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蚕业合作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斌  丁志用 《江苏蚕业》2000,22(1):48-50
我市原有桑园24万多亩,年产茧30多万担,茧丝绸农工贸三业产值超过10亿元。过去由于对茧丝绸行业的发展没有从深层次上加以认识,缺少适应市场经济和行业特点的体制及管理运作办法,结果在1995年市场冲击中遭受重创,桑园面积锐减到6.2万亩,整个行业陷入困境。近两年来,经过深刻的反思,认识到茧丝绸作为一个产业,必须与市场紧密相联,同时茧丝绸作为一个涉及千家万户的特殊行业,必须与每个养蚕农户的经济利益紧密联系,实施“突破中间(收烘环节),拉动两头(生产和加工环节),实行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把发展蚕业合作…  相似文献   

2.
我国蚕业科技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站在世纪之交,回顾20世纪蚕业科技进步的足迹,展望21世纪蚕业科技发展方向,是整个行业共同关心的话题,特别是茧丝绸行业在新的五年计划期间应该如何发,民用只要 挥对产业发展的先导作用与支撑作用,确实值得认真研究与商榷。  相似文献   

3.
罗红柏 《四川蚕业》2009,37(4):11-12,14
<正>蚕桑产业是一个能集中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内在要求的产业。发展茧丝绸业可以收获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栽种桑树可以绿化环境、秀美山川、涵养水源、保护生态、净化空气。茧丝绸业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出口创汇和  相似文献   

4.
《广西蚕业》1996,33(1):61-62
我国近十年来蚕业生产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当今世界茧丝绸主产国和供应国,这与蚕业科技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对蚕品种选育等关键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5.
崔世明 《中国蚕业》2008,29(1):4-6,15
介绍了鑫缘集团是如何通过建立和完善茧丝绸产业化经营体制和利益连接机制,依靠科技创新带动茧丝绸产业化发展,全面提升集团引领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助推和支撑海安县蚕业实现优质、高产、高效、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做法和成效。  相似文献   

6.
《蚕桑茶叶通讯》2006,(3):29-29
《中国蚕业》是农业部主管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蚕业科技刊物,面向蚕业生产和科研,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服务于全国蚕丝业战线。内容丰富翔实,通俗易懂。主要刊登栽桑、养蚕、蚕种、制丝、蚕业经济、蚕业副产物综合利用及野蚕,以及有关茧丝绸方面的政策法规等。融科学性、实用性、技术性、指导性于一体。辟有综述与专论、研究与探讨、技术应用、信息窗、知识园地、蚕丝文化、读者问答、环球蚕业和资料统计等栏目,欢迎广大蚕丝业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院校师生踊跃订阅。  相似文献   

7.
蚕桑业是跨动、植物两大领域,生产链条长的产业,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征。中国拥有悠久的种桑养蚕历史,灿烂辉煌的丝绸文化、加上成熟的生产技术以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因而中国在世界茧丝绸市场上具有巨大的比较优势。茧丝绸产业也是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唯一具有市场控制能力的产业。我国加入WTO之后,由于贸易条件  相似文献   

8.
张以俭 《北方蚕业》2001,22(1):44-45
淮阴是苏北蚕业的主产区,历史上(1995年)最大面积曾达35666.7公顷,由于受行情及自身因素的影响,目前全市六个县(市、区)仅有桑园7000公顷,年产茧在650万kg。蚕业生产经过几年的大起大落后,人们开始探讨新的蚕业生产模式——蚕业合作社。我市盱眙县丝绸公司在1999年底组建了我市第一个蚕业合作社,经过2000年春蚕生产的运作,效果很好。   1 盱眙蚕业合作社试点概况   盱眙县茧丝绸公司自1999年下半年以来,在市主管部门指导下,学习外地先进的蚕业管理方式,结合当地生产情况,在黄花塘乡组建了全市第一个蚕业合作社,在蚕业产业化的道路上为全市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一是以“民主、平等、自愿、互利”为指导思想,以公司为龙头,成立蚕桑合作社,并制定出合作社章程,对蚕农和茧丝绸公司的责任和权利作了明确规定。蚕农负责生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县公司负责提供相关的各种服务,并保证按质论价,收购入社蚕农的蚕茧。在此基础上,合作社按章程要求,向入社农户发放社员证,并和蚕农签订了蚕茧交售合同;  相似文献   

9.
我国已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国。对于茧丝绸行业而言应是机遇大于挑战,因为蚕茧丝绸既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又是我国能够左右国际市场的外向型产业,在大农业的结构调整中占有重要地位。到2005年以后茧丝绸制品的出口配额将全部取消,在我国,  相似文献   

10.
《江苏蚕业》2017,(1):35-37
近年来,随着海安县经济的快速发展,蚕桑生产规模也快速下滑,如何稳定蚕桑生产,实现蚕桑产业的转型升级,对做优做强海安茧丝绸产业十分重要。本文阐述了海安县蚕业家庭农场建设动因、建设进展、建设体会以及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今后蚕业家庭农场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冯丹 《四川蚕业》2004,32(2):1-3
蚕业是四川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我省蚕业在困难中发展,在曲折中前进。2003年,四川蚕业生产在茧丝绸市场疲软波动、全国各主产省区发种量均普遍下降的情况下,通过全行业共同努力,蚕业生产仍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范建奇 《中国蚕业》2006,27(4):57-59
蚕业是嘉湖地区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近年来,随着“长三角”经济圈、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逐步形成,嘉湖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加上茧丝绸市场行情的多变,传统的茧丝绸产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然而目前嘉湖地区的茧丝绸产业,无论在技术、质量、加工能力还是在规模、效益、贡献、情感等方面仍具有其他产业无法代替的优势,完全可以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继续有所作为。为此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就如何创嘉湖地区的蚕业新优势谈点不成熟的意见。1创蚕业新优势存在的问题1.1…  相似文献   

