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近年来,养虾业在养殖渔业中迅速崛起,并已向大面积、高密度、高产量发展,而虾病的危害严重地影响了这一产业的经济效益。据专家估测,虾类疾病所造成的年损失率在30%左右。目前已知的虾病已有40多种,最主要的病害是由弧菌引起的传染性疾 相似文献
2.
随着对虾养殖业的发展,特别是高密度养殖技术的推广,对虾细菌性病害时有暴发与流行,使虾农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造成对虾生产大滑坡。据调查引起对虾细菌性病害的主要微生物是弧菌。被弧菌感染的病虾,活动锐减,静伏时垂头弓背,游泳时无方向性,腹部肌肉的透明度有时会变小,血凝固速度变慢并失去原有的淡青色,食欲 相似文献
3.
一、发病和防治情况2002年6月10日,戈沽一口2.5亩的池塘发生了虾病,症状是:南美白对虾的触须变红、尾扇的尖部变红,有的是附肢变红,特别是游泳足最为明显,全身也呈红色。病虾活动减弱,在池边水面缓慢游动或沉底不动,有时作旋转游动或垂直游动,反应迟钝,摄食量减少。病虾头胸甲的鳃呈淡黄色,壳变硬,肝胰脏变异不明显,机体无黑斑症状。开始,一天死虾10多只,后来死亡数逐渐增加。根据以上症状,我们诊断为弧菌性红体病。按照一些有关资料上介绍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首先采用二溴海因进行全池泼洒,使池水呈0.3克/米3,同时投喂药饵。施药后的第三… 相似文献
4.
5.
对虾弧菌病的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肌肉注射感染方法,分别对感染非01群霍乱弧菌、溶藻弧菌和副溶学弧菌的病虾组织进行了同工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乳酸脱氢同工酶(LDH)和苹果酸脱氢同工酶(MOH)在健康虾与病虾间无明显差异。脂酶(EST)在肝胰腺中表达最明显,病虾酶活性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肌肉组织显示较明显,病虾该酶活性显著提高,是对虾体内免疫系统应激反应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对虾弧菌病发生时临界菌值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3000多公顷虾池检测496份病虾及水体,均证明致使对虾发生弧菌病、气单胞菌病时的临界菌量值为10~(4.5)~10~5个/ml,当虾池中弧菌数达到10~(4.5)个/ml时,对虾就可能发病,此时就需用药物预防或换水,并证明弧菌菌量与水温、饵料、对虾密度的关系为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8.
利用噬菌体防治对虾弧菌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副溶血弧菌人工感染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以口服和直接浸泡副溶血弧菌噬菌体两种方式处理对虾,9天内,实验组对虾的死亡率较弧菌对照组低66.7%,实验组对虾的组织器官中和实验水体中的弧菌含量均远低于弧菌对照组.实验结果表明:口服和直接浸泡副溶血弧菌噬菌体方式均可有效防治对虾弧菌病.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虾病原菌(鳗弧菌)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1987年7~10月福建省平谭县对虾养殖场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流行病。病虾活动力减弱,食欲下降,个体消瘦,头胸甲心区附近呈白色或浅桔红色,血淋巴液稀薄、混浊、不能凝固。因病虾步足、游泳肢及尾扇呈鲜红色,被称为“红腿病”。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从五只垂死病虾的心脏血淋巴液中分离到细菌作纯焙养,经肌肉注射和浸泡的人工感染方法,得到了与虾池中患病虾相同的症状。菌原菌是革兰氏阴性短杆鼠。以极生单鞭毛运动。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氧化酶、过氧化氢酶阳性。能还原硝酸盐成亚硝酸盐。精氨酸脱羧;鸟氨酸、赖氨酸不脱羧。V.P.阳性.在42℃中不能生长。不能在无盐和含有8%NaCl 的胨水中生长,但在含有3%和6%NaCl的胨水中生长良好。对弧菌抑制剂0/129敏感。经鉴定为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 Bergman)。 相似文献
10.
弧菌感染中国对虾患“肌肉白浊病”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患肌肉白浊病的中国对虾的血淋巴液中分离获得的两株弧菌AE_6和AE_7,运用浸染及肌肉注射法感染健康对虾,并对发病过程及症状进行观察,证明被感染的对虾出现的症状与原发病的相同,幼虾死亡率与水体中含菌量密切相关,注射病菌的对虾死亡率达100%,抗菌药可有效地抑制病菌感染。 相似文献
11.
对虾病害防治药物对浮游植物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报告了常用渔用药物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消毒剂对不同种类单细胞藻生长的影响不同,在试验所用的3种藻类中,扁藻最敏感,其次是三角褐指藻,最后是金藻3011;消毒剂对不同浓度单细胞藻生长的影响不同,随着液浓度的降低,消毒剂对其杀伤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2.
日本对虾亲虾的暂养、性腺促熟及幼体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了对日本对虾亲虾进行暂养及切除其单侧眼柄,同时配合适当的生态条件促其性腺成熟等技术措施,并进行了幼体培育。亲虾暂养成活率为83%;促熟率为76.2%;出苗2032.6万尾。 相似文献
13.
14.
15.
本试验研究改良了池塘水质环境,预防了疾病的发生和避免了虾蟹相残,使以虾为主的虾、蟹、藻混养试验池与对虾单养对照池的对虾成活率大体接近,实现亩均综合产量222.05kg,亩均产值6985.13元,亩均盈利2472.61元,是一种高产、优质、高效的多元化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6.
17.
渤海对虾洄游和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渤海对虾标志放流与重捕资料、渤海大面水文调查资料、渔场统计资料以及幼虾相对数量试捕资料,对渤海对虾的洄游、分布和中心渔场的位置进行了研究。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表明:每年6、7月份,幼对虾在渤海各海湾及河口水深10米以内的咸淡水交汇处生活;8月上旬至9月下旬由“低盐高温”区(盐度为22-28%,水温为26-28℃)游向渤海中部东侧或辽东湾中部的“高盐低温”区(盐度为30-31%,水温为20-23℃)索饵;9月下旬之后,因季风影响浅水区水温下降,原冷水团所在的深水区反而成为相对的高温区,对虾集中于“相对高温区”中。中心渔场位置及其稳定程度取决于底层水温、盐度分布及它们的稳定状况。渤海对虾具有趋向于底层水温20℃和盐度30.5%的习性。 相似文献
18.
本项实验通过虾体肌肉注射病原菌和人工创伤后用病原菌浸浴虾体后,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其对虾体血淋巴蛋白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病原菌可使血淋巴蛋白组分的分子量和含量增大或减小,从而使虾体表现出活力下降或死亡。 相似文献
19.
以酶学分析方法测定了中国对虾各期幼体几种消化酶活力,实验结果表明,在中国对虾幼体发育过程中,五种消化酶活力表现出四种变化模式,其中胃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活力逐渐增大,淀粉酶活力呈下降趋势,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力极微,在食性转换过程中,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和淀粉酶出现较明显的变化。中国对虾幼体消化酶活力对饵料中的营养物质有着明显的适应性,而且饥饿实验表明消化酶活力受个体发育的影响。作者认为中国对虾幼体消 相似文献
20.
唐海县虾池赤潮生物种类与赤潮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1992年,我们对唐海县虾池赤潮生物种类与赤潮类型进行了研究。共发现赤潮生物21种,赤潮类型4种(单相型、双相型、三相型和四相型)。研究结果表明:发生在该县虾池中的绝大多数赤潮为多相型赤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