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固体废弃物、农药、化肥、重金属污染物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土壤,对土壤生态造成了巨大污染。随着土壤污染面积的不断加大,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均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土壤污染修复已成为当前必须开展的工作。本文综述了物理修复方法、生物修复方法、生物炭修复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污染土壤修复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污染土壤修复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对如何解决我国土壤污染与农产品安全问题提出了几点意见。首先,应根据土壤污染程度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置策略,对于中、轻度污染土壤可通过污染物形态的生物可利用性调控原理阻断、降低其生物可利用性,对于严重污染程度的土壤则要采取化学淋洗等方法,同时要注意修复过程中二次污染问题。其次,应加强土壤缓解机理、污染土壤对生物早期伤害的生态毒理学诊断和致毒机理方面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开展土壤修复基准及土壤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研究。  相似文献   

3.
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综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土壤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存在形式以及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方式。重金属土壤污染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土壤重金属的存在形式揭示金属在环境中的环境化学行为,有助于对症下药,治理重金属污染,从生物修复和化学修复两方面阐述了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方法、手段,强调了生物修复的可行性和环保优点。  相似文献   

4.
主要从物理、化学和生物3个角度论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表明,物理修复法耗资大,易破坏土壤结构,仅适用小规模土壤污染;化学修复法不彻底,易二次污染,需设备复杂,高科技水平;生物修复法经济、环保、具美学价值、生态价值。最后指出未来应大力发展联合修复措施,从细胞、分子水平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5.
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玲  路婕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2):54-54,156
矿区土壤污染是造成矿区土壤退化的主要原因,其中大部分是重金属污染。本文介绍了目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修复技术,包括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同时分析了各种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或可能出现的二次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6.
多氯联苯(PCBs)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多氯联苯(PCBs)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因氯原子取代位置和数量的不同共有209种同系物。近年来,土壤中的PCBs污染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PCBs具有高分子稳定性、低水溶性和颗粒相高吸附势,土壤基质中PCBs的去除极其困难。此外,PCBs的高憎水性和亲脂性使之易于在动物体脂肪组织和母乳富集。生物修复技术是指利用生物有机体(绿色植物、微生物和动物)的作用将环境中污染物转化为无害或低毒产物的过程。生物修复技术具有成本低、高效和环境安全等特征,被认为是可替代传统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的最佳选择之一。因此,通过综述国内外土壤PCBs污染现状和健康效应,以及土壤PCBs污染的生物修复最新研究进展和相关修复机理,对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和蚯蚓修复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后续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及展望,以期为今后生物修复PCBs污染土壤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有机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效果的限制因素及提升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有机农药、石油污染、工业生产等,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受有机物污染的土壤能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一系列的修复技术进行治理,其中生物修复技术被认为是处理有机污染土壤最有效、经济且环境友好的修复技术,但其修复效率受诸多因素影响。本文从气候地理条件、有机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和土壤自身环境与营养3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生物修复技术的限制因素,并从物种选择、生物有效性提升(引入微生物或土壤动物、添加表面活性剂和有机溶剂)及稳定生态系统的构建(添加生物炭、营养补充剂,采用电强化生物修复技术)3个角度科学地提出了提升生物修复技术效率的方法,最后对加强有机物污染土壤复合修复技术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田土壤污染日趋严重,农田土壤污染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部分地区设施农田土壤污染问题更为突出。其中化肥的使用尤其是氮肥的过量施用给农田土壤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污染,还间接导致设施农田土壤次生盐渍化、酸化、养分失调等污染危害。本文概述了土壤修复技术在改良设施农田土壤方面的三大方法,即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并提出防治设施农田土壤污染的对策。总结了设施氮污染修复技术研究中尚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及解决办法,为我国设施农田氮污染研究和修复技术创新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土壤环境修复和粮食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
生物修复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利用生物对环境进行修复的技术,同传统的物理、化学修复方法相比,其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和先进性。本文主要通过微生物对废水、固体废物、土壤污染和养殖环境污染4个方面的生物修复能力,对微生物在环境修复中的作用做了较为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10.
