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角帆蚌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三角帆蚌是我国优良的淡水育珠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文从我国三角帆蚌种质资源调查、搜集与保护出发,介绍了三角帆蚌RAPD、SSR及线粒体基因片段等不同分子标记开发状况,重点讨论了这些分子标记分析三角帆蚌遗传多样性的情况。比较了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三角帆蚌种质及3个优秀种质9个F1后代的生长性能,比较了三角帆蚌雌雄生长差异。简述了三角帆蚌珍珠质形成相关基因、免疫相关基因、贝壳及珍珠颜色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从三角帆蚌与其他蚌类种间杂交、三角帆蚌种内杂交,介绍了培育康乐蚌新品种的过程及三角帆蚌家系选育的进展情况。对今后进一步开展三角帆蚌种质资源研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为三角帆蚌遗传改良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我省珍珠业的发展始于六十年代末。育珠蚌有三角帆蚌、褶纹冠蚌、背角无齿蚌等,其中尤以三角帆蚌以育成的珍珠质量最佳,价值最高。但自七十年代中期,江南一带出现大面积三角帆蚌死亡现象。当初,我省有些地区从外省购进不少三角帆蚌,导致我省1983年发生三角帆蚌暴发性的死亡,一直延续至今,群众称之为三角帆蚌瘟病,  相似文献   

3.
鱼蚌混养对池塘水质、藻相结构及三角帆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2年4月26日—2012年12月12日通过在鲢鳙鱼养殖池塘中放养不同密度的三角帆蚌,研究不同三角帆蚌放养比例对鲢鳙鱼养殖池塘中水质、藻相结构及三角帆蚌生长的影响。实验中,鲢鳙放养比例统一为3∶7,总密度为1.5尾/m3。三角帆蚌放养密度则设置4个水平,分别为单养鲢鳙鱼池塘(0只/m3),低密度三角帆蚌混养池塘(0.8只/m3),中密度三角帆蚌混养池塘(1.0只/m3)和高密度三角帆蚌混养池塘(1.2只/m3)。结果显示,混养三角帆蚌池塘的水化指标(TP、PO4-P、NH3-N、NO2-N和NO3-N)均显著低于单养鱼池塘。中密度三角帆蚌混养池塘除NH3-N和化学需氧量(COD)与低密度三角帆蚌混养池塘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各项水化指标均显著低于其他3个池塘,并且极显著低于单养鲢鳙鱼池塘。单养鲢鳙鱼池塘藻类平均密度均极显著高于鱼蚌混养池塘,其中在鱼蚌混养池塘中浮游植物密度与三角帆蚌密度成负相关关系。单养鲢鳙鱼池塘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均极显著低于中、高密度鱼蚌混养池塘,并且显著低于低密度混养池塘。浮游植物生物量与三角帆蚌密度成正相关关系,鱼蚌池塘中绿藻和裸藻的生物量在养殖过程中上升显著。低、中密度三角帆蚌混养池塘三角帆蚌存活率均显著高于高密度三角帆蚌混养池塘;低密度混养池塘中蚌湿重、壳长及壳宽相对增长率均为最大,显著高于中、高密度三角帆蚌混养池塘。研究表明,养鱼池塘混养三角帆蚌不仅能改善养殖池塘的水质,还能控制藻类数量,促使绿藻和裸藻等大型藻类的生长,提高养殖水体浮游植物的生物量总量,最终还能有效提高三角帆蚌的存活率及生长率。从改善水质,藻相结构,蚌成活率及生长等指标角度考虑,在鲢鳙鱼养殖池塘中,三角帆蚌最佳放养密度为1.0只/m3。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珍珠养殖事业的发展,三角帆蚌成蚌已供不应求,太湖中的三角帆蚌资源也因被大量“扒取”日趋衰竭。为了使太湖中三角帆蚌的资源得以恢复,该湖渔管会于今春首次在湖中投放了三角帆蚌幼蚌。  相似文献   

