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日本珠母贝生产业,由于成熟的亲贝不宜于手术插核养殖珍珠,所以在施行插核之前需推迟亲贝生殖腺的成熟或促进生殖腺发育诱导排放精卵。已有报道珠母贝与其它食用双壳类一样在性成熟和产卵季节死亡率较高。因此,利用不育的珠母贝养殖珍珠有很大的前途,三倍体珠母贝是不育的,如三倍体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Tabarini,1984)和三倍体软壳蛤(Mya arenria)(Allen et al.,1986;Allen,1987a)性腺不成熟。用细胞松弛素B(也称CB)或物理因素(压力刺激或温度刺激)方法处理,已在软体动物中诱变出一些种类的三倍体(Longo,1972,1983;Stanley et al.,1981,1984;Allen et al.,1982;  相似文献   

2.
马氏珠母贝鳃组织抗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和微量测定法对制备的马氏珠母贝鳃组织匀浆物进行抗菌活性分析.结果表明,马氏珠母贝鳃组织匀浆物具有抗革兰氏阴性菌-副溶血弧菌、河流弧菌、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活性;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葡萄球菌具一定抑制活性,但对枯草芽孢杆菌无抑制活性.利用胰蛋白酶对马氏珠母贝鳃组织匀浆物水解后,其抗菌活性消失,表明其中抗菌成分为蛋白质.将马氏珠母贝鳃组织匀浆物在不同温度(37~95 ℃)和不同pH(2.5~5)保温,发现其抗菌活性成分对热及酸耐受性较强.马氏珠母贝鳃组织匀浆物在低浓度无溶血活性.该抗菌组分在马氏珠母贝的免疫防御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静水清滤法,对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稚贝和大珠母贝(P.maxima)稚贝的摄食节律进行研究,旨在为珍珠贝岸基养殖时的科学投喂和管理提供参考。试验所用合浦珠母贝稚贝壳长(2.49±0.11)cm,大珠母贝稚贝壳长(2.14±0.16)cm。试验所用海水pH 7.79、盐度33.1、水温24~26 ℃,饵料为扁藻。通过测定0:00、3:00、6:00、9:00、12:00、15:00、18:00、21:00这8个时间点的摄食率,得到昼夜摄食节律。结果表明:除6:00~9:00时间段合浦珠母贝比大珠母贝摄食多外,其余时间段大珠母贝的摄食率均大于合浦珠母贝;大珠母贝一天的摄食总量显著高于合浦珠母贝的摄食总量。合浦珠母贝稚贝与大珠母贝稚贝的昼夜摄食节律相似,在0:00时摄食率最高,在6:00时摄食率最低,没有明显的昼夜摄食节律。  相似文献   

