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缓释型保水剂对油菜生长和土壤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土壤中水分缺乏,肥料过度使用的问题,从减少养分损失,提高养分利用率出发,对施用缓释型保水剂、保水剂、常规肥料下油菜生长状况和土壤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缓释型保水剂为植株提供适宜的水分条件和营养条件,促进了作物生长;缓释型保水剂具有保水和持水性能,同时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使土壤孔隙数量增加,降低土壤容重;缓释型保水剂具有持续供应养分的作用,施用缓释型保水剂后土壤中速效氮素养分增加,能持续释放养分.土壤剖面中硝态氮淋失的也较少,有一定的保肥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施肥模式下对氮的淋出进行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肥料的配合施用对缓释型有机无机复合肥有活化作用,15d使缓释型有机无机复合肥的氮释放量比未施用微生物菌肥处理的增加17.6%,该释放量虽然仅相当于同期等量尿素氮溶出量的一半,但其溶出速率变化较平稳,即能给小麦的整个生育期提供平稳的养分。小麦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配合施用微生物菌肥与缓释型复合肥,小麦的干物质重、叶面积和籽粒总产量均最高;在小麦拔节期,该处理使土壤中释放的铵态氮(NH)和硝态氮(NO)量明显多于其他处理,并提高小麦吸收利用的氮量。这些结果说明,微生物菌肥对缓释型复合肥有活化作用,促进小麦对氮的吸收和利用。单施菌肥的处理补给土壤的养分微乎其微,而小麦吸氮量(NU)却高于单施缓释型复合肥和单施化肥的两处理,说明菌肥也可能活化土壤中的氮并促进小麦营养生长和对土壤氮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3.
造粒工艺对商品有机肥养分释放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造粒处理工艺对有机肥养分释放动态的影响,设置了颗粒有机肥与粉状有机肥不同施肥方式处理,通过测定肥料施入淹水土壤后土壤渗漏液中硝态氮、铵态氮、无机磷、钾的含量变化,研究施颗粒有机肥与粉状有机肥处理在淹水土壤中的养分淋漏特性。结果表明,有机肥进行造粒处理后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肥料的缓释性能;颗粒状肥料与粉状肥料在养分溶出与渗漏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施用颗粒状肥料可以明显减少硝态氮和无机磷的渗漏损失。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下辽河平原地区施肥与水分条件对玉米地土壤中氮、磷、钾养分收支以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利用持续16年的长期田间试验结果结合气象观测资料,对不同水肥条件下玉米农田养分收支与氮肥利用效率进行研究。【结果】施肥条件差异可使玉米移出农田的养分量高出无肥处理2~3倍。水分条件对农田养分移出量的作用虽不如施肥明显,但在较好的降水条件下,即使较为理想的施肥模式,玉米地土壤中养分仍有可能出现赤字;氮肥的施用加剧了土壤磷的赤字,而氮、磷肥施用可加剧土壤钾收支赤字,有机肥的施用可以使养分收支赤字得到缓解;水分条件的改善则加速了养分收支赤字的出现,但适宜的水分供给对氮肥利用效率的提高作用显著。【结论】在下辽河平原地区,水肥条件对玉米土壤养分收支有显著影响,水分条件适宜土壤养分收支出现赤字的可能性增大,但保持农业系统养分循环再利用并根据土壤肥力适当施用化肥,既可满足作物丰产的养分需求又有利于平衡土壤养分收支,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减少农业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肥料与保水剂对膏桐幼苗生长与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慧蓉  胡广琴  欧光龙  马焕成  王艳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702-15704,15706
[目的]为荒山造林与膏桐栽培的合理技术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膏桐良繁基地内布设肥料试验区和丙烯酰胺类保水剂施用区2个试验区。肥料试验区分别施用钙镁磷肥500g、NP复合肥200g、钙镁磷肥500g+NP复合肥200g,以不施肥为对照;保水剂试验区分别施用保水剂20、40、60g/株,以未施用保水剂区为对照,研究双江县膏桐良繁基地肥料与保水剂对膏桐幼苗生长与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复合肥与钙镁磷肥配合施用具有促进膏桐幼苗良好、稳定生长的作用;40g/株保水剂施用区膏桐幼苗成活率明显提高,且幼苗生长稳定、整齐。施肥导致试验区土壤有机碳降低,少量多次的肥料配合施用对砂质土壤养分补充效果较好;高剂量保水剂施用导致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略减,40g/株的保水剂用量可改善土壤速效养分供给。[结论]适量施用保水剂(40g/株)可提高膏桐造林成活率,复合肥与钙镁磷肥配合施用可保障膏桐壮苗生长。  相似文献   

