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 1997年以来 ,在陆稻单作高产栽培技术的基础上 ,探索出陆稻与玉米、三樱椒、甘薯、果树等多种作物间作套种模式。在商丘市及开封、周口市一些县区累计推广 760 0 hm2 ,产值 1.0 5~ 5.1万元 ,较单作玉米增加 60 0 0元以上。其主要间套模式及栽培技术如下 :1 陆稻玉米间作种植模式 陆稻与玉米间作 ,玉米处于高位 ,且边行优势明显。陆稻处于下位 ,受玉米遮阴的影响较大 ,行数愈少 ,受影响愈重。前茬主要为小麦、大蒜、油菜。种植方法有 :( 1)播带 2 2 0 cm,8行陆稻间作 1行玉米 ,陆稻等行距2 0 cm,陆稻与玉米间距 4 0 cm,玉米株距 17cm,…  相似文献   

2.
不同施氮水平对小麦/玉米间作产量和水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探讨小麦/玉米间作体系中氮肥对水分资源高效利用的调节作用,达到合理施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目的;【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监测小麦/玉米间作不同生育期土攘水分,研究不同施氮量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小麦/玉米间作的土地当量比(LER)为1.31~1.53,小麦相对于玉米的水分竞争比率(CRwm)约为1;在小麦收获时,间作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39.0 ~46.7kg/mm.hm2)远远高于玉米(1.28~4.81 kg/mm.hm2),也高于单种小麦(25.43 ~30.75 kg/mm.hm2);在小麦收获后,间作玉米(除N0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迅速提高,当玉米收获时水分利用效率高达32.49 ~47.46 kg/mm.hm2,明显高于单种玉米(27.30 ~38.77 kg/mm.hm2);【结论】小麦/玉米间作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小麦玉米两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分布时间上的错位是小麦/玉米间作高效利用水分资源的基础,合理施用氮肥能促进间作种植产量优势和水分利用优势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寿光市麦套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赵鸣石,沈国华,黄振文(山东省潍坊市农技站261041)(山东省寿光市农技站)寿光历年种植夏玉米60万亩以上。近几年来,全市推广高产栽培技术,产量连年上升。1991年平均单产达到510公斤,1992年546公斤,寒桥乡万亩...  相似文献   

4.
春玉米与春小麦吨粮田高产栽培技术适宜在无霜期为120~150d,大于或等于l0℃活动积温2600~3400℃的冀北、辽宁、内蒙古等地种植。据承德市几年来试验示范实践平均亩产达1045.3kg,比单一种植玉米亩增产608.6kg,增产58.2%。1春小麦与春玉米间作高产栽培技术增产机理1.1充分合理利用光热资源在适宜区春小麦播种是在土壤5cm深地温达到2~4℃进行的,一般在3月10~20日。比一年一作大田正常播种提前一个月。可以充分利用当地大于等于零度的积温240℃以上。玉米是C4作物,有充分利用光能的生理基础,与小麦间作是高矮秆搭配,小麦占地的空间可以供玉…  相似文献   

5.
齐有峰 《种子科技》2023,(18):76-78
小麦和玉米是邢台市重要的粮食作物,能够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因此保证小麦和玉米稳产丰产意义重大。小麦和玉米的产量、质量主要受栽培技术影响,推广小麦玉米双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是实现小麦和玉米双高产、双稳产的重要举措。文章以邢台市为例,着重对小麦玉米双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要点展开了深入研究,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怎样识别假劣玉米杂交种陕西省洛川县种子公司冯杰1购种要过问“三证”,询问种子来源。1988年宝鸡市种子公司对5个县的17个乡(镇)农技站、供销社及个体商贩的33批玉米杂交种(代表量15万公斤)进行质量检验并种植鉴定,结果平均纯度只有67.2%,没有一...  相似文献   

7.
小麦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远来 《作物杂志》1997,13(2):20-20
小麦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洪远来(江苏省如皋市戴庄乡农技站226574)1995年秋如皋市农业局与我站在八里村7组理行了小麦百亩丰产方的小、壮、高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示范,试验地为沙质土壤,肥力中等偏上,前茬中稻,产量达10110kg/hm2。小麦于去年10月……  相似文献   

8.
六作间混套栽培技术刘存田,李景山,郭金升,董伟,孙培升,曹伟,傅汝山,林振华(山东省安丘市景芝镇农技站262119)山东省安丘市景芝镇粮田面积2500hm2,常年以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为主,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90%多。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改革和...  相似文献   

