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近几年我省桑蚕生产稳步发展,一些新蚕区桑园面积、养蚕农户迅速增加。对这些新蚕区来说,笔者认为小蚕共育是养蚕关键技术措施,是夺取蚕茧优质、高产、增收的必要途径。为搞好小蚕共育,现将其关键措施介绍如下。一、要调节好温湿度为了使小蚕生长快、发育齐、体质强,宜在适当高温多湿环境中饲养。标准的温湿度为:1龄期温度27~28℃,干湿差0.5~1℃;2龄期温度26~27℃,干湿差1~1.5℃;3龄期温度25~26℃,干湿差1.5~2℃。温度不能忽高忽低。眠中温度要降低0.5~1℃,干湿差应掌握在1.5~2℃,并做到前期干后期湿。使用温湿自动控制器加温共育的,  相似文献   

2.
对寒地饲养桑蚕关键性技术进行了阐述。蚕卵催青温度保持在22℃、干湿差2.5℃,到第5d至孵化期,蚕卵保护温度为25~26℃,干湿差1~1.5℃;小蚕期饲养温度1龄适宜温度为28℃,干湿度为1℃,2~3龄适宜温度为26~27℃,干湿差1~1.5℃;大蚕饲养适宜温度23~25℃,干湿差2.5~3℃,室内空气流通、防止室内高温、多湿。在各龄期要精选良叶,稀放饱食,严格消毒防病,控制病原。该项技术的形成与应用,推动了寒地桑蚕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1 沼气养蚕 就是指利用沼气灯给蚕种感光收蚁和燃烧沼气给蚕室加温,以达到孵化快、出蚁齐、缩短饲养期、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 沼气灯直接照明加温蚕室 通过沼气灯照明对蚕室升温,给蚕室创造一个最适宜蚕种孵化和蚕体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一般来说,蚕各龄期的最适温度是不一样的.1~2龄期:26~28℃;3龄期:25~26℃;4~5龄期:23 ~24℃.所以,蚕室沼气灯的盏数要根据蚕室的大小和养蚕的多少来确定.据经验,一盏沼气灯可加温一间70米2的蚕室养一张蚕:加热的时间也要根据蚕室的温度和蚕各龄期的最适温度来决定,并应经常测量蚕室温度.  相似文献   

4.
<正>养好大蚕是夺取蚕茧优质高产的关键。现将其大蚕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合理调节温湿度第4、5龄期目的温度分别为24~25℃、23~24℃,干湿差分别为2.3~3℃、3~4℃;低温阴雨的天气,蚕室内要通过升温及雨止后  相似文献   

5.
<正>养好小蚕是保证大蚕无病、高产的一项有效措施,小蚕集中共育有利于专人精心饲养,可统一技术措施和标准,提高小蚕饲养的科技含量,使小蚕达到群体发育齐一、无病、好养的目标。在小蚕共育过程中,桑叶是基础,精心饲育是关键,消毒防病贯穿全过程。1共育前的准备领种前一星期准备好足够的蚕室、蚕具、用具、用品,并认真清洗消毒备用。蚕种进蚕室的前一天生火将温度升到24℃,蚕种进室后,温度由24℃经过2~3 h慢慢升到25.5℃为止,干湿差1~2℃。  相似文献   

6.
<正> 有关试验证明,温湿环境条件对家蚕生长发育影响很大。无论低温干燥或者是高温多湿,都会影响到蚕体的正常发育,易于感染蚕病,直接关系到养蚕的经济效益。饲育家蚕的适宜温度是28~23℃,湿度为90%~70%,呈前高后低的规律。在22~29℃温度范围内分界线饲养,蚕儿在单位时间内的食桑量、消化量和食下率,随温度的提高而增加,随着蚕室温度的增高,食桑经过时间缩短,蚕体发育加快。但增高温度并不会无限的缩短龄期。蚕在1~3龄期,若超过29℃,温度再升高,龄期缩短不明  相似文献   

7.
<正>二、大蚕饲养技术根据大蚕对高温多湿抵抗力弱、食桑量大、易暴发蚕病等特点,分常规育、少回育、条桑育和大棚养蚕等。1.掌握生长发育条件①温度和湿度:4龄的适温为25℃,干湿差2℃~3℃;5龄的适温24℃,干湿差3℃~4℃。②室内通风良好,空气新鲜。③严防室内高温  相似文献   

8.
春蚕发育整齐健壮 ,不仅便于饲养管理 ,而且优质高产。要达此目的 ,必须注意抓好以下要点。1 做好补催青工作领蚕种前一天 ,共育室应加温到 38℃ ,干湿差 2~ 3℃。领回蚕种后 ,立即均匀平摊在蚕座纸上 ,并将室温升至43℃ ,干湿差 1~ 2℃。使用煤炉加温的蚕室 ,要注意做好通风换气工作。此外 ,蚕室要严格避光 ,使胚发育齐一。若蚕卵转青较齐 ,则第 2天早上即可感光收蚁 ,否则 ,第 3天清晨感光收蚁。2 适时收蚁若收蚁时间过早 ,收蚁时部分蚕尚未有食欲 ,会造成蚕儿食桑有先有后 ;若收蚁时随出随收 ,则会引起蚕儿发育不齐。最适收蚁时间应…  相似文献   

