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几年,国家财政对小麦病虫害防治非常重视,专门下拨小麦"一喷三防"专项资金,以支持农民搞好小麦病虫害防治,争取小麦高产。"一喷三防"是在小麦穗期使用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微肥等混合喷打,达到防病虫、防干热风、防早衰、增粒重,确保小麦增产增收的关键措施。一、小麦穗期病虫发生情况和趋势小麦穗期是小麦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小麦穗  相似文献   

2.
当前正值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受异常气候影响,今年小麦病虫害发生时间早、面积大、流行快,特别是小麦赤霉病、条锈病、纹枯病和小麦蚜虫、红蜘蛛、吸浆虫"三病三虫"呈加重发生趋势,与西南西北部分地区持续发展的旱情一起,对夏粮生产形成威  相似文献   

3.
程朝阳 《湖北植保》2023,(5):58-59+62
渍害是枣阳市稻茬小麦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渍害的发生会降低小麦产量,影响小麦品质。2020年4~5月,枣阳市降雨量多达208.6 mm,时逢稻茬小麦灌浆结实期,部分勾厢质量不高的稻茬麦田小麦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渍害。为了解小麦灌浆结实期渍害对产量的影响,本文调查了枣阳市受害小麦情况,分析了渍害产生的不良影响。结果显示,本年度渍害的发生对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进而较大幅度的降低了小麦产量;不同程度受渍小麦产量损失在35.4%~83.2%;与未受渍小麦相比,受渍小麦次生根数量减少53.4%,根鲜重降低78.6%;受渍小麦倒三叶失绿严重。  相似文献   

4.
2015年全国小麦病虫害发生新特点与防治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5年我国小麦病虫害发生呈现出多种病害加重发生,主要害虫持续为害的新特点.结合近年小麦病虫害发生防治历史情况,分析了2015年小麦病虫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有效控制这些病虫害的新思路、新对策.  相似文献   

5.
硫磺胶悬剂防治小麦白粉病及麦蜘蛛效果好湖北省秭归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杨有柱我县属山区小县,影响小麦产量的病虫害是白粉病和麦蜘蛛。麦蜘蛛又有两种;一种是麦园叶爪螨,麦若螨。笔者通过几年的试验摸索,认为硫磺胶悬剂能有效地控制这类病虫。试验选用的是广东省江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定西降水特征、土壤供水机制及主要水时段水量对产量影响的分析得出,小麦在拔节以前主要依赖土壤供水;5-10月降水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最大;春早及夏秋土壤储水不足是造成小麦减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2022年我国小麦病虫害总体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受气候、防治措施等因素影响,呈现发病时间晚、扩展速度缓、新发生病害面积增加等新特点。在综合分析总结2022年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及全国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基础上,提出了新的防控思路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植保导刊》2001,21(3):41-42
2000年全国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主要特点,一是全国大部地区以虫害为主,重大病虫暴发强度大。发生较严重的病虫害有蝗虫、棉铃虫、水稻螟虫、小麦蚜虫、玉米螟,部分地区稻纵卷叶螟和甜菜夜蛾为害较重。病害发生相对较轻。二是次要病虫上升,为害加重。一些过去偶发性的次要病虫如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麦叶枯病、稻曲病等,发生面积扩大,发生程度明显上升,已经或正逐年上升为重要病虫害。三是发生面积较大,波及面广。全国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达3.53亿hm2次,与上年基本持平。小麦病虫发生5 000万hm2次,玉米螟发生1 230万hm2次,…  相似文献   

