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动态规划理论和方法确定早稻白背飞虱防治的最优策略,并表示为多维动态经济阈值,比较了常规籼稻和杂交稻上经济阈值的异同。对模型参数进行的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多维动态经济阈值对阶段种群增长和害虫为害系数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较稳定,而对防治(药剂+人工)成本和期望经济毛收益(粮价与单产的乘积)组合的变化较敏感。  相似文献   

2.
青杨叶锈病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东北地区青杨叶锈病严重发生地区,对小里杨1.2.3年生苗木。分别按病情等级对苗木的生长量,损失率进行测定。确定经济阈值和防治指标:插条苗经济阈值的病情指数为14。防指标的产现情 指数15-16时为重点防治。大于18时应全面防治;平茬苗经济阈值的病情指数为21。  相似文献   

3.
华山松腐烂病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华山松腐烂病发生严重的林区,采用固定设样调查和树干解析方法,确定病级与树高,径级和材积的平均生长量,损失量和损失率;各病级指数(X)的材积量损失率(Y)的相关数律,从而推导出华山松腐烂病损失率,经济阈值和防治指标的估测模型。  相似文献   

4.
小麦纹枯病危害损失及经济阈值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小麦纹枯病(Sheathblight)不同病级和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的研究表明:小麦孕穗期病级与小麦千粒重和产量呈线性相关,产量损失率(y)与收获前病情指数(x)呈幂函数关系,当x<20时.y=0.18075x1.127025(r=0.9770,n=16),当x>20时.y=0.1105X1.351575(r=0.9983,n=12),根据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的关系,得到纹枯病经济阈值的动态模式,即:在目前小麦产量6~7.5t/hm2水平下.建议防治指标病情指数为3.0~6.0,即经济允许损失水平控制在1.4%以内.  相似文献   

5.
小麦两种主要根腐性病害危害损失估计及复合经济阈值高士仁,吴洵耻,刘振伟,路兴波(山东农业大学植保系)孔繁华,杜昌信,张少柏,杨华奎(泰安市农业局)(济宁市农业局)(枣庄市农业局)(临沂地区农业局)关键词:小麦;全蚀病;纹枯病;复合经济阈值YIELDL...  相似文献   

6.
甘肃鼢鼠对油松危害动态经济阈值研究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以油松林、甘肃鼢鼠和防治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分析法,组建了甘肃鼢鼠种群、油松、林价、投饵密度等一系列模型,并以经济指标偶联求得防治甘肃鼢鼠的动态经济阈值模型。结果表明:毒饵单价低时,切封洞法经济阈值最大,插洞法最小;而毒饵单价高时,插洞法最大,切封洞法最小;防治定植1年生油松经济阈值较大,4~5年的最小,定植6年后经济阈值逐渐增加。从林地油松被害数量估测模型得知,油松应营造在甘肃鼢鼠2.4只/hm~2以下的林地,才能保证成林。  相似文献   

7.
小麦穗期鼠害的经济阈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小麦穗期鼠害动态的经济阈值模型,同时根据小麦的不同产量水平和不同的经济系数,提出了相应的鼠害的经济允许受害水平和经济阈值。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小麦穗期鼠害动态的经济阈值模型,同时根据小麦的不同产量水平和不同的经济系数,提出了相应的鼠害的经济允许受害水平和经济阈值.  相似文献   

9.
稻粉虱Aleurocybotusindicus是福建新发生的一种害虫.根据虫量和产量的关系,结合现行稻谷价格、产量水平、防治费用等因素,进行了稻粉虱为害损失的测定,确定允许为害损失率.同时,建立了经济阈值模型:ET=100×C×F/(0.0851×P×N×EC)+179.43(早稻穗期);ET=100×C×F/(0.0746×P×N×EC)+160.47(晚稻孕穗期).根据经济阈值模型,制定出不同产量水平的经济阈值.  相似文献   

10.
在苇状羊茅单插入人工草地调查禾草云斑病情的基础上,分析了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之间的线性关系,旨在建立苇状羊茅禾草云斑病防治的经济阈值模型,为苇状羊茅木草的云斑病的防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其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相关极显著,防治的经济阈值模型为X=13.4425+(134.1382C/PY)临界病情指数为13.82。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棉田龙葵对棉花生长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及其防治经济阈值,为制定棉田龙葵的防治指标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不同密度(0、1、4、7、10、15株/m2)龙葵持续危害对棉花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采取模型拟合法分析不同密度龙葵与棉花产量损失率间的函数关系,并根据经济危害允许水平分析龙葵的防治经济阈值。【结果】棉花的株高、茎粗、主茎节数随龙葵密度的增加而降低,龙葵对棉花中部铃铃数和产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当龙葵密度为1株/m2时,棉花产量损失率为60.92%;当龙葵密度达到15株/m2时,棉花产量损失率为100%。对数模型y =12.594 ln(X) + 58.025能较好地拟合龙葵密度与棉花产量损失率间的关系,根据经济危害允许水平和对数模型,人工防除龙葵的经济阈值为0.016 株/m2,96%精异丙甲草胺EC化学防除的经济阈值为0.017 株/m2。【结论】龙葵对棉花的抑制效应与其密度呈正相关,当田间龙葵持续危害密度高于0.016 株/m2时,即160 株/hm2,应及时防除。  相似文献   

