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兴化地区进行了棉花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科棉6号、南农6号、南农8号、苏杂66、苏杂3号、创杂9号较其他品种早熟性稍好;各参试品种未见明显倒伏现象,无明显病株,抗病性较好。科棉6号、湘杂棉8号、创杂9号产量居参试品种前3位,分别为5 059.5、4 951.5、4 788.0 kg/hm2。  相似文献   

2.
棉花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朝棉1号、辽棉23号、辽棉19号、辽棉17号为研究对象,分别于辽宁省辽阳、黑山、北票、朝阳和新民两市三县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参试4个品种生育期在130~135d,霜前花率均达到90%以上,辽棉23号产量性状较好,且霜前皮棉、籽棉总产、皮棉总产均最高,朝棉1号纤维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3.
2018年在邢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农试场对自育和引育的7个常规棉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通过调查品种的生物学性状、产量、品质等因素,来鉴定棉花新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及纤维品质,为本地棉花品种选育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棉花品种 中棉35号、中棉12号、豫棉15号、冀668、冀91-19、抗5、春矮早、9907 2、试验方法 (1)按品种对比试验要求处理:一个品种为一个处理,随机排列,重复3次,行长12m,4行区,小区面积21.6m2,密度为9876/667m2,四周设有保护行.  相似文献   

5.
新疆棉花纤维品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具有棉花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新疆棉花素以原棉品级高、色泽好、纤维长而著称,是我国高品质棉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和出口产品。据多年统计,新疆平均细绒棉为1.85级,纤维长29.51mm,衣分36.4%;棉花一、二级品率连续保持在80%以上,棉花商品率高达97.5%。经过“九五”攻关,新疆已选育出一批丰产性好、抗病性强、纤维品质优良的早熟陆地棉新品系和一……  相似文献   

6.
进行不同制种类型棉花杂交种的产量因素和纤维品质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S系列(三系法制种)的籽棉产量相对较低,平均籽棉产量为2 846.67kg/hm2,组合间差异较大,最好组合为S7,产量3 270.00 kg/hm2;L系列(两系法制种)的籽棉总量居中,主要集中在2 850.00 kg/hm2左右,组合间差异较小;N系列(常规杂交制种)籽棉产量相对较高,产量集中在3 150~3 300 kg/hm2,高产组合比例较高,最高产量组合为L4,达到3 405.00 kg/hm2。在纤维品质方面:S系列马克隆值低,断裂比强度较大,品质稍好;N系列马克隆值高,断裂比强度差异较大;L系列纤维长度较好。综合各项性状:N系列有较好的产量优势,但制种成本高;L系列居中,S系列品质较好,产量上也有所突破,制种最为经济。  相似文献   

7.
高强纤维棉花种质系的纤维品质初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强纤维棉花种质系的纤维品质初析陈国平,沈新莲,周宝良,顾立美,陈松,黄骏麒,阮锡根(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南京210014)(南京林业大学基础课部)棉花纤维强度是原棉最重要的品质指标,与成纱品质有密切的关系[1,2]。高纤维品质种质系的培育成功[3,4...  相似文献   

8.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在玉米、水稻等作物上已取得非常显著的成效,在棉花上的利用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目前我国已经培育出了数十个抗虫杂交棉品种。杂交种在产量、抗性和纤维品质等方面的优势明显超过了常规棉品种。  相似文献   

9.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在玉米、水稻等作物上己取得非常显著的成效,在棉花上的利用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目前我国已经培育出了数十个抗虫杂交棉品种。杂交种在产量、抗性和纤维品质等方面的优势明显超过了常规棉品种。  相似文献   

10.
应对入世挑战提高新疆棉花品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我国加入“WTO”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棉花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的现实,从新疆棉花品质现状出发,在认真分析新疆棉纤维品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优化棉花品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新疆地区建成国家级最大的优质陆地棉出口生产基地的建议和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1.
转蚕丝芯蛋白基因获得高强纤维棉花植株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将棉纤维细胞特异表达启动子(E6)驱动的蚕丝芯蛋白基因导入陆地棉品种"泗棉3号"。共注射600朵花,收获497粒种子。通过GUS报告基因组化检测筛选,获得5株GUS阳性棉株。又经卡那霉素涂叶法鉴定,其中4株具有良好的卡那霉素抗性。用依据E6启动子序列和蚕丝芯蛋白基因序列设计的两对引物,对这5株棉花进行PCR扩增,获得1株转蚕丝芯蛋白基因棉株。纤维品质测定结果表明,这株转蚕丝芯蛋白基因棉花T1代纤维比强度达到34.6cN/tex,比对照"泗棉3号"(比强度为28.6cN/tex)提高了21.0%,T2代纤维比强度比对照平均增高23.3%。  相似文献   