13.
《中国蚕业》2015,(2):19
《中国蚕业》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蚕业科技期刊,面向蚕业生产和科研,实行普及和提高相结合,服务于全国蚕丝业战线。主要刊登栽桑、养蚕、蚕病、蚕种、制丝、蚕业经济、蚕桑副产品综合利用和野蚕方面的科技文章以及有关茧丝绸方面的政策法规等,辟有热点聚焦、综述与专论、试验研究、产业论坛、技术与经验、蚕丝文化、质量标准和栽桑养蚕等栏目。内容丰富翔实、通俗易懂,融科学性、实用性、技术性、指导性于一体。本刊的主要读者群为从事蚕丝业  相似文献   

14.
《中国蚕业》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蚕业科技期刊,面向蚕业生产和科研,实行普及和提高相结合,服务于全国蚕丝业战线。主要刊登栽桑、养蚕、蚕病、蚕种、制丝、蚕业经济、蚕桑副产品综合利用和野蚕方面的科技文章以及有关茧丝绸方面的政策法规等。辟有技术体系建设、热点聚焦、综述、科学试验、产业论坛、技术与经验、质量标准、成果推介、栽桑养蚕、市场观察、名优企业、蚕丝文化、  相似文献   

15.
郑新忠 《蚕学通讯》2002,22(1):39-41
加入WTO后 ,茧丝绸行业成为我国可以主导国际市场的产业之一。目前 ,世界茧丝绸业结构处在不断调整之中 ,世界丝绸业科技、生产中心已由劳动力成本高的发达国家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 ,中国已成为主要的集中地 ,肩负着丝绸发展的重任。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 ,我国蚕业生产已逐步由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 ,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出现“东桑西移”之势。缫丝生产已由大城市转产为依托中小城镇 ,使我国茧丝绸生产形成中西部地区优势互补的格局。对此 ,如何抢抓机遇 ,与时俱进 ,加快我区蚕业发展 ?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6.
《中国蚕业》2013,(2):30
《中国蚕业》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蚕业科技期刊,面向蚕业生产和科研,实行普及和提高相结合,服务于全国蚕丝业战线。主要刊登栽桑、养蚕、蚕病、蚕种、制丝、蚕业经济、蚕桑副产品综合利用和野蚕方面的科技文章以及有关茧丝绸方面的政策法规等,辟有技术体系建设、热点聚焦、综述、科学试验、产业论坛、技术与经验、质量  相似文献   

17.
《蚕业科学》2012,(2):316
<正>《中国蚕业》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蚕业科技期刊,面向蚕业生产和科研,实行普及和提高相结合,服务于全国蚕丝业战线。主要刊登栽桑、养蚕、蚕病、蚕种、制丝、蚕业经济、蚕桑副产品综合利用和野蚕方面的科技文章以及有关茧丝绸方面的政策法规等。辟有技术体系建设、热点聚焦、综述、科学试验、产业论坛、技术与经验、质量标  相似文献   

18.
《蚕业科学》2012,(1):121
<正>《中国蚕业》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蚕业科技期刊,面向蚕业生产和科研,实行普及和提高相结合,服务于全国蚕丝业战线。主要刊登栽桑、养蚕、蚕病、蚕种、制丝、蚕业经济、蚕桑副产品综合利用和野蚕方面的科技文章以及有关茧丝绸方面的政策法规等。辟有技术体系建设、热点聚焦、综述、科学试验、产业论坛、技术与经验、质量标  相似文献   

19.
2005年广西蚕业生产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丽萍 《广西蚕业》2006,43(1):44-48
本文系统总结了2005年广西蚕业生产情况,从蚕桑生产、蚕茧收购、蚕种生产、蚕茧加工、农民增收、效益增长等方面分析2005年广西蚕业发展的成效和特点。尽管受高温干旱、特大洪涝灾害的影响,2005年广西蚕桑产业仍取得巨大成绩,蚕茧产量跃居全国第一位,成为我国最大的蚕桑省区,对增加农民收入,稳定我国茧丝绸原料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创建蚕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茧丝绸产业化经营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志用  杨斌 《广西蚕业》2004,41(2):34-37
栽桑养蚕是我们江苏省东台市致富农民的主要项目,茧丝绸是我市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市现有桑园面积11万多亩,养蚕农户5.5万户,年产鲜茧12000多吨,拥有缫丝、织绸、服装等深加工企业20多家,行业年产值10亿元,利税5000万元。我们公司系东台市茧丝绸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肩负着全市(除富安外)的蚕茧生产、收购和经营,联结各缫丝及丝绸深加工企业。近年来为我市茧丝绸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先后多次荣获国家和省级茧丝绸行业主管部门的表彰,特别是对我们创建的蚕业合作经济组织及茧丝绸“一条龙”产业化发展的做法,同行们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