素B1(FB1)的菌株,并对其进行鉴定,为控制食品中真菌毒素污染提供新途径。【方法】采用镰刀菌产毒素试验及生长对峙法,从采自红树林泥土中分离筛选目标菌株;根据菌株形态和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DNA序列分析,对目标菌株进行鉴定。【结果】从红树林泥土中分离到1株可抑制再育镰刀菌产生FB1和生长的菌株SZ1-6,初步确定该菌株属于卡伍尔链霉菌。菌株SZ1-6发酵液可显著抑制再育镰刀菌产生FB1,产毒抑制率达67%以上;菌株对再育镰刀菌生长也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结论】筛选到1株对再育镰刀菌产FB1和生长均有抑制效果的链霉菌菌株SZ1-6,说明从海洋资源中寻找产抗生素的天然放线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小麦抗赤霉病体细胞的筛选效果,对禾谷镰刀菌武昌菌株的产毒、毒素提取、纯化、毒素组分及毒素初定量进行了研究。麦粒培养基培养25天后可检测到两个主要毒性组分(A和B)。其特征吸收峰值分别为270和275nm,Rf值分别为0.45和0.55左右。SPM培养基培养只能检测到组分A。A组分与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结构特征基本相同。经高压灭菌的毒素可渗入到培养基中作抗性愈伤组织的筛选剂。毒素对愈  相似文献   

4.
镰刀菌毒素在小麦组织离体培养中的类激素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使用含镰刀菌粗毒素的诱导培养基,研究了镰刀菌毒素在小麦离体组织脱分化中的作用.发现禾谷镰刀菌粗毒素在小麦组织离体培养中具有关激素活性和毒害双重作用.毒素的类激素活性因所用外植体而异,在幼穗组织中表现较为显着,最适浓度下,3个供试品种的愈伤组织产量比对照均高出1倍.同时,镰刀菌毒素还能影响被诱导愈伤组织的继代和分化性能,降低其存活率、生长势和绿苗分化频率.镰刀菌毒素的类激素活性和毒害作用在不同抗性品种的实验中显示出毒素浓度上的差异,感抗品种之间具有明显的界限.  相似文献   

5.
为检测黄瓜种传镰刀菌产生的粗毒素中镰刀菌酸含量及其对种子和幼苗的致害作用,采用乙酸乙酯和乙醚萃取法提取其中的镰刀菌酸并利用HPLC法进行定量分析,通过粗毒素处理黄瓜种子及幼苗根部测定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和幼苗的致枯萎作用.结果表明:供试7株种传镰刀菌SC-CQ-P、HLJ-XC-S、LN-ZN203-S、GD-HY-S、HN-XH-S、LN-ZN6-S和HDTS-R粗毒素中都检测到镰刀菌酸,质量浓度分别为3574.71、866.43、291.10、123.32、856.13、358.27和327.71 μg/mL.种传镰刀菌粗毒素对黄瓜种子发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粗毒素浸渍黄瓜幼苗根部导致幼苗枯萎,并且其对幼苗的致枯萎作用随着镰刀菌酸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加重.  相似文献   

6.
试验在瘤胃内加入含镰刀菌素毒素(FUS)60%、30%高低两个浓度的黑小麦,用体内和体外两种方法研究其对瘤胃发酵、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和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镰刀菌素污染的黑小麦对瘤胃内浓缩日粮降解比例、营养物质降解率、洗涤纤维、pH和瘤胃液短链脂肪酸(SCFA)浓度有显著影响。饲喂含有镰刀菌素毒素60%的黑小麦,瘤胃内短链脂肪酸产量、粗纤维降解率和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降低,微生物粗蛋白质合成效果比含有30%的高,但是在体外试验中60%试验组微生物粗蛋白质的合成结果受到不良影响。含黑小麦的镰刀菌素毒素在微生物蛋白的氨基酸部分中被发现具有边缘效应。总之,在日粮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浓度<5mg·kg-1(DM)时,日粮中使用高浓度的含有镰刀菌素毒素的黑小麦会影响瘤胃发酵和微生物蛋白合成。  相似文献   

7.
几种植物致病镰刀菌毒素滤液的生物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1985—1986年采集了西瓜枯萎病菌(F. Oxysporum f. sp. niveum)等8种致病镰刀菌,经分离、接种、再分离、纯化,获得纯培养,经鉴别培养基鉴别后,又对几种尖孢菌进行交互接种试验,证明其为不同专化型。分别做液体振荡培养,用毒素滤液漫苗法,观察幼苗的病状表现,从而确定毒素的有无。结果证明,西瓜枯萎病菌等六种致病镰刀菌均能产生毒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四川粮食作物中镰刀菌毒素污染情况以及种植制度对该地区粮食作物中镰刀菌毒素污染影响.[方法]以四川省玉米、小麦和水稻等粮食作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四川省主要粮食作物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3-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cetyldeoxynivalenol,3ADON)...  相似文献   