12.
华山松疱锈病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大理州疱锈病严重发生的华山松,采用均匀分布的典型整群抽样调查和树干解析方法,确定了病级与树高、径极和材积的平均生长量、损失量和损失率,各病情指数(x)的损失量、损失率(y)的相关数律,指导出华山松疱锈病损失率、经济阈值和防治指标的估测模型。  相似文献   

13.
杨树的病虫害的种类有很多种;只有全面加强检疫、防治工作,全力控制杨树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做到早发现,早防治,这样才能有效降低虫株率和虫口密度,力求有虫株率(感病株率)控制在20%以下,造成的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实现有虫(病)不成灾。  相似文献   

14.
通过人为控虫及防治试验,对烟粉虱危害大棚番茄的直接经济损失进行了量化处理,在此基础上,从害虫防治经济效益出发,测定了标准大棚番茄栽培平均产量约为3600kg/667m2的烟粉虱危害经济损失允许水平(EIL),并确定了在现有大棚番茄生产技术条件与番茄市场行情下,常规化学杀虫剂(蚜虱一次净)防治3次总体防效为85%时的经济阈值(ET),为广大菜农防治烟粉虱提供了科学可靠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在传统的经营方式下,我区的害虫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农民缺乏科学防虫技术;由于过分依赖化学防治而出现的“三R”问题;对害虫的防治指标研究不足等问题。论述了在“两个根本性转变”机制下害虫防治工作应贯彻IPM原则,推广害虫综合治理技术;加强主要害虫的数量动态管理及经济阈值研究;实施生态农业开发,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16.
苹果黄蚜危害苹果经济损失和经济阈值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苹果黄蚜危害苹果树新梢第二、四叶的百叶蚜量(x)与苹果产量损失率(y)的相关式为y=-16.009975 0.03707x(r=0.9473),分析提出了其经济阈值为250叶(第二、四叶)蚜量1250头。为了节省调节工时,根据第二、四叶卷叶率(y)蚜量(x)的相关式y=-0.06801 0.007069x(r=0.9945),求得卷叶率,即其经济阈值也可为第二、四叶卷叶率10%。  相似文献   

17.
油松毛虫危害油松的动态经济阈值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以油松林-油松毛虫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组建了油松生长动态子模型,油松毛虫幼虫种群动态子模型和油松毛虫危害油松的动态子模型.并将它们耦联在一起,形成了动态经济阈值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当油松密度相同时,油松针叶量越大,则经济阈值也越大;当油松针叶量相同时,油松密度越高,则经济阈值越小;当使用的药剂费用越低,杀虫效果越高时,则经济阈值越小.  相似文献   

18.
鲜食玉米大斑病经济阈值及品种抗性分级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福建省鲜食玉米大斑病田间病情与玉米产量损失的关系,为福建省鲜食玉米大斑病的合理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玉米大斑病自然发病条件下,利用不同施药次数人为造成田间不同病情梯度,建立病情指数与玉米产量损失率模型,制定适合福建省鲜食玉米大斑病的经济阈值。同样条件下,以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模型推算不同抗性玉米品种科学用药时期和次数,制定鲜食玉米品种抗性分级标准。【结果】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玉米大斑病全部叶片病情指数与种植天数的回归方程。玉米产量损失率与玉米大斑病全部叶和功能叶病情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建立了基于玉米全部叶和功能叶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的模型。在用药次数依次为1,2,3和4次条件下,基于全部叶病情指数乳熟期(R3)玉米大斑病经济阈值分别是14.63,17.88,18.72和22.06,基于功能叶病情指数分别是7.74,10.43,12.24和16.80。基于建立的回归方程、经济阈值及玉米籽粒建成期(R2)功能叶病情指数(DI),建议玉米品种抗性分级标准为:DI≤15为抗病(R),15<DI≤30为中抗(MR),30<DI≤45为中感(MS),DI>45为感病(S)。【结论】建立了福建省鲜食玉米大斑病田间病情消长动态理论模型和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的模型,制定了玉米大斑病的经济阈值和不同玉米品种对大斑病的抗性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19.
水稻纹枯病的危害及经济阈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人工接病菌的条件下探讨了水稻纹枯病的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之间的关系及经济阈值,结果表明:产量损失率与不同调查日期的纹枯病病情指数之间呈指数函数关系.根据病丛率、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之间的关系得到了以孕穗期和抽穗期病丛率为指标的经济阈值的动态模型,即:XET1=10.0495ln(109.3733C/YPF)-3.7883;XET2=18.1932ln(109.3733C/YPF)+2.2609.  相似文献   

20.
一种求解病虫害防治指标的新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农业学报》1999,11(4):46-50
根据经济阈值定义的模式“挽回收益= 防治成本”及公式“挽回减产率= 对照减产率- 防治区减产率”,提出了一种求解病虫害防治指标的新模型。若病虫害为害量(x)与作物产量损失率[f(x)]关系用线性模式f(x)=ax+ b 表示,则新的防治指标(x)求解模型为x=( C·FN·E·P)×1a ,而传统的防治指标(x′) 求解模型为x′= ( C·FN·E·P- b) ×1a 。从推导过程和计算结果对两种求解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新的防治指标求解模型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