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春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专用小麦的相关研究提供依据,从疆内外引入了26个春小麦的品种,田间观察测定各品种的农艺性状以及籽粒蛋白质含量,对各个农艺性状以及籽粒蛋白质含量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穗长与单株粒数呈显著正相关,穗叶距与单株粒数、穗长与穗叶距、芒长与穗长呈显著负相关,单株粒数与单株穗数、株高与穗叶距、容重与千粒重、籽粒蛋白质含量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籽粒蛋白质含量与单株穗数、单株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对籽粒蛋白质含量贡献最大的为千粒重,穗叶距、容重、株高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为正相关,对籽粒蛋白质含量有一定的贡献.而芒长、穗长、单株穗数、单株粒数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相关系数和通径系数均为负数,它们之间的增长是异向的.  相似文献   

2.
春小麦品种氮的吸收积累和转运特征及与籽粒蛋白质的关系   总被引:44,自引:5,他引:44  
张庆江  张立言 《作物学报》1997,23(6):712-718
春小麦个体发育的各个时期,不同器官全N含量均存在着差异,表现为叶片〉叶鞘〉茎杆。叶片、叶鞘、茎杆和籽粒N积累峰值依次出现有孕穗期、抽穗期、开花盛期和乳熟末期。开花前N素主要积累在叶片中,生育后期籽粒成为N素的主要贮存场所。籽粒N主要来自开花前营养器官贮存N的再分配,再分配N占籽粒N的53.0%-80.8%,各营养器官贮存N对籽粒N贡献的大小是叶片〉茎杆〉叶鞘。在籽粒灌浆过程中,籽粒N素含量的变化曲  相似文献   

3.
棉花非叶绿色器官光合能力的差异及与物质生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田间条件下,以3个杂交棉品种(鲁棉研25、石杂2号和新陆早43)和2个常规棉花品种(新陆早13和新陆早33)为试验材料,通过两年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品种冠层叶片和非叶绿色器官(苞叶、铃壳和茎秆)的群体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合机构电子传递特性,及其与光合物质生产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棉石杂2号和新陆早43号非叶绿色器官的群体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常规棉品种,其中果实(铃壳和苞叶)和茎秆的群体光合速率分别比2个常规棉平均高85.1%和197.6%。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实际光化学效率最高,铃壳次之,苞叶和茎秆最小;与常规棉品种相比,杂交棉品种叶片和苞叶的实际光化学效率无显著差异,但铃壳和茎秆的实际光化学效率显著较高;非叶绿色器官光合物质生产能力的提高与其对强光的适应能力和抗光抑制能力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硫对春小麦不同品质类型籽粒蛋白质及贮藏蛋白含量的效应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以6个不同品质类型春小麦为材料,在不同氮水平条件下,研究施硫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贮藏蛋白含量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施硫影响籽粒蛋白质含量,2+12亚基组成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均在尿素60 kg/hm2(N60)水平下配合一定的硫肥表现最好,5+10亚基组成品种均在尿素128 kg/hm2(N128)水平下蛋白质含量较高.硫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棉花叶片和非叶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具有异质性,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来研究叶片和非叶器官的光合异质性。【方法】本试验以陆地棉品种新陆早45号为材料,测定了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以此探讨棉花叶片和非叶器官的光合特性和异质性。【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棉花叶片及非叶器官均存在光合功能的异质性。通过比较不同器官的异质性表明,与叶片相比,非叶器官光合功能的变异程度较大;且不同参数的异质性随光照强度而变化。无论叶片还是非叶器官,与光化学过程相关的参数均随光照强度增加异质性变大,而与非光化学过程相关的参数均表现出随光照强度增加异质性变小的特点。【结论】在研究过程中,如使用普通光纤式叶绿素荧光仪来测定样品(叶片等)的光合性能时,需要对样品的不同部位进行多次测定,才能更好地反映所测定组织的光合性能。而如需要较精确的光化学猝灭或者非光化学猝灭相关的参数时,无论叶片还是非叶器官均需要加大测定的重复数来进行分析,以达到更为准确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不同形态氮肥对春小麦品种籽粒淀粉及其组分的调节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尹静  胡尚连  肖佳雷  李文雄 《作物学报》2006,32(9):1294-1300
以不同亚基组成且品质类型不同的6个春小麦品种(东农7742、新克旱9、泉224、辽10、Roblin和龙麦2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淀粉及其组分积累规律、不同形态氮肥(酰胺态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对淀粉及其组分积累的调节效应及不同品种淀粉与蛋白质的消长关系。结果表明,供试HMW-GS组成品种的淀粉及其组分的积累存在基因型差异,  相似文献   