12.
长绒陆地棉与常规品种杂交F_1代主要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绒陆地棉品系与黄淮棉区推广常规品种杂交F1代的绒长、马克隆值、比强度、株高、铃重、铃数、子指、衣分、皮棉产量共9个性状进行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株铃数是影响高品质棉花产量的最主要因素,子指则与皮棉产量呈负相关,单铃重对产量影响较小;中长绒材料在纤维长度、纤维强度和纤维细度同时达到育种目标要求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3.
鸡脚叶标记的三系杂交棉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超鸡脚叶、鸡脚叶和正常叶棉花不育系及其恢复系为亲本材料,按NCⅡ交配设计,配制5类不同叶形的24个杂种,对各叶形杂种产量、品质和光合作用等性状的表现及其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测定发现,超鸡脚叶、鸡脚叶、中鸡脚叶、大鸡脚叶和正常叶5类杂种的生育期依次随叶面积系数增加而延长,中鸡脚叶杂种因具有适中的生育期和叶面积系数,产量和光合作用性状的综合表现最好。与对照(中杂29)比,中鸡脚叶杂种的籽棉产量增加1.16%,皮棉产量增加2.06%,纤维长度增加3.60%,麦克隆增加2.33%,生育期缩短10d。不同时期光合指标测定的结果表明,中鸡脚叶杂种除了生育后期Pn(净光合速率)、Gs(气孔导度)和Tr(蒸腾速率)稍低于正常叶杂种和对照外,其它时期Pn、Gs和Tr高于正常叶杂种和对照,且Ci(胞间CO2浓度)低于正常叶杂种。Pn与杂种产量的大多数性状呈正相关,其中与籽棉产量相关性最大,铃数和铃重次之,果枝数最小。考察不同叶形杂种结铃期上、中、下层叶光合性状发现,超鸡脚叶和鸡脚叶杂种下层的光照强度、透光率、Pn和Gs高于其它叶形杂种,其中超鸡脚叶杂种透光率和Pn最大,分别比对照高94.12%和45.54%,但上和中层叶的Pn较低。中鸡脚叶杂种上、中、下三层Pn和Gs高于正常叶杂种和对照, 上层Pn较对照高8.06%,中层Pn较对照高1.67%,下层Pn较对照高30.77%。认为中鸡脚形杂种具有良好的光合作用特性,对于产量和品质优势的表达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上层Pn较对照高5.4%,中层Pn较对照高1.7%,下层Pn较对照高30.8%。研究认为中鸡脚形杂种具有良好的光合作用特性,对于产量和品质优势的表达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疆陆地棉品种基础种质变化分析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审(认)定棉花品种的来源及系谱分析,研究了棉花品种的基础种质资源,提出了多类型棉花品种创新方向及今后培育新品种的方法.研究为新疆棉花育种提供基础分析资料,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mRNA差异显示技术(DDRT-PCR)是分离差异表达基因的有效方法。以陆地棉组织培养过程中不同时期愈伤组织为材料,对RNA提取、PCR反应体系、银染条件等影响mRNA差异显示的关键因素进行优化试验,建立了一套适合棉花组织培养的mRNA差异显示体系。最终确定了优化体系(50μL)为:随机引物0.4μmol/L,锚定引物0.4μmol/L,dNTP 250μmol/L,Mg2+1.5 mmol/L,Taq酶1.5 U,退火温度为39.3℃。利用优化后的体系对材料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特异性好、条带清晰、背景干净。该体系简便、快捷、灵敏、高效,可用于分离差异表达基因。  相似文献   

