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对2008~2009年从黑龙江北部、东部、中部、南部等大豆产区采集的典型大豆疫霉根腐病株和病土进行分离纯化,得到64个大豆疫霉菌株;用国际上通用的一套鉴别寄主进行毒力测定,将病原菌划分为10个毒力类型,在不同来源的发病样本范围内明确了不同菌株的毒力类型和分布.用下胚轴创伤接种方法鉴定了73个大豆品种对不同大豆疫霉根腐病菌菌株的抗性反应,结果有29个品种抗4个以上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株,占鉴定总数的39.7%;在被鉴定的新品系中抗性表现最好的是07-1-1,它对1、3、11、21、24分离物均表现为抗病. 相似文献
2.
我国马铃薯晚疫病群体结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马铃薯晚疫病生理小种、抗甲霜灵菌株、A2交配型等方面的研究情况,对其产生原因及危害进行了分析总结,并针对抗病育种、化学药剂的研制和使用以及种薯选用等方面从理论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东部地区大豆疫霉病致病型及毒力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2008年从黑龙江东部地区佳木斯、绥滨、富锦、桦川、桦南、双鸭山、抚远、密山、依兰、汤源、集贤、宝清等采集的典型病症大豆疫霉病株上分离53份菌株,用国际上通用的一套鉴别寄主(分别携带Rps1a,Rps1b,Rps1c,Rps1d,Rps1k,Rps3a,Rps6,Rps7基因),鉴定出1、13、17和三个致病型;其病原菌可以划分为四个毒性类型并初步明确了其毒力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引起的晚疫病是目前危害马铃薯生产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明确A2交配型在黑龙江省的存在与否,对晚疫病防治策略的制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将采自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嫩江、讷河、克山、海伦、绥棱、绥化、巴彦、呼兰、哈尔滨、双城、林口、望奎的马铃薯晚疫病样品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24个菌株,通过对峙培养鉴定方法进行交配型测定,结果显示:124个菌株中未发现A2交配型菌株,表明黑龙江省未出现马铃薯晚疫病A2交配型。 相似文献
5.
6.
7.
采用国外一套鉴别寄主对2009~2012年黑龙省大豆产区的疫霉菌毒性变异及毒力结构进行了系统测定.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豆疫霉菌含有目前已知的全部致病基因,能克服所有已知的主效抗性基因.供试的300个疫霉菌株可分为28种毒力结构,毒力类型1a,7;6,7;7;1a,1c,6,7;1a,3c,4,6,7;1a,1d,3c,5,7;1b,1k,4,6,7是黑龙江大豆疫霉的主要组成类型,分别占测定菌株数的17% 、21%、9%、7%、4%、5%、6%,前3种毒力类型在黑龙江省东部、中部和北部大豆主产区内均有分布.黑龙江大豆产区中的大豆疫霉毒力结构比较复杂,种类最多的哈尔滨和齐齐哈尔地区达到了15种.rps1k基因是重要的抗病基因,目前已经存在对它具有毒性的病原菌,并且所占比例为10.3%,表明黑龙江大豆生产区存在着疫霉菌的强毒性菌株.因此,亟需挖掘新的抗病基因和培育新的抗病资源. 相似文献
8.
9.
6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菌落直径法测定了金雷多米尔、杀毒矾、克露、克霜氰、大生M-45和进富6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供试的6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菌丝生长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克露对晚疫病菌毒力最强,其EC50值为0.16μg·mL-1,毒力最差的是大生,其EC50值为2.89μg·mL-1,其余4种药剂按毒力大小依次为克霜氰、金雷多米尔、进富和杀毒矾,其EC50值分别为0.24μg.mL-1、0.28μg·mL-1、0.43μg·mL-1和1.17μg·mL-1。根据室内毒力测定结果及药剂特性,供试的6种杀菌剂在生产上可视病害的发生情况交替使用,以避免或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2008~2011年在黑龙江省共分离了41个马铃薯晚疫病菌,并测定了这些菌株对瑞毒霉和霜脲氰的敏感性和交互抗性。瑞毒霉测定结果显示6个(14.63%)菌株显示为敏感性,11个(26.83%)菌株显示为中抗,24个(58.54%)菌株显示为抗性。这说明黑龙江省分离的晚疫病菌已对瑞毒霉产生抗性。对于霜脲氰,EC50值为0.0630~2.1289μg/mL,最不敏感菌株是最敏感菌株的33.79倍,敏感性基线值为0.1879μg/mL。交互抗性分析结果显示,未产生交互抗性的菌株为73.16%,产生交互抗性菌株为26.84%。以上结果说明霜脲氰和瑞毒霉不能交叉使用。 相似文献
11.
