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小麦是单子叶植物,是饼干、面包以及啤酒等产品重要原材料,与玉米、水稻共称为"三大谷物"。为提高农作物产量与品质,业内人士以及专业学者一直在对小麦育种技术进行着研究与创新,而绿色小麦也在背景下诞生。为保证绿色小麦种植质量,确保可以为民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小麦产品,相关人员应对绿色小麦种植技术要点展开全面分析,以为后续小麦种植技术推广做好铺垫。1绿色小麦种植技术要点1.1播种技术在实施绿色小麦栽培播种之前,需要对其播种时间以及播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阐述了小麦与玉米绿色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种子处理、精细整地、适时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促进小麦和玉米绿色、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套作能够有效地提升土地的利用率,让小麦的秸秆得以直接还田,从而大幅度减少污染,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玉米小麦套作的优势及其播种前准备工作展开,分析了玉米小麦套作的田间管理,从而对玉米小麦套作绿色生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通过开展玉米联合收获秸秆还田作业质量以及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条件下的小麦旋耕精少量播种、小麦免耕播种作业质量对比试验,验证玉米秸秆还田小麦免耕播种技术在安徽省的适应性,为推广先进农机化技术提供试验支撑。结果表明,模式二(机械化收获→秸秆粉碎还田→小麦免耕播种)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小麦玉米轮作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质量问题,根据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轮作及免耕播种技术要求,提出了一种小麦玉米配套种植模式。该种植模式下前茬小麦采用宽窄行播种,后茬玉米播种在宽行内以便避开小麦根茬,提高玉米播种质量。设计了一种与该种植模式配套的16行小麦播种机并进行田间播种性能试验,该机可与4行玉米免耕播种机配套使用。小麦播种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免耕播种机具有良好的通过性,破土装置能够有效解决玉米秸秆堵塞播种机的问题,接行行距变异系数为8.5%,可以满足播种质量及配套种植模式的要求。有无导航下进行玉米免耕避差播种对比试验,田间播种试验结果表明:未使用导航进行播种作业的成功避茬点数为37,避茬率为74%。使用导航进行播种作业的成功避茬点数为46,避茬率为92%。同时,对有无导航播种区域成熟期玉米的植株性状进行测量,其平均植株高度和基部直径分别提高了32.5、3.1 mm,变异系数分别降低了3.89%、2.45%。  相似文献   

6.
利辛县小麦绿色增产技术模式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介绍利辛县小麦绿色增产技术模式,包括玉米秸秆还田、整地施肥、播种、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控、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运城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作超高产技术,试验对8个小麦品种和9个玉米品种进行鉴选。根据小麦—玉米各品种的产量、特征特性以及相关性综合分析得出,在运城地区小麦—玉米栽培中,适合播种的小麦品种为晋麦84、晋麦95、济麦22和烟农999;玉米品种为丰黎2008、宏育203、晋单52和晋单63。  相似文献   

8.
任玉琪 《北京农业》2014,(A01):21-21
湖北省保康县地处鄂西北、襄阳西南部,玉米种植分春玉米和夏玉米两季,春玉米以小麦套种为主,夏玉米以毁小麦、油菜茬为主。介绍了玉米的施肥、播种、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相似文献   