6.
保水剂对氮肥氨挥发和氮磷钾养分淋溶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采用“静态吸收法”和“土柱淋溶法”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保水剂施入土壤后对尿素氨挥发以及对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养分淋溶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施入保水剂后,尿素氨挥发量显著降低,并随着保水剂用量的增加效果更加明显.氨挥发量的降低与土壤含水量、土壤脲酶活性和土壤pH有关.土壤含水量较高时,土壤脲酶活性和土壤pH较低,尿素氨挥发量也较少,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5%和100%时,施用0.05%~0.80%的保水剂,尿素累积氨挥发量分别较不施保水剂处理减少8.97%~47.65%和16.78%~72.40%.土壤中施入保水剂同样能减少氮、磷、钾养分的淋溶损失,对于氮、钾养分来说,随着保水剂用量的增加,养分淋失量显著减少,但对于磷素养分来说,养分淋失量并不随着保水剂用量的增加而减少.施用0.05%~0.20%的保水剂时,氮、磷、钾养分累积淋失量分别较较不施保水剂处理减少13.60%~39.62%、28.31%~16.96%和6.76%~24.55%.  相似文献   

7.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2种缓释肥料及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养分吸收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水稻生产中缓释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缓释肥料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与不施肥相比,施用掺混树脂控释复合肥料处理平均增产29.3%~45.5%,施用腐殖酸缓释型复合肥料处理增产26.6%~52.9%。各施肥处理水稻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有效穗数;本研究不同缓释肥处理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均提高了整精米率,降低了垩白粒率。减氮20%肥料用量条件下,掺混包膜型缓释复合肥处理和腐殖酸缓释肥处理,与农民常规施肥相比产量下降不显著,但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了施肥成本。掺混肥料相同施氮量下,肥料质量显著大于腐殖酸缓释肥料,增加了用工成本。该地区水稻应优先选用腐殖酸缓释型复合肥料,适宜用量为144 kg/hm2。  相似文献   

8.
针对小麦施肥次数多引起化肥过量投入,开展缓控释肥料+一基一追田间试验,研究缓释氮比例对小麦产量、养分吸收和养分效率的影响,为南京市江宁区小麦缓控释肥料施用技术、小麦化肥减量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小麦产量、养分吸收、氮肥效率和偏生产力均随缓释氮比例增加先增后减,以缓释氮占比40%的效果最好;缓释氮占比40%缓控释肥料+一基一追处理的小麦产量、养分吸收、氮肥效率和偏生产力均比相同施肥量下3次施配方施肥的处理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有效提高黄土区矿区复垦地的改良措施,设置未添加物与牛粪、鸡粪、绿肥、菌剂4种添加物及其对应添加保水剂10个处理,采用大田试验,通过研究不同处理下植物生长与土壤养分特征,旨在探明保水剂添加是否能够协同外源添加物对矿区复垦产生积极影响。结果表明:大部分外源添加物协同保水剂处理后可不同程度地促进黄芪的生长,保水剂协同牛粪和鸡粪施用均可促进黄芪株高和生物量的增加,而微生物菌剂施用下则相反;保水剂协同鸡粪和绿肥可增大二级根的根径。保水剂协同有机肥可增加土壤有机质与氮含量,而协同微生物菌剂处理不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与氮含量;保水剂配施牛粪和鸡粪降低了土壤全磷含量,保水剂协同绿肥与微生物菌剂可提升土壤全磷含量,对速效磷的影响与全磷相反。综合评价分析可知,保水剂协同绿肥与菌剂对黄芪生长的促进作用较好,而且保水剂协同菌剂对土壤养分的改良作用也较好。未添加保水剂,黄芪大部分生长指标与土壤全磷、速效磷呈负相关关系;添加保水剂处理下,黄芪大部分生长指标仅与土壤全磷呈负相关关系。综上所述,保水剂协同菌剂对黄芪生长与土壤养分改善均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但改良后土壤肥力水平仍较低,建议在实际生产中还应加大外源添加...  相似文献   

10.
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保水剂在3种不同类型土壤上施用后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油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水剂在盐碱土、风沙土、棕壤中均具有保水和保肥性能,降低了土壤容重,促进了油菜的生长,提高了产量。试验前期,施用保水剂的棕壤(Z1)土壤速效养分显著低于未施用保水剂的处理(Z0);试验中后期,施用保水剂的土壤速效养分均高于未施用保水剂的处理;与未施用保水剂处理相比,棕壤施用保水剂后油菜产量提高18.67%,显著高于盐碱土(10.23%)和风沙土(10.85%)。因此,保水剂在棕壤中的应用效果优于盐碱土和风沙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