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踏青     
当春天发出绿色的请柬,当柔风吹来暖暖的召唤,甩开疲劳和烦恼,带上一颗快乐的心,去踏青吧!让地平线上的绿色把我们浸染,让天空轻柔的晨风为我们梳妆,我们的欢笑揉进了绿色把我们浸染,让天空轻柔的晨风为我们梳妆,我们的欢笑揉进了绿色,一顿野餐也添上了花香。  相似文献   

2.
地震与动物     
灾难的降临是突发性的,令人类手足无措,某些动物却能及时避难,预先迈上逃难之路,而我们却往往浑然不知。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动物的价值,它们岂止是一张皮、一块肉、一副骨架。它们还更应该是我们学习趋利避害的榜样和老师。在地球上,人类不能以万物之灵自傲,我们应该从另一个角度重温一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相似文献   

3.
2001年末,我们有幸越过海峡,访问了祖国宝岛台湾,游览了闻名遐迩的阿里山和日月潭。阿里山是台湾20个森林游乐区中最著名的一个。这里森林茂密,气候宜人,是海内外游客向往的地方。另外,游乐区的志愿者及其招募和管理制度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阿里山的林子中,我们遇到了一位60多岁的老人,他热情地给我们讲述阿里山的故事和传说,告诉我们各种树木的特点和习性,还教给我们一些生态旅游的常识。一问才知道,他是阿里山森林游乐区的“志工”,就是不收取任何报酬的志愿者。老人姓徐,是一位退休的中学教师。他热爱大自然…  相似文献   

4.
又一声巨响震撼世界, 又一条巨龙直冲云霄。 又一次让我们激动, 又一次让我们心跳。 又一次让我们流泪, 又一次让我们微笑。 又一次让我们自豪, 又一次让我们骄傲。 这是中国航天技术的再跨越, 这是中国航天技术辉煌写照。 这是中国屹立世界之林科考, 这是中国挺起脊果的铁气浩。 这是中国航天人的不压不挠, 这是中国航天人的心血铸造。 这是中国航天人又一座丰碑, 这是中国航天人的神圣宣告。 啊!神舟六号! 你高扬了华复儿女的国威, 你莫定了航天大国的地位。 全中国为你喝彩, 全世界为你瞩目。 企盼神舟九霄再度! 王素芹张志和…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粒沙,一粒小小的沙,在广袤的大地上渺小到没有人会注意我的存在,更没有人在意我的感受。 从前,我的生活环境非常好,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在森林中的大树伯伯脚下快乐地生活。大树伯伯非常喜欢我们,他用粗壮的根牢牢地抓紧我们,让我们紧紧依偎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我们面对的,是一张张被风沙吹皱和烈日晒黑的脸庞;我们紧握的,是一双双布满伤痕和老茧的手。这是一群普普通通的基层干部。然而,正是这些优秀的干部群体数十年如一日,带领440多万赤峰人民与荒漠化展开了一场改天换地、前仆后继的鏖战,硬是干出了响当当的全国防治...  相似文献   

7.
富在深山     
在大山深处爬上了一个又一个荆棘、茅草丛生的山坡,穿过了一箐又一箐青松、蓝桉连片的树林,直到太阳偏西时,我们才到了一个松林间缓缓升腾着云团雾气的山洼里。只见一位个子高瘦的农民一声吆喝,镇住了那只向我们狂叫着猛扑而来的长毛大狗,从那一长列小平房前向我们迎了过来。我猜定了他就是富在深山的周允富。他一脸汗浸浸的,穿着草鞋和在坝子里已经很难见到的膝头和袖口都补丁叠着补丁的蓝布衣裳。将我们迎进屋后,他拉过两个小草墩来要我们坐下,还忙着要给我们泡茶。我的同伴土花制止道:“莫忙,先带小杨梅一处走走看看吧!”“也…  相似文献   

8.
青青一树禅     
春天来了,我又想起了老朋友树,树能替我顶顶烈日,用身心给我一片阴凉;当寒夜来临之时,树能给我一座房屋,使我们有个不受寒夜袭扰的温暖归宿;当我们走不动路的时候,树能给我们一根手杖,让我们支撑着走完人生之路……树是我们的亲亲,树是我们的兄弟,  相似文献   

9.
北京电视台文艺频道《每日文娱播报》节目主持人刘婧 获奖感言:这个奖代表了两重含义。一重含义是我们对绿色事业做出了一份自己的贡献,尽了自己的一份心意。但更重要的是,对于每一个绿色宝贝而言它是一份军令状,我们可以用无限的时间去做无限的和绿色有关的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的绿色事业才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10.
张红梅 《中国林业》2008,(14):11-11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我们学会了坚强。救援现场的感人场景,更使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大地震的“突袭”,让我们对“祖国”这个词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灾难面前,中国人民表现出来的强大凝聚力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  相似文献   