9.
水稻旱育浅植施硅效果熊玉唐,徐先骥(贵州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贵阳市550001)(贵定县农技站)丁应林,王维福,黄绍锴,陈瑞秀(安龙县农技站)(余庆县农技站)(兴义市农技站)(普定县农技站)水稻旱育浅植栽培技术具有省工、省水、省秧田,早播早熟,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0.
从选地、整地、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介绍烤烟套种玉米间作小麦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该盆栽试验研究了在不同分隔方式下三种禾本科作物与蚕豆间作对间作作物地上部、地下部生物量及吸氮量的影响。【方法】首先采用三种分隔方式(塑料膜分隔,尼龙网分隔和无分隔)建立了同一作物组合条件下种间根系相互作用的不同强度;其次选用竞争能力不同的三种禾本科作物(大麦、小麦和玉米)与蚕豆间作,建立了禾本科和豆科作物的竞争强度不同的作物组合。【结果】首先,与三种禾本科作物间作,以及同一间作体系不同分隔方式,对蚕豆地上部、地下部生物量的影响不大;仅与小麦间作蚕豆地上部生物量无分隔显著高于尼绒网分隔。其次,禾本科作物地上部生物量,玉米和大麦显著高于小麦,分别高出15.3%和16.5%;三种禾本科作物地下部生物量,玉米显著高于大麦,高出30.5%,大麦显著高于小麦,高出50.8%;同一间作体系不同分隔方式,对玉米、小麦和大麦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影响显著。再次,大麦全氮含量显著高于玉米和小麦,分别高出16.5%和19.7%,与三种禾本科作物对土壤氮素的竞争能力相一致,大麦大于小麦和玉米;同玉米间作蚕豆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同小麦和大麦间作蚕豆,分别高出11.2%和5.6%。最后,玉米,同小麦和大麦间作蚕豆无分隔处理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塑料膜分隔,表现出间作优势。【结论】蚕豆的生长受间作禾本科作物的影响不显著;然而大麦/蚕豆间作体系利用氮素最充分;间作玉米在氮素营养上显著受益于同蚕豆的间作;并且在三种间作体系里,根系完全相互作用时有利于作物氮素的累积。  相似文献   

12.
南方山区旱土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挖掘山区旱土旱粮增产潜力,新晃县在海拔400~700m山区对旱作农业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系列研究与示范推广,成功实现山区旱土产粮超1.5万kg/hm2 的主要栽培模式依次是 :杂交糯高梁一种二收;春玉米 / /早黄豆 /秋玉米;裸大麦 /糯高粱 /花生;裸大麦 /春玉米 /红薯;小麦 /春玉米 /红薯等。提出的关键配套技术措施是 :根据栽培模式,选择配套高产优质良种;实行规范化栽培,协调好间作套种作物之间共生矛盾;科学运筹肥料,综合防治病虫;推广横坡等高种植;推广应用化学调控技术,充分挖掘各季作物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3.
旱地新三熟制高产配套技术寿建尧黄建良(浙江省诸暨市农技中心311800)(璜山镇农技站)金仲锦蔡建中何锡龙(涅浦镇农技站)(陈蔡镇农技站)(安华镇农技站)1993年以来,为配合旱地吨粮田工程建设,我们进行了旱地新三熟制高产配套技术研究。经3年试验、示...  相似文献   

14.
核桃与小麦间作系统中小麦产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疆南疆核桃与小麦间作系统4种主要间作模式中的小麦进行测产,探讨了核桃树对小麦产量及产量形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麦间作模式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6 m×12 m、6 m×9 m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远小于3 m×6 m、3 m×4.5 m的影响。随着核桃树株行距的加大,开放度增加,小麦产量提高。间作小麦与核桃树的距离愈近,对小麦产量影响愈大,即距离核桃树越远,小麦的产量越高;距离桃树越近,小麦的产量越低。核(桃)麦间作模式下小麦产量变化的研究,为新疆南疆果农间作环境下小麦的高产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山东膝州市≥10℃积温不足4500℃,小麦套种玉米两熟较接花作两熟稳产,从1980年起,两作物套种的高产栽培实践,初步总结制订出本市小麦、玉米套种两熟丰产栽培的6项技术指标.1987-1988年应用于大坞镇农技站5000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成就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我国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成就和研究进展佟屏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90年代初(1990—1994年),我国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有较大的突破性进展。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3亿亩以上,亩国超过300公斤,大面积玉米高产田亩产在G00—700公斤,春玉米和...  相似文献   

17.
鲁麦22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麦22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刘子修,王宏岳(山东省滕州市农业局277500)李宪文,刘存臻(滕州市级索镇农技站)1995~1996年,在山东农业大余松烈教授、于振文教授的指导下,我们针对鲁麦22小麦的特点,对其9000kg/hm2产量水平的施肥指标...  相似文献   

18.
夏甘薯高产栽培技术林琪,位东斌,周复来(山东莱阳农学院265200)(烟台农技中心)刁洪香,李桂明,邹翠卿(莱阳农技中心)(牟平农技站)胶东半岛丘陵、半丘陵地区,由于干旱少雨,一些地块小麦、玉米并未发挥应有的增产潜力。而甘薯具有生态适应性广、耐旱性强...  相似文献   

19.
初步研究了探讨了黄淮海农区冬小麦Ⅱ早春玉米/夏玉米(简称间作玉米)、春玉米单作、冬小麦-夏玉米(简称单作夏玉米)轮作3种超高产种植模式下玉米的氮营养特性,结果表明,间作提高了玉米产量,但在高脂水平氮吸收效率却低于当量面积单作,在中肥和无肥水平下,间作氮利用效率高于单作,吸收效率低于单作。在作物共生期间,养分吸收存在着竞争和补偿作用,使得间作玉米氮吸收量在每个生育期都不同同于单作。间作提高了夏玉米氮素向籽粒的转移强度,而春玉米只在不施肥时有种趋势。  相似文献   

20.
麦-稻双稀栽培技术侯祖滨,吕步成,徐龙(江苏省海安县农业局226600)于忠云,马永烽(江苏省海安县古贲乡农技站)我县粮食生产以麦稻两熟为主,常年在50万亩以上。1984年小麦亩产达250公斤以后,出现了较长时间的徘徊,1989~1991年全县小麦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