12.
2006~2008年在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共分离获得99株马铃薯晚疫病菌,并测定了这些菌株的交配型、瑞毒霉敏感性、同工酶基因型和mtDNA单倍型。交配型测定结果显示在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分离的所有菌株均为A1交配型。瑞毒霉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敏感性菌株占14.1%,中抗菌株占7.1%,抗性菌株占78.8%,表明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发生的晚疫病菌已对瑞毒霉产生抗药性。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分离的所有菌株中发现了两种mt DNA单倍型(Ⅰa和Ⅱa)。其中,Ⅰa单倍型占11.1%,Ⅱa单倍型占88.9%。根据Gpi和Pep图谱,本试验发现了3种同工酶基因型,其中优势同工酶基因型是Gpi:100/100,Pep:100/100。根据菌株的交配型、同工酶基因型和mtDNA单倍型,共发现4种基因型,其中,multi-locus基因型A(84.9%)是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发现的优势基因型,但也出现了新的基因型分化。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马铃薯》2017,(1):45-53
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最具毁灭性的病害,生理小种是晚疫病菌重要的表现型之一,其组成与变异直接关系到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与流行。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中国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多样性及生理小种毒力基因的复杂性,并指出了目前中国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研究存在的问题,为今后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土壤中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的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不同类型土壤中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的多样性,以分离自5种不同类型土壤的176株P. sojae为研究对象,利用基因推导法和AFLP分子标记技术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土壤中P. sojae无毒基因型、无毒基因种类、无毒基因组合和群体致病力均表现出差异性,其中黑土、白浆土和草甸土中的P. sojae无毒基因型、无毒基因种类和无毒基因组合多样性相对丰富,群体致病力中等偏弱;盐碱土中的P. sojae无毒基因型、无毒基因种类和无毒基因组合多样性丰富度较低,群体致病力相对较强;风沙土中没有分离到P. sojae。聚类分析表明,以0.76为阈值时,可将176株P. sojae划分为6个组,其中黑土和白浆土中的P. sojae呈现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草甸土和盐碱土中的P. sojae遗传多样性丰富度较低。综合分析表明,黑龙江省P. sojae群体无毒基因和遗传多样性丰富,并与土壤类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17.
18.
Jadwiga Śliwka Sylwester Sobkowiak Renata Lebecka Jose Avendaño-Córcoles Ewa Zimnoch-Guzowska 《Potato Research》2006,49(3):155-166
A total of 93 single-lesion isolates of Phytophthora infestans were collected from late blight diseased potatoes grown in several locations in Poland, in the years 2002–2004. They were
tested for mating type, virulence, aggressiveness and metalaxyl resistance. Sixty one percent of the isolates was of the A1
and 39% of the A2 mating type. Regarding virulence, complex races predominated. Most of the isolates were highly and moderately
aggressive. Among isolates, tested together with 38 previously collected (1995–2001) ones, 14.5% was metalaxyl resistant,
3.5% intermediately resistant and 82.0% of the isolates was sensitive to metalaxyl. In addition, 14 isolates tested with three
simple sequence repeat markers showed high genetic diversity. These data indicate that Polish population of P. infestans is diverse and aggressive, with potential for sexual recombination and spreading of fungicide insensitivity. 相似文献
19.
2011-2015年连续5年对大豆蚜田间种群及其天敌的发生情况进行定点、定期监测。结果表明:2011-2015年大豆蚜始见期基本一致,6月中旬始见大豆蚜,不同年份大豆蚜量达到峰值的时间不同。无论大豆蚜发生的早晚,在始见期后的25 d,有蚜株率达到一个峰值。在适合大豆蚜发生的2011和2012年,第一个高峰后的15~20 d有蚜株率达到第二个高峰。大豆蚜始见期后的20~25 d,大豆蚜种群增长率达到最大值;大豆蚜的种群增长率在35~45 d后逐渐开始下降。从本研究看,天敌数量随着大豆蚜量的增长逐步达到的高峰,天敌始见期比大豆蚜始见期晚15 d左右,终见期比大豆蚜早20 d左右,种群数量的高峰期比大豆蚜量的高峰期早5~10 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