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池塘养殖是我国的传统养殖方式,通常情况下,池塘经过3~5年的养殖,池底沉积有机物质或淤泥越来越多。特别是广大的农村池塘普遍存在,本来池塘水位就不够深,致使很多养殖池塘的水位过浅,养殖的水体空间窄小。这样的池塘如果不加以改造、整修,养殖环境条件就会恶化,养殖生产效益也会降低。但是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到人力、资金、技术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想改造、  相似文献   

2.
文蛤池塘养殖几种模式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innaeus)是一种埋栖性贝类,隶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异齿亚纲,帘蛤目,帘蛤科。一般生活在河口附近沿岸内湾潮间带沙滩或浅海细沙底质以及泥沙滩中,广泛分布于我国4个海区,是我国沿海常见的一种重要经济贝类,也是我国及我市出口创汇主要水产品之一。因此文蛤池塘养殖发展前景良好。但因文蛤池塘养殖产业起步晚,种苗来源杂,养殖技术不规范,导致养殖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产量高低不一、病害爆发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出口创汇效益。为此,笔者从2001年开始对慈溪市文蛤池塘养殖有关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对生产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在开展文蛤幼苗培育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于2003年9月-2004年10月,在慈溪市龙山海水养殖区文蛤养殖基地进行了文蛤池塘养殖几种模式对比试验,并通过生产试验进行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3.
董学鹏  李彤  于洁  孙万胜 《河北渔业》2019,(5):13-15,48
经济效益是每家生产企业追求的目标,池塘养殖业因为追求高效益,采取了高密度养殖,这样势必会造成病害传播及养殖水域的污染。现在渔业发展对养殖水体环境及排放的要求非常重视,我国在2018年制定了水产养殖水排放标准,养殖者必须遵守。近年来我中心对天津市的62家水产生产企业进行了尾水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大部分池塘富营养化、COD超标,尤其是高密度养殖池塘。多年来水产工作者摸索了各种养殖模式,不断探索池塘养殖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破坏养殖水域环境的养殖模式。2016年,通过参观学习交流,摸索出了适于天津的池塘养殖模式“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集成”。它是将一片池塘分成生态净化区、水质净化区、养殖水槽3个区域,水体在池塘中循环流动,养殖水除蒸发和渗漏需适当补水外,养殖水达到零排放,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此养殖模式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还有很多值得探索和提升的空间,对池塘养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2017年开始进行了3个养殖企业的试点建设,2018年开始向全市推广。本文详细介绍了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以期为这一养殖模式的推广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随着池塘的利用率越来越高,池底淤积也越来越严重。导致许多池塘水位过浅,养殖空间窄小。这些池塘如果不加以改造整修,就会恶化养殖环境,降低养殖效率。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及时整修这些浅水池塘而使其达到理想的水深又较为困难。如何使这砦浅水池塘发挥作用,以取得较好的生产效益,我认为在实际生产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张桂花  刘富聪 《河南水产》2007,71(2):15-15,17
池塘主养草鱼是近几年池塘养鱼的主要养殖模式。草鱼具有喜清水,对溶氧要求高,贪食暴长,易发病,死亡率高等特点,加之养殖户养殖技术不规范,导致养殖风险增大,特别是在富营养化的池塘中,成  相似文献   

6.
陈金仙 《水产养殖》2009,30(1):20-21
福建中南部海水池塘秋冬季由于长期养殖日本对虾和中国对虾,养殖方法单一粗放、技术水平不高,导致病毒传播蔓延,池塘老化等。自1997年后,对虾病毒性疾病的频繁发生,海水池塘单养对虾效益明显下降,造成养殖弱潮。为了减少养殖的肓目性、风险性,提高池塘综合效益,探索更多更好的养殖方法及品种,把池塘从单养模式改为混养模式。经过多年来实践证明,多品种混养有利于改善池塘生态环境,减少病毒发生,  相似文献   

7.
由于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老化、种质退化和养殖病害发生严重,导致养殖风险不断增大,养虾户出现亏损,严重影响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发展。罗非鱼是广盐性的鱼类,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养殖鱼种之一,但专养罗非鱼的利润偏低,也影响了养殖者的养殖积极性。罗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池塘和传统池塘养殖模式水质情况,开展了对两种模式水质监测。采用2019年5个监测点的监测数据,结果表明,试验期间传统池塘养殖模式的亚硝酸盐氮、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总磷含量一直高于工业化生态养殖模式,且溶解氧低于工业化生态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9.
福建中南部海水池塘秋冬季由于长期养殖日本对虾、中国对虾,且因养殖方法单一粗放、技术水平不高,导致病毒传播蔓延、池塘老化等。自1997年后对虾病毒性暴发病频繁发生,海水池塘单养对虾效益明显下降,后来把池塘从单养模式改为混养模式。经过多年来实践证明,多品种混养有利于改善池塘生态环境,减少病毒发生,能有效增强池塘的综合效益。笔者从2004年开始在福建莆田市后海垦区进行三疣梭子蟹、日本对虾、  相似文献   