4.
长耳珠母贝人工育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解剖方法取得长耳珠母贝的成熟卵子和精子,在氨海水中诱导受精。在—定范围内,提高氨海水浓度可使受精率提高(达65%),但正常发育率和孵化率有所下降;氨海水浓度以取0.14%为宜。用金藻或合浦珠母贝的精液(或两者混合)作为长耳珠母贝幼体前10天的饵料(10天后投喂扁藻),能使育成率提高(达17.4%),酵母不宜作为长耳珠母贝幼体的饵料。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珠母贝属的分类地位和系统演化情况,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扩增并直接测序出雷州半岛珠母贝属中的马氏珠母贝、大珠母贝、珠母贝、斑珠母贝和黑珠母贝的3种线粒体基因(12S r RNA、16S r RNA和COⅠ)部分序列,分析其碱基组成和种间遗传距离。同时结合Gen Bank上发表的白珠母贝序列,构建珠母贝属的分子系统树。结果显示,5种珍珠贝的3种基因部分序列碱基AT含量大于GC含量,与其他无脊椎动物线粒体DNA序列基本一致,序列都处于高度饱和的状态。系统分析显示,构建的分子系统树与传统的形态分类基本一致。在黑珠母贝和白珠母贝亲缘关系上,3种线粒体DNA片段在碱基组成、种间遗传距离和系统进化树上都显示黑珠母贝和白珠母贝非常相近,可以认为是同一种中的2个亚种。在斑珠母贝的亲缘关系上,系统分析显示斑珠母贝与黑珠母贝和白珠母贝更为接近。研究表明,大珠母贝和珠母贝在系统进化中较早的分离出来,是一个比较原始的种类。3种分子标记对马氏珠母贝亲缘关系分析上存在一定差异,根据现有的数据尚不足以得出结论,需进一步做分子系统研究并结合形态特征和解剖结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马氏珠母贝人工育苗的若干关键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讨论了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人工育苗的若干关键技术。马氏珠母贝育苗的关键是要做到亲贝优、幼虫优、饵料质量好数量足、水环境稳定。育苗的最高成活率可达31.1%,单位水体的出苗量可达62.3万个/m^3。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马氏珠母贝免疫防御机制,筛选免疫防御相关功能基因,以致病性溶藻弧菌人工感染的马氏珠母贝血淋巴为材料,采用抑制性差减杂交(SSH)技术,构建了溶藻弧菌诱导的马氏珠母贝血淋巴cDNA差减文库;以马氏珠母贝管家基因β-actin作为差减指标检测该文库的差减效率;对选取的600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该文库的差减效率可达210倍;PCR阳性检测显示差减片段为100~750 bp,对随机挑取600个克隆的测序结果显示,共获得414个有效EST序列;通过BLAST同源性比对,有167个EST序列(占40.34%)与NCBI数据库中已知功能蛋白质具较高同源性,其中7个EST序列(占1.69%)与免疫防御相关基因同源;此外,204个EST(占49.28%)在数据库中未发现同源序列。研究表明,SSH技术能有效富集马氏珠母贝血淋巴差异表达基因,研究结果为探索马氏珠母贝免疫基因作用机理和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珠母贝的疾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皓文 《水产养殖》2005,26(1):34-37
珠母贝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重要养殖对象之一,经济价值很高。养殖珠母贝面临病原微生物和低等动物所致的一些疾病,同时又遭遇敌害及灾害。本文论述珠母贝养殖过程中的上述疾病、敌、灾害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合浦珠母贝深水浮筏式养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浦珠母贝采用深水浮筏式吊养,从幼贝到插核贝成活率为38.2%,而传统的浅水立桩式平养成活率仅9.8%。深水浮筏式养的合浦珠母贝生长快,缩短了珍珠养殖周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黑壳病造成马氏珠母贝肉成份的变化,首先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正常马氏珠母贝和黑壳病马氏珠母贝肉的挥发性成份进行分析,正常马氏珠母贝肉检测出58种,黑壳病贝肉检测出59种。但黑壳病贝肉中仅有7种化合物与正常贝肉的挥发性成分相同。在黑壳病贝中,含量较高的成分有二十一烷和十八醛,分别为18.52%和17.95%,但在正常贝肉未检出。其次,采用茚三酮作柱后衍生试剂测定氨基酸的方法检测正常马氏珠母贝和患黑壳病的马氏珠母贝肉中牛磺酸的含量,结果分别为72.47mg/g、72.75mg/g,牛磺酸含量基本一致。通过分析黑壳病引起马氏珠母贝体内挥发性成分和牛黄酸成分变化,为研究马氏珠母贝患黑壳病的病变机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马氏珠母贝养殖技术规范亲贝》广东省地方标准制订的立项背景、总体思路、技术路线、技术方案和标准的结构与准则研究。对马氏珠母贝亲贝来源、亲贝特征、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进行了明确的规范和规定,填补了国内珍珠养殖标准制订的空白。  相似文献   

12.
对企鹅珍珠贝和马氏珠母贝软体部脂肪进行了提取和测定。结果表明,企鹅珍珠贝和马氏珠母贝软体部脂肪含量分别为8.3%和9.6%。企鹅珍珠贝脂肪酸中DHA EPA的总含量为39.71%,比马氏珠母贝脂肪酸中DHA EPA的总含量(30.86%)高。2种珍珠贝软体部脂肪酸均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珠母贝是育黑珍珠的大型贝类。本文介绍珠母贝的形态解剖及植核育珠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马氏珠母贝不同亲本规格对后代的影响,以期为育种和苗种生产中的亲贝选择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试验从来自同一养殖群体的2000个随机个体马氏珠母贝中选取规格最大(壳长55.89±1.65mm)、中等(壳长48.55±0.81mm)、最小(壳长42.22±2.51mm)的性成熟个体各50个作为亲贝(♀∶♂=1∶1),按规格分成大、中、小3组,分别进行各组内亲本个体群交,在相同环境及试验条件下分析亲本选择对子代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规格亲贝优于中规格亲贝(P〈0.05);中规格亲贝优于小规格亲贝(P〈0.05);马氏珠母贝亲代选择对子一代生产性能具有显著影响(P〈0.05)。这表明马氏珠母贝大规格亲贝群交后代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截断选择策略有效。  相似文献   

