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山西某铬渣堆场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能还原Cr(Ⅵ)的细菌C2L,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反应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该菌株为霍氏肠杆菌(Enterobacterhormaechei).该菌株能在较宽的pH 值(5~9)和温度(25~45 ℃)范围内还原Cr(Ⅵ),最佳反应条件为pH8和30 ℃.在Cr(Ⅵ)初始浓度为50、100、200、400、800 mg·L-1时,C2L菌株对Cr(Ⅵ)的还原效率分别为99.3%、94.2%、85.6%、82.1%、58.2%.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在高Cr(Ⅵ)浓度下仍可表现出良好的还原能力,具有独特的还原Cr(Ⅵ)性能,在处理Cr(Ⅵ)污染土壤中存在极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对Cr(Ⅲ)和Cr(Ⅵ)的同时测定方法和选择性测定方法进行综述,分析不同测定方法的优缺点,对于Cr(Ⅲ)和Cr(Ⅵ)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湖北省某重金属矿区土壤中分离到1株抗Cr6 (Ⅵ)的菌株,命名为MDS07.该菌株可以在含12 mmol/L/的Cr6 (Ⅵ)培养基上正常生长.经对该菌株进行形态观察和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确认该菌株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a megaterium.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了该菌在系统发育中的地位.对MDS07进行了重金属抗性谱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对Cr、Zn、Ni等重金属具有较高的抗性.进一步研究发现,MDS07菌株同时含有chrB、czcD和nccA等基因,它们分别具有Cr、Zn、Ni等重金属抗性,表明MDS07菌株的重金属抗性是由抗性基因引起的.  相似文献   

4.
一株高抗铬真菌的分离筛选及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受铬污染的土壤中分离抗铬微生物。[方法]利用微生物分离纯化技术,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Cr^6+,经过不断的分离和驯化筛选耐铬真菌,根据其形态特征和菌落特征进行初步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包括生长曲线的测定、温度、pH值和渗透压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从玉林市周边地区受重金属污染较严重的10处土壤中分离筛选到1株在Cr(VI)浓度为1000mg/L时仍生长良好的抗铬真菌,根据其形态特征和菌落特征初步鉴定该菌为酵母菌,该菌在15~37℃的温度范围内生长良好,最适温度为28℃;pH在4~10时,菌株均能生长良好,其中最适生长pH为7.2;在NaCl浓度为0.5%~5%时,均能生长良好。通过抗性试验,发现该菌除了对铬具有较高的抗性外,对其它的重金属Pb、Cu、Fe和复合重金属Pb+Cu、Cu+Fe、Pb+Fe、Pb+Cu+Fe也具有抗性能力。[结论]该试验筛选到的抗铬真菌对自然环境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同时该菌对其他重金属也具有抗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不同作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对黄瓜和番茄有明显促生效应的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GPR).[方法]从番茄、黄瓜、茄子、辣椒四种蔬菜作物的根际土壤中进行分离,测定菌株的促生能力,获得优势广适菌株,再根据菌体形态、培养特征及16S rDNA部分序列分析进行鉴定.[结果]共分离得到24株细菌菌株,经平皿初筛,分别筛选出对黄瓜幼苗、番茄幼苗生长有显著促生作用的细菌11和5株,再经营养钵促生实验筛选出2株对黄瓜、番茄幼苗均具有显著促生作用的PGPR菌,经16S rDNA序列分析,分别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布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结论]所筛选细菌对黄瓜和番茄幼苗有显著促生作用,为进一步构建PGPR广适菌群提供了菌株资源.  相似文献   