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不仅需要去除污染物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还需要恢复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属性,保障农作物正常生长和土壤生态环境。植物修复,具有生态、经济、美观等优点,已成为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一种有前景的替代方法。植物修复可以与各种强化措施相结合进行联合修复,提高修复效率。文章简要总结近期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植物筛选及添加营养物质、堆肥、添加生物表面活性剂等非生物强化措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土壤动物在土壤污染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土壤污染问题非常严重,关于土壤植物、微生物、物理和化学修复技术的研究非常多,而关于动物修复的研究很少。在生态系统中,动植物、微生物与大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在进行土壤污染修复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土壤动物在其中的作用。本文基于大量文献调研,探讨土壤动物尤其是蚯蚓在重金属和有机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以期为高效解决土壤污染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土壤镉(Cd)污染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类型之一,极大地危害了环境质量、人类健康和国家粮食安全。为了降低镉污染的影响,近年来研究者基于物理、化学、生物的基本知识,开发了各种土壤修复技术,旨在降低重金属的浓度及生物利用度。本文综述了不同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包括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等;重点讨论了这些修复技术的原理、适用条件、优缺点、技术可行性;对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重金属、有机污染物造成的土壤复合污染是我国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当前,我国对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一的生物、物理、化学等修复方法,而对于不同修复方法联合修复复合污染土壤的研究较少。从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修复、有机污染物复合污染修复、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复合污染修复三方面全面综述了我国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蚯蚓修复污染土壤的作用与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蚯蚓是土壤生态系统中最大的动物区系,在维持土壤理化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有机质降解及营养矿化循环、改善微生物群落等方面有重要生态作用.此外,蚯蚓可以抵御高浓度土壤污染,对无机物和有机物污染均有良好的修复效果,利用其修复污染土壤具有环境友好、高效、低成本等优势.蚯蚓对土壤污染物的吸收积累、转化降解作用较为复杂且与多种生物、非生物因素相关.本文综述了蚯蚓修复土壤污染的潜能、影响因素及机理,同时展望蚯蚓修复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疏水性有机污染物(Hydrophobic organic contaminants,HOCs)在土壤环境中分布广泛。由于不易从土壤颗粒中解吸,迁移性和生物有效性低,化学、生物与物理修复技术对土壤中HOCs的修复效果常受到抑制。表面活性剂对HOCs具有增溶能力,常被用于强化其他修复技术的处理效率。本文对近20年来表面活性剂在强化土壤化学、生物或物理技术修复土壤HOCs污染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情况进行了分类总结,并比较分析了各类表面活性剂强化技术的适用性及局限性,提出了联合修复技术和表面活性剂泡沫是表面活性剂强化土壤HOCs修复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矿产资源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在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中,重金属等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介质中迁移,最终对矿区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矿区地质地貌复杂、土壤理化性质变异性大、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复杂、现有土壤污染修复不彻底等成为矿区土壤污染修复主要限制因素。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矿区土壤污染修复研究成果,系统提出了构建地形地貌修复基本理念,综述了原位提取、钝化、纳米材料、联合修复以及新理念五类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最新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现有技术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提出了矿区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土壤污染来源及生物修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介绍土壤污染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土壤污染物的来源、生物修复技术的类型及作用特点,并提出了治理土壤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专利文献分析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明确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在世界范围的研究布局和发展态势,基于德温特专利创新索引数据库(Derwent Innovation Index,DII)对2005—2013年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专利进行了计量学统计,并探讨了该技术的研究布局、研究重点及发展趋势。结果显示,世界范围内土壤污染修复技术涉及的专利申请量逐渐增长,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较为活跃。中国是该技术领域主要的专利申请国,也是最大的技术来源国,其专利数量从2005年逐年上升,尤其是2009年以后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相关专利涉及的学科领域呈现交叉趋势,技术布局广泛,主要涉及化学、仪器与仪表、工程学、水资源学等方面。土壤污染修复领域主题词聚类分析显示,土壤砷、镉、铅、铬污染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土壤污染物的稳定固化、植物修复、电动化修复、添加调理剂、土壤淋洗、离子束、分离回收等是可供采用的重要技术,并且2010年以后,污染物稳定固化、植物修复、添加调理剂修复技术的研发活动更为活跃。基于以上研究,认为今后应加强研发高效经济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注重已有专利成果的转化,促进专利的市场应用,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体吸附于矿物表面后,其活性将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土壤中与生物和生物分子相关的一系列土壤过程,如矿物形成与演化、土壤结构体稳定性、土壤养分有效性、土壤污染物质的毒性以及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等。因此,研究土壤矿物、微生物相互作用,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土壤微生物过程,而且对评估和预测土壤体系中有机污染物降解和转化的特点与动态,进而提高污染物的修复效率等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人们在修复过程中探索了各种修复方法,也各有千秋。重点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生态修复等方法,为进一步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