7.
不同粒叶比小麦品种非叶片光合器官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测定两个不同粒叶比小麦品种Lu 22和Lu 14叶片和非叶片光合器官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探讨了非叶光合器官光合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高粒叶比品种Lu 22各部位的叶绿素含量均高于低粒叶比品种Lu 14,特别是在衰老后期,Lu 22能维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在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明显下降时,非叶片光合  相似文献   

8.
以不同品质类型春小麦为材料,研究产量和蛋白质形成过程中营养体各器官氮的水平动态以及氮的转化和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植株营养体各器官干物质总的积累趋势为开花期开始增加,达高峰后逐渐下降至成熟;氮的含量变化为开花期最高,随籽粒灌浆逐渐下降,成熟时降至最低。籽粒氮含量变化呈“V”型曲线,籽粒氮素积累呈“S”型  相似文献   

9.
以小麦品种皖麦54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氮肥运筹对孕穗期受渍冬小麦旗叶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孕穗期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最高,随后下降,至成熟期降到最低;渍水处理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高于对照处理。对照处理孕穗期后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和qp随小麦生育期的推进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于渍水处理孕穗期后第11~20天达到最高峰,NPQ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孕穗期渍水7 d后Fv/Fm、Fv/Fo和qp均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相比,Fv/Fm低1.8%~2.3%,Fv/Fo低8.0%~10.9%,ΦPSII则显著低于对照。基肥30%+拔节肥50%+孕穗肥20%(N4)处理生育后期旗叶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全部氮肥基施(N1)处理,而Fv/Fo、Fv/Fm和qp显著高于N1和基肥70%+拔节肥30%(N2)处理。叶绿素含量与Fv/Fm、qp和ΦPSII呈显著正相关,与NPQ呈显著负相关。ETR-PAR响应曲线的拟合结果表明,孕穗期渍水7 d小麦生育后期旗叶ETRmax、α和Ek值较对照降低。N4的旗叶ETRmax、α和Ek均高于N1和N2。孕穗期渍水7 d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方式间各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异系数高于对照,氮肥的补偿效应较对照明显。氮肥后移运筹方式显著减轻渍水逆境对光合器官的破坏,使小麦生育后期功能叶具有较强的光捕获能力和光化学效率,改善了旗叶光合性能,使灌浆期延长,平均灌浆速率提高,从而较氮肥前移处理显著提高小麦千粒重。  相似文献   

