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多发于气温较高的夏秋季节(5-10月),但是目前冬春也有发生;各种猪都会感染,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其中40~90日龄的保育猪发病率达90%,死亡率达80%,特别是从外地调进的保育猪发病死亡率更高。生长猪的发病率为70%-80%,死亡率为50%-60%,公母猪发病率达50%-80%,死亡率40%-50%,育肥猪发病率30%-40%,死亡率20%-30%。  相似文献   

2.
1 流行病学 根据调研发现各个品种与年龄的猪均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易感,其中幼龄仔猪以及断乳保育仔猪患病率高,同时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其中哺乳期的仔猪感染后发病率近乎100%,发病后死亡率约为50%~90%;断乳保育猪感染后发病率也高达100%,但是死亡率仅为5%~20%;育肥猪以及种猪的发病率波动较大,但是病死率均不高,通常情况下可在一周左右康复.  相似文献   

3.
随机采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病猪的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该病在桐乡市发病猪中的阳性率为76.2%;通过疫苗免疫对PRRS病的免疫猪和非免疫猪发病率和死亡率进行横向与纵向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经疫苗免疫后生长猪的发病率为7.0%,死亡率为0.5%;未经免疫猪的发病率为35.4%,死亡率为20.3%。  相似文献   

4.
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均是由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消化道疾病。以呕吐、腹泻、下痢、脱水为特征。猪传染性胃肠炎于1954年发现于美国,现已遍布全球,仔猪、育肥猪感染发病率为100%,死亡率达70-100%;流行性腹泻于1971年发现于英格兰,我国80年代就有本病的报道,仔猪、育肥猪感染发病率为100%,死亡率为50-100%。这两种病常发生在寒冷冬季,均以腹  相似文献   

5.
在本地专业户鹅群中出现了一种以排出稀粪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鹅群日龄越小,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其发病率为40%~100%,平均为60%;死亡率可以达到30%~100%,平均为40%左右。  相似文献   

6.
为了摸清毕节市七星关区养殖场猪病的发病情况,探索防疫治疗方法,从2007—2011年,我们对全区生猪养殖场猪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血清学检测、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调查结果表明,我区猪场的发病率为15.18%,死亡率为3.59%;仔猪的发病率为21.14%,死亡率为7.27%。猪场的主要疫病有猪链球菌病、猪附红体细胞病、巴氏杆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伪狂犬病、传染性胃肠炎等,大多数为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7.
猪传染性胃肠炎东北地区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生猪的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为主要特征,大中小猪发病率为85%。如治疗得当,大、中猪死亡率可控制在0.5%,小猪和哺乳死亡率占5%以下。  相似文献   

8.
我们对两起猪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尸体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认为猪副伤寒病。现报告于后: 一、发病情况我区某场购回猪11头,一周后发病,发病率54.5%,死亡率27.3%。同年外地农民贩运仔猪122头,发病率75.4%,死亡率50.7%。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选择保育猪、生长猪和肥育猪各120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头。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试验组分别用2%、6%、9%发酵棉籽粕替代保育猪、生长猪和肥育猪日粮中的等量豆粕。结果表明:保育猪增重1.63 kg,平均日增重增加44.29 g,饲料消耗降低4.94%,腹泻率降低6.7%,发病率降低10.3%,死亡率降低3.1%;生长猪增重3.31 kg,平均日增重增加62.04 g,饲料报酬提高4.49%,腹泻率降低4.5%,发病率降低5.9%,死亡率降低1.8%;肥育猪增重3.37 kg,平均日增重增加80.21 g,饲料消耗降低4.73%,腹泻率降低1.5%,发病率降低2.0%,死亡率降低1.7%。结论:用发酵棉籽粕等量替代基础日粮中的豆粕,显著提高了保育猪、生长猪和肥育猪的生产性能,不同生长阶段肉猪的腹泻率、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7日龄内仔猪腹泻平均发病率为6%~10%,由腹泻造成的死亡率为2%~6%,即使存活的猪其存活率低,生长不均,断奶重低;增加断奶后仔猪发生腹泻的可能,严重影响养猪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猪泌乳衰竭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对某规模化养场的猪泌乳衰竭综合征进行调查,A猪群发病率为5.96%,B猪群发病病率为44.29%,由泌乳衰竭引起仔猪死亡率分别为17.15%和43.48%,同时发现猪泌乳衰竭综合征的发病率与季节,品种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敏 《兽医导刊》2012,(7):23-24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疾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与传统的“猪蓝耳病”有明显不同。此次“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致病性大为增强,猪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  相似文献   

