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截至2018年12月21日,全国已有23个省份发生93起家猪感染ASF(非洲猪瘟)疫情,2起野猪感染ASF疫情。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报告,当前全国ASF疫情仍处于点状散发态势,没有出现大面积流行,疫情发生总体可控。ASF传入中国以后,国内有关ASF的流行和防控等各方面的文章有很多。本文将重点介绍野猪在ASF传播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的唯一成员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一种高致死率、高抵抗力、严格接触性的病毒性疾病,对所有年龄段的家猪和野猪均具有感染性。我国非洲猪瘟传入疫情的出现,对养猪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必将冲击生猪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本文介绍ASF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并总结防控措施,以期为ASF的进一步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非洲猪瘟的流行概况及防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兽医学报》2019,(5):1027-1034
非洲猪瘟(ASF)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家猪和野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本病发病过程短,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可达100%。目前,针对ASF的防控既无有效的疫苗,也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旦发生只能全群扑杀。我国生猪的养殖量约占全球的1/2,ASF疫情的蔓延将对我国生猪养殖造成重大危害,防控和根除ASF刻不容缓。由于对ASF的流行特点、传播途径、感染机制等的研究还不深入,对本病的防控还缺少更加有效的措施,还有待做全面深入的研究。本研究通过介绍ASF的流行概况、传染源、扩散途径、以及国外防控ASF的主要措施,分析其失败与成功的原因,借鉴其制定的根除计划及采取的防控措施,以期为我国ASF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至今,黑龙江省边境地区黑河市未发生非洲猪瘟(ASF)疫情.为评估黑河市传入发生ASF的可能性,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风险评估框架,结合黑河市地缘特征,分析生猪及猪肉产品流通、出入境检疫、野猪迁徙、虫媒活跃度、周边疫情威胁、地域屏障、标准化养殖水平、餐厨垃圾处置、屠宰监管、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实验室检测能力等引发A...  相似文献   

5.
为准确分析当前形势下非洲猪瘟(ASF)传入山东省青岛市的可能性,参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风险分析方法,分析生猪及其产品调运、运输车辆和人员消毒、生猪养殖、相关场所生物安全、ASF实验室检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和餐厨垃圾处理等数据信息,评估ASF传入风险、暴露风险和发生后果。结果显示:ASF传入青岛市的风险较高,主要传入风险是大量生猪及其产品的调运;主要暴露风险是运输屠宰生猪及其产品的车辆、屠宰厂及肉制品加工企业冷库储备的猪肉及其产品;ASF传入后,会对青岛市的生猪养殖业、猪肉制品贸易和城市形象形成很大影响。因此,山东省青岛市应针对ASF传入和传播的高风险点,采取相应防控措施,严防ASF传入和传播,以保障青岛市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和猪肉食品供给。本研究为各地非洲猪瘟防控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2018年9月,比利时公共健康研究院(国家非洲猪瘟参考实验室)确认在瓦隆地区发现野猪感染非洲猪瘟病毒,毒株与2007年欧洲首例非洲猪瘟病毒株非常相似。欧盟和比利时通过采取卓有成效的控制措施,截至目前未发生家猪感染病例。主要防控经验:一是出台法规,组建非洲猪瘟政策委员会,及时评估和措施调整;二是根据OIE的原则要求建立管控区,借助人工屏障和自然屏障,防止感染野猪跨区域移动;三是完善养殖企业生物安全管理制度,防止野猪和家猪的接触,并通过SANITEL系统对境内的所有家猪开展标识追溯,防止高风险地区家猪的非法移动;四是做好宣传,使兽医、养殖户、狩猎者了解非洲猪瘟相关认知,确保防控义务落实到人。  相似文献   

