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生态脆弱带沙化地流失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测定了我国生态脆弱带中4个地区沙样的土壤物理参数:土壤粒径、粒度分布和堆积密度,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指出了风沙的采源,并根据挟沙风的理论提出了防止风沙集成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以5种川西北沙化草地自然留存植物沙生苔草(Carex praeclara)、赖草(Leymus secalinus)、紫花列当(Orobanche coerulescens)、藏茴香(Carum carvi)和地八角(Astragalus bhotanensis)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5种草地植物的表观性状、构件含水量和生物量及其分配,分析5种植物的生长发育、资源分配对沙化生境的响应差异,探讨5种植物对沙化地生境的应对策略与适应机理。结果表明,1)5种植物的表观性状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沙生苔草通过冠幅,赖草通过根茎,地八角通过深根系,紫花列当和藏茴香通过扩大有性生殖来适应沙化生境。2)5种植物的含水量及其配比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沙生苔草、赖草和地八角的水分优先分配到生殖枝,紫花列当优先分配到茎叶,藏茴香则采用相对均衡的水分分配方式。3)5种植物的生物量及其分配也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沙生苔草生物量优先分配到根茎,赖草优先分配到地上茎叶,紫花列当优先分配到生殖枝,地八角优先分配到根部,而藏茴香则相对均衡的分配生物量到各构件。5种沙生植物对资源权衡分配的方式不同,但均能通过表型可塑性、水分利用能力和生物量分配等应对策略来获取或分配有限的可利用资源,增加其对生境的适应性,得以在沙化草地中留存下来。  相似文献   

3.
采用野外定点取样与室内培养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呼伦贝尔4种退化沙地土壤种子库密度多样性。结果表明:土壤种子库密度随草地沙化程度的加重而下降,且不同沙化阶段其下降率各异,从固定沙地到半固定、半流动、流动沙地,土壤种子库密度分别下降75.7%、83.4%和84.2%。种子库物种数的变异从固定沙地到半流动沙地变化较小,而到流动沙地变化较大,主要为一二年生植物(50%),多年生草本和灌木比例相对较少。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与密度变化不一致,其中半固定沙地最大,流动沙地最小。种子库群落相似性指数变化幅度在0.6087~0.9355之间,说明其空间异质性较小。  相似文献   

4.
草原生态脆弱期绵羊饲养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在干旱草原区生态脆弱期(冬春季节)放牧家畜,导致植被严重破坏和家畜跑青掉膘的“双损”现象,在该期进行绵羊禁牧,实行舍饲饲养和反季节育肥试验,在绵羊体重变化、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草原生态脆弱期采取绵羊较低成本禁牧舍饲是维护草原生态安全的较好方式,同时结合该期羊肉价格较贵的特点,搞好冬春反季节育肥出栏,则是促进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统一,较为理想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玛曲高寒沙化草地植物生态位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高寒沙化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和演替状况,对恢复生态环境、提高草地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样方法对玛曲高寒沙化草地20个样地的植物种群进行系统调查,并计算其主要植物的重要值、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结果表明:该草地当前的优势种为异针茅(Stipa aliena);生态位宽度最大的是亚优势种高山唐松草(Thalictrum alpinum)和乳浆大戟(Euphorbia esula),为0.974,而优势种异针茅仅0.941,说明优势种并不具有最强适应能力和竞争力,在群落中的地位也不稳定;生态位宽度大的物种之间具有大的生态位重叠值,其中高山唐松草和乳浆大戟生态位重叠值最大,达0.987,与其他种群之间的竞争也较强,表明高寒沙化草地的演替方向将是杂类草取代禾草的优势地位,如不及时治理,草地将进一步退化。  相似文献   

6.
为了预测不同粒度玉米在泌乳奶牛中瘤胃可降解干物质(RDDM)和瘤胃可降解淀粉(RDS)的含量,本试验选用5头带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泌乳奶牛进行尼龙袋降解试验。玉米的粒度分别为300、450、600、2 360和6 000μm。降解试验采用“同时投入,分次取出”的方法,取样时间点分别为0、2、4、8、12、24、48 h。结果表明,与玉米粒度之间:除了0 h的淀粉降解率的相关性较差(R2=0.311 3)外,其他各时间点的干物质和淀粉的降解率均表现出了较好的线性相关(干物质R2为0.679 0~0.933 4,淀粉R2为0.746 7~0.993 1,P<0.10);干物质的快速降解部分(R2=0.854 0)、慢速降解部分(R2=0.901 0)和RDDM(R2=0.879 9),淀粉的慢速降解部分(R2=0.862 0)和RDS(R2=0.929 0)均表现出了显著的线性相关(P<0.05)。本试验建立了通过粒度(x,μm)分布预测RDDM(y1,%)和RDS含量(y2,%)的回归公式:y1=67.96-0.005 4 8x,R2=0.88,P=0.019;y2=70.12-0.005 36x,R2=0.93,P=0.008。  相似文献   

