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系杂交稻培矮64S/E32再生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关于两系杂交稻培矮 6 4S E32头季稻收割期和留桩高度对再生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的研究表明 ,头季稻最迟应在始穗后 30d收割 ,留桩高度以 2 0~ 35cm为宜。  相似文献   

2.
以水稻品种甬优2640为试验材料,头季稻机收时设计4个不同留桩高度(5 cm,15 cm,25 cm和35 cm)处理,研究不同留桩高度对甬优2640再生季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甬优2640在浦城县作机收再生稻栽培、在3月中旬播种时,再生季获得较高产量的适宜留桩高度为25 cm左右。  相似文献   

3.
根据2003年晚造在阳朔白沙镇观桥村的对比试验,低割禾桩有利于减少再生稻的发生,增加产量。早稻平泥收割(留桩高度0~2 cm)处理,再生蔸率为4.67%,比早稻留桩高度25~30 cm处理再生蔸率18.67%减少14.00个百分点;平均产量6 534kg/hm2,比留桩高度25~30 cm处理增产454.5 kg/hm2,增长7.48%。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甬优4149’头季稻机械收获留桩高度对再生稻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在10、15、20、25、30、35 cm等6个留桩高度下开展了大田试验。结果表明:随留桩高度提高,再生稻生育期缩短,再生苗数有所减少但成穗率显著提高,每穗粒数减少但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与产量显著提高。本试验条件下,‘甬优4149’头季稻机械收获留桩高度以30~35 cm为宜,能实现早熟、高产目的。  相似文献   

5.
以培两优210和培两优E32为材料,研究了留穗母体、去穗母体与离体条件下两系杂交稻不同节位腋芽的内源激素含量差异。结果表明:腋芽GA与IAA含量随留桩高度降低而提高,且低位芽提高幅度较高位芽大;与留桩40cm处理相比,离体扦插后9d,高位芽与低位芽GA和IAA含量均提高;离体条件下GA与IAA含量均表现高位芽大于低位芽,而母体条件下多以低位芽较高;扦插后9-15d,高位芽与低位芽CTK含量均降低,但两个时期均表现低位芽大于高位芽的趋势;与留穗处理相比,去穗处理腋芽GA含量提高,且留桩越低提高幅度越大,腋芽IAA含量变化在不同品种、不同留桩高度及不同时期间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高桩再生稻由于穗小粒少,产量不稳定,头季不能应用机收等缺点,严重制约了其在生产上的大面积推广应用。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从机收时的留桩高度、碾压带等方面对再生稻栽培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在0~5 cm桩高的再生季产量最高,说明在应用机收低桩再生技术进行再生稻生产时,应把留桩高度控制在5 cm内。稻...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C两优34156不同留桩高度对再生稻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两优34156再生稻理想的留桩高度为30~40 cm,产量可达到5 200 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豫南稻区水稻粮饲双优高效种植模式适宜播期和留桩高度,设置4个播期和3个留桩高度,研究不同播期和留桩高度对头季稻秸秆和再生季稻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同一留桩高度再生稻生育期相应推迟,鲜草量和干草量先增后降,有效穗数逐渐降低,结实率、每穗总粒数和产量先降后增;同一播期随留桩高度降低,生育期推迟,鲜草量和干草量增加,有效穗数和结实率下降,每穗总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增加。综合2季效益分析,以3月16日播种,留桩高度10 cm时2季产值最高。  相似文献   

9.
在再生稻生产中,头季稻的留桩高度是影响再生稻产量的关键因素.以籼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油菜-中稻-再生稻三熟制的赣中北红壤稻田地区,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留桩高度为10 cm(T10)、20cm(T20)、30 cm(T30)和40 cm(T40)处理下再生稻的干物质积累、再生力和产量变化.结果表明,再生季齐穗期和成熟期的干...  相似文献   

10.
留桩高度对再生稻根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培矮64S/E32为材料,设10,15,20,25,30,35,40 cm等7个留桩高度处理,研究了留桩高度对头季根系进入再生季后的活力恢复与维持、再生根的发生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根主要由低位再生苗产生;再生稻齐穗期,随留桩高度的降低,再生根根量及再生根根量占再生稻总根量的比例增大,而头季根根量减小;高留桩有利于头季根系活力的恢复与维持,而低留桩有利于再生根的发生.综合考虑根量、根系活力与吸收面积等因素,各留桩高度下,头季根仍是再生稻根系的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