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东北鼢鼠是前旗牧区主要害鼠之一,本文通过对东北鼢鼠多年的危害测报调查及灭治,总结了东北鼢鼠的活动规律,危害程度、分布面积,生活习性,性比,食性及灭鼠方法,灭鼠效果等,同时也为鼠害防治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东北鼢鼠是科右前旗牧区主要害鼠之一,本文通过对东北鼢鼠的活动规律及危害程度的调查,配合当地的农牧民进行群防群治,建立预警系统,有效的保护了生态的平衡,同时也为鼠害防治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 为了探索高原鼠兔和东北鼢鼠(以下简称鼠兔和鼢鼠)在同一地区气候条件下,对不同草场植被、土壤的危害,以便控制鼠害,保护草场。我们于1980年6~9月有在若尔盖县黑河牧场对鼠兔和鼢鼠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结果汇报于后。  相似文献   

4.
金花 《内蒙古草业》2004,16(4):59-60
通过对草原鼢鼠的调查,分析了鼢鼠对草场的危害,提出了适合本地区的防治鼢鼠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5.
东北鼢鼠(以下简称鼢鼠)是兴安盟天然草地的主要害鼠之一,主要分布于兴安盟北部牧区的优质放牧场和打草场,发生面积约达33.4万hm^2,占全盟草地可利用面积的12.8%。近几年随着我盟天然草地的退化,鼠害也逐年加剧,特别是我盟北部牧区的鼢鼠危害已给当地农牧民的打草和放牧造成较大的困难和损失,农牧民反应强烈。由于鼢鼠生活习性特殊,在防治方面存在不少困难,是鼠类防治中公认的难题。目前,草原业务部门和广大牧民群众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灭治技术,为此近几年我们先后在科右前旗绿水种畜场、好仁苏木进行了野外实地观测,在鼢鼠的活动规律、种群数量、繁殖情况、贮食及洞道结构和药物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观测和试验,取得了大量的观测和试验研究资料,为科学准确、及时测报鼢鼠的危害情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东北鼢鼠生活习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东北鼢鼠生活习性定位监测,初步掌握了其活动规律与地形、气温、土壤湿度等生态因子变化的关系,同时还探讨了东北鼢鼠的雌雄比例,繁殖情况、洞道结构和食性等,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互助县退耕地高原鼢鼠鼠害发生现状及成因,对今后退耕地高原鼢鼠如何防治提出了对策,旨在引起全社会对退耕地高原鼢鼠危害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高原鼢鼠历来是草原的主要杀手,该鼠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而且严重制约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和生态恢复。为此,我们针对高原鼢鼠对青藏高原天然草地的危害程度,从基本概述、试验目的、试验方法等几个方面着手,以囊谦县天然草地为试验基地,以“高原鼢鼠”为试验对象,以“溴敌隆和大隆母液”为试验药物,通过试验,详细掌握了高原鼢鼠的危害程度及分布范围,为科学考量高原鼢鼠的危害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应用“鼢鼠灵”杀灭中华鼢鼠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被鼢鼠危害的草原面积达1300万亩,年损失牧草13亿斤,可供44.5万个羊单位采食一年。中华鼢鼠的危害,不仅是采食牧草,更严重的是其不断的挖掘破坏活动,造成草场退化,致使草场生产能力下降,载畜量减少,影响着畜牧业的发展。为了控制中华鼢鼠的危害。我们引进了“鼢鼠灵”毒饵,力图通过药效试验,选择出适宜于我省牧区杀灭中华鼢鼠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24只鼢鼠,其中包括:9只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6只甘肃鼢鼠(M.cansus)、6只斯氏鼢鼠(M.smith)、3只秦岭鼢鼠(M.rufescens)的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分析了鼢鼠属凸颅鼢鼠亚属的遗传多态性。从GenBank获得19条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用最大简约化法绘制出43条序列的系统发育树,分析个体间的系统演化关系。研究认为,秦岭鼢鼠和斯氏鼢鼠遗传关系最近,并且与甘肃鼢鼠、高原鼢鼠关系接近;前4种鼢鼠与罗氏鼢鼠,中华鼢鼠和东北鼢鼠依次疏远;草原鼢鼠最早的分歧出来。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掌握高原鼢鼠对天然草场产草量的危害程度,海北州结合2003年春季灭治高原鼢鼠的工作,对同宝牧场天然草场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了解.调查在一定的面积内以捕尽法,详细了解鼢鼠的数量、雌雄比例、怀胎仔数和对草场产草量的危害程度等情况.  相似文献   

