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全福  葛霖 《农业工程》2015,5(1):44-47
喀斯特作为我国特殊的地质地貌,其区域内多发的地质灾害已成为影响“三农”乃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分析喀斯特高原区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影响的基础上,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燕子口镇大南山小学滑坡崩塌地质灾害为例,阐述了研究区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的形成及其治理概况。喀斯特高原区滑坡治理措施包括截排水系统和抗滑、阻挡系统两类,工程措施主要有截排水沟、抗滑桩及挡土墙3种;崩塌主要采取清理和加固。喀斯特高原区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的高发性与其特殊的地质地貌密切相关。最终结合喀斯特高原区实际,从预防和治理滑坡、崩塌地质灾害两方面出发,提出加强区域地质灾害巡排查力度、加大对设计可行性的论证及结合退耕还林等政策减少诱发地质灾害因素的措施,降低地质灾害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我国地震、滑坡、泥石流、山体崩塌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它们不仅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还降低生活环境的质量。以西南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地区地质灾害的构成及成因,并在对若干地区进行灾害评价的同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三峡水库2003年蓄水以来,滑坡将可能成为三峡库区最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库水位下降和暴雨是导致滑坡的主要因素。以三峡库区典型古滑坡泄滩滑坡为例,根据库水位调控方案,利用二维极限平衡法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表明,库水位上升期间,滑坡体基本稳定,下降期间安全系数不高,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4.
以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世能砂石厂为例,论述砂石厂在露天开采过程中可能引发、加剧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应采取严格的预防与防治措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十分频繁,这些灾害对国民经济、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利用车载激光扫描系统可以实时获取滑坡监测数据,利用灰色预测系统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能够快速得到临滑状态的滑坡情况,弥补了传统监测方法的不足,将成为滑坡监测的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滑坡是非常严重的地质灾害现象,它是由于斜坡土体受到剪切破坏,滑动面被穿透,斜坡上的岩石和土壤沿滑动面滑动形成的。近年来滑坡呈多发态势,如果不能及时的洞悉滑坡的趋势,将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本文从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开发两个角度入手设计了一种滑坡远程监测系统,致力于减少滑坡带来的灾害,最大程度上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7.
“5·12”汶川大地震引发了大量的山体滑坡,由滑坡物质堵江造成的堰塞湖是一种典型的次生地质灾害,存在潜在的溃坝风险,必须及时排险.结合都江堰市白沙河无人区的枷担湾、窑子沟和关门山沟3座堰塞湖的治理方案制定,对堰塞湖的安全性评价、工程治理及非工程避险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可供类似流域灾害风险识别和治理设计、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8.
根据输变电工程滑坡地质灾害多发的问题,区别于以往地质灾害危险性和风险性评价突出地质因素的问题。基于力学机制,提出了输变电工程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基本内容、单因素3级评价标准和多因素5级评价标准;风险性评价的基本内容、单因素4级评价标准和多因素5级评价标准。根据危险性和风险性的5级分级情况提出了不同情况下的3级调控措施,科学、持续的管理措施为先,分级分类监测为辅,科学经济的工程防治措施为主。相关评价方法具有内容约束、可操作性强的特点,需要指出的是权重和调查必须由有经验的地质工程师定期开展。  相似文献   

9.
当前,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在对地质灾害进行防治的过程中,人们要是根据地球运行的规律,研究不同的防治地质灾害的方法,根据地质灾害的特征,有针对的展开地质灾害的预防,人们必须要做到以预防为主,做到防治结合。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对地质灾害的防治与地质环境的利用展开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由库水位变化引起的渗透破坏是造成土石坝失稳的主要原因之一,坝体滑坡极易诱发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针对库水位上升对土石坝坝体滑坡的影响,以某均质土坝为研究背景,借助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软件研究坝坡临界失稳状态下的塑性区和水平位移变化,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正常蓄水位、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3种工况下的坝坡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库水位上升,土石坝内部浸润线位置提高,坝体的最大塑性应变和水平位移呈线性增大趋势,且最大值均出现在坝脚位置。坝脚处塑性区随折减系数SRF的增大逐渐向坝顶贯通,坝坡变形行为以剪切滑移为主。3种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FOS分别为1.894、1.855和1.831,坝体稳定性不断降低,但均高于临界最小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1.
