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McAb-ELI-SA)的单抗第二抗体夹心法(单抗二抗法),检测人工感染弓形体病兔血清特异性免疫复合物(CIC),并与多抗(PcAb)第二抗体夹心法(多抗二抗法)及间接法进行比较.其结果显示:1.应用单抗二抗法检测感染弓形体后第4天,兔血清 CIC 阳性率为38%,至第6天阳性率达95.2%.显示了高度敏感性。2.单抗二抗法与多抗二抗法相比.在1~60天 CIC 的累积阳性率、OD 均值,前者均高于后者(P<0.01).有显著差异.3.交叉反应:与血吸虫病,本法为4.8%,间接法为21.4%;球虫病,本法为0%,间接法为12.1%.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ELISA方法和IHA方法检测弓形虫病的可靠性。方法:本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血凝试验(IHA)两种方法,平行检测来自龙岩市某个猪场的32份猪血清中的抗弓形虫特异性抗体。结果:ELISA和IHA对猪弓形虫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2.5%(20/32)、53.13%(17/32),这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符合率较高,为71.88%(23/32)。其中,ELISA方法的敏感性(93.33%)、检测效率(81.25%)以及Youden指数(63.92%)都在IHA方法之上,但ELISA方法的特异性(12/17,70.59%)略低于I-HA方法(13/17,76.47%)。结论:ELISA和IHA两种方法均可用于猪弓形虫病的诊断和血清学调查,但ELISA方法更适用于猪弓形虫病的血清学调查。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7,(1):65-70
为检测弓形虫循环抗原,以实现弓形虫急性感染的早期诊断,本研究建立了基于ABC(avidin biotin-peroxidase complex)放大系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通过制备弓形虫排泄分泌抗原(ESA)并免疫动物,经3种抗原的筛选以获得抗循环抗原(CAg)的单抗,以方阵滴定法确定最佳多抗包被浓度和单抗工作浓度,利用夹心法和ABC放大系统建立检测弓形虫循环抗原的夹心ABC-ELISA方法,用该方法对人工感染犬血清和其他阳性血清样本进行检测以确定该方法的检出时间和准确性,并应用于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获得了3株针对不同抗原表位的单克隆抗体,并对CAg有较高特异性。双抗体夹心ABC-ELISA反应条件:兔多抗包被浓度为3.7μg/mL,生物素标记3A5、3E5和10F5-3单抗在混合工作液中的浓度分别为0.1、0.13和0.12μg/mL。该ELISA方法对ESA最低检测限为11.9 ng/mL,并与隐孢子虫早期感染牛血清、血吸虫尾蚴早期感染牛血清、艾美耳球虫早期感染鸡血清、犬瘟热急性感染早期血清、犬细小病毒急性感染血清无交叉反应。用该ELISA方法检测人工感染的犬,于感染后2 d血清即显示阳性,该方法能明显区分标准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用该方法检测68份猪临床血样(其中包括2份标准阳性血清),检测结果与Nest-PCR结果一致。表明该双抗体夹心ABC-ELISA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用于弓形虫急性感染的早期或活动期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养猪》2019,(2)
研究旨在初步了解平顶山市猪弓形虫病感染情况,于2018年3—11月采集平顶山市部分地区14个猪场共742份猪血清样品,应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试剂盒对血清样品中弓形虫抗体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742份猪血清样品中有267份检测为弓形虫抗体阳性,平均阳性率为35.98%;不同养殖模式猪场弓形虫抗体检出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散养场最高(57.39%),种猪场稍高(38.14%),规模化猪场最低(18.56%);在被调查的4个县市中,舞钢市、郏县、叶县和鲁山的猪弓形虫抗体检出率分别为48.82%、48.44%、39.62%和18.65%。调查结果说明,河南平顶山市猪弓形虫感染普遍存在,相关有效的防制措施急需制定与实施。  相似文献   

5.