9.
通过选择优质高产的小麦品种和耐密紧凑型优质高产玉米品种,采取小麦玉米适期播种,科学合理施肥,施足基肥,各适期追肥,改革种植模式,小麦等行距播种、玉米麦后直播,小麦适时收获、玉米适时晚收技术等优质小麦玉米高产栽培综合技术,取得小麦玉米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0.
二点委夜蛾在玉米上的发生和为害与小麦秸秆还田的田间生态密切相关,其幼虫隐蔽在小麦秸秆下为害玉米幼苗的茎基部和根部。二点委夜蛾生存和为害离不开秸秆覆盖的隐蔽环境。为了探索二点委夜蛾的绿色防治措施,采用对比试验设计,以传统常规播种机播种为对照,分析了播种行旋耕播种对二点委夜蛾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采用传统常规玉米播种机播种,开沟宽度为5~10 cm,播种行仍有麦秸覆盖,有利于二点委夜蛾在麦秸下隐蔽为害玉米幼苗,玉米平均百株虫量10.5头,被害株率6%;而采用播种行旋耕播种,将带有麦秸的播种行进行旋耕,然后再播种玉米,可使玉米播种行15~20 cm范围内没有麦秸覆盖,玉米出苗后不被麦秸围棵,破坏了二点委夜蛾的适生环境,可有效减轻二点委夜蛾的为害,在播种沟内未发现二点委夜蛾和玉米被害株。采用播种行旋耕播种对二点委夜蛾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玉米产量的逐年提高,玉米秸秆还田量也逐渐加大,严重影响小麦的播种质量。本文主要从秸秆粉碎、精细整地、合理施肥、科学播种等方面介绍了玉米秸秆还田下小麦科学播种技术,以期为冬小麦在玉米秸秆还田下提高播种质量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一、播种机的选购技巧一要熟悉播种机械类型。仅就小麦、玉米播种机而言,常用的就有小麦播种机、小麦玉米两用播种机、单双行玉米施肥穴播机、免耕播种机等多种类型。二要找准合适的播种机型。选择机型应考虑播种地块的大小、土质、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玉米秸秆还田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玉米秸秆还田与小麦播种配套技术,对阜阳及相同耕作制度玉米秸秆还田及小麦播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根据玉米品种特性、遗传参数以及年内气候资源,结合小麦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WCSODS和玉米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MCSODS的生长预测功能,在保证小麦生产的基础上,对后茬夏玉米的品种以及生产进行决策.系统综合考虑了田间生产实际状况,提高了模型的实用性.研究还通过土壤湿度和由日平均气温预测的0~10 cm土壤温度对玉米播种到出苗阶段进行了模拟,对于模拟套播情况下玉米出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小麦带状免耕施肥播种技术是对玉米秸秆还田后的地块进行少耕播种的机械化技术,通过将小麦带状免耕施肥播种技术与小麦机条播技术和小麦撒播耕作技术模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培肥地力、提高播种质量、蓄水保墒、省工、省时、节本增效等特点,与对照小麦撒播田相比增产1 532.1 kg/hm2,增产率23.41%,增加产值3 064.2元/hm2。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适宜于南疆玉米茬地免耕播种冬小麦的表土处理技术。[方法]在新疆洛浦县玉米茬地免耕播种冬小麦试验中。设计“免耕直播”、“浅旋耕+免耕播种”和“翻耕+免耕播种”3种表土作业方式,通过测定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出苗率和小麦产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免耕直播的表土作业方式基本适合南疆玉米茬地小麦播种,与传统翻耕播种方式相比较,免耕直播的土壤容重较大,但其小麦出苗率接近。小麦产量中,以免耕处理的较高,达6000.99kg/hm2,比旋耕处理的增产6.56%,其次是翻耕处理的,旋耕处理的最低。[结论]从河北省引进的“农哈哈”牌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可在和田地区推广应用;现行的南疆玉米茬地经过配套栽培技术改进后更能适宜于冬小麦免耕播种。  相似文献   

17.
玉米和小麦花期相遇是利用小麦×玉米产生小麦单倍体、进行小麦育种的前提。采用分期播种结合移栽的方法就陕西关中地区冬小麦与玉米杂交的花期调节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1月2 7日至2月7日室内营养钵分期点播糯玉米杂交种、甜糯杂交种、甜玉米杂交种及普通玉米杂交种,3月1日移栽至大棚,在小麦花期便可获得持续的、多类型玉米花粉,确保杂交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中产灌区小麦、夏玉米丰产高效集成技术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河南省中产灌区一年两熟制下的生态条件,针对中产灌区小麦、夏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小麦氮肥运筹、玉米播种机型筛选、小麦高质量群体调控等方面的试验研究。结合已有成熟技术,集成了小麦夏玉米丰产高效技术体系,并进行大面积示范,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晚播小麦应变高产种植技术是指小麦种植因各方面原因而导致错过最佳播种时间,无法适期播种,在播期延后的情况下实现小麦高产的栽培技术.该文介绍了晚播小麦的生长特点,并具体介绍了优选良种、增施肥料、适当增加播量、提高整地播种质量、促弱转壮以及病虫草害绿色防治等技术要点,以期确保小麦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20.
晚播小麦应变高产种植技术是指小麦种植因各方面原因而导致错过最佳播种时间,无法适期播种,在播期延后的情况下实现小麦高产的栽培技术.该文介绍了晚播小麦的生长特点,并具体介绍了优选良种、增施肥料、适当增加播量、提高整地播种质量、促弱转壮以及病虫草害绿色防治等技术要点,以期确保小麦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