钱彬 《湖南农机》2008,(4):146-147
本文分析了驷马山引江水道切岭滑坡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几种治理滑坡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滑坡治理效果,以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滑坡失稳和滑体高速入水激起涌浪可能给水库运行造成危害,综合应用极限平衡法和FLAC3D有限差分法,求解最危险滑动面,确定滑体位置和范围,并联立潘家铮法计算滑体滑动速度、涌浪高度及其传播对坝区的影响,可以较好的预判滑坡危害程度和规避地质灾害风险,保障水库的安全运行,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驷马山引江水道切岭滑坡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几种治理滑坡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滑坡治理效果,以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利用LabVIEW虚拟仪器对模拟梯田滑波不同点的位移进行了在线监测,通过曲线和数据分析,确定各点各阶段报警的临界值.以这些临界值为报警参数,对同类型模拟滑坡相应监测点的在线监测试验表明,此方法准确、便捷、可靠,为梯田滑坡监测的工程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三峡水库周期性库水位涨落是引起长江沿岸滑坡变形失稳的主要因素之一。以三峡库区典型堆积层滑坡——鹤峰场镇滑坡为例,重点分析该滑坡变形对库水位变动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鹤峰场镇滑坡发生明显变形对应水位下降阶段;结合滑体地质环境条件,研究了不同水位条件下滑坡的演化特征,与变形监测数据基本一致,验证了数值模拟应用滑坡演化分析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该研究为滑坡的有效预测预报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6.
陈江松 《湖南农机》2012,(7):250+252
水利工程中渠道和渠系建筑物运行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渠道的正常输水和灌溉效益的充分发挥,对搞好农业生产工作起到重要作用。文章针对山区渠道滑坡成因分析,结合实际,提出了滑坡处理、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17.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山体滑坡空间预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滑坡灾害空间分布的准确预测是实现防灾减灾的重要途径。以2010年福建省顺昌地区滑坡资料为基础数据,分别应用随机森林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对福建顺昌地区山体滑坡发生与滑坡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模型变量筛选、模型精度分析,探讨了随机森林模型在我国南方山体滑坡空间预测中的适应性。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模型对滑坡发生数据的拟合效果比逻辑回归模型好,其对顺昌地区滑坡发生数据的预测精度为90.8%,而逻辑回归模型的预测精度为81.8%;随机森林模型对研究区滑坡发生的泛化能力比逻辑回归模型好,其预测出高危险区和较高危险区所包含的滑坡比总和为66.05%,而逻辑回归模型为63.34%。研究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模型的性能优于逻辑回归模型,可用于顺昌地区基于滑坡因子的未来滑坡发生的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格构锚固的特点、结构机理及其在滑坡防治中的作用。格构锚固技术具有能较好地适应地形变化、受力明确、加固效果可靠、施工速度快、后期维护方便和美化环境等优点。以三峡库区兴山县复建公路黄树岭滑坡为例,说明格构锚固在滑坡防治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02年6月16日,建宁城关出现超过危险水位5.92米的历史最高水位,到处一片汪洋,最大淹没水深5.6米,平均淹没水深3.5米,城区一般淹没二楼以上。这次洪灾造成极为严重的地质灾害,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遍布全县所有乡村,河床改道,堤坝垮塌,良田淹没,道路崩塌,森林毁坏,全县大小山体滑坡一万一千多处,造成泥石流480多处,溜方1100多万立方米。全县水、电、交通及对外通讯全部中断,死亡52人,失踪17人,直接经济损失约11.8亿元。 在这次特大洪涝灾害中,建宁县农机校接纳了四百多名部队驻军,成为抗洪抢险的桥头堡。农  相似文献   

20.
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任务,而地质灾害易发性与危险性分区直接影响农村水利工程的规划和建设。以陕西彬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地层岩性、道路建设、采矿活动、削坡建房、多年降水量、灾害点密度7个影响因子,采用指数综合法对彬县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分区评价;结合易发性分区结果与灾点险情等级作为危险性区划评价标准,采用MAPGIS"空间分析"点对区相交分析,针对彬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分区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可划分为高易发、中易发、低易发及非易发4个分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可划分为高危险、中危险、低危险及极低危险4个分区。易发性与危险性分区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可为彬县农村水利建设与地质灾害防治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