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素有“中国樱桃之乡”的山海关区依托资源优势,把大樱桃特色产业作为结构调整和助民增收的主体工程,通过政策引导、基地示范、培育市场和打造品牌,使果农增产又增收。全区大樱桃种植面积已达两万余亩,结果面积1万余亩,年产量1万多吨,产值2亿元。  相似文献   

2.
1985年,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由大连引入大樱桃,通过技术人员十几年的栽培和科学试验,总结出了一套成功的栽植管理技术,并有多项技术研究成果荣获省、市科技进步奖。1999年6月,在国家工商局申请注册了“天宫”牌大樱桃商标;2001年5月,大樱桃种苗基地、万亩大樱桃示范基地被河  相似文献   

3.
孙绍洲 《国土绿化》2009,(12):32-33
北京市顺义区现有果树面积10万亩,年产量7180万公斤,产值2.08亿元,从业果农数1.5万人。随着观光采摘业的兴起和发展,顺义区又增育了大樱桃、葡萄、精品梨和苹果四大主导特色产业,建立了樱桃、梨、葡萄、苹果、小杂果五个特色果品产业化基地,樱桃产业已成为顺义区果树观光产业的名片。  相似文献   

4.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为果树发展创造了新的机 遇。经过一年的努力,京郊果树生产结构调整工作已初 见成效。2000年北京市共发展果树30万亩、1857万 株。包括新植果树18.8l万亩、1164万株,其中退耕还 林面积12万余亩,占新植果树的64%;更新8.15万 亩、607万株;高接换优3.07万亩、86万株。七个山区 县发展21.2万亩,占总发展面积的70%;其中新植 12.4万亩。山区及全市的果树发展规模均创历史最 高。 2000年果品产量已达60916万公斤,比1999年 增长 8.9%;果品收入已达1…  相似文献   

5.
皋兰林果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具备了一定规模,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目前,全县共有果园面积11.34万亩,果品产量2.15万吨,果品收入达3225万元。其中,苹果园面积1.38万亩,桃园面积2.33万亩,杏园面积0.35万亩,老枣园面积0.1万亩。新植枣园发展较快,几年内达到了5万亩,已进入始果期,将成为皋兰经济新的增长点。综观皋兰林果业,成绩与问题并存,机遇与困难同在,需要我们认真分析研究,产生一个有好又快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自2000年以来.新疆林果业飞速发展,目前林果总面积已达1300万亩,果品总产量446万吨,总产值113.6亿元,农民人均林果收入超过450元。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果品贮藏保鲜与加工企业有130家.保鲜与加工能力达130万吨。预计到2010年.新疆林果业面积将超过1500万亩.果品产量达到1000万吨以上。  相似文献   

7.
《绿化与生活》2005,(4):F0002-F0002
平谷区是北京市重要的果品生产基地之一,现有果树面积40.8万亩,形成了以大桃为龙头的苹果、梨、柿子、杏、核桃、板栗、枣八大果品基地。全区16个乡镇均有果树,主要集中在11个山区、半山区乡镇170多个村,10多万果农从事果品生产,果品总产量2.3亿公斤,占全市果品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果品生产已成为平谷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农民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  相似文献   

8.
被誉为沙漠绿洲的金塔县,十年前就连“毛桃酸杏涩沙枣”都很难吃到的农民,如今家家户户都吃上了自产的“苹果鸭梨水蜜桃”。盛产的红富士、锦丰梨、水蜜桃等31个优良果品,以个大、味美、色鲜赢得了市场,畅销11个省。1996年甘肃省优质果品鉴评会上,该县生产的早酥梨、砀山梨获“全省优质果品金奖”,锦丰梨获“全省优质果品银奖”,创出了自己的名牌,金塔县成为名符其实的瓜果之乡。现在全县优质果园面积达到4.6万亩,比1978年的6300亩增长7.3倍;果品产量由1978年的41万公斤增加到1340万公斤,增长3…  相似文献   