16.
鲁雪林  王秀萍  张国新  刘雅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408-12409,12422
[目的]明确冀东地区棉田适宜的氮肥施用量。[方法]2009、2010年在唐海县滨海盐碱地进行了2年的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滨棉2号(Gossypium hirsutum L.)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不施氮肥对棉花生长发育影响较大,棉花株高、果枝数、成铃数均降低,籽棉产量显著低于各施氮处理;随氮肥用量的增加,棉花株高、果枝数、成铃数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氮肥用量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有重要影响,但过多施用氮肥对增产无益。[结论]冀东盐碱地棉花适宜施N量为337.5 kg/hm2。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研究在海岛棉与陆地棉纤维发育过程中苯丙烷代谢相关基因(PAL和4CL)表达模式的差异.[方法]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品种来源纤维在不同发育时期目的基因表达量.[结果]发现PAL1及4CL1基因的表达量随纤维发育天数的增加而增加,在陆地棉军棉1号中,基因表达量在15 DPA达到最高,而在海岛棉新海20号中PAL1及4CL1基因的表达高峰期则为20DPA.[结论]发现PAL1基因与4CL1基因的表达模式在海岛棉与陆地棉纤维发育过程中出现差异,海岛棉中两个基因的表达高峰期均晚于陆地棉,为逐步揭示海岛棉和陆地棉纤维品质差异的分子机理奠定了一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8.
李艳军  张小均  孙磊  孙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124-8125
[目的]比较新疆不同年代棉花品种光合特性与干物质积累的差异。[方法]以新疆不同年代的4个棉花主栽品种(kk-1543、新陆早1号、新陆早8号和新陆早13号)为研究材料,研究各棉花品种在盛花期、盛铃期和始絮期的光合特性与干物质积累的变化规律。[结果]早期品种kk-1543在盛花期具有明显光合优势,而现在品种新陆早13号在盛铃期和始絮期具有明显的光合优势。3个时期中,新陆早13号的单叶日平均光合速率较高,新陆早1号较低。从苗期至初花期4个品种的干物质积累速度为:kk-1543>新陆早13号>新陆早8号>新陆早1号。各品种的经济系数次序为:新陆早13号>新陆早8号>kk-1543>新陆早1号。[结论]近期品种和现在品种在盛铃期和始絮期光合速率较高,是其早熟不早衰及皮棉产量较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利用病圃鉴定和毒素鉴定,分别对35个具有陆地棉遗传背景的野生棉种质渐渗系和抗、感病对照进行抗黄萎病性鉴定。病圃鉴定结果表明,苏6005、苏6073高抗黄萎病,苏6025、苏6093抗黄萎病,而文5、苏6016、苏6022、苏6026、苏6035、苏6038等22个品种(系)达到耐病标准,鄂荆1号、苏6001、苏6007、苏6023、苏6042、苏6061等11个品种(系)感黄萎病。毒素浸根试验证实,24、48h致萎度不能真实反映供试品种(系)对黄萎病的抗性水平,而毒素浸根72h后,供试品种(系)对黄萎病毒素伤害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根据苗期毒素鉴定的72h致萎度,能够准确预测供试品种(系)成株期在病圃鉴定中对黄萎病的抗性水平,棉花对黄萎病抗性的毒素鉴定是一种简便、快速、高效、可行的抗病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20.
陆地棉纤维品质相关QTL定位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以湘杂棉2号和中棉所28两个具有共同亲本的陆地棉强优势杂交种的F2为作图群体,构建覆盖率较高的遗传图谱,发掘稳定的纤维品质相关QTL,为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利用SSR标记和JoinMap3.0软件构建陆地棉连锁图,利用Win QTLCart 2.5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分别对2群体6个纤维品质相关性状在F2和F2:3中进行QTL定位。【结果】利用包含245个多态位点、全长1 847.81 cM的遗传图谱检测纤维品质QTL。中棉所28群体在多环境平均值的联合分析中检测到22个QTL,三环境分离分析中检测到39个QTL;湘杂棉2号群体分别检测到18个和51个QTL。在A3、D2、D9等染色体上有QTL成簇分布现象,并在2个群体中发现一些不受环境影响,稳定遗传的QTL。纤维长度、纤维强度、麦克隆值和伸长率4个性状在2个群体中发现有8对共同QTL。【结论】这些稳定遗传的QTL可以用于分子标记辅助纤维品质改良的育种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