9.
以三元杂仔猪为材料,研究了串珠镰刀菌素对仔猪猪瘟抗体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在免疫后的第3、4、5、6周猪瘟抗体水平较对照显著降低(P0.01)。说明串珠镰刀菌素可降低猪体内血清中猪瘟抗体水平,抑制机体体液免疫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硒、维生素B1对雏鸡串珠镰刀菌素中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含有串珠镰刀菌素76.98mg/kg的饲料饲喂10日龄雏鸡,引起中毒和70%的雏鸡死亡,全血GSH-Px,血浆GOT、GPT、AKP,丙酮酸,钾,钠均发生变化,加入0.2mg/kg亚硒酸钠,死亡率降为46.67%,细胞膜损害较轻。加入20mg/kg维生素B1,死亡率降为50%,心肌线粒体数量增加,结果表明,补充硒和维生素B1可减轻串珠镰刀菌素对雏鸡的毒性。  相似文献   

11.
出境介质盆景线虫分离检验方法的改进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质盆景线虫的分离检验是出口盆景检疫的一项重要工作,试验以改进浮力离心法为基础,采用浸泡浮力离心法对介质线虫进行分离检验,比较此法各种浸泡时间、漏斗法、浅盆法检验线虫的回收量.结果表明,浸泡16h,6h的浮力离心法的线虫回收效果比漏斗法、浅盆法分别高155.67%,43.68%和96.7%,10.55%,该方法综合了浅盆法(漏斗法)和改进浮力离心法的优点,既促使线虫游离于介质中,分离出较多线虫,提高介质线虫检出率,同时也缩短了线虫检验结果时间,该方法已被推广应用于出口盆景介质的线虫检验,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几种天然橡胶恒粘剂恒粘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天然鲜胶乳中分别以盐酸羟胺、硫酸羟胺、盐酸联胺、硫酸联胺、水合联胺、盐酸氨基脲、苯胺等作恒粘剂,采用微生物凝固工艺制备的天然橡胶(NR)在常温贮存过程中门尼粘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盐酸羟胺、硫酸羟胺的用量在0.05%(对干胶)时就可以使NR的门尼粘度稳定,可制得低粘度的恒粘NR;水合联胺的用量需要达到0.20%~0.30%时,可制得中高粘度的恒粘NR;盐酸氨基脲的用量在0.05%时,可制得中等粘度的恒粘NR,用量在0.10%~0.20%时,可制得低粘度的恒粘NR;苯胺的用量在0.01%~0.03%时,可制得中等粘度的恒粘NR,用量在0.05%~0.20%时,可制得高粘度的恒粘NR;硫酸联胺和盐酸联胺无法使NR的门尼粘度稳定,但它们能使NR的门尼粘度增加。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牛卵泡卵母细胞体外受精时向成熟液中加入EGF(表皮生长因子),受精液中加入GSH(谷胱甘肽)对受精率和囊胚率的影响。成熟液以M-199为基础液并加入一定浓度的促性腺激素和OCS,作为成熟液的对照组,试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EGF。受精液以改良TALP为基础液并加入一定浓度的BSA、肝素和咖啡因,作为受精液的对照组,试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GSH。早期胚胎培养液为SOFaa。在成熟液中加入10ng/mlEGF和50ng/mlEGF组时,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受精率分别为76.00%(114/150)、76.71%(112/146)和60.70%(85/140);囊胚率分别为23.68%(27/114)、24.11%(27/112)和17.64%(15/85);在受精液中加入1mMGSH和10mMGSH组时,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受精率分别为71.66%(86/120)、63.28%(81/128)和76.00%(114/150);囊胚率分别为34.88%(30/86)、24.69%(20/81)和23.68%(27/114)。结果表明,成熟液中加入EGF对牛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和受精后的早期胚胎的发育都有促进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增加EGF浓度,不会提高受精率和囊胚率;受精液中加入一定浓度GSH能够提高受精率和囊胚率,但是在高浓度的GSH时则影响受精率。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台湾山苏蕨不同外植体的离体培养,探讨适宜台湾山苏蕨离体培养的最佳外植体材料,建立无菌培养体系,筛选适宜的诱导培养基、增殖培养基、生根培养基及移栽基质配方。结果表明:孢子囊是最佳外植体,在MS及1/2 MS诱导培养基中诱导率高达464% 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3 mg/L+NAA 0.1 mg/L或MS+KT 0.9 mg/L+NAA 0.1 mg/L,增殖率可达4.3以上 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 0.5 mg/L(或ABT 0.5 mg/L),生根率可达95%以上。生根试管苗在纯黄心土与细沙(8∶2)和黄心土与泥炭土(8∶2)2种基质中,移栽成活率均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5.
应用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对绣球绣线菊培养基和移栽过程进行研究。筛选出适宜于绣球绣线菊各时期培养的培养基配方;初代培养基配方为:MS+6-BA1.0~1.5 mg/L,继代培养基配方为:MS+6-BA1.0~1.5 mg/L+NAA0.05 mg/L,生根培养基以1/2MS+IBA0.5 mg/L或1/2MS+NAA0.5 mg/L或1/2MS+IBA0.5 mg/L+NAA0.5 mg/L的效果最好。选用珍珠岩∶蛭石∶草炭土(腐殖土)为1∶1∶0.5或砂子∶草炭土(腐殖土)为1∶1的移栽基质,移栽效果都比较好,移栽成活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6.
绵羊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及其随后体外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和孤雌激活的影响因素作了初步研究.卵母细胞在TCM199培养液中培养24 h后,采用1.3 kV/cm、60 μs、0.1 mmol Ca2+和1.4 kV/cm、40 μs、0.1 mmol Ca2+2种处理对成熟卵母细胞进行电激活,卵裂率分别为76.1%和77.0%,2种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发生卵裂的卵母细胞在SOFaaBSA培养液中培养(分换液和不换液2种处理)至7~8 d统计囊胚率,换液的囊胚率为12.2%,不换液的囊胚率为22.8%,二者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以稻瘟病病原菌毒素滤液为选择压力,在水稻种胚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和分化过程中,筛选出一批水稻抗病细胞突变体。稻瘟病病原菌毒素滤液可代替孢子悬液直接用于抗病细胞突变体筛选与鉴定。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加入45%的毒素滤液,或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与分化培养基均加入30%或45%的毒素滤液,效果较好。经毒素处理筛选出的绿苗,其后代有一部分无性系的抗病性是稳定的,可供选择利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与植株和愈伤组织的抗病性有关,可作为选择抗病突变体的指标。本文还对完善这项试验及与水稻育种有关的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8.
冬樱花扦插繁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在塑料小拱棚下进行冬樱花嫩枝扦插,分别用不同浓度的IBA,NAA,ABT1号处理,以IBA 5000mg/kg效果最好,生根率达97.77%,通过对珍珠岩、蛭石、泥炭、素红壤、河砂及珍珠岩:蛭石:素红壤=1:1:2的混合基质等6种扦插基质及苗床扦插和育苗盘扦插的比较,得出扦插繁殖的最佳组合为:用泥炭或素红壤作扦插基质,苗床扦插。  相似文献   

