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4月中旬,江西南昌郊区一兔场的怀孕母兔,发生一种以鼻炎、肺炎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根据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病原检查,确诊为急性巴氏杆菌病,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及临诊症状死亡兔发病症状呈急性经过,发病期间,兔精神沉郁,不食,呼吸急促,体温41℃以上,有时腹泻,鼻腔内有粘液。临死前体温下降,四肢抽搐。死亡率达60%以上。2 剖检变化兔鼻粘膜充血、出血,有浆液性、粘液性分泌物,喉头粘膜充血、出血和水肿,肺肿大、瘀血,心内外膜有出血点,肝肿大、瘀血,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灶,脾、淋…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 ,泰安市周围几个乡的养鸭专业户相继暴发了一种以病鸭呼吸困难、腹泻、共济失调等症状为主的疾病 ,给养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经实验室诊断最后确诊为鸭巴氏杆菌病 ,现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该病自 2 0 0 0年入夏以来 ,相继在上高乡的几个养鸭户爆发。肉鸭一般在 10~ 13日龄突然发病 ,也有的在 2 0~ 2 2日龄发病。发病率 84%以上 ,死亡率达 95 % ,病程一般持续 2~ 6d ,大部分在发病后 3~ 4d死亡。有一个村的两个养鸭户每月进肉鸭 5 0 0只 ,发生该病后 ,出栏时仅剩七、八十只 ,经济损失严重。2 临床症状病鸭表现… 相似文献
3.
4.
禽巴氏杆菌病又称禽出血性败血症或禽霍乱 ,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烈性细菌性传染病 ,造成鸡大批死亡 ,生产力大幅下降 ,对养禽业危害极大。1 发病情况及症状2 0 0 0年 4、 5二个月 ,库尔勒市及其周围养殖户送来进行诊断的鸡病料有 162例 ,检出禽巴氏杆菌的有 48例。其中蛋鸡 13例 ,肉鸡 17例 ,肉杂鸡 5例 ,三黄鸡 5例 ,麻花鸡 2例 ,土公鸡 6例。发病鸡群大小为 5 0 0~ 5 0 0 0只不等 ,日龄为 3~5 40日龄之间 ,每日死亡率最高在 0 3 %~ 7%。大多数病例并发新城疫 (ND)或传染性法氏囊炎 (IBD)。病鸡症状可分为三型。最急性型… 相似文献
5.
瓦房店市驼山乡绒山羊养殖专业户饲养一群绒山羊,其中种公羊2只,母羊42只,羔羊25只。于2002年6月28日突然发现一只母羊发生巴氏杆菌病,5天后死亡l1只,现将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变化、微生物学诊断及防治措施等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乳鸽巴氏杆菌病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 5月 2 7日 ,大邑县某养鸽专业户 5只乳鸽突然死亡 ,之后 ,鸽群先后出现精神不振或沉郁 ,羽毛松乱 ,缩颈闭眼 ,呼吸困难 ,鸽爪发绀 ,不愿走动 ,呆立。食欲减退或废绝 ,渴欲增加 ,排绿白色稀粪。发病后 ,口服土霉素、磺胺嘧啶、青霉素 (饮水 )无效。 5月 2 7日至 6月 2日共死亡乳鸽 53只。1 剖检变化 病死乳鸽可见全身性充血、淤血、出血 ;肺充血 ;肝脏表面散在数量不等、针尖大小的圆形、灰白色的坏死灶 ;大、小肠充血、出血 ,肠腔有多量泡沫。2 实验室检验 以病死乳鸽的肝脏作触片或抹片染色镜检 ,见单个、散在两极着色的革兰氏… 相似文献
7.
8.
9.
禽霍乱是鸡、鸭、鹅和火鸡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的特征呈现急性败血症和剧烈下痢,发病急、死亡快。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等综合诊断为鸭巴氏杆菌病。1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2000年5月,我市某鸭场饲养的肉食鸭,于45日龄时,突然发病,很快死亡,发病死亡鸭都是健壮肥大的。第1d发病死亡9只,其后,鸭群中不少鸭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渴欲增加,体温升高达43℃~44℃,排黄绿色稀粪,呼吸急促,鼻孔和口流出混有泡沫状粘液,鸭冠呈蓝紫色。2剖检变化 剖检6只发病死亡鸭,其皮下组织、腹膜、… 相似文献
10.