6.
从河南某矿渣堆放区土壤中筛选到1株高效还原Cr(Ⅵ)的菌株,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以及16S rRNA核酸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该菌株为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命名为Z3。抗逆分析表明,Z3是1株嗜碱耐盐的好氧菌。通过正交优化试验确定Z3还原Cr(Ⅵ)的最适温度为36℃,最适p H值为9. 0,对70 mg·L-1Cr(Ⅵ)在24 h的还原率高达92%。Cr(Ⅵ)还原动力学分析表明,在静息条件下,Z3对Cr(Ⅵ)的还原呈现零级反应动力学特征;在生长状态下,Z3对Cr(Ⅵ)的还原呈现一级反应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纤维素降解细菌的分离鉴定和筛选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有效筛选纤维素降解细菌的方法。[方法]采用CMC-Na平板分离筛选具有高纤维素酶活性的细菌菌株并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其进行鉴定。[结果]从秸秆和土壤中分离筛选获得了2株具有较高纤维素酶活性的细菌菌株xg1和h10,通过总DNA提取、PCR扩增,经16S rDNA测序及序列分析初步鉴定它们分别为枯草芽胞杆菌和蜡状芽胞杆菌。设计了一种根据水解透明圈直径的大小以初步确定菌株产酶活力高低的方法,发现菌株产酶酶活与透明圈直径之间呈现一定的函数关系。[结论]用CMC-Na平板筛选方法,可避免大量的盲目无效劳动,大大提高获得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机率,是较好的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吴兰艳  戴友芝  梅杰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2):2453-2456
利用米糠吸附水中Cr(Ⅵ),分别对总Cr、Cr(Ⅵ)浓度和pH进行了定量测定,探讨了米糠对Cr(Ⅵ)吸附机理.结果表明,Cr(Ⅵ)是以HCrO4-形态通过静电吸引作用被吸附,在吸附过程中同时存在氧化还原和离子交换的作用机理.另外,分析了米糠经化学修饰前后的吸附效果和红外光谱,发现经化学修饰后的米糠对Cr(Ⅵ)吸附能力下降,且米糠中的胺基和羧基在吸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低温环境下纤维素降解细菌的分离与鉴定。[方法]采用低温培养的方法从秸秆堆肥中筛选出3株分解纤维素的细菌,通过PCR克隆这3株菌的16SrDNA并与相似菌株做比对,进一步构建分子进化树,来研究其分类情况。[结果]综合其个体形态、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16SrDNA发育树构建结果等分类依据,鉴定3株菌均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结论]WH3为Pseudomonasputida,WH1和WH12还需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寻找西洋参病原菌的高效生防菌,从多年生西洋参根际土壤中筛选出7株对西洋参病原菌有较强拮抗能力的细菌,并对多种西洋参病原菌有良好的拮抗作用,表现出拮抗的广谱性。通过扩增、测序得到7株菌的16S rDNA序列,运用ClustalX进行多重序列对比,并通过MEGA5.0方法构建16SrDNA系统发育树,结合菌体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鉴定,2确定菌株SJF-5、SJF-20为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 strain、菌株SJF-8为Bacillus aerophilus strain、菌株SJF-14为Bacillus amyloliquefacie、菌株SJF-24为Bacillus pumilus strain。2株Brebibacillus属中,菌株SJF-6、SJF-26均为Brebbibacillus borstelensis strain。本文首次报道了解淀粉酶芽孢杆菌、短杆芽孢杆菌、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对西洋参病原菌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生防细菌B579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试验针对蔬菜上常见的几种土传病害进行生防细菌的分离、筛选,获得了1株生防细菌,定名为B579,经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属。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紫外光照下Fe(Ⅲ)为光催化剂促进苯酚(C6H5OH)与Cr(Ⅵ)氧化还原反应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μmol·L-1Fe(Ⅲ)存在下初始浓度为200μmol·L-1苯酚的氧化速率和初始浓度为200μmol·L-1Cr(Ⅵ)的还原速率均得到明显提高,平均速率分别为3.4和4.0μmol·L-1·min-1,均比无Fe(Ⅲ)时的速率提高了1倍;降低溶液pH值有利于反应速率的增加,但温度的变化对反应速率影响不显著。增加初始Fe(Ⅲ)和苯酚浓度,同样能有效提高Cr(Ⅵ)的还原速率。Cr(Ⅵ)还原和苯酚的氧化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13.
猕猴桃细菌溃疡病(Actinidia bacterial canker)病原细菌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四川省苍溪县猕猴桃的细菌病害进行系统鉴定表明,该病属细菌溃疡病,其病原细菌为 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ea。病原细菌的鉴定属国内首次报导.  相似文献   

14.
反硝化聚磷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白洋淀采集的污泥为菌种来源,通过对存在于泥样中的菌进行富集、分离、筛选、除磷率测定、PHB颗粒染色和异染颗粒染色试验,初步鉴定出6株反硝化聚磷菌。经采用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除磷率均在50%以上。通过对这6株菌进行16S rDNA序列测定,确定菌株01074、01102、01105、01075和菌株D-52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01082属于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  相似文献   