19.
陈云风  黎世龄  李晓婷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338-1339,1374
[目的]探讨MS培养基不好凝固的原因。[方法]通过分析琼脂浓度、培养基pH值、灭菌时间及温度、碳源、活性炭、晃动培养基对MS培养基凝固效果的影响,研究影响MS培养基凝固效果的因素。[结果]MS培养基的凝固效果主要是受琼脂浓度和培养基pH值影响。在琼脂浓度低于0.6%或培养基pH低于5.50时培养基均不能很好地凝固。碳源、灭菌时间、灭菌温度、活性炭、晃动培养基等因素均能不同程度地影响培养基的凝固效果,主要是因为它们在灭菌过程中改变了培养基pH值效应。灭菌温度达130℃以上或灭菌时间超过25 min时均显著降低了培养基的凝固效果。[结论]培养基的pH值和琼脂的浓度是影响MS培养基凝固效果的2个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20.
分离牛卵母细胞,分别用添加表皮生长因子(EGF)和发情牛血清(发情当天血清(OCS(0 d))和发情第7天血清(OCS(7 d)))的培养液进行成熟培养后去核,构建牛体细胞核移植胚并进行体外培养,研究EGF和OCS对卵母细胞成熟及核移植胚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EGF添加组和OCS(0 d)添加组卵细胞的成熟率及核移植胚的卵裂率和囊胚率分别为74.5%,84.6%,25.9%和83.9%,78.8%,31.3%。在牛卵母细胞成熟液中添加EGF、OCS(0 d)更有利于牛核移植胚胎的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