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茂兰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研究蝶种资源具有重要意义.1998年,笔者承担了<贵州 茂兰昆虫>蝶类部分的编写任务,拟定在原有文献[1]资料的基础上作些补充调查来完成.在 补点采集标本中,新采到分属8个科的斜纹绿凤蝶、完善绢粉蝶、异型紫斑蝶等9个蝶种,这 样,茂兰已记载的蝶类就有10科68种.  相似文献   

2.
眼蝶为鳞翅目(Lepidoptera)眼蝶科(Satyridoe)昆虫,据周尧的《中国蝴蝶分类与鉴定》介绍,全世界已记载的眼蝶有3000种左右;已知中国有264种,全球各地均有分布,是研究蝶类分布比较重要的一个科。在佳木斯地区蝶类资源调查中,笔者共采集到眼蝶23种。现就眼蝶及其在蝶类工艺品应用方面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3.
为贵州省8个自然保护区沫蝉科昆虫分类及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利用Jaccard相似性系数对贵州省茂兰、梵净山、赤水、雷公山、习水、麻阳河、宽阔水以及大沙河8个自然保护区的沫蝉科昆虫种类进行了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贵州茂兰等8个保护区共有沫蝉科昆虫42种,其中含12个贵州新纪录种。以大沙河和习水的相似性系数最高,为0.53;其次是大沙河和雷公山的相似性系数,为0.52;相似性系数最低的是雷公山与赤水,仅为0.13。  相似文献   

4.
茂兰自然保护区的眼蝶资源及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4月~2009年7月,我们对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眼蝶科(Satyridae)进行采集,获得8属22种。其中,豹眼蝶属(Nosea)为茂兰新纪录属,三楔黛眼蝶(Lethe mekara)、重瞳黛眼蝶(L.trimacula)、蛇神黛眼蝶(L.satyrina)、豹眼蝶(Nosea hainanensis)、台湾矍眼蝶(Ypthima formosana)和魔女矍眼蝶(Y.medusa)共6种为茂兰新记录物种。矍眼蝶属和黛眼蝶属种类最多,为优势属。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茂兰保护区眼蝶以古北—东洋共有种和东洋区种为区系的优势成分;在中国地理区划中具有14个分布型。与国内其他自然保护区相比,茂兰保护区的眼蝶资源比较丰富,应该作为种质资源加以保护,并可适度开发和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5.
深圳地区蝶类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载了深圳地区9科65属113种的196类(其中含亚种79个。以下简称“种”)蝶类。其中,蛱蝶科最多(46种,占23.47%),凤蝶科、弄蝶科次之(分别为33种和32种,占16.84%和16.33%),而未发现绢蝶科、珍蝶科和喙蝶科的蝶类。东洋区系种占绝对优势,达133种,占67.86%;其次为东洋-古北界区系,40种,占20.41%。同时,分析了深圳地区蝶类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在调查三峡库区蝶类的同时,对重庆市的其他区(县)也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再加上《三峡库区蝶类调查报告》中重庆部分的蝶类和文献记载及2001年5月至9月对永川、南川、江津、巴南、北碚、秀山、酉阳、武隆、城口的重复调查,已知重庆市分布的蝶类有12科、185属、447种。在12科蝶类中,最多的是蛱蝶科128种,其他各科依次为眼蝶科87种,弄蝶科74种,灰蝶科66种,凤蝶科36种、粉蝶科32种、蚬蝶科11种、斑蝶科6种、环蝶科4种、绢蝶、珍蝶、喙蝶各1种。在重庆分布的447种蝶类中,中华虎凤蝶是国家二级保护蝶类;属于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蝶类9种,它们是:金裳凤蝶、宽尾凤蝶、喙凤蝶、冰清绢蝶、双星箭环蝶、简环蝶、黑紫蛱蝶、枯叶蛱蝶、大伞弄蝶。重庆市蝶类的区系成分是:东洋种290个,占重庆市已知蝶类64.9%(290/447),古北种38个,占8.5%(38/447),东洋古北共有种110个,占24.6%(110/447),广布种9个,占2.0%(9/447)。重庆蝶类区系以东洋种成分占优势,古北种成分所占比例小,具东洋界的基本属性。东洋古北共有种和广布种119个,共占26.6%,表明重庆蝶类区系具明显的过渡性。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蝶类调查报告(Ⅰ)报道了重庆市凤喋科,绢蝶科,粉蝶科,斑蝶科,环蝶科,眼蝶科,蛱蝶科等7科蝶类的名录和在重庆市各区(县)的分布,共100属,294种,该文报道其余的5科85属183种,并进行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8.
六盘山蝶类资源分布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调查整理,六盘山的蝶类共分8科67属116种,主要分布在海拔1800-2500m的林涧谷地,且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分布的种类和数量为最多。其中蛱蝶科、眼蝶科和灰蝶科蝶类为广布的常见种,粉蝶科和弄蝶科蝶类为中间种,凤蝶科、绢蝶科和喙蝶科蝶类为稀有种,珍稀蝶类有丝带凤蝶(Sericinus teleamon Donoven)和黑凤蝶(Palilio bianor Cramer)。  相似文献   

