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三系杂交稻新组合—Ⅱ优795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Ⅱ优7954是由浙江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三系杂交稻新组合.衢州市柯城区种子管理站于2001年引入试种.结果表明该组合具有丰产、米质较优、易于栽培管理、后期熟相好等优点。该组合于2002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辽优288是由辽宁省稻作研究所用79—277做母本,以83—326为父本.经过人工杂交之后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已于2001年和2002年分别通过辽宁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凉薯17     
1品种来源 凉山州西昌农科所高山作物研究站用“105—16”作母本,“Schwalbe”作父本杂交育成,2001年9月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4.
海花茄一号     
品种来源北京市海淀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室1998年育成。亲本是:花培品系97—13(北京六叶茄花培新品种)。审定情况2001年通过北京市审定。特征特性早熟茄子品种,丰产、抗病、耐旱。生长势中等,株高90厘米,植株开展度80厘  相似文献   

5.
Ⅱ优131是泉州市农科所用不育系Ⅱ-32A与优质恢复系泉恢131配制而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2—2003年参加福建省晚稻优质组区试,2004年进入福建省晚稻生产试验。该品种在多年多点试验、试种中表现群体整齐,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熟期转色好,丰产性、稳定性好,适应性广,米质较优,再生力强等特点。200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授权。  相似文献   

6.
浅析郑单958的特点及推广应用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单958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二十世纪末、“九五”期间育成的跨世纪的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的中早熟玉米单交种。以自选系郑58作母本,以外引系昌7—2作父本选育而成。该品种2000年分别通过河南省、河北省和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义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1月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  相似文献   

7.
Ⅱ优15是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不育系Ⅱ|32A与恢复系大粒香|15配组育成的中晚籼杂交水稻新组合,2001年3月通过福建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武夷山市种子公司引进试种,2001年我们在武夷山市吴屯乡上村村溪源自然村--天然的老稻瘟病区(海拔380 m)进行示范,表现产量高、抗性好、适应性广、米质优等特点,现将其主要特征特性表现及有关栽培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Ⅱ优辐819系南平市农科所用生物杂交结合辐照诱变手段选育的恢复系辐819与Ⅱ-32A配组育成的优质、超高产、重穗型中、晚稻杂交新组合,2003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2001年武夷山市兴田、武夷、吴屯等南北乡镇相继引进试种,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国近代育成糯稻品种的品质状况和改良重点,为中国糯稻品质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依据农业部NY/T83-1988《米质测定方法》,分析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育成的570份糯稻品种的米质及其优质达标率。【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检测的570份糯稻品种7项米质性状的平均值均达到或超过国家优质米Ⅲ级标准,优质达标率为64.4%—97.9%,平均81.9%。7项米质性状全优的糯稻品种占供试品种的45.1%。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2001-2007年3个不同时期的育成糯稻品种其7项米质性状的平均优质达标率分别为81.5%、81.0%和84.3%;与20世纪80年代比较,2001-2007年的育成糯稻品种,其糙米率、糊化温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的优质达标率显著提高,分别提高了6.0%、11.8%和13.4%,表明2001-2007年育成的糯稻品种的品质优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育成的品种。分析同时指出,整精米率在3个时期的优质达标率分别为71.0%、58.3%和62.9%,均低于其它6项米质的优质达标率;品种类型上,籼糯稻品种的品质一般逊于粳糯稻,应引起重视;就稻区而言,华中和北方稻区糯稻品种的品质优于西南和华南稻区。【结论】本研究认为,近25年来中国糯稻育成品种的品质总体优良,但其品质改良仍需加强,进一步提高整精米率,是糯稻品质遗传改良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辽豆22号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在1995年以辽8878—131-9—9为母本,用93010-1做父本,采取有性杂交和系谱选育方法育成的“三高”(高产量、高脂肪、高蛋白)大豆新品种,已于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豆2006013)。经过试种、示范、推广,表现良好,其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冬小麦新品种西峰24号是陇东学院小麦研究室1991年用丰产、优质品种长武131作母本,用抗逆、丰产、配合力高的长治z017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原系号为9119—4。2000年5月通过省级技术鉴定,2001年通过省品种审定,同年获庆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12.
王德生 《新农村》2005,(5):11-11
辽粳288是由辽宁省稻作研究所以79—277为母本、83—326为父本,经过人工杂交和系统选择之后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粳型水稻新品种,先后于2001年和2003年通过辽宁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国审稻2003018。  相似文献   

13.
Ⅱ优559系江苏省沿海地区农科所用不育系Ⅱ-32A与恢复系盐恢559配组育成的,集高产、多抗、优质为一体的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 2001年底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14.
是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最新育成的高产优质大花生品种,品种性状突出,抗逆性强,产量高、增产潜力大。2001年高产示范,亩产荚果676.6公斤,适合我国北方花生区种植。2001年8月,通过北京市农  相似文献   

15.
Ⅱ优039是泉州市农科所用不育系Ⅱ—32A与自育的恢复系泉恢039配组育成的三系中晚籼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200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9006)。为了筛选适合洪濑镇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的水稻品种,洪濑镇农技站于2010年从泉州市农科所引进Ⅱ优039进行试种。经两年多点试种、示范,该组合表现产量高、米质优、株叶形态理  相似文献   

16.
糯玉米品种科糯986由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育成,2001年1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试验结果表明,科糯986以3月20—25日播种,栽培密度5万~5.5万株·hm-2为好。  相似文献   

17.
郑荣和 《福建农业》2004,(12):13-13
Ⅱ优1273是三明市农科所用Ⅱ—32A与明恢1273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4年1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尤溪县农技站2002年引进在西城镇麻洋村作再生稻试验,2003年作再生稻高产栽培示范,表现适应性广、产量高、抗性强、米质优、再生力强,适宜在再生稻区推  相似文献   

18.
Ⅱ优131系福建省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Ⅱ-32A×泉恢131组配的杂交水稻三系籼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县2004年开始引进试种,表现突出,高产稳产。2005年继续引进我乡上春、古春、  相似文献   

19.
兰天系列抗条锈矮秆丰产冬小麦新品种的育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小麦育种课题组在2001—2017年育成了兰天30号、兰天33号、兰天34号、兰天35号、兰天36号和兰天39号等6个适宜陇南川区种植的抗条锈矮秆丰产冬小麦新品种,在降低株高和提高产量等方面取得了进展,育成品种与对照品种相比植株高度降低了10.7~29 cm,产量提高了6%~15.8%。这些品种目前已成为陇南市和天水市川地冬小麦的主体推广品种,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20.
胡俊鹏 《农友》2002,(9):11-11
品种来源。陕253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小麦所最新育成的小麦新品种,2001年8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