7.
路科 《草业科学》2011,28(8):1572-1577
摘要:基于生态脆弱地区环境的敏感性和不稳定性等特征,构建一种包括主动性保护、开发性保护及重建性保护三层结构的旅游环保模式。采用推理演绎及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揭示传统旅游环保模式的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脱节性和环保行为的滞后性缺陷,虽然其已有部分程度上的脱节性改善,但仍不适用于生态脆弱地区的旅游环境保护。而较为有效的模式应是将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更加充分地结合,甚至环境保护工作要占较大比例或超前进行,而且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要向以开发行为的外界输入促进环境改善和环境重建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8.
玛曲高寒沙化草地生态位特征及其施肥改良研究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为高寒沙化草地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分析了玛曲高寒沙化草地植物群落特征,探讨施肥对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异针茅为玛曲当前高寒沙化草地的优势种。生态位宽度最大的是亚优势种高山唐松草和乳浆大戟,而优势种异针茅的生态位宽度仅为0.941。在沙化草地植物群落中,优势种并不具有最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且地位不稳定。生态位宽度大的物种之间具有大的生态位重叠值,其中高山唐松草和乳浆大戟种群生态位重叠值最大,它们与其他种群之间的竞争也较强,高寒沙化草地的演替方向将是杂类草取代禾草的优势地位。施肥可增加高寒沙化草地物种丰富度,其中氮磷配施和氮磷有机肥配施分别比对照的丰富度提高42.9% 和44.7%。氮、磷和有机肥混施后植物群落的Simpson指数和Shannon-Weiner指数与对照之间达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施氮磷肥后植物群落Pielou均匀度指数也与对照之间达极显著差异;采用氮、磷和有机肥混施的方案可最大限度的增加沙化草地的地上生物量,比对照地上生物量增加2.5倍。从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增加综合考虑,氮、磷和有机肥混施为高寒沙化草地施肥的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大黄经超微粉碎与普通粉碎后植物细胞在粒度分布和显微特征方面的差异。方法:采用激光粒度分析技术和生物显微鉴别方法,观察大黄超微粉和普通粉的生物特征。结果:大黄超微粉颗粒均匀,粒度呈对称单峰分布,基本无完整细胞存在;而普通粉颗粒大小不均,粉体粒度分布不对称,植物细胞完整。结论:大黄经超微粉碎后,粉末均质度明显改善,植物细胞破壁率明显提高,质量易于控制。  相似文献   

10.
甘南生态-民族文化脆弱区旅游交通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甘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脆弱生态环境,分析了草地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旅游资源的分布格局,提出了相关的旅游交通发展对策,以期为旅游交通理论的研究和甘南草地旅游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11.
高寒生态脆弱区不同扰动类型草地植被群落状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实地调查及实验室方法测定天祝高寒生态脆弱区5种扰动生境(一年生草地、多年生草地、围栏草地、牧道草地及"黑土滩"草地)的植被群落状况。结果表明,植物群落组成在一年生草地中99%为燕麦、多年生草地中80%为垂穗披碱草和无芒雀麦、3种天然草地中以嵩草、苔草、针茅、珠芽蓼、棘豆、委陵菜为主。群落高度、植被盖度及地上生物量在一年生草地中都相对较大,是人为因素(如农耕)干扰最强,其优势度随时间推移而上升,生境内植物种类多样性下降;而优势度在"黑土滩"草地中呈现低水平,是自然环境压力包括生物因素(如鼠类)干扰最强,原始植被破坏程度高,需要进行大量植被恢复工作,其群落高度、植被盖度及地上生物量也相对较低;其他生境的优势度随着放牧程度的增加而减小。由此可见,放牧和鼠害仍然是高寒草甸生态破坏的一个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为从微观视野认识“黑土滩”草地退化机理及为该类型草地改良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本研究以甘肃省天祝县高寒草地为例,测定分析了草地植被、土壤三大类微生物(真菌、细菌和放线菌)和氮素生理群(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好气性和嫌气性固氮菌)在空间层次和不同季节的数量变化。结果表明:“黑土滩”草地植被以微孔草和香薷为优势种,其盖度和植物量较低;微生物主要分布在0~20 cm,三大类微生物数量以细菌最多、真菌最少,分别占总数的84.60%和0.17%;氮素生理群数量以好气性固氮菌最多、嫌气性固氮菌最少,分别占总数的57.51%和0.05%。微生物数量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动态,8月份达到最大值,除土壤细菌(10月)之外,真菌、放线菌和各氮素生理群微生物最小值都出现在4月份。土壤氮素含量、草地植物量均与硝化细菌、好气性固氮菌数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反硝化细菌数量呈负相关关系,并且都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库布齐沙地土壤蛋白酶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Folin-Ciocalteu比色法对库布齐沙地不同生境下土壤蛋白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流动沙地中,土壤蛋白酶活性的季节变化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垂直变化为10~20 cm>2~5 cm>5~10 cm>0~2 cm。在半固定和固定沙地中,土壤蛋白酶活性的季节变化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垂直变化为0~2 cm>2~5 cm>5~10 cm>10~20 cm。在半固定沙地中无结皮类型的土壤蛋白酶活性大于藻结皮类型,在固定沙地中藓结皮类型土壤蛋白酶活性>藻结皮类型>无结皮类型。  相似文献   

