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针对农业技术推广多元化的现实形势,强化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已经刻不容缓。文章结合佳木斯市农业技术推广的实际情况和"三农"工作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利用农民大学生学历教育、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综合素质提升活动、利用省级重点学科、利用示范园区建设、利用农业专家技术协会平台、利用站企共建对接、利用"科普之冬"活动、利用农业技术司法鉴定、利用植物检疫执法活动、利用院市场市共建等多种方式,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北海市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因素出发,选择土地集约利用的基础条件、土地投入强度、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益4个准则层,建立了适合北海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北海市2009年的土地集约利用分值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北海市城市土地利用处于基本集约的状态,但土地集约利用内部因素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日常生产的沼气在利用方面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热利用,二是非热利用。沼气热利用方面,生活上包括炊事、照明、取暖等;生产上包括种植、养殖、农产品的加工、大棚增温。沼气非热利用方面包括:利用沼气贮  相似文献   

4.
《天津农业科学》2016,(2):81-84
土地利用结构可直接反映一定时期内的土地利用状况,为了使额敏县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趋于科学合理化,基于额敏县2010—2013年数据,运用多样化指数、罗伦兹曲线及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等方法,对额敏县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额敏县土地利用类型较少,多样化程度较低,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较为缓慢。由罗伦兹曲线可得,额敏县土地利用类型集中于牧草地、耕地、林地。综合来说,当前的土地利用结构不利于额敏县土地利用管理。结合额敏县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就土地利用制度、土地利用管理方式、土地可持续利用、建设用地审批、土地信息系统化5方面提出促进额敏县土地合理利用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5.
进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评价,有助于考察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与理想的可持续利用状况的差距。从土地利用条件、土地利用结构与程度、土地利用效益、土地可持续利用潜力4个方面构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用信息熵法和层次分析法分别确定指标层和准则层的权重,引入各指标的合理值,运用综合评价法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进行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评价。结果表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处于可持续利用的发展阶段,其中南宁市、北海市处于基本可持续利用阶段,钦州市处于可持续利用的发展阶段,防城港市处于可持续利用的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黑龙江省宝泉岭垦区为研究区,基于粮食安全角度,以耕地投入强度、利用程度、利用效益以及持续状况为要素层,筛选具有代表性的21个指标,构建研究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综合主、客观赋权,运用多因素综合数学模型,定量测算黑龙江省宝泉岭垦区1999-2008年耕地集约利用状况,并进一步探讨耕地集约利用与粮食安全的关系。结果表明:1999-2008年,研究区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各不相同,不同指标和要素对研究区耕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耕地利用效益对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影响最大。耕地投入强度、利用程度、利用效益以及持续状况间的协调性也是影响耕地集约利用的重要因素,同时粮食安全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具有很强的相关度,表现为粮食总产量随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升高而增加,随耕地利用集约度的降低而减少。  相似文献   

7.
生态住宅小区的水循环利用系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生态住宅小区为例,阐述了生态住宅小区水循环利用系统。即以雨水、地表涵养水、地下水和污水作为可利用的水资源,利用水循环往复的原理,深层次发掘水可循环利用的特性,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了中水人工循环利用系统、地表涵养水半自然循环利用系统和地下水自然循环利用系统,并使3个系统有机结合,形成独创的生态住宅小区水循环利用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缺水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从多功能利用角度出发,针对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对宅基地功能进行归纳分类,分析已有宅基地利用模式,发现现有宅基地利用模式存在的问题,为之后的宅基地多功能利用提供建议。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目前对闲置宅基地的利用存在利用意愿难协调、利用条件缺乏、项目开发审批难和模式同质化严重等问题。研究结论:基于多功能利用角度,应当分区域、多主体共同进行闲置宅基地的再利用,同时结合村庄规划和发展战略进行综合性多产业发展,探索宅基地多功能利用新模式以及扩展宅基地功能。  相似文献   