10.
杨广 《科学养鱼》2003,(12):39-39
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池塘养鱼单产逐年增加,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的价格也在逐渐下降,渔民的经济收入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如何在现有养殖条件基础上,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成为广大渔民迫切关注的问题,如何提高养鱼技术及降低养殖成本为核心所在。本文就我国淡水养殖常规模式的增效措施进行探讨分析,以期为广大的养殖者提供参考。一、苗种的选择1.青、草、鲢、鳙苗种自我国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技术成功以来,淡水养殖主要鱼类苗种基本依靠人工繁殖提供,随着部分繁殖场生产时间的延长,繁殖用亲鱼老化,甚至出现近亲交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冬闲时段是建设和改造池塘的最佳时机。因为冬闲季节适合新建池塘,老池塘经过1年或多年养殖,肥料和饵料残渣、鱼类粪便、泥沙杂质日积月累,加之外界影响,多种致病细菌和敌害生物大量繁殖而引起鱼塘老化,各种养殖环境因子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此时如不及时改造,会直接影响下年养殖生产及效益的提高。现结合生产实际,简要介绍冬闲季节池塘的建设与改造方法。  相似文献   

12.
第三章,池塘成鱼养殖模式及技术要点第一节,池塘成鱼养殖生产模式一、主养鱼和搭配鱼的要求池塘养鱼日益新,放养模式要先进,  相似文献   

13.
《渔业经济研究》2005,(5):46-47
利用配合饲料,进行高投入高产出的鱼类精养,是目前池塘养鱼生产上普遍采用的一种养殖模式,在这种养殖方式中,饲料成本可占到养殖成本的60%以上。在当前池塘养殖效益低、增效难的状况下,如何降低饲料成本,已成为池塘养殖增加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北方,池塘主养鲤鱼已成为淡水养殖的主要模式,随着大规模连片池塘的开发,高密度精养鲤鱼已逐渐成为高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化养殖模式。由于与之相配套的养殖技术在许多地方不够规范,导致多处养殖产量不够稳定,甚至亏本。现将主养鲤鱼成鱼规范化养殖综合技术综述如下。 1池塘及池水环境条件 饲养鲤鱼成鱼的池塘环境条件包括池塘位置、水源水质、水深、面积、土质及池塘形态与周围环境等。应尽量采取各种措施,创造最适宜的环境条件。 1.1位置 应选择水源充足、交通方便、电力设备完善的地点建精养池,既有利于注排水,又方便养殖…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我国池塘养殖的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池塘养殖有悠久的历史。我国池塘养殖由传统的高产放养模式,向发展优质高效、附加值高、市场前景看好的名特优新品种规模化养殖;从规模产量向质量效益转变,因此当前我国的池塘养殖业正处在一个历史性转变时期。21世纪我国池塘养殖的发展趋势,大家均感兴趣,发表各自的看法。作者概述了我国池塘养殖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池塘养殖的改革与发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王向阳 《齐鲁渔业》2007,24(4):20-20
1.1养殖池塘不规范一是池塘水质差,单个池塘面积太小或水深太浅。二是养殖多年的旧池塘,淤泥厚,坡比小,清塘不彻底,敌害生物多。有的池中已养花蛤、文蛤或竹蛏等,未能进行彻底晒滩、清塘、消毒。有的是连片垦区虾池,养殖品种不一,规格不同。加之池塘渗透严重,造成晒滩不彻底。外堤中沟进排水污染严重。三是进出水条件差,有的垦区虾池小潮无法换水。四是淡水水源缺乏,海水的比重偏高。  相似文献   

17.
林培振 《齐鲁渔业》2008,25(2):26-26
近年来,我国北方沿海海参池塘养殖已成为渔业生产的支柱产业。海参池塘养殖的模式和人工礁的材料多种多样,其养殖效果参差不齐,特别是软泥底质的池塘,老化程度严重,清淤困难,海参成活率低,生长速度缓慢,病害时有发生,阻碍了海参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针对这一实际情况,2003年大连市金州区石河镇养参户王立云在6.7hm^2(100亩)水面软泥底质的池塘中,  相似文献   

18.
池塘养殖是我国目前水产养殖最普及的传统养殖模式。多年来,无论是淡水养殖还是海水养殖均主要依赖于池塘养殖生产模式。但随着养殖生产的发展,池塘老化问题日趋突显:塘埂坍塌,有些仅剩几十厘米,造成通行受阻,正常生产运输发生困难,底泥淤积,直接导致鱼病虾病频发,从而使养殖生产遭受严重影响,影响养殖生产的经济利益。如何对老化池塘进行改造,修复原有塘埂并防止其再次坍塌,恢复并提升池塘养殖原有的生产潜能,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的海水池塘养殖模式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水池塘养殖、滩涂贝类养殖及海上筏式养殖是海水养殖业的三大主要养殖方式。我国的海水池塘养殖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对虾的大规模养殖开始的.其间经历了对虾低密度养殖→对虾高密度养殖→两茬低密度养殖→多品种生态养殖的发展轨迹。循着这一演变轨迹可以发现,不同的养殖模式对海水池塘的生态效益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生态效益又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海水池塘养殖业的发展。本文拟从生态效益角度出发,对目前我国对虾池塘养殖的几种模式作一粗浅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20.
中国对虾是我国传统的优良养殖品种,但由于病毒性疾病的频繁发生,导致海水池塘单养对虾效益不高。为了寻找更好的养殖模式,提高综合效益,山东省日照开航水产有限公司在333,3hm^2(5000亩)海水养殖池塘中进行了中国对虾、菲律宾蛤仔生态健康养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