11.
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发病情况朝阳县某个体养兔场于2000年11月1日至11月6日,先后将要断奶的23窝共181只仔兔注射了兔瘟及巴氏杆菌二联苗,11月6日至11月10日这23窝仔兔相继离窝断奶.11月20日这批仔兔突然死亡6只,以后陆续发病死亡,从11月20日至11月26日,共68只发病,发病率为37.5%,死亡49只,占发病的72%.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发病情况 某公园饲养的鸵鸟于12月1日开始发病,2日和4日各死亡1只.13只成鸟饲养在一个不足10m2(成鸟舍的面积以每只10m2为宜)的舍内,且舍内潮湿阴冷,垫料少,有刺鼻的氨味. 相似文献
16.
2000年11月初,邢台市人民公园饲养的鹿群发生巴氏杆菌感染;经过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有效地控制了病情。1 发病情况 该园共饲养38只鹿,其中梅花鹿28只、马鹿4只、■鹿6只,分圈饲养于三个圈舍内,三圈毗邻以砖墙相隔。2000年11月7日入冬后的第一场大雪天气骤然变冷,先有一只小梅花鹿突然死亡,直到12月5日近一个月内先后共有18只梅花鹿和1只■鹿发病,发病率高达50%,死亡7只,治愈12只.治愈率63%。2 临床症状 病程初期发病的两只小梅花鹿临床上呈最急性经过,头天无异常表现,次日死于圈内。… 相似文献
17.
1 发病情况某鸡场 1996年 7~ 9月间共进艾维茵肉鸡苗 4批 ,先后发病 ,经药物治疗 ,但效果不佳。具体情况如下 :7月 13日进雏40 0羽 ,9月 4、 5日各死亡 7羽 ,以后每日死亡 2~ 3羽 ,先后共死亡 3 1羽 ,死亡率为 7 8%。 7月 3 0日进雏 410羽 ,从 9月3日出现死亡 5羽后 ,每日均有死亡 ,共计死亡 12 4羽 ,死亡率为 3 0 %。这 2批肉鸡几乎同时发病。同年 8月 2 7日进雏 3 40羽 ,10月 7日开始死亡 ,至 10月 17日间共死亡 48羽 ,死亡率为 14 %。 1996年 9月 2 7日进维 5 80羽 ,10月 2 7日开始大量死亡 ,至 11月 2 1日共计死亡 98羽 ,死亡率为 17… 相似文献
18.
卓玛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4,34(2):42-42
曲麻莱县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海拔多在4500m以上,是个纯牧业县。当地牧民群众以藏族为主,以广褒的天然牧场为基础,逐水而居,逐草而牧,主要从事畜牧业经济。据1998年年末统计,全县牲畜总数为506800头只匹,其中牛120100头,当年巴氏杆菌菌苗为24.5万只份,疫苗远远少于牲畜头数,疫情常年不断,加之,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现有的疫苗不能按期及时注 相似文献
19.
牛巴氏杆菌病又名牛出血性败血病 ,俗称“清水喉”、“锁喉风”、“肿颈癀” ,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牛的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在贵州流行历史较长 ,是危害贵州耕牛的主要传染病 ,全省各地时有发生 ,发病死亡率可达 51%以上。进入 90年代后 ,由于因病设防 ,推行双轨防疫 ,使本病的流行得到了有效控制。1997年我县旧治镇的 3个村呈爆发此病 ,现将综合防治措施笔录如下。1 流行情况1997年 9月 5日 ,我县旧治镇 3个相邻的村发生牛疫情 ,9月 8日我站接到报告 ,即前往诊治。在疫区路上巧遇 2头水牛刚在河中滚水回来在途中发病。出现呼吸困难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