9.
广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有助于遏止城市土地的粗放利用,实现城市土地高效、集约、可持续利用。本文以广西为例,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将广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水平划分为4个集约利用梯度区。从整体上说,广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还相对落后,应加大对城市土地的投入,努力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0.
基于循环经济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土地资源利用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土地资源利用中,吸收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修复、再思考"的基本理念,从统筹区域发展、集约利用土地、加强生态建设、保护生态环境、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替代产业等方面创新土地利用观念,把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联系在一起,旨在为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促进秸秆资源最大化利用,总结了国内外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情况,从燃料化利用、肥料化利用、饲料化利用、工业原料化利用和基料化利用几方面,探讨了我国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并对我国未来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从阳畦利用、小拱棚利用、大中棚利用、温室利用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园艺设施在园田中的利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石家庄市城镇建设用地和农居点用地呈现双上升态势,土地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突显,化解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农居点用地集约利用。概述了农居点用地集约利用研究现状,从经济、社会、自然3个方面构建了土地集约利用的指标体系,并建立了评价模型。以县域农居点为评价单元,对农居点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实证研究,按照综合分值高低将县域农居点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划分成3个级别,分别对应集约利用、适度利用、低度利用。最后提出了集约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选取湖北省黄冈市为研究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多目标决策法,从农用地投入强度、农用地利用程度、农用地产出效果和农用地可持续性4个方面选取指标构建黄冈市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评价了农用地集约利用程度,分析了2015年黄冈市各县(市、区)农用地集约利用情况和2010—2015年黄冈市农用地集约利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15年黄冈市各县(市、区)农用地集约利用综合得分为-0.78~1.22分,总体集约利用水平处于中等偏低状态,且各县(市、区)农用地集约利用情况差别较大。其中,黄州区和罗田县农用地为集约利用,英山县、团风县和黄梅县农用地为一般集约利用,武穴市、麻城市、薪春县和红安县农用地为低度集约利用,浠水县农用地为粗放利用。2010—2015年黄冈市农用地集约利用综合得分为-0.40~1.15分,集约利用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结果符合区域农用地利用实际,并根据黄冈市耕地集约利用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建议,对黄冈市农用地高效集约和可持续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四川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利用 Delphi法、AHP法、线性比例变换法、综合指数法等方法,建立了四川省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科学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四川省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能较好地反映四川土地利用的可持续状态,四川土地利用处于弱可持续利用状态,并有向可持续利用状态演变的趋势.四川土地利用与保护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应进一步加大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力度,协调好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浙江省丽水市的土地集约利用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从土地投入和产出强度、土地低碳利用、生态环境质量、循环发展能力5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11-2018年丽水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1-2018年丽水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从0.10升至0.90,呈逐年上升态势;土地集约利用等级不断提升,从土地利用不集约的Ⅳ级提升为土地利用高度集约的Ⅰ级。建议丽水市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发展土地的集约利用与绿色低碳利用,以达到土地绿色、低碳、高效利用的目的,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不断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秸秆利用技术在我国发展较快,主要有秸秆能源利用技术、秸秆肥料利用技术、秸秆饲料利用技术和秸秆工业原料利用技术等.下面简要介绍几种适合我省应用的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18.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是建设用地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土地利用状况、利用效果、可持续利用程度和利用管理绩效四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融侨开发区和元洪投资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总体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融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高于元洪投资区。  相似文献   

19.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研究与利用是玉米育种研究的重要课题。简要阐述我国利用热带、亚热带种质的概况,评述热带、亚热带种质利用方法与途径及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在我国研究的重要性和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葛小凤 《安徽农业科学》2014,(23):8020-8022
[目的]从微观层次对城市居住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为城市居住用地的合理布局和提高居住用地集约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土地利用程度、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效率中3个层次的5个指标,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特尔斐法等进行数据处理和综合评价。[结果]福清市154个居住功能区中,有4个过度利用功能区,土地面积为29.02 hm2;8个集约利用功能区,土地面积82.83 hm2;86个中度利用功能区,土地面积876.76 hm2;56个低度利用功能区,土地面积349.36 hm2。总体上福清市城市居住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属于中度利用水平。[结论]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城市居住用地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提高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势在必行,因此,必须从规划源头、深度挖潜、严格标准、优化结构4个方面促进城市居住用地合理布局和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