14.
覆沙和土壤改良对白三叶网草皮坪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种子直播建坪的方法生产白三叶网草皮,播种时对坪床进行覆沙、土壤改良+覆沙两个处理,研究了各处理对草坪质地、密度、颜色、耐磨性和生长速度等坪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坪床表面覆沙增大了草坪草的密度,表现出较好的坪用性状;结合坪床表面覆沙再进行土壤改良,能明显促进草坪草的生长、加深草坪草的颜色、增强其耐磨性,从而提高了网草皮的质量和成坪速度,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建坪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类型下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含量特征,本研究以黄土丘陵区典型小麦地、云杉林地、苜蓿地为对象,基于实测数据,采用方差、相关统计分析,研究不同土地类型、不同土层深度(0~10 cm、10~20 cm、20~40 cm、40~60 cm、60~80 cm、80~100 cm)土壤SOC、TN、T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结果表明:3种不同土地类型土壤SOC、TN和TP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其平均含量分别为12.19、0.33和0.48 g·kg-1,小麦地和苜蓿地土壤SOC、TN和TP空间变异性较云杉林地偏大。SOC、TN含量为云杉林地>小麦地>苜蓿地,TP含量为云杉林地>苜蓿地>小麦地。土壤SOC、TN和TP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小麦地C/P显著(P<0.05)高出苜蓿地41.96%,N/P显著高出云杉林地、苜蓿地28.57%、36.19%。3种不同土地类型土壤化学计量比(C/N、C/P、N/P)均值分别为:39.61、31.53、0.83,且其C/N大于中国平均值(12.3),C/P、N/P较全国平均值(61.0、5.2)明显偏小,黄土丘陵区C/N较稳定。土地类型对土壤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有助于土壤养分的存留,有利于土壤生态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草地建设项目实施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推动下,山西省所辖13个县(区)的草地建设项目取得了预期的成效.基本草场、人工种草、草种基地、飞播牧草4项工程,为13个县(区)增加3.21%的植被覆盖率.  相似文献   

17.
几种生态因子对红砂和霸王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自然条件下进行了土壤温度、水分、播深及覆沙地境对红砂和霸王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模拟阵雨期(人工洒水)覆沙和未覆沙试验小区白天播种层土壤温度均较高,尤其中午(14:00)覆沙小区1和4 cm播种层土壤温度平均值分别高达43.2和37.3℃,未覆沙小区分别高达38.0和33.6℃.高温引发种子次生休眠是该期红砂和霸王种子不能萌发的主要原因.而且播种层土壤含水量日内下降十分明显,其中覆沙和未覆沙小区1 cm土层平均土壤含水量下降至0.11%和2.62%,也会引发种子产生次生休眠,成为红砂和霸王种子不能萌发的另一原因.自然连续降水期2种试验小区播种层平均土壤温度适宜,播种层土壤含水量高而稳定,满足了红砂和霸王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和较高水势的条件.因此,在干旱荒漠区进行荒漠草地的人工辅助建植,需要依靠连续性降水过程.自然条件下霸王发芽率最高的播深处理在覆沙小区为2 cm、未覆沙小区为1 cm;在2种试验小区内霸王幼苗生物量最大的播深处理均为2和3 cm.覆沙较未覆沙地境有利于霸王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播种当年霸王地上生物量为红砂的75~117倍.  相似文献   

18.
科尔沁沙地退化草场土壤养分的空间结构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利用地统计学的方法对科尔沁沙地东南缘退化草场土壤养分的空间分析表明:该草场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速效钾都具有明显的空间结构特征,但结构异质性的程度和尺度表现各不相同,空间相关度依次为0.788,0.470,0.758和0.650,变程依次为7.8,18.4,5.9和6.5 m,分数维依次为1.857,1.881,1.933和1.920.Moran's Ⅰ系数在近距离(1~2 m)内均在0.4左右,随着距离增大,迅速减少,克立格制图进一步形象地直观描述该地退化草场土壤特性的空间结构特征.指出土壤全氮是该地区草地生态系统退化和恢复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