7.
非洲猪瘟(ASF)1957年首次扩散到欧洲,2014年再次从高加索地区传入,并迅速在波罗的海周边国家蔓延,至2018年4月已扩散至欧盟8个成员国,且逐渐呈现地方性流行态势。本文重点介绍了欧洲国家的ASF扩散史,综述了病毒在欧盟国家扩散的主要途径,梳理了欧盟的ASF防控法规和措施,并对我国ASF防控提出了建议,以期为ASF防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2020年3月3日,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报告发生野猪非洲猪瘟疫情。为了解疫情发生和发展经过,查明发生原因,评估野猪和家猪的污染情况和扩散范围,提出防控措施建议,采用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对该起疫情进行了现场调查。调查发现,本次疫情由污染的生猪产品引起,最早可能发生在2019年秋冬季。根据调查结果,建议进一步加大野猪和家猪排查监测力度,推进林区生猪养殖环节严防死守,严管严控生猪运输、屠宰、销售环节,做好文明旅游、餐厨剩余物无害化处理等的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科学防控非洲猪瘟。  相似文献   

9.
国际动态     
正比利时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措施部署据比利时联邦食品安全局当日通报,自9月13日比利时南部瓦隆区卢森堡省埃塔勒地区确诊两头死亡野猪感染非洲猪瘟,至26日共在当地死亡野猪身上发现15起病例。比利时南部瓦隆区确认有野猪感染非洲猪瘟后,该地区农业大臣勒内·科林日前宣布,采取扩大  相似文献   

10.
正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ASF病毒(ASFV)引起的各年龄段家猪、野猪的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ASFV在家猪和野猪中长期流行传播,造成病毒遗传变异的多样化。2018年8月,ASF传入我国并迅速扩散,给我国生猪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尚无产业化应用的疫苗和药物,早期诊断及感染猪群扑杀是目前主要的防控策略。流行病学监测及流行株的基因组变异、生物学表型及致病力研究对非洲猪瘟防控具有关键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非洲猪瘟扑杀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对全球养猪业造成了重大损失和严重威胁。由于目前仍未研发出有效疫苗,发生ASF疫情时,世界各国普遍采取以扑杀或改良扑杀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为给我国ASF防控和根除提供借鉴,介绍了OIE、FAO等国际组织,西班牙、巴西、俄罗斯等有关国家以及欧盟在ASF应急处置时规定和实施的扑杀措施。在ASF疫情处置和根除中,扑杀或改良扑杀政策是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较为通行的做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国依据实际情况划定不同的扑杀范围,选择相应的扑杀政策,从而实现根除ASF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猪业科学》2020,37(7):28-28
正目前,全球养猪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尽管非洲猪瘟病毒(ASFV)没有传播影响到全球所有的养猪生产,但非洲猪瘟(ASF)对于养猪生产的威胁仍然是全球性的。研究表明,这种病毒寄生在波兰和比利时森林的野猪身上,并不断地向德国边境延伸,而德国是欧盟最大的养猪生产国之一,这严重威胁到了德国的养猪业。欧盟养猪业的盈利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德国、西班牙、丹麦等国家的出口能力。因此,如果德国养猪产业受到ASF的冲击,我们极有可能会看  相似文献   