9.
赤霉病、条锈病、蚜虫、红蜘蛛等是我省小麦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病虫害,对小麦产量及品质具有一定的影响,做好这几种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概述了几种主要病虫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生物灾害发生种类繁多和暴发频繁,是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利用中国植物保护统计数据、粮食作物产量数据和农田土地覆盖类型分布遥感数据,重点分析中国1991年到2010年20年期间四类重要粮食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和发生强度的变化趋势,以及其空间分布范围。结果表明:从1991年到2010年水稻、玉米和大豆病虫害发生面积均显著增加;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病虫害发生强度均显著增加。随着粮食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增大,其发生强度均呈增加趋势。病害与虫害相比,无论是发生面积,还是发生强度,粮食作物的虫害均高于病害。粮食作物病虫害主要分布在我国中东部的粮食主产区,西部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发生相对较轻。为了有效地防止或减少病虫害等生物灾害对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目前应当加强农田景观变化和气候变化等对粮食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诊断、发生与灾变的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开展区域性农田生态系统病虫害整合治理研究,并建立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生物灾害发生种类繁多和暴发频繁,是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利用中国植物保护统计数据、粮食作物产量数据和农田土地覆盖类型分布遥感数据,重点分析中国1991年到2010年20年期间四类重要粮食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和发生强度的变化趋势,以及其空间分布范围。结果表明:从1991年到2010年水稻、玉米和大豆病虫害发生面积均显著增加;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病虫害发生强度均显著增加。随着粮食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增大,其发生强度均呈增加趋势。病害与虫害相比,无论是发生面积,还是发生强度,粮食作物的虫害均高于病害。粮食作物病虫害主要分布在我国中东部的粮食主产区,西部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发生相对较轻。为了有效地防止或减少病虫害等生物灾害对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目前应当加强农田景观变化和气候变化等对粮食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诊断、发生与灾变的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开展区域性农田生态系统病虫害整合治理研究,并建立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粮油产量对气候变暖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揭示甘肃各地粮食和油料作物产量对大尺度气温变化响应的程度,利用1981~2000年甘肃省各地小麦、玉米、马铃薯、糜子、谷子等粮食作物和胡麻、油菜等油料作物产量和相应4~10月的气温数据,采用EOF分析方法,研究了甘肃粮油产量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小麦、玉米、胡麻产量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敏感区主要在河西地区,黄土高原地区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不强;糜子、马铃薯、油菜在大部分地方不敏感,谷子基本不敏感。提出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病虫害发生趋势与原因分析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近年随着耕作栽培制度改革和品种更换,黄淮海夏玉米区玉米病虫危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原来如玉米大、小斑病、玉米矮花叶病等一些重要病虫害发生减轻;亚洲玉米螟心叶期危害较轻而穗期较重;一些次要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并出现了局部危害严重的新病虫害,对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14.
1987年-2018年我国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及演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冲  姜玉英  李春广 《植物保护》2020,46(6):186-193
本文总结分析了1987年-2018年我国小麦病虫害发生危害及其演变情况?蚜虫?麦蜘蛛?吸浆虫?地下害虫和赤霉病?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是当前我国小麦上的主要病虫害?2011年-2018年这8种病虫害的发生面积为4 416.45万~6 051.42万hm2, 占小麦全部病虫发生面积的74.89%~86.07%?通过防治, 每年挽回小麦产量损失307万~2 136万t, 占全国小麦总产的3.60%~18.44%, 平均年挽回损失1 134.94万t, 占全国小麦总产的10.56%, 其中1987年-1990年?1991年-2000年?2001年-2010年和2011年-2018年经防治后平均挽回损失分别为598.13万?1 056.42万?1 272.8万和1 612.35万t; 防治后每年仍造成小麦产量损失220万~640万t, 占全国小麦总产的1.97%~6.52%; 平均年实际损失346.95万t, 占全国小麦总产的3.23%, 其中1987年-1990年?1991年-2000年?2001年-2010年和2011年-2018年分别实际损失378.11万?337.31万?355.50万和316.90万t?2000年以来, 受气候变化?耕作制度变迁和品种更替等因素影响, 我国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演变呈现小麦赤霉病重发频率提高?发生区域呈北抬西扩趋势, 蚜虫上升为黄淮海麦区最重要的害虫, 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麦蜘蛛和地下害虫等小麦常发性病虫害发生相对平稳, 小麦条锈病?吸浆虫等病虫害发生趋降, 新发病虫害在局部麦区扩散危害等特点, 并针对性地提出构建小麦病虫害自动化监测预警体系?研究小麦病虫害长期灾变规律?集成和完善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等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州市中稻病虫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州地处鄂北,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级市,所辖的曾都区是全省第1个单季中稻过吨粮的县市,主要的栽培模式是中稻小麦,无早稻和晚稻。全市常年中稻种植面积为11万hm2左右,产量达90余万t,中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70%。病虫危害是我市中稻生产中的重要障碍因素。受气候、作物品种布局和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稻病虫害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二化螟成为螟害之首;纹枯病成为病害之首;穗颈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曲病几乎是连年暴发。全市每年中稻病虫害发生面积在35~40万hm2,虽经广大干群的大力防治,实际损失仍可达4~6万t。在中稻病虫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水稻纹枯病与白背飞虱同田发生密切相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麦穗蚜是我市小麦上一种主要害虫,近年来频繁大发生,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为了探索一种防治小麦穗蚜的新药剂,1991—1992年我们对新近开发的氨基甲酸酯杀虫剂抗蚜威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设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江阴市中港有机化工厂生产),每亩10、15和20克;40%氧化乐果(江苏海门农药厂生产)每亩  相似文献   

17.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玉米病虫害发生面积和频次不断增加,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每年由病虫害引起的损失为6%~10%.玉米病虫害的发生具有暴发性强和难防难治的特点.本文对玉米小麦轮作区主要玉米病虫害暴发时间、症状表现、为害部位及防治方法进行介绍,以期为玉米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为粮食供应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8.
<正>3月10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湖北省荆州市组织召开了全国春季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会议。会议分析了小麦、油菜等春季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交流了各地病虫发生和防控物资准备情况,明确了夏粮生产中病虫害防治任务,动员部署了春季农作物病虫防控工作。会议指出,受暖冬气候、降水等因素影响,预计今年小麦和油菜病虫害发生程度重于去年。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面积近200万hm2,条  相似文献   

19.
小麦是六合区的主要夏熟作物。近年来,由于受规模种植模式及新型栽培方式的影响,小麦播种期推迟,乱耕乱种面积加大,造成病虫草害发生严重,小麦产量一直表现不高。文中针对当前小麦在生产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探究,总结出以应变迟播小麦的技术集成推广、麦田恶性杂草的防除、主要病虫害防治等丰产措施,以期为大面积小麦高产栽培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旱地小麦覆盖栽培高产机理研究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33  
设置黑色液膜、白色液膜、普通地膜、小麦秸秆4种覆盖物的旱地冬小麦覆盖栽培试验,研究覆盖对土壤环境及小麦产量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对土壤环境和小麦产量影响差异明显。与露地对照相比,4种覆盖处理除白色液膜外,小麦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普通地膜和黑色液膜影响最大,其次为小麦秸秆,白色液膜影响最小。旱地小麦覆盖栽培产量显著提高,是由于覆盖可以提高土层温度和土壤含水量,提高水分生产效率;改善土壤物理环境和促进小麦生产发育;提高小麦灌浆高峰期灌浆速度和功能叶光合速率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