9.
早秋蚕期气温高、病原多、桑树虫害繁殖快、农药污染较重.因此,要抓好"五防": 1防高温 大、小蚕适宜温度分别为24℃、27℃左右,若室内温度超过30℃,需努力创造小气候.1~3龄期应将蚕儿放入炕床里饲养,有利降温.据调查,炕床内的温度比炕床外低2℃左右.大蚕期可采取喂蚕后关闭门窗,减少热气流进入室内,蚕室前后搭凉棚,大瓦屋顶盖草,室内地面洒井水,机械通风等降温措施.  相似文献   

10.
蚕儿发育整齐,可便于饲养管理,蚕体也健壮.要达此目的,必须抓好以下几点: 1.做好补催青工作.领蚕种前一天,共育室应加温到38℃,干湿差2%~3%.领回蚕种后,立即均匀平摊在蚕座纸上,并将室温升至43℃,干湿差1%~2%.使用煤球炉加温的蚕室,要注意做好通风换气工作.此外,蚕室要严格遮光,使胚子发育整齐.如蚕卵转青较齐,则第二天早上即可感光收蚁,否则以第三天清晨感光收蚁为宜.  相似文献   

11.
关键温度点不同湿球温度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兆佳 《山西农业科学》2014,(4):338-339,352
采用自控温湿度电烤箱,研究了关键温度点不同湿度控制处理对烤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大烘烤时在干球温度42℃时,需要湿球温度配合37℃左右的,干球温度54℃、湿球温度39℃的烤后烟叶质量较好,在一定范围内能改善烤后烟叶的可用性,对改善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方面效果明显,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吸食质量可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2.
王现菊  石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63-864,892
[目的]研究不同气氛、湿度和温度对脱硫灰中硫酸盐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改变气氛、脱硫灰湿度、焙烧温度的条件,研究干法和半干法脱硫灰中硫酸盐的稳定性。[结果]在空气条件下,当焙烧温度为450—700℃时,脱硫灰中的CaSO3能迅速氧化成性质稳定的CaSO4;当焙烧温度为750~1050℃时,脱硫灰中的CaSO3能同时发生氧化和分解,部分CaSO3分解为CaO和SO2。在氮气条件下,CaSO3在650℃开始分解。随着脱硫灰湿度的增加,SO2的逸出量越大,CaSO3的分解率越大,同时由CaSO4的分解产生SO2。在800~1050℃,SO2的逸出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结论]450~1050℃,SO2的最大排放浓度为101.4mg/m^3,远远低于国家标准(800mg/m^3),在脱硫灰渣的再利用中对环境不会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3.
饲养天蚕温度与幼虫生长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25℃和30℃,稚蚕1-3龄期,相对湿度70%,大蚕4~5龄期,相对湿度75%,饲养天蚕幼虫,探讨天蚕幼虫在不同温度下的食叶量、消化量以及消化率,对天蚕幼虫的生长发育速度以及茧质等方面进行试验调查。结果表明:25℃区的各项指标优于30℃区和20℃区。5龄期叶丝转化率,雌、雄平均茧层率25℃区8.0%〉30℃区7.5%〉20区6.7%。可确认适宜的饲养温度:1-3龄的稚蚕为25℃~28℃,湿度70%;4~5龄的大蚕为22℃-24℃,湿度为75%。  相似文献   

14.
春季采用全龄适当提高蚕的幼虫饲育温湿度、稚蚕期饲给适熟偏嫩桑叶、眠中不降低温度、各龄响食前后提高 1.5℃温度、控制日眠等方法饲养春用蚕品种。结果表明 ,龄期经过缩短 2d左右 ,以 10g蚁量为单位计算 ,用桑量比对照节省 10 %以上 ,劳力节约 2~ 3个工时。这不但降低了饲育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而且蚕的体质、茧量、茧质、蛾产卵量、良卵率、孵化率与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无生种发生 ,原种繁育普通种对后代化性、眠性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温湿度与光照对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萌发及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温湿度、光照对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萌发及存活的影响,为葡萄霜霉病的预报与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人工控制温湿度、光照等三因子交叉试验设计和人工接种叶盘的方法,明确孢子囊萌发的条件及存活的气象因子。【结果】孢子囊只有在水中才能够萌发并释放游动孢子,最适萌发温度是18~22℃。孢子囊的存活与温度,湿度,光照有较密切的关系,在35℃,70;和100;湿度条件下,孢子囊只能存活3 d。而在10~20℃各个湿度条件下,无论完全光照、完全黑暗或光暗交替孢子囊都可存活6 d以上。用干瘪的孢子囊接菌叶盘,仍然发病,说明不能用干瘪孢子囊作为孢子囊死亡的标志。孢子囊经0.58×102μW/cm2的紫外光照射5 h、直射光照射8 h就死亡,但散射光照射10 h孢子囊仍然存活。【结论】孢子囊只有在水中才能萌发,水是孢子囊萌发的决定性因素;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8~22℃;孢子囊对紫外光比较敏感,在光照强度为65000~107100 lx的直射光下8 h孢子囊就死亡。  相似文献   