5.
三角帆蚌蚌瘟病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角帆蚌蚌瘟病的防治技术潘炳炎,文仲芬(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无锡214081)三角帆蚌是我国淡水人工育珠中的优良品种,所产珍珠具有光泽好、珠粒圆的特点,但作为育珠用的三角帆蚌,在生产过程中因病害而大批死亡,给育珠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特别是三角帆蚌的蚌瘟病,...  相似文献   

6.
三角帆蚌三种群F1遗传差异的RAPD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是我国特有淡水经济贝类,是我国最主要的淡水育珠母蚌。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三角帆蚌人工繁殖初步成功,解决了育珠所需的蚌源问题。由于种种原因,三角帆蚌种质退化问题突出,表现在抗逆性下降、经济性状变差,因此有必要开展三角帆蚌良种选育。  相似文献   

7.
三角帆蚌繁殖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别名翼蚌,蚌科、帆蚌属.贝壳大而扁平。壳长可达190mm.壳高90mm左右,壳宽311mm左右。最大壳长可达240mm。壳质较厚.坚硬,外形略呈不等边三角形.背缘向上伸展呈三角帆状,故名三角帆蚌。三角帆蚌常年栖息于大、中型湖泊和河流中。  相似文献   

8.
金梅 《内陆水产》2006,31(9):29-29
三角帆蚌,隶属于瓣鳃纲,真瓣鳃目,蚌科,帆蚌属,是中国特有的优质淡水育珠蚌。三角帆所产的珍珠产量佳,珠质细腻、光滑、色泽鲜艳、形状较圆,但珍珠生长比较缓慢。池蝶蚌与三角帆蚌同属帆蚌属(日本称为池蝶蚌属),是中国大陆近年来从日本、台湾引进的优良珠贝类。与三角帆蚌相比,池蝶蚌具有壳、珍珠层、外套膜较厚,珍珠质分泌能力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三角帆蚌年龄与培育珍珠产量和质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本试验拟通过对不同年龄三角帆蚌育珠培育的珍珠产量、质量检测,探讨三角帆蚌育珠采收的最佳年龄。一、材料与方法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采取2、3、4、5龄三角帆蚌各10只。对每只三角帆蚌进行编号,标明来源地、采样目的及其编号,然后测定每只蚌的壳长、壳高,并称量每只蚌的体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两种育珠蚌即池蝶蚌和三角帆蚌进行培育有核珍珠和无核珍珠生产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池蝶蚌育珠性能明显优于三角帆蚌;池蝶蚌育珠蚌的成活率、所育珍蛛层厚度和珍珠质量均高于三角帆蚌的育珠蚌;至2005年4月,池蝶蚌育珠蚌的成活率、珍珠产量和所培育无核珍珠的3级、8、9、10mm以上珍珠比例都高于三角帆蚌的育珠蚌,显示出较大的经济优势和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11.
<正>一、培育技术1.育珠蚌种选择为生产淡水优质珍珠,江西抚州洪门水库开发有限公司于1997年底成功地从日本引进了池蝶蚌原种,并于1998年繁殖成功。池蝶蚌原产日本琵琶湖,日本以该蚌培育优质淡水珍珠产品享誉世界珍珠市场。经过近十年研究,池蝶蚌的壳宽是三角帆蚌的1.23倍,外套膜的厚度是三角帆蚌的1.78倍,贝壳珍珠层的厚度是三角帆蚌的2.08倍,珍珠生长速度是三角帆蚌的1.62倍,大规格、优质珍珠的比例是三角帆  相似文献   

