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秋 ,在南京八卦洲发现俗称“钻心虫”对芦蒿危害 ,经研究鉴定 ,该害虫是白钩小卷蛾 [Epiblema ( E) foenella Linnaens],介绍了该虫的形态特征、为害特点 ;探讨其生活习性、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2.
1999年秋,在南京八卦洲发现俗称“钻心虫”对芦蒿危害,经研究鉴定,该害虫是白钩小卷蛾[Epiblema(E)foenella Linnaens],介绍了该虫的形态特征、为害特点;探讨其生活习性、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3.
描述了我国鳞翅目卷蛾科小卷蛾族的两新记录种--落叶松小卷蛾[Cydia laricicolana (Kuznetsov 1960)]、林超小卷蛾(Pammene nemorosa Kuznetsov 1968)成虫的外部形态和解剖特征,生物学特性和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忍冬双斜小卷蛾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及忍冬双斜小卷蛾在辽宁省朝阳市的发生规律、生态、生活史及生物学特性,为科学防治忍冬双斜小卷蛾提供了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5.
国槐小卷蛾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槐小卷蛾的特征特性,针对国槐小卷蛾的生活习性及为害特点,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国槐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介绍伊犁地区薄荷黑小卷蛾的生物学特性、生活史和生活习性,并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技术,以为当地薄荷黑小卷蛾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初步掌握梨园内梨小食心虫和棉褐带卷蛾成虫的发生规律,采用性诱剂进行了定期调查。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成虫春季发生期较整齐,之后世代重叠,1年有3个发生高峰,其中6月23日至7月2日、7月28日至8月25日是全年成虫发生最高峰期;棉褐带卷蛾世代不重叠,1年发生5代,其中8月15日至8月25日是全年成虫发生最高峰期。  相似文献   

8.
何陈攀  杨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3895-3895,3897
[目的]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细梢小卷蛾(Rhyacionia leptotubula)成虫羽化率与寿命2个生物学参数。[方法]测定了不同温度(5、10、15、20、25℃及室温)下细梢小卷蛾成虫的羽化率与成虫寿命。[结果]低温(5℃)不利于细梢小卷蛾成虫的羽化与存活;高温时(25℃),成虫存活时间减少;10~20℃较有利于细梢小卷蛾成虫的羽化与存活。[结论]为进一步了解细梢小卷蛾成虫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松线小卷蛾生物学特性的了解,可确定最佳防治时间,采用化学、生物、机械及营林方法等措施防治松线小卷蛾各有利弊。  相似文献   

10.
徐光余 《农技服务》2008,25(7):142-142
阐述了金钱松小卷蛾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