15.
盐碱土壤中耐盐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盐碱土壤中分离筛选耐盐菌株12株,经鉴定分别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盐单胞菌属(Halomonas),微球菌属(Micrococcus)和芽孢杆菌(Bacillus)。各菌株均耐盐至10%,且对小麦、番茄、辣椒和黄瓜没有潜在致病性。  相似文献   

16.
葡萄霜霉病拮抗细菌N6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筛选葡萄霜霉病菌的拮抗菌株,为该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更多的资源.采用稀释平板分离法,从3个品种的健康葡萄叶片上分离得到细菌153株.初筛采用平板对峙法,得到5株拮抗辣椒疫病菌的菌株.采用叶盘法进行复筛,得到防治葡萄霜霉病效果好并且稳定的菌株N6,其防效达到74.2%.通过对菌株N6的形态、生长特性、生理生化反应、16S rDNA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该菌株为砖红微杆菌(Microbacterium testaceum).  相似文献   

17.
对福建省福农生化有限公司不同生境中的甲胺磷降解细菌进行分离,用磷脂脂肪酸分析方法对菌进行鉴定,同时对降解细菌的生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甲胺磷有降解作用的细菌共有22个属、28个种、67株菌株;在沟中污泥中分离到的降解细菌有8个属、12个种、35株菌株,其种类和数量多于其他的生境;而在各类降解细菌中,芽孢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分别有21株和19株,占分离到细菌总量的59.7%,其中的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在以上3种生镜中大量存在.  相似文献   

18.
水稻纹枯病拮抗细菌的分离和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水稻叶鞘、根系,玉米叶鞘和土壤中以及稻纹枯病菌菌核上分离到360株细胞,经平板抑菌初测得到59株拮抗菌。其中,抑菌带宽0.56~0.84cm的7株中,除B1-2-1外,其它6个MSE系列菌株均来自玉米叶鞘。分离材料不同,其拮抗细菌的分离率明显不同。即稻体最低(4.25%),土壤纹枯病菌菌核最高(23.8%),玉米居中(16.3%)。在室内人工接种病菌条件下,测定其中43个拮抗菌株对离体稻秆纹枯病的控制作用,筛选到防效在48.47%~90.95%的13株。其中,MSE1-7,PBR-1,MS2-1,L1-3-1,H1-4,L1-5-3的防效均达80%以上。对上述13个菌株补加MSE1-4,共14个供试菌,接种病菌,对再生稻纹枯病防效为32.00%~47.78%的5株(其中MSE1-4为47.78%,L1-5-3为40.44%)。其中,MSE1-4,MSE1-7对稻苗地上部生长有一定的抑制效应,干重分别比对照降低6.85%和1.34%,但对根系有促生作用,根系干重分别比对照增加10.25%和2.81%;L1-5-3,3′-71和MS2-1对稻苗地上、下部生长均表现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产氢不产氧光合菌株的快速筛选方法,从采自陕西、河南、安徽3个省8份不同水样中分离出的不产氧光合细菌,通过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细菌特征峰及16SrDNA鉴定等方法进行初步鉴定获得不产氧光合细菌,同时利用自制的产氢菌株快速筛选系统对其产氢能力进行检测,并分析菌液终点氧化还原电位与细胞产氢的关系。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31株光合细菌,其中18株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5株荚膜红细菌(Rhodobacter capsulatus)、4株球形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和2株固氮红细菌(Rhodobacter azotoformans),此外还有2株菌与Rhodobacter sp.TCRI 14相似。这些光合细菌的产氢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3株产氢性能较高,2株为沼泽红假单胞菌,1株为球形红细菌。通过菌液终点氧化还原电位与细胞产氢能力对比,发现产氢较高的菌株其菌液的终点氧化还原电位也明显较低。  相似文献   

20.
紫色土中Cr(Ⅵ)的吸持量因土壤基本化学性质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游离铁及pH是影响最大吸持量的主要因子,“双表面”Langmuir模式最适宜于描述紫色土中Cr(Ⅵ)的吸持作用。酸性紫色土中,由于羟基交换、形成双核络合物等作用,吸持达到平衡的时间较长;中性及石灰性紫色土中,吸持作用在极短时间内即可达到平衡点。酸性紫色土中吸持Cr(Ⅵ)的解吸量及解吸率都比中性紫色土高。酸性紫色土在整个吸持区内都存在专性吸附,中性紫色土在低吸持区以非专性吸附为主,高吸持区伴有专性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