10.
占东霞  张超  张亚黎  罗宏海  勾玲  张旺锋 《作物学报》2015,41(12):1880-1887
选用北疆棉区主栽品种新陆早33号和新陆早45号,设置常规滴灌量(CI)、轻度水分亏缺滴灌量(SDI)、中度水分亏缺滴灌量(MDI)3种处理,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滴灌量对棉花叶片和非叶绿色器官叶绿素(Chl)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光合物质累积的影响,明确了水分亏缺下棉株非叶绿色器官光合作用对产量的贡献。结果表明,各滴灌量条件下棉花非叶绿色器官单位面积的Pn、Chl含量下降幅度较叶片小,且随棉花生育进程的变化较小。在棉铃生长发育后期,随滴灌量减少,棉花非叶绿色器官光合物质生产能力对产量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中度水分亏缺条件下,棉铃(铃壳和苞叶)和茎秆光合作用对铃重的相对贡献率分别增加至16.8%~34.9%和7.6%~17.5%。因此,采用膜下滴灌植棉技术时适当控制滴水量,在保证叶片具有较高光合速率的同时,发挥棉花非叶绿色器官的光合抗逆能力,对挖掘滴灌棉花节水增产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春小麦光合特性与抗旱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CIMMYT提供的26份春小麦品系为试验材料,在雨养及灌溉条件下于灌浆初期、灌浆中期测定旗叶的气孔导度(G_s)、光合速率(P_n)和蒸腾速率(T_r),分析这些光合参数与其抗旱性的遗传相关性,并对有关性状及相关遗传力进行分析,旨在为春小麦抗旱育种的光合性状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春小麦的多个光合指标与抗旱性显著相关;灌溉条件下灌浆初期T_r和G_s的遗传力较大,分别为54.62%和51.55%,灌浆初期Gs与抗旱指数的相关遗传力较大(0.4329);雨养条件下灌浆中期P_n和T_r、灌浆初期和中期G_s与抗旱指数的相关遗传力较大(0.4168~0.4907)。综合有关指标性状的遗传相关系数及遗传力、相关遗传力的分析结果,在春小麦抗旱育种实践中应注重对雨养条件下灌浆中期P_n和T_r、灌浆初期及中期G_s等光合性状进行考察及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小麦叶与非叶器官抗氧化系统对灌浆期高温胁迫的反应特征,探讨不同品种和不同器官耐热性差异机制,以小麦强耐热品种石家庄8号和弱耐热性品种河农341为材料,于灌浆期用塑料膜搭棚进行增温处理(花后第8天至第22天),研究高温胁迫对旗叶光合速率(Pn)、叶绿素含量、旗叶和非叶器官中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高温处理下,两品种Pn比正常温度下(对照)低18.7%~24.9%,叶绿素含量低5.7%~6.2%;旗叶、旗叶鞘、穗下节、颖片和籽粒的MDA含量和Pro含量均升高,其中MDA升高幅度为旗叶非叶器官,Pro升高幅度为非叶器官旗叶。旗叶、颖片、籽粒的SOD活性和旗叶、旗叶鞘、籽粒的CAT活性以及旗叶、旗叶鞘、颖片的POD活性在高温胁迫初期即诱导增强,而其他器官的抗氧化酶活性则在高温持续一段时间后诱导增强,之后随着高温的持续各器官抗氧化酶活性多表现为低于对照,高温解除后旗叶鞘、穗下节、颖片的SOD活性和旗叶、颖片、籽粒的POD活性有恢复迹象,高温对其他器官的SOD和POD活性以及所有器官的CAT活性造成不可逆影响;总体来看,非叶器官持续抗氧化能力和耐热性强于叶片。石家庄8号叶与非叶器官细胞膜稳定性、抗氧化酶活性均高于河农341,显示其整株耐热性强于河农341,这是石家庄8号在高温胁迫下产量下降幅度低于河农341的重要生理基础。因此认为,非叶器官在小麦适应灌浆期高温逆境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氮肥对大麦灌浆期叶片光合性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氮肥对春大麦叶片光合性能的影响,以蒙啤3号和蒙啤5号两个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内蒙古东部灌区春大麦灌浆期间叶片叶绿素(Chl)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最大荧光Fm、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光合参数(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的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灌浆时间延长,不同氮肥处理两品种大麦叶片Chl含量、Fm、Fv/Fm、qP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n、Gs、Tr均呈下降趋势;随着施氮水平升高,叶片Chl含量、Fm、Fv/Fm、qP、Pn、Gs、Tr均逐渐升高。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叶片Chl含量、Fm、Fv/Fm、qP、Pn、Gs、Tr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显示增施氮肥可促进大麦灌浆期间叶片光合性能。本研究为优质高产大麦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氮密互作对小麦花后光合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穗型品种泰农18(T18)和中穗型品种山农15(S15)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4个播种密度(60,75,90,105 kg/hm2)和3个施氮水平(0,180,240 kg/hm2),研究了氮密互作对小麦花后光合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旨在寻求通过改善光合特性,获得高产的适宜施氮量和播种密度,为制定合理的栽培措施,实现高产高效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密度和施氮量均显著影响冬小麦产量,且二者之间存在互作效应;密度对群体光合速率的正向效应主要体现在灌浆前中期,而施氮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灌浆中后期,高产模式下二者的互作效应使得群体光合速率在整个灌浆期保持较高的水平,群体光合性能的改善引起籽粒产量的提高。该试验条件下,泰农18的适宜的播种密度为90 kg/hm2,适宜的施氮量为180 kg/hm2;而山农15的适宜的播种密度为75 kg/hm2,适宜的施氮量为180 kg/hm2。因此,在冬小麦高产栽培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充分利用氮密互作效应,提高植株的群体光合从而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是中国重要的强筋春小麦产区,虽然培育出了多个优质强筋麦品种,但是如何通过合理的施肥技术等保证小麦品质已成为黑龙江小麦生产的重要问题。为此,笔者在相同HMW-GS背景下研究了氮肥与硫肥施用对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试验分设4个施肥处理(未施肥、单施纯硫50kg/hm^2、单施纯氮150kg/hm^2、纯硫50kg/hm^2+纯氮150kg/hm^2)。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系)在不同的施肥处理下,小麦的千粒重、容重和产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单施硫肥、氮肥以及二者混合施用提高了小麦的籽粒产量,尤以硫肥与氮肥混合处理的效果最好。氮肥与硫肥的不同处理对小麦籽粒的蛋白质、湿面筋含量以及沉降值都有明显影响。施硫肥、氮肥以及2种肥料混施提高了上述品质指标。综合研究表明,在3种处理方式上。氮肥与硫肥混合施用对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影响最大。因此,生产上在提高氮肥用量的同时,可通过增施硫肥,以达到小麦高产优质目的。  相似文献   

16.
以在施肥总量相同条件下不同底施和追施比例及光合调节剂的处理,研究了小麦不同时期根系特征及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氮肥全部底施和提高底施比例有利于增加拔节期和孕穗期的根长密度、根平均直径和根总表面积。各种氮肥处理上述根系特征指标在各土层中均表现为孕穗期比拔节初期数值大。增加追施氮肥的比例有利于  相似文献   