15.
从单胞藻粒径大小、表面结构、生化组成及饵料浓度等角度开展了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对不同种类及浓度的单胞藻摄食与消化效果研究。投喂粒径大小相近的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和湛江叉鞭金藻(Dicrateria zhanjiangensis)混合藻,粒径大小不同的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和海水小球藻(Marine chlorella)混合藻,用细胞计数法检测剩余混合藻中各单胞藻浓度。分别投喂以上4种不同浓度梯度的单胞藻,观察比较粪便中单胞藻消化状况。结果显示,合浦珠母贝对粒径大小相近的单胞藻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摄食(P0.05),对粒径较大的单胞藻摄食率明显高于粒径较小的单胞藻(P0.05);随着投喂单胞藻浓度的升高,合浦珠母贝对单胞藻的消化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16.
Cd~(2+)和Cr~(6+)对马氏珠母贝的急性毒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7个不同浓度梯度的镉和六价铬离子分别对马氏珠母贝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得出马氏珠母贝对Cd2+和Cr6+在48h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其中Cd2+为5.10mg/L和3.01mg/L,Cr6+为38.19mg/L和9.85mg/L;计算出Cd2+和Cr6+对马氏珠母贝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30mg/L和0.985mg/L。Cd2+属于马氏珠母贝的剧毒重金属而Cr6+属于中毒重金属。  相似文献   

17.
利用我国南方紫海胆(Anthocidaris crassispina)与大亚湾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进行不同比例混养,探讨了紫海胆对马氏珠母贝贝体和养殖网笼污损生物的防除效果,以及紫海胆和马氏珠母贝的生长状况。试验设混养组(PA3、PA6、PA9)和对照组(P),即在养殖马氏珠母贝30只/层的基础上,分别混养紫海胆3、6、9、0个/层;另设紫海胆单养组(A3、A6、A9),养殖密度分别为3、6、9个/层。试验结果显示:各混养组及P组间马氏珠母贝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混养组紫海胆的存活率均接近100%,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PA6、PA9组马氏珠母贝的特定生长率大于P组(P<0.05),而PA3组与P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就马氏珠母贝的壳长日平均增长率而言,PA3、PA9组与P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PA6组显著大于P组和PA3组(P<0.05);PA6、PA9组马氏珠母贝的肥满度显著大于P组(P<0.05),PA3组与P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混养与单养各组之...  相似文献   

18.
马氏珠母贝室内循环水养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氏珠母贝又称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是我国养殖海水珍珠的主要贝类。我国自1965年成功地开展马氏珠母贝的人工育苗以来,海水珍珠养殖业发展迅速,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水珍珠成为广东、广西和海南沿海部分地区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但2007  相似文献   

19.
解剖采集的珠母贝精子的激活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解剖成熟珠母贝(Pinctada margaritifera)并采集其精子,在不同pH、盐度和温度条件下进行激活实验。结果显示,水温25℃、盐度34、pH8.5以下时,珠母贝精子的激活率与活力均很低,pH9.0-10时激活率与活力均较高,pH9.5时的激活率最高;在水温20℃,盐度34时珠母贝精子只能在pH9.5-10激活,且激活率与活力均比25℃时低。在水温25℃,pH9.5时,精子在盐度10-45能激活,盐度25-35时激活率和活力很高;在水温20℃,pH9.5时,精子只能在盐度20-40时激活。当盐度相同,20℃时的激活率与活力比25℃时低,在pH9.5或10的氨海水中,珠母贝精子在水温5-45℃时能激活,在25-30℃时激活率较高。当温度相同,pH9.5时的激活率比pH10.0时高。解剖得到的珠母贝精子的适宜激活pH9.5、适宜盐度为25-35、适宜温度为25-30℃。  相似文献   

20.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TNFR)是一类重要的细胞因子受体,主要参与细胞凋亡、宿主免疫防御、炎症等生物过程。本研究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了马氏珠母贝TNFR27(PmTNFR27)的cDNA全长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检测了PmTNFR27 mRNA在马氏珠母贝不同组织、脂多糖(LPS)、聚肌胞苷酸(Poly(I:C))及镉胁迫后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PmTNFR27 cDNA全长为1 524 bp,5′UTR长为186 bp,3′UTR长为248 bp,包含28 bp的poly(A)尾巴,开放阅读框(ORF)为1 062 bp,编码353个氨基酸;结构域预测表明PmTNFR27具有一个典型的CRD结构域和一个跨膜蛋白结构域,符合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特征;多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贝类种间的相似性不高,但功能结构域位置较保守。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马氏珠母贝与其他贝类聚为一簇。qPCR结果显示,PmTNFR27 mRNA在马氏珠母贝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鳃中表达量最高。LPS刺激后,PmTNFR27基因在鰓中的表达量于3 h达到最高,于72 h降到最低;Poly(I:C)刺激后,PmTNFR27基因在鰓中的表达量在6 h、12 h显著上升并达到最高至96 h时降到最低。镉胁迫后,3 h表达量达到最高,24 h、48 h表达量显著下降。研究结果显示PmTNFR27可能参与了马氏珠母贝的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