9.
长白山蝴蝶种类、分布及数量的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1996-2000年,在长白山区设置了5块样地,对本地区蝴蝶的种类、分布及数量做了详细地调查研究,共采集标本2700余只,鉴定整理出了8科、96属、187种,其中凤蝶科4属7种,绢蝶科1属4种,粉蝶科7属17种,眼蝶科17属25种,蛱蝶科28属63种,喙蝶科1属1种,灰蝶科27属46种,弄蝶科16属23种。添补了喙蝶科一个新科及横眉线蛱蝶、曲纹银豹蛱蝶、艳灰蝶等15种蝶类在长白山分布的新纪录,收集了不同的蝶类在长白山5个垂直自然带的分布区域及数量等数据和资料。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贵州省不同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的分布与主要环境因素的关系,运用G-F指数对贵州省茂兰、赤水、大沙河、宽阔水、梵净山、雷公山、野钟和柏菁8个自然保护区的12科、45属、86种(亚种)爬行动物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爬行动物的多样性与主要环境因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8个保护区中,雷公山物种最多;茂兰的G指数、F指数和G-F指数最高;各保护区的优势科均是蛇亚目游蛇科;各保护区爬行动物的物种数与保护区面积及森林面积均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与经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隶属于华中华南区种的物种数与经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隶属于华南区种的物种数与纬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年均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G-F指数与森林面积和经度呈显著线形关系(P<0.05);G指数、F指数与森林面积和经度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11.
记载了两院蝶类10科、90属、180种(含亚种),其中蛱蝶科46种(占25.56%),弄蝶科27种(占15.00%),最少珍蝶科1种(占0.56%)。主要成分:蛱蝶科(环蛱蝶属),凤蝶科(凤蝶属、青凤蝶属),粉蝶科(迁粉蝶属)等科属种类。属、种以蛱蝶科最丰富,个体以凤蝶科最多,珍蝶科的属、种和个体数量最少。  相似文献   

12.
对采自陕西平河梁自然保护区蝶类标本进行鉴定,发现该保护区蝶类共8科44属68种,其中凤蝶科5属10种,粉蝶科5属15种,眼蝶科8属13种,灰蝶科2属2种,蛱蝶科19属23种,环蝶科2属2种,蚬蝶科1属1种,弄蝶科2属2种。分类统计表明,在属级阶元上,采集的44属中,蛱蝶科>眼蝶科>凤蝶科=粉蝶科>环蝶科=灰蝶科=弄蝶科>蚬蝶科,蛱蝶科居于优势地位,占总属数的43.18%;在种级阶元上,采集的68种蝴蝶中,蛱蝶科>粉蝶科>眼蝶科>凤蝶科>环蝶科=灰蝶科=弄蝶科>蚬蝶科,仍以蛱蝶科占优势,占总种数的33.82%;平河梁自然保护区单属种较多,有31属仅分布1种,占总属数的70.45%;从单属种分布来看,蛱蝶科>眼蝶科>凤蝶科>灰蝶科=弄蝶科=环蝶科>蚬蝶科>粉蝶科;平河梁自然保护区具有蝴蝶属级多样性较高的特点。区系分析表明,平河梁自然保护区的古北界蝶类有6属8种,分别占总数的13.64%、11.76%;东洋界蝶类有20属20种,分别占总数的45.45%、29.41%;广布种有27属40种,分别占总数的61.36%、58.82%;以广布种为优势成分。从世界动物地理区系看,平河梁自然保护区蝶类分布极不平衡,是以古北和东洋区共有种为主体构成的;从中国动物地理区划来看,平河梁自然保护区属华中区,共有种较多,具有较为丰富的蝶类资源。  相似文献   