11.
2000年初春,大雨初晴。 上午9时从西畴县城出发,我们一行十几人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旅程来到了小桥沟自然保护区。 进山的刹那间,我和柏都很后悔背包里多装了一瓶矿泉水。林中那条小溪,在路口旋成一池清泉,蕴藉隽永,我们蹲下身去,小心翼翼地掬一口含在嘴中,轻轻咽下,像是大自然一声长长的感叹,沉缅心底,把我们和森林融为一体了。 旅伴们兴致勃勃地朝前去了;我和柏走得有些从容,从容看山石林木,山石林木也从容地展示其茂盛和安详。受了山水的感染,爱激动的我们也怕惊扰了山林沉睡的梦,脚步也放得特从容而轻盈。 不时有风自…  相似文献   

12.
《中国林业产业》2009,(1):146-150
每一个更让我们感光荣与梦想这一年,中国林业企业从未如此真切地体会到经济环境的巨变给我们带来的切肤之痛:这一年,中国林业产业收获不小,艰难不少,而在不断跌倒不断爬起、不断向前的过程中,留下了坚强的身影和坚韧的足迹;这一年中国林业产业有困惑,有迷茫,有坎坷,而我们却仍然相信这一切只是暂时的.中国林业产业在不断挑战中寻找机遇超越自我的胆识和智慧,让我们对未来始终信心满怀……  相似文献   

13.
致读者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好!在我们办刊过程中,经常收到朋友们的大量来信,其中的表扬让我们自豪,关爱令我们感动,期望催我们奋发,批评使我们自省———总之,我们认真对待每一封读者来信,并从中不断汲取前进的力量和成长的养料。为给读者朋友发言提供一个讲台...  相似文献   

14.
2011年春天,我出差至蒙特利尔市。一个周末,加拿大朋友杰士维带着我和他那11岁的女儿维丝芳,一起去蒙特利尔市郊外的蒙特利湖旅游。一个小时后,我们驾车拐至一条乡间公路,那里有一座大坝,坝坡上贴着光滑的瓷砖,坝下是草地和小树林,风景优美,我们决定在这里下车活动一下。  相似文献   

15.
随着2000年元旦钟声的敲响,一个美好的新世纪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在这个人类新千年纪元到来之际,我们满怀激情向多年来对《云南林业》杂志给子关心、支持、厚爱的广大作者、读者和社会各界关心林业事业的人士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谢意! 在我们展望新千年的时候,自然会回眸上千年最后一年的工作。1999年,是《云南林业》杂志改革创新、成绩显著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紧紧围绕“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这个生态环境建设的主题,成功地对《云南林业》杂志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调整和改革。在内容上,我们新增了栏目,加大了对林业生…  相似文献   

16.
青春,真好     
人生就像一次长途旅行,在行程中,我们经历春的生机,夏的热烈,秋的深远,冬的萧瑟。沿途中会有赏心悦目的风景和让心灵震撼的渴望在眼前掠过,阅历让我们趋向成熟。在人生的行程中,有一种东西是永恒的,是人们为之骄傲的,那就是青春。青春是迈向成熟的门槛,是一座桥梁,把现在和过去延伸到远方。  相似文献   

17.
森林和人类紧密相连,这种关系自古延续至今。在人类的童年,由于生存的需要,我们一直对森林怀有特殊的感情。那时生存环境十分脆弱,所以,我们对森林报以尊敬和崇尚的态度。但是,长大后的人类开始打乱了这种平衡,不再将森林看作自身的一部分,而是视为某种可以征服的东西。人类开发看上去似乎无穷无尽的森林,一棵棵、一片片的大树在隆隆的伐木声中倒下。但是,森林是有限的,这一点正在引起我们的注意和警兑现在是我们科学认识它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8.
1999年6月,党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这是一项关系到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举措。西部大涉及西部发展的方方面面,其中有两个突出重点,一是生态环境问题,一是人才问题,两者都与我们的林业职业教育紧密相关。可以说为我们发展林业职业教育提供了难得机遇,同时也使我们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我们应立足西部大开发,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求真务实,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日民间绿化合作(小渊基金)造林项目在河北省已经搞了十年了。凡是我们做过项目的地方,过去的不毛之地和荒山秃岭如今都已经生机盎然,郁郁葱葱了,真可谓“十年树木”!每每走在项目区的土地上,看着那些凝聚了我们心血和汗水的一片片绿色,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们执行项目中的一些往事,想起与我们并肩工作过的一些日本友人。在这些人里,最让我难忘的是加藤秀丽、黄胜泽和牧野光照。  相似文献   

20.
八月,我参加了中宣部、国家林业局联合组织的“绿色海疆万里行”活动第四小组的采访。在历经十天的奔波中。我们跨越山东、江苏和上海三省市,行程共计万余里。每天五六百公里的路程,不仅是新闻采访团对我国沿海防护林的一次考察,也是海防林对我们这些记者身体和意志的一次考验。胶东半岛的艳阳烈日,江苏海港的涛沱大雨,上海崇岛的微风星夜,给我们太多回想,就连成山林场的小咬,大丰糜鹿苑的蚊子都或多或少地在我们的胳膊和大腿上留下了点“印记”。这印记和回忆是那么的美好和深刻,使得我们时时怀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