9.
大樱桃以其生长周期短、上市早而深受广大果农和消费者青睐 ,有“春果第一枝”之美称 ,由于上市早、价格高 ,从而带动了大樱桃迅猛发展。但是 ,由于落后的管理制度和不科学的管理措施 ,使大面积的樱桃园处于粗放管理水平 ,产量低、质量差 ,从而严重影响了大樱桃的健康发展。山东省历城区自 1994年开始大面积发展大樱桃 ,到 1998年全区大樱桃面积已达 10 0 0余hm2 ,产量却只有 75 0万kg ,平均产量 75 0 0kg/hm2 。为使本区的大樱桃获得优质、高产、丰产、稳产 ,我们自 1998年起在小面积试验成功的基础上 ,对全区大樱桃进行了优质丰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引进美国、日本、加拿大、乌克兰大樱桃,通过几年试验,已获大面积成功。大樱桃成熟期,北方5月上旬至6月中下旬,长江流域4月中旬,南方为4月初。目前我国大樱桃栽培面积约25万亩,年产0.8万至1万吨,市场价格居高不下,樱桃苗木的价格也在上升。专家预计10年后大樱桃依然是"黄金种植业"。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静宁县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丰富、光热条件好和交通便利等自然优势 ,按照“南部苹果北部梨 ,富民强县奔小康”的思路 ,集中连片、规模发展果品支柱产业 ,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 ,截至 1 999年底 ,全县果园面积达到 1 8 6万亩 ,占总耕地的 1 2 1 % ,其中苹果 1 5万亩 ,早酥梨 2 5万亩。 1 999年全县挂果面积 5万亩 ,占果园面积 2 7% ,果品总产量达 4 1万吨 ,果品收入 70 0 0万元。但冷静分析 ,静宁县果品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 ,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未形成规模优势。虽然静宁县初步形成了以中南部为主的三大苹果生产基地和…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深州市立足实际,因地制宜,集中力量强化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果品产业,全市果树面积达到40多万亩,果品产量4万吨。现有占地100多亩的果品专业市场一个,拥有门店110家,年销售量20万吨。全市共有果品公司30家,果品收购站900家,果品恒温贮藏冷库170座,储藏能力20万吨;全市果品产业产值20亿元,占整个农业总产值的40%,果品产业已成为深州市支柱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深州市先后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蜜桃  相似文献   

13.
东宁县位于黑龙江省的东南部,气候温和,素有“塞北小江南”之称,对发展果树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1994年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东宁县果树生产得到迅猛发展。截止2008年,全县果树面积已达13.5万亩,其中结果面积8.5万亩,年产量达4000万kg,产值4800多万元,面积、产量、效益均位居全省前列。果品生产已成为东宁县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条重要门路,也是振兴县域经济极具活力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4.
在民主改革后的40多年里,西藏自治区先后引种了苹果、梨、桃、柑桔、板栗、杏子、茶树、油桐、花椒、核桃等多种经济林品种。全区有38个县栽种经济林木,栽培面积达5万多亩,各种经济林木120万株,年产各类干、鲜果品750万公斤,年产值约5000万元。与民改前相比,栽培面积增加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林业》2009,(2):9-9
一是果品经济林产业渐成体系。土右旗从2003年的沿山区分散果树经济林0.1万亩发展到2008年标准化果园、旅游观光采摘果园总数达到14个,面积达3万亩。目前沟门镇已形成了一个以杏、葡萄、李、123果、沈农果产业为中心的交易市场,仅从事购销贩运、摆摊设点以及技术指导、采摘鲜果等的农民就已发展到近千人。  相似文献   

16.
飞机播种造林(以下简称飞播造林或飞播)具有速度快、用工少、成本低、效率高、机动性大、适应范围广和不误季节等特点,我国12亿亩宜林荒山中,适宜飞播造林的约4亿亩。我国自1958年在四川省西昌、凉山地区试验大面积飞播造林成功以来,全国已有23个省区的500个县、市采用飞播造林,累计飞播面积达1.8亿多亩,保存面积约7000多万亩,居世界首位;保存率约40%,占建国以来造林保存面积15%,其中5000多万亩已郁闭成林,2200多万  相似文献   

17.
1 整形与树形培养 根据山海关区二十几年的栽培经验,适合大樱桃树生长结果的树形主要有自然开心形和主干疏层形。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果品结构的调整,我省果树设施栽培有了长足发展,涌现出了乐亭县等一批先进典型。目前我省设施果树面积已达10多万亩,每年可生产错季水果6000多万公斤,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对果品多样化、优质化的要求,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经成为振兴我省果品业和发展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9.
<正>隆林各族自治县生态公益林、人工林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旱灾。截止3月底,据初步统计,隆林县公益林受旱灾干枯的林木面积已达30多万亩,人工林受害面积5000多亩,旱灾造成苗木损失1530多万株,新造林地苗木枯死22000多亩,  相似文献   

20.
《山东林业科技》2009,39(5):F0002-F0002
今年以来,莱阳市根据省、烟台市的统一部署,在美国白蛾防控工作上,坚持早安排、早准备、早发动的原则,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宣传发动、物资准备等措施,各镇街、公路、交通、园林等单位,各负其责,多渠道筹措资金,购置药剂药械、白蛾周氏啮小蜂,采取人工、药物和生物防治等综合措施进行防治。目前,已投资45O多万元,防治面积5.98万亩,防治作业面积30.87万亩,有效地遏制了美国白蛾的蔓延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