12.
RAPD分析野生和养殖三角帆蚌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丹 《水产学报》2003,27(6):540-544
用150个随机引物对野生三角帆蚌和养殖三角帆蚌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最终筛选出2.0个引物,分别能扩增出1-10条大小不等的片段,片段长度在500—2000bp之间。野生三角帆蚌和养殖三角粤蚌的种内相似系数分别为0.787和0.833,显示野生种群基因组发生的变异较养殖种群大。野生三角帆蚌和养殖三角帆蚌种群间遗传距离为0.054,表明三角帆蚌野生和养殖种群亲缘关系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3.
小片与蚌间的关系对珍珠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褶纹冠蚌同一个体自体外套膜小片育珠,结果珍珠质量明显提高。采用三角帆蚌制取外套膜小片植入褶纹冠蚌。结果珍珠质量极差,大多数蚌产不出珍珠;采用褶纹冠蚌制取外套膜小片植入三角帆蚌,结果三分之一的蚌能得到质量高于褶纹冠蚌,产量高于三角帆蚌的珍珠。作者认为供片蚌和受片蚌间相适关系影响珍珠质量,研究如何提高褶纹冠蚌小片在三角帆蚌体内成珠的比率,在生产上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三角帆蚌的疾病一直以来制约着我国淡水珍珠业的发展.本文就三角帆蚌的主要疾病、疾病的防治药物及其毒理学、疾病防治技术几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为三角帆蚌的疾病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4种不同来源的嗜水气单胞菌对三角帆蚌的致病力。4种来源的嗜水气单胞菌菌种经复壮、分离、鉴定、人工感染健康三角帆蚌均能引起其发病死亡,临床发病症状相似,但对三角帆蚌的毒力有差异,以甲鱼嗜水气单胞菌对三角帆蚌的毒力最强,牛蛙嗜水气单胞菌的毒力最弱。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珍珠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超过世界总量的80%,其中,淡水珍珠产量超过95%,三角帆蚌是淡水珍珠育珠主力军,年产量超过淡水珍珠年产量的80%。随着社会大众对珍珠需求的不断攀升,三角帆蚌人工养殖成为提升珍珠产量和品质的有效手段。在三角帆蚌养殖过程中,养殖水体或多或少都会被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所污染,进而污染三角帆蚌本身,轻则对三角帆蚌生长发育造成影响,重则导致三角帆蚌死亡。据研究表明,造成三角  相似文献   

17.
张胜明 《科学养鱼》1989,(3):22-22,28
珍珠质量不高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细胞小片质量的优劣,是其中原因之一。现分十点,一一介绍。一、不同蚌龄的细胞小片对珠质的影响不同年龄的三角帆蚌制备的细胞小片所培育的珍珠质量也有差别。二龄三角帆蚌所制备的细胞小片育成的珍珠比六龄三角帆蚌所制备的细胞小片育成的1—3级珍珠高出32%。二龄三角帆蚌没有等外珠,而六龄三角帆蚌等外珠占40%。这是由于老龄  相似文献   

18.
钱伟平  邱晴  罗文 《水利渔业》2008,28(2):92-95
采用苦味酸-CTMAB分光光度法、EDTA滴定法、双硫腙法分别对杀灭菊酯、Ca2 和Cu2 养殖三角帆蚌水体中的含量进行了定量监测,研究了不同浓度对吸收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角帆蚌对杀灭菊酯、Ca2 和Cu2 均有一定的沉积作用,在持续处理30 d后,能使水体中这些化合物的含量明显下降.其中,杀灭菊酯在三角帆蚌存活条件下,浓度越大,沉积速度就越快;Ca2 在三角帆蚌体内的沉积量也与水样中的钙浓度有关;Cu2 沉积在三角帆蚌存活条件下,浓度越大,沉积速度就越慢,并且这种沉积量影响着三角帆蚌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9.
三角帆蚌培育淡水珍珠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角帆蚌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育珠蚌。就我国三角帆蚌的生物学、珍珠培育技术的研究和生产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三角帆蚌育珠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三角帆蚌死亡情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淡水珍珠生产大多是采用三角帆蚌育珠。作为育珠生产用的三角帆蚌,在生产过程中常大批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广大蚌珠生产者及有关科研人员所关注。作者曾在1982年报道了三角帆蚌细菌性疾病的研究,认为点状产气单胞菌的一新亚种一帆蚌点状产气单胞菌(Aeromonas punctata hyriopsae)是三角帆蚌细菌性疾病的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