13.
贵州茂兰凤蝶组成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凤蝶进行采集,经鉴定共计6属18种;结合相关文献记录,茂兰保护区的凤蝶共计13属34种,其中珠凤蝶属(Pachliopta)为茂兰新记录属,红珠凤蝶(Pachliopta aristolochiae)和客纹凤蝶(Paranticopsis xenocles)为茂兰新记录物种,宽尾凤蝶、绿带燕凤蝶、客纹风蝶和铁木剑凤蝶为中国珍稀蝶类.凤蝶属凤蝶的丰富度最高,在保护区的分布最广,为优势属;中国珍稀蝶类绿带燕凤蝶和客纹凤蝶具有较大的种群数量.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茂兰保护区凤蝶古北-东洋共有种和东洋种相互混杂,但是以东洋种为主,表现出明显的从古北种向东洋种过渡的特征;在中国地理区划中具有11个分布型,区系分布比较零散,但比较集中于华中区、华南区和西南区;凤蝶种系主要由华中区种、华南区种和西南区种组成,但以华中区种和华南区种为主.经比较,茂兰保护区的凤蝶与广西区系亲缘关系最近,与吉林、湖北区系的亲缘关系最远.与国内其他自然保护区相比,茂兰保护区的凤蝶资源非常丰富,应该作为种质资源加以保护,并可适度开发和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4.
哈达门国家森林公园的蝶类现已查明的有7科36属40种,其中,凤蝶科1属1种,绢蝶科1属1种,粉蝶科6属7种,灰蝶科8属9种,蛱蝶科11属12种,眼蝶科6属10种,弄蝶科3属3种。不同的生境中蝶类的分布不同。  相似文献   

15.
甘肃天祝地区蝶类多样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雄  马怀义  马正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3926-13928
2008~2010年每年7~9月,用野外观察、标本采集、制作和鉴定的方法,研究了甘肃省天祝地区的蝶类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鉴定到的蝶类共有8科54属78种,并且在该地区发现甘肃蝶类1个新记录属和10个新记录种。其中粉蝶科9属22种、蛱蝶科17属17种、眼蝶科13属14种、绢蝶科1属9种、灰蝶科9属9种、弄蝶科3属3种、凤蝶科1属2种、蚬蝶科1属2种,粉蝶科种数占总种数的28%,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16.
岩下大鲵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岩下大鲵自然保护区进行种子植物调查和标本采集的基础上,进行该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基本组成科、属、种的分析,并与贵州东部、南部、西部、北部和中部5个邻近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区系及其相似性系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该区内有种子植物131科、380属、630种,优势科较为明显,但优势属不明显。(2)区系分析表明,该地区区系性质以温带成分占优势,其中温带分布属有197属,占总属数的57.94%。热带分布类型亦占相当优势,有141属,占总属数41.47%,说明该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具有热带到温带过渡的性质。(3)地理成分复杂,特有成分贫乏。(4)该保护区与其邻近地区植物区系相似性很大,其中与关山、宽阔水植物区系的相似性最大,太平山、茂兰、草海次之。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蝶类调查报告(I)报道了重庆市凤蝶科、绢蝶科、粉蝶科、斑蝶科、环蝶科、眼蝶科、蛱蝶科等7科蝶类的名录和在重庆市各区(县)的分布,共100属,294种.该文报道其余的5科85属183种,并进行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8.
杨庆森  蔡继增  成珍君  陈忠原  王新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8844+8847-8844,8847
介绍了分布于小陇山林区的甘肃省蝶类新记录25种。这25种蝶类隶属于7科23属,其中凤蝶科2种,眼蝶科2种,粉蝶科1种,蛱蝶科3种,灰蝶科8种,弄蝶科7种,斑蝶科2种。  相似文献   

19.
对西浦森林公园4种不同生态环境中蝶类进行了资源调查和多样性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在西浦森林公园共收集到蝶类6科33属38种,共1 617只;在花卉栽培区观察到的蝶类种类和数量均最多,优势蝶种种类最多的是蛱蝶;花卉栽培区环境的多样性指数最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分析研究广东肇庆北岭山蝶类区系及其与广东省其它地区蝶类的相似性比较。【方法】于2000-2015年对北岭山蝶类多次进行系统的调查采集。【结果】广东肇庆北岭山蝴蝶共有10科75属140种。其中,凤蝶科7属20种;粉蝶科10属16种;斑蝶科5属13种;环蝶科1属1种;眼蝶科7属20种;蛱蝶科21属41种;珍蝶科1属1种;蚬蝶科3属7种;灰蝶科13属14种;弄蝶科7属7种。广东省新记录种4种,中国特有种9种,国家级保护种4种。组成以东洋区种为主体,占总种数的64.29%;无新热带区种类的渗入。北岭山与鼎湖山自然保护区蝶类组成较为相似,相似性指数达0.63,与深圳地区蝶类和石门台自然保护区蝶类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51和0.45。【结论】北岭山蝶类资源丰富,应加强对珍惜种类的保护、有害种类的防控以及观赏种类的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