为丰富和完善弓形虫病的检测方法,本试验基于弓形虫棒状体蛋白14(TgROP14)建立了间接ELISA检测方法。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0α-ROP14,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并纯化获得TgROP14重组蛋白,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试验验证其纯度及免疫原性。利用纯化透析后复性的rTg-ROP14建立猪弓形虫病间接ELISA检测方法,并对反应中各项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检测条件为:抗原包被量2μg/孔,血清稀释倍数为1∶20,封闭剂为5%脱脂奶粉,血清作用时间为60 min,二抗稀释倍数为1∶1 000,二抗作用时间为60 min,TMB作用时间为20 min,临界值为0.728。该方法敏感性为1∶80,批内批间重复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10%,重复性较好;使用该方法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美洲型)阳性血清、猪O型口蹄疫阳性血清、猪A型口蹄疫阳性血清和猪瘟阳性血清均未见交叉反应,特异性较好。利用该方法对来自浙江省各个地区的436份猪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同时使用商品化的间接血凝试剂盒进行验证,符合率为72.7%(317/436)。综上所述,本试验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可用于临床样品的检测,为猪弓形虫病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畜牧与兽医》2016,(9):114-115
为了解新疆巴州部分地区猪感染弓形虫病的现状,本试验以弓形虫Tg SAG2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对巴州地区433份猪血清样品进行了ELISA检测。结果显示,平均阳性率为12.70%(55/433)。其中,散养猪场阳性率为16.83%(35/208),规模化养殖场为9.94%(16/161),散养猪场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规模化养殖场(P0.05);在各县市采集的血清样品中,尉犁县阳性率最高,为26.53%(13/49),和静县和焉耆县阳性率最低,分别为6.52%(3/46)和6.82%(3/44)。本次试验大范围地调查了巴州地区猪弓形虫病的流行现状,为该地区弓形虫病的防控奠定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根据10头人工感染弓形虫病猪的间接血凝试验(IHA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血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所有被检猪感染后第14天血清抗体达到阳性滴度.第21天抗体滴度达到高峰.第28天开始下降。猪弓形虫病血清学诊断的最佳时间为感染后14~28天。ELISA比IHAT抗体检出时间早.抗体滴度高.维持阳性抗体滴度的时间长。  相似文献   

8.
应用弓形虫重组蛋白rMIC3为抗原建立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乳胶凝集试验(LAT)2种方法,平行检测来自36个猪场的471份猪血清中的抗弓形虫特异性抗体。结果显示,ELISA和LAT对母猪弓形虫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2.86%(21/49)和44.90%(22/49),2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符合率为95.45%(21/22);对育肥猪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2.06%(135/321)和43.61%(140/321),2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符合率为93.57%(131/140);对仔猪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9.07%(30/101)和45.54%(46/101),2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符合率为63.04%(29/46)。结果表明,ELISA和LAT可用于猪弓形虫病的诊断和血清学调查,LAT更适合于仔猪弓形虫病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应用间接ELISA检测猪旋毛虫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猪旋毛虫抗原基因Ts88的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了猪旋毛虫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最佳抗原包被浓度为1μg/mL,待检血清的最佳稀释倍数为1:80。采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2000份猪血清,阳性检出率为1.5%,血清样本对应猪肉采用镜检法,阳性检出率为1.30%。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特异性好,适用于猪旋毛虫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0.
以猪旋毛虫抗原基因Ts88的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了猪旋毛虫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最佳抗原包被浓度为1μg/mL,待检血清的最佳稀释倍数为1:80。采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2000份猪血清,阳性检出率为1.5%,血清样本对应猪肉采用镜检法,阳性检出率为1.30%。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特异性好,适用于猪旋毛虫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1.
将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用于检测猪弓形虫抗体,并与常规ELISA和IHA法进行了比较。结果,对102份滴度下降的猪阳性血清检测,弓形虫抗体阳性检出率,Dot—ELISA为66.67%(68/102),常规ELISA为48.04%(49/102),IHA为27.45%(28/102);对675头商品猪血清检测,弓形虫抗体阳性检出率,Dot—ELISA为48.15%(325/675),常规ELISA为41.93%(283/675),IHA为33.80%(228/675);与3种寄生虫(猪囊虫、猪旋毛虫、住肉孢子虫)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对123份弓形虫抗体阳性和158份阴性猪血清进行3次重复性试验,结果完全一致。结果证明,该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快速(于接到病料后2h报告结果),便于在基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洛阳地区规模化养猪场和散养户猪弓形虫感染的情况,采集洛阳地区规模化养殖场和散养户母猪、育肥猪、保育猪血清样品410份,应用ELISA方法检测抗弓形虫IgG抗体。采集河南科技大学动物医院接诊的病死猪54头及洛阳某食品公司屠宰猪105头的肺门淋巴结,用PCR方法扩增弓形虫特异性遗传标记529 bp基因序列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洛阳地区猪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率达35.4%,母猪、育肥猪和保育猪的分别是50.4%、34.5%、22.2%。病死猪PCR检测阳性率18.5%,屠宰猪阳性率6.7%。说明洛阳地区猪弓形虫的感染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洛阳地区规模化养猪场和散养户猪弓形虫感染的情况,采集洛阳地区规模化养殖场和散养户母猪、育肥猪、保育猪血清样品410份,应用ELISA方法检测抗弓形虫IgG抗体。采集河南科技大学动物医院接诊的病死猪54头及洛阳某食品公司屠宰猪105头的肺门淋巴结,用PCR方法扩增弓形虫特异性遗传标记529 bp基因序列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洛阳地区猪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率达35.4%,母猪、育肥猪和保育猪的分别是50.4%、34.5%、22.2%。病死猪PCR检测阳性率18.5%,屠宰猪阳性率6.7%。说明洛阳地区猪弓形虫的感染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14.