17.
春季低温对小麦产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淮麦区频发春季低温冻害, 造成小麦减产。为探讨小麦品种对春季低温胁迫响应的生理特点, 确定品种抗寒性鉴定的生理指标, 以泰山6426、泰山4033和济麦22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起身期、拔节期和孕穗期低温处理下不同品种的产量性状、光合生理指标及叶片细胞结构差异。3个品种受低温胁迫后, 观测农艺性状的变化趋势相似, 且年度间有一定的一致性。不同低温处理对株高的影响相对较小, 尤其是起身期低温处理; 不同生育期低温处理, 小麦单株穗数均显著低于对照, 但下降幅度在年度间不完全一致; 单株穗粒数和单株产量随低温处理的推迟呈现显著降低趋势, 尤以孕穗期低温处理的降低幅度最大, 单株穗粒数比对照低90.5%~93.3% (2012—2013)和91.9%~96.6% (2013—2014), 单株产量比对照低87.9%~97.3% (2012—2013)和91.5%~97.8% (2013—2014); 拔节期是低温伤害的第二敏感期, 而起身期低温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相对最小。减产的主要原因是穗粒数降低。无论是拔节期还是孕穗期低温处理, 3个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 下降的幅度因品种而异; 低温胁迫下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叶片气孔导度均显著下降, 胞间CO2浓度均有较大幅度的升高, 3个品种中泰山6426受影响最小。低温胁迫对叶绿素荧光参数也有明显影响, 除泰山6426外, 其余2个品种的Fv/Fm均显著下降。各品种受低温伤害后表皮叶肉细胞破坏严重, 排列趋于松散, 保卫细胞和副卫细胞变形, 气孔变大。本研究结果显示, 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及Fv/Fm可作为评价品种春季抗寒性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8.
Nitrogen management for production of bread quality wheat ( Triticum aestivum L.) in eastern Canada has received little research attention. A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for 2 years at each of two sites in Québec to study the effect of level and timing of nitrogen (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on grain protein concentration, protein content per seed, non-protein seed dry matter, grain protein yield and nitrogen harvest index (portion of plant N in the grain) of four hard red spring wheat cultivars known to have potential as bread wheats in eastern Canada. The soil types were Bearbroock clay (fine, mixed, non-acid, frigid, Humaquept) and Ste-Rosalie clay (typic, non-acid, frigid, Humaquept). The experiment was a 4 × 4 × 2 factorial. Four cultivars were used: Columbus, Katepwa, Max and Hege 155–85. In both years 0, 60, 120 and 180 kg Nha−1 were applied either all at seeding or 60 % at seeding and 40 % at heading. Grain protein concentration and grain protein yield increased consistently with increasing N fertilizer and with split N application. Nitrogen harvest index was not increased by increasing applications of N fertilizer. Protein content per seed was more critical in determining grain protein concentration than non-protein seed dry matter content. The western Canadian cultivars Columbus and Katepwa generally had greater grain protein concentration than the European cultivars Max and Hege 155–85, With reasonable N fertility the grain protein concentration of spring wheats grown in eastern Canada are sufficient for bread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9.
赵秀兰 《作物学报》2006,32(4):553-561
利用不同品质类型春小麦品种野猫、东农7742和新克旱9,在施肥和播期试验基础上,通过建立灌浆期籽粒降落值变化的曲线拟合方程,定量揭示其动态规律以及氮磷肥与气象条件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灌浆期籽粒降落值随时间变化符合一元三次多项式凸性曲线,即呈自开花始先增后降的单峰曲线变化。曲线方程各特征量具有相应的生物学意义;基因型与环境要素的影响可由方程系数和特征量体现。在富钾情况下,氮用量增加,高蛋白强筋品种降落值增加,动态曲线最高值上升且出现时间推迟,而高蛋白中筋和低蛋白弱筋品种降落值降低,最高值下降且出现时间提前。磷用量增加,各基因型降落值均降低;动态曲线最高值、最低值及出现时间因基因型而异。氮磷(钾)平衡配施是形成较高降落值(较低α-淀粉酶活性)的关键。在没有水分胁迫情况下,光温互作是影响各基因型籽粒降落值动态的首要条件,其次为降水;而光温因子中,光合有效辐射为最敏感因子。较高的光温条件互作是形成各品种较高降落值的基础。在此前提下增加光合有效辐射使高蛋白强筋品种降落值增加;并且在一定水平的光照条件限度内,增加光合有效辐射使高蛋白中筋和低蛋白弱筋品种降落值增加,超过限度反而使其降低。气象条件的影响及基因型差异可通过曲线的变化反映出来。灌浆期高蛋白中筋和低蛋白弱筋品种降落值受氮磷肥影响大于高蛋白强筋品种,受气象条件影响则小于高蛋白强筋品种。就高蛋白强筋品种而言,气象条件的影响程度大于氮磷肥;而对于高蛋白中筋和低蛋白弱筋品种,氮磷肥的影响大于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