13.
2008年5月底,邯郸地区部分猪场开始出现以呼吸急促、全身发红等症状病例;6月中旬,猪场出现相同症状病例增多,并频频出现死亡;6月~7月在整个邯郸爆发以高热持续不退、呼吸急促、全身发红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猪病疫情,该病传播迅速、死亡率高。疫情高峰期,保育猪发病率30%一60%,死亡率40%~50%,大猪发病率高为50%一60%,死亡率10%,给猪场及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经专家及I临床治疗控制实验研究,基本有效控制了疫情大规模爆发,生产基本恢复正常。总结过去经验,用中西结合疗法防治该病,取得明显效果。现将我们对该病的调查研究以及总结经验在推广应用中所遇到的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的疾病,是以高热、厌食或不食、眼结膜炎、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以及高死亡率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新传染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最高可达70%;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率可达20%~30%;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死亡率可达10%。  相似文献   

15.
随着气温升高及湿度的加大,猪群细菌病发病率将上升,更需警惕猪副嗜血杆菌感染。猪副嗜血杆菌只感染猪,可以影响2周龄~4月龄的青年猪,主要在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发病,通常见于5—8周龄的猪群,发病率为10%~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  相似文献   

16.
一、什么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毒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病毒致病力强.传播速度快.猪群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母猪感染后发生流产、死胎、弱胎等,流产率可达30%以上。仔猪感染后表现为呼吸困难、败血症等症状.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17.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CP)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引起的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该病主要以肺出血、坏死和纤维索性渗出为病变特征。可致各年龄段猪只发生急性和慢性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常在20%以上,最急性型的死亡率可高达80%-100%。慢性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潜伏于猪群内,可使猪只生长缓慢,平均日增重下降,饲养报酬降低,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该病在大多数工业化养猪国家均有发生,已成为威胁养猪业几大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8.
我省香日德农场二大队一、二中队和畜牧队家属队的猪群中,于1984年11月24至12月8日,发生了一种以突然腹泻、急剧脱水而遭致大批死亡的猪传染病。据统计这三个队共有仔猪、幼猪、公猪、母猪、肉用猪485头,先后共发病405头,发病率83.50%;死亡67头,病死率13.81%;成年猪死亡8头,死亡率11.94%,1—3月龄幼猪死亡59头,死亡率88.06%。  相似文献   

19.
随着气温升高及湿度的加大,猪群细菌病发病率将上升,更需警惕猪副嗜血杆菌感染.猪副嗜血杆菌只感染猪,可以影响2周龄~4月龄的青年猪,主要在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发病,通常见于5~8周龄的猪群,发病率为10%~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  相似文献   

20.
在我县农村,仔猪白痢病多发生于1~3周龄奶猪,尤以气候骤变和寒冬季节发病率高,病情加剧,死亡亦多。据1978年新建公社三个集体猪场统计:19头适龄母猪,全年产仔34窝,共产仔猪271头,发生白痢病204头,死亡11头,平均发病率为75.28%,死亡率为5.39%,其中1~2月和11~12月产17窝、130头仔猪,发生白痢病107头,死亡11头,发病率高达82.3%,死亡率达10.28%。多数仔猪经过白痢病后,生长发育受到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