16.
密集烘烤中不同温度和湿度调控对中部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密集烘烤过程中不同温度和湿度调控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变黄期干球42℃、湿球38℃,定色期干球54℃、湿球39℃时的烟叶外观质量较好,化学成分趋于协调,质体色素类降解物含量较高;烟叶中的21种致香物以质体色素类降解物含量最高,尤其是新植二烯的含量最高,且对烟叶品质的影响最大;其次是β-大马酮的含量,苯丙氨酸类降解物中苯甲醇、类西柏烷类降解物茄酮均以处理A4的含量最高,棕色化反应产物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确定烤烟烘烤各阶段最优的温湿度及各个温度所维持的时间,优化云南烟区密集烘烤工艺,提高烘烤质量.[方法]以云烟87为材料,在整个烘烤阶段设置3种烘烤工艺处理,分析烘烤工艺对烟叶评吸质量和致香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多阶梯中温中湿烘烤工艺(干球温度36℃/湿球温度35℃,维持8h;干球温度38℃/湿球温度36℃,维持12 h;干球温度40℃/湿球温度38℃,维持10~12 h;干球温度42℃/湿球温度38℃,维持18~24 h;干球温度37℃/湿球温度38℃,维持18 ~24 h;干球温度50℃/湿球温度39℃,维持6h;干球温度54℃/湿球温度40℃,维持8h;干球温度60℃/湿球温度42℃,维持10~12 h;干球温度65℃/湿球温度42℃,维持10 ~ 12 h)烤后烟叶感官评吸整体得分高,分析的48种致香物质中有28种含量高,其余20种致香物质受烘烤工艺影响不明显.[结论]综合分析认为,利用多阶梯中温中湿烘烤工艺对烟叶进行烘烤,烤后烟叶评吸质量和致香成分含量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RGL型烤烟全热风循环烘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RGL型烤烟全热风循环烘烤技术,烤房内温湿度分布趋向一致,能明显增大烤房内风速,顶底台最大垂直温差不超过2 ℃,干湿差相差值在1.5 ℃以下。整炉烟叶在基本一致的温湿度条件下变黄干燥,能有效减少烤青烟、挂灰烟及烤红烟等烤坏烟,提高烟叶的内外观质量和烘烤效益。与对照相比较,上等烟比例提高5~7个百分点,原烟均价提高0.79~1.56元/kg,具有明显的提质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东北刺人参的物候期。[方法]通过对东北刺人参物候期的观测,研究其与气温、空气湿度和地温的关系,掌握其生长规律。[结果]刺人参芽萌动期从5月7日开始,为期8 d,日均气温15℃,空气湿度41%,地温8.5℃;展叶期从5月15日开始,为期9 d,日均气温26℃,空气湿度43.5%,地温15.7℃。结实期从8月8日开始,日均气温26℃,空气湿度81%,地温26.7℃。落叶期从10月15日开始,日均温14℃,空气湿度53%,地温13.1℃。[结论]芽萌动期是5月7日,展叶期5月15日,结实期8月8日,落叶期10月15日。  相似文献   

20.
河间气象站迁站对比观测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丽景  李海川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376-6379,6405
利用2012年河间国家一般气象站新旧站的气温、相对湿度、风、深层地温等资料,对河间气象站迁站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所使用仪器设备不同、站址周围环境不同、下垫面性质不同,造成观测数据有一定差异。新旧站月平均气温差值为-0.5~0℃,月平均最高气温差值为-0.4~0.2℃,月平均最低气温差值为-0.8~0℃,月极端最高气温差值为-1.1~0.6℃,月极端最低气温差值为-1.2~0.3℃,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新站均低于旧站,年极端最高气温新站高于旧站,年极端最低气温新站低于旧站;新旧站月平均相对湿度差值为2%~6%,月最小相对湿度差值为-4%~5%,年最小相对湿度新旧站相同;新旧站月2 min平均风速差值为-0.1~0.4 m/s,月最大风速差值为-1.2~2.2 m/s,月极大风速差值为-2.0~2.8 m/s,年最大风速新站与旧站基本相同,年极大风速新站比旧站明显偏大;年风向频率新站小于旧站,年最多风向新站为S,旧站为SSW;新旧站40 cm地温月平均差值为-1.1~2.5℃,80 cm地温月平均差值为-2.4~2.1℃,160 cm地温月平均差值为-2.5~2.7℃,320 cm地温月平均差值为-1.6~1.1℃,40、160 cm深层地温年平均温度新站均高于旧站,80、320 cm深层地温年平均温度新站低于旧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