13.
非洲猪瘟(ASF)是家猪和野猪的一种毁灭性的病毒性传染病,自从2018年8月我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以来,严重危害生猪养殖业.非洲猪瘟病毒(ASFV)在我国已定殖并形成较大污染面,目前既没有安全有效的预防疫苗,也无有效的治疗药物,传播途径多且复杂,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结合防控工作实践,提出后非洲猪瘟时代常态化综合防控措施的思...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福建省南平市规模生猪养殖场非洲猪瘟(ASF)等重大疫病的防控及生物安全建设状况,分析规模猪场重大疫病防控关键风险点,2020年1月对全市267个规模生猪养殖场,从生猪生产、引种、生物安全管理、饲养管理、ASF自检等方面组织开展了本底调查。调查发现:南平市94.38%的猪场采取自繁自养模式,56.18%的猪场从未引种,仅18.80%的猪场从省外引种;存栏500头以上猪场占比为82.40%;93.26%的猪场实行分区管理,100%的猪场执行人员和车辆进出消毒措施;97.00%的猪场建有病死猪处理场所,87.27%建有出猪台,95.51%建有隔离场所;42.32%的猪场外购全价料,70.41%饮用深井水,86.52%严格控制场内工作人员出入;77.90%的猪场开展了ASF自检工作。调查表明,南平市猪场规模化程度和饲养管理水平较高,生物安全管理严格,在ASF等重大猪病防控方面优势明显,发生疫情的风险可控。但仍有部分规模猪场存在生物安全方面的漏洞,需严格落实生物安全管控制度。本调查为该地区的ASF风险评估与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非洲猪瘟(ASF)疫情给我国养殖产业、肉类产品消费市场、居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和消极社会影响,研判畜禽养殖业供给侧改革值得重视。自2018年8月ASF疫情发生以来,我国采取切实措施积极应对,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和实效。本文梳理了巴西、西班牙、俄罗斯等国的ASF防控经验,要求做好专业兽医临床团队网络体系建设,覆盖全部生猪养殖主体的血清学监测,提升养殖场户生物安全水平,全面扑杀措施的快速实施,生猪移动的严格监管,餐厨废弃物的合理处置以及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等内容。本文也从生产环节、防疫环节、处置环节指出了当前ASF防控难点,提示应积极推动供给侧改革,通过做好政策制定、合理引导、细化管理,进一步推动畜禽养殖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正非洲猪瘟(ASF)是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危害性很大,在我国是重点防范疫病之一。养猪场要实施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尽量避免和控制ASF的发生。如果养殖场对疫情估计不足,认识不到位,防控措施不够有效有力,落实不到位,会导致非洲猪瘟的发生。生猪要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因而非洲猪瘟成为政府和养殖户一道难题。生物安全体系是猪场防控的根本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为了有效防止非洲猪瘟传入和传播,确保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养殖场要加强联防监控机制,完善各项生物安全制度,按照  相似文献   

17.
从2018年8月发现我国首起非洲猪瘟(ASF)疫情至2020年7月,辽宁省共报告养殖环节ASF疫情18起,涉及24个养殖场户。为掌握辽宁省养殖环节的ASF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对这些疫情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开展了描述性分析,呈现其时间、空间、群间分布特征,统计发病率、病死率等流行病学指标,分析病毒进入疫情场户的可能途径。辽宁省养殖环节ASF疫情可追溯至2018年6月上旬或中旬,在2018年9—10月呈现时空聚集性特征。母猪、育肥猪等日龄较长、体重较大生猪最早发病。养殖环节ASF发病场户内累积发病率为0.75%~88.24%,中位数为20.63%;病死率为21.26%~100%,中位数为100%。生猪调运是ASF跨区域传播的重要风险因素,车辆、人员的机械携带是病毒传入辽宁省养殖环节各疫点的主要途径。本研究对辽宁省进一步有效防控ASF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为降低上海市非洲猪瘟(ASF)传入和发生风险,从养殖、流通、屠宰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等环节,对上海市ASF防控关键风险点开展了分析评估,并提出针对性防控建议。分析表明:生物安全水平低的规模猪场、携带ASF病毒的猪肉及其制品,以及"屠宰场—规模场"和"无害化处理场—规模场"风险路径是当前上海市ASF防控的关键风险点。为此提出了相应防控建议:强化疫情排查,落实疫情报告义务;加强各环节监测和风险管理;压实防疫主体责任,提升区域性生物安全水平,尝试建设无疫小区。  相似文献   

19.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传染性、出血性疾病,所有品种和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其发病率、致死率达100%。自2018年8月,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疫情在沈阳发生后,据官方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国先后发生非洲猪瘟疫情181起,对我国生猪产业造成严重的影响。对目前我国非洲猪瘟的流行现状、疫苗研发进展、预防ASF传入和蔓延的措施、生物安全防范等进行分析,为养猪场防控非洲猪瘟病毒的侵害提供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20.
非洲猪瘟(ASF)自2018年8月进入我国以来,使我国生猪产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当前,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急剧下降,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关注,ASF防控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主要是从区域性应对ASF疫情风险的角度出发,探索和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ASF防控管理方面的应用,旨在提升以防控ASF疫情为首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能力,助力生猪转型升级,提高生猪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