12.
<正> 为了进一步掌握高原鼢鼠对天然草场产草量的危害程度,海北州结合2003年春季灭治高原鼢鼠的工作,对同宝牧场天然草场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了解。调查在一定的面积内以捕尽法,详细了解鼢鼠的数量、雌雄比例、怀胎仔数和对草场产草量的危害程度等情况。  相似文献   

13.
刘仁华 《野生动物》1998,19(3):11-12
本文研究了东北鼢鼠的数量和鼢鼠洞穴的关系.发现鼢鼠挖洞在地表留下的土丘数量、土丘群数量和人为挖开鼢鼠洞后又被鼢鼠重新土封埋的洞穴数量(即有效洞穴数量)、均与鼢鼠的数量有明显的相关关系,故在实践中可用这些间接指标来估计实体数量。三种间接估计方法可应用于不同的月份。  相似文献   

14.
2016年和2017年9月,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东北鼢鼠(Myospalax psilurus)栖息地设连续放牧区(CG)、按月轮牧区(MG)、季节轮牧区(QG)、过度放牧区(OG)和禁牧区(CK)共5个不同放牧强度样区,对植被性状和东北鼢鼠新土丘数量及其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放牧降低了物种的多样性,草丛高度、株丛数、生物量和盖度在季节轮牧区均最大。2)东北鼢鼠新土丘数量在不同放牧强度样区存在极显著差异(F=7.80,P0.000 1),放牧区土丘密度依次表现为MGQGCKCGOG。3)鼢鼠新土丘数量与植物株丛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与生物量和Shannon-Wiener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草丛高度和盖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这些结果说明不同放牧方式下,草甸草原植被性状和鼢鼠新土丘数量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季节轮牧区可以在控制东北鼢鼠土丘密度的同时,维持植物性状的最优化和较高的生产力。因此,本研究认为在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区应采用季节轮牧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中华鼢鼠是甘南碌曲草原上主要害鼠之一。据1980年测定,危害面积占草原总面积的16%,尤以禾本科为主的草场上数量最多,对草原畜牧业的危害极大。为了防制鼠害,保护草场,五年来我们对中华鼢鼠的活动规律、生活习性、危害及防制措施等做了一些探讨和观  相似文献   

16.
对弓箭捕杀鼢鼠的效果观察若尔盖县农牧局李玉传中华鼢鼠(Myospalaxfontanierii)在若尔盖草地上分布广,密度大,危害严重。据1987年鼠虫调查,全县鼢鼠分布面积约7.11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10.91%。鼢鼠活动形成的土丘,轻者每...  相似文献   

17.
林地鼠害的发生原因及防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造成的危害 林地的害鼠主要有鼢鼠、鼠兔、达吾尔鼠兔、根田鼠等。在鼠害发生中,鼢鼠危害占发生面积的80%,遭到危害的树种有沙棘、山杏、榆树、柠条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气候、地貌、草场类型、经济效益等特点对夏河县天然草地上主要危害鼠种及其分布情况和危害情况进行了简单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夏河县天然草场上主要危害鼠为仓鼠科鼢鼠亚科的高原鼢鼠和鼠兔科的高原鼠兔,危害面积达16.42万hm2,占全县草场总面积的32.75%,并针对鼠害发生情况,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甘肃鼢鼠,俗名瞎瞎、瞎老鼠,在地下鼠类中形体较大,挖洞能力极强,食量大而杂,咬食多种树根、草根、农作物根及种子。在宁夏南部的低山丘陵地带分布很广,危害严重。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面积的不断增加,退耕还林地不再耕作,于是,在退耕还林地中鼢鼠危害特别严重,有成灾之势,所以,为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给今后补植补造提供依据,现就鼢鼠对不同树种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贺连选  代元 《青海畜牧业》2002,(2):33-33,25
通过对互助县北山地区的巴扎、加定两乡草原鼢鼠分布及危害情况调查,摸清了其分布情况及危害程度,并提出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