为全面了解贵阳市地区猪弓形虫感染情况,于2014年4月~2015年5月分别采集贵阳地区猪血清样本共984份。采用弓形虫间接血凝试验(IHA)和弓形虫IgG抗体ELISA两种方法来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存在关联性,前者阳性率为17.37%,后者阳性率为20.73%。表明贵阳地区不同类别的养猪场户存在弓形虫病感染,此外,ELISA方法检测弓形虫抗体检出率高于间接血凝试验。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两种酶免快速检验法ELISA和Dot—ELISA在快速检测旋毛虫血清抗体方面的应用。检测30份旋毛虫阳性猪血清,全为阳性,无假阴性出现,与猪瘟、囊虫、弓形虫血清无交叉反应。此两种检测法均具有快速、特异之优点,可在35~40分钟内报告检验结果。通过对济南、邓州及襄樊三地屠宰猪血清的检测表明,斑点法可以取得与聚苯乙烯板完全等同的结果,检出率高于镜检法,对于猪旋毛虫病的生前诊断和流行病学监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建立猪水肿毒素抗体的快速检测方法.以纯化的猪水肿毒素A亚基基因片段的原核表达产物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抗,并利用表达蛋白和猪水肿毒素A亚基单抗酶结合物建立了竞争ELISA方法检测猪水肿毒索抗体.经过研究确定抗原包被浓度为0.32 btg·mL-1,待检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2,酶标单抗工作浓度为1:3 200,血清抑制率大于40 %为阳性.应用单抗竞争ELISA和细胞毒性中和试验同时对60份血清进行猪水肿毒素抗体检测,竞争ELISA的检出率为33.8%,细胞毒性中和试验检出率为30.9%,两者符合率达88.2 %.试验结果表明,该ELISA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操作简便.本方法的建立在实验室诊断的标准化、猪水肿病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价及流行病学调查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了调查石河子地区人畜弓形虫的感染情况,为本地区弓形虫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应用间接血凝试验(IHA)首次检测了石河子地区人血清336份、犬血清304份、猪血清456份和牛血清390份.结果显示,人、犬、猪和牛血清弓形虫抗体阳性数分别为18、32、139、181份,人、犬、猪、牛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4%、10.5%、3...  相似文献   

18.
一种简易,快速检测弓形虫循环抗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应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夹心法,检测人工感染弓形虫兔血清循环抗原(CAg)的结果:潜伏期内的阳性检出率为10%;急性期和亚急性期的阳性率为40%~100%;慢性早期为20%。检出弓形虫抗原量为0.63μg/ml。本法与血吸虫、肺吸虫、丝虫、钩虫、蛔虫及旋毛虫抗原试验,均呈阴性。上述结果表明,本法具有特异、敏感、简易、快速等特点,可作为急性弓形虫病的快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用试管凝集法(SAT)、间接血凝抑制试验(IH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三种方法,对来自青海省湟中县田家寨镇某奶牛场发生过流产群的95份奶牛血清,进行布氏杆菌病、衣原体病和弓形虫病的血清学调查。结果:检出布氏杆菌病阳性血清1份,衣原体阳性血清15份,弓形虫阳性血清2份,血清阳性率分别为1.05%、15.79%和2.11%。初步说明引起该牛场流产的病因为布氏杆菌病、衣原体病及弓形虫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20.
以猪旋毛虫抗原基因Ts88的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了猪旋毛虫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最佳抗原包被浓度为1μg/mL,待检血清的最佳稀释倍数为1:80。采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2000份猪血清,阳性检出率为1.5%,血清样本对应猪肉采用镜检法,阳性检出率为1.30%。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特异性好,适用于猪旋毛虫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