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草地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生态经济服务功能.面对当前严重的草地生态退化现状,保护草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尤为重要,但是,目前有关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与开发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只有加强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动态性和针对性研究,加强草地生态系统的多功能开发,才能真正实现草地生态系统生态经济社会效益高效统一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和2013年我国各类土地生态系统单位生态服务价值为基础,估算2005、2009和2013年安徽全省及各地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安徽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构成与质量的时空分布。研究发现,2005、2009和2013年安徽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为3846.055、3788.165和3754.096亿元。研究期间,各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各类用地对区域内生态服务系统价值贡献大小的排序均未改变。湿地、水域、耕地和草地4类用地的减少,是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主因。六安、安庆、宣城、黄山、滁州、合肥和池州7市生态系统的稳定,对于维系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13年各地市生态系统服务质量呈现明显的地带性分布规律,自南向北逐渐递减。  相似文献   

3.
评估贵州省天然草地生态系统价值对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贵州天然草地,解决贵州的最大生态难题要石漠化,具有重要意义。参照谢高地等提出的生态价值评估方法和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以及结合贵州天然草地(≥20 hm2)调查资料,对贵州省天然草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贵州省天然草地类型总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50061万美元/年,其中山地丘陵草丛类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占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总量的42.42%,为21238万美元/年;山地丘陵灌木草丛类生态系统服务生态功能价值占总量的41.08%,为20567万美元/年;山地丘陵疏林类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占到总量的14.98%,为7500万美元/年;山地草甸类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占总量的1.51%,为756万美元/年,山地丘陵草丛类和山地丘陵灌木草丛类两类占到生态服务价值占总量的83.50%,土壤形成与保护功能的生态服务价值所占比重最大、占27.19%,为13610万美元/年。  相似文献   

4.
石河子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石河子市1996、2000和2004年的土地利用动态数据进行分析,并利用Costanza R.等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公式计算了该区各研究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期内,土地利用结构整体变化显著,部分土地类型面积变化明显.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呈下降趋势,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则表现为增加趋势,而草地和水域的面积变化不大;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两增三减的趋势:林地和水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耕地、草地和荒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总体来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在整个研究期间呈增加趋势,即从1996年的2540.3×105元增加至2004年的2651.4×105元;通过对研究区生态系统各单项服务功能价值进行分析,发现在整个研究期间各单项服务功能变化程度有所不同,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导致了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明显,单项生态服务功能差异显著,生态服务功能总体呈增加趋势.土壤形成与保护和废物处理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构成中所占比重较大,达18 %以上.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也有一定的贡献,其构成比例在10 %~15 %之间.原材料和娱乐文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贡献较小,其所占比例在5 %以下.  相似文献   

5.
巴彦县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测算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耕地生态系统是支撑与维持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价值.论文以黑龙江省巴彦县为研究区,以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切入点,以2009年研究区实地采样监测土壤中N、P、K的含量等数据为基础,充分考虑各种作物类别和不同土壤的特性差别.运用生态经济学方法,利用GIS手段,测算研究区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结果表明,2009年研究区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所产生的间接价值为直接价值的3.55倍,耕地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在市场流通过程中,农民只获得其产品的直接价值,而间接价值未体现在农产品价值的组成上;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各项指标值有差异,依次为大气调节价值>保持土壤价值>耕地产品价值>涵养水源价值>维持营养物质循环价值>净化大气价值.因此,研究认为: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应调整耕地利用方式,充分发挥耕地大气调节等间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使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各项功能价值最大化.并对典型区域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定量化测算,为制定区域间生态补偿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确保耕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6.
以喀什市为研究区,使用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方法,从生态系统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旅服务等4个生态服务功能方面开展了基于山水林田湖草项目的荒漠绿洲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研究.结合山水林田湖草项目实施方案,将工程项目实施的生态效益价值量化,对比工程项目投资,评价项目实施方案的科学合理性.结果表明:(1)喀什市各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水域>湿地-草地>阔叶乔木-灌木林地>绿洲农田>荒漠-戈壁;(2)喀什市各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总量,水域>湿地-草地>绿洲农田>阔叶乔木-灌木林地>荒漠-戈壁;(3)喀什市各生态系统中,绿洲农田主要提供供给服务,水域主要提供调节服务,湿地-草地主要提供支持服务和文旅服务;(4)《喀什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实施方案》规划的喀什市工程项目科学合理,工程项目的实施能使喀什市荒漠绿洲生态系统更好地发挥生态服务功能,为当地提供更多的生态产品.  相似文献   

7.
以滹沱河上游地区2005、2010、2015、2018年4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价值当量因子法、敏感性指数等指标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5—2018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最大的为建设用地,动态度为5.80%,面积增加了25337.52hm2;其次为草地和未利用地,动态度分别为-0.27%和-0.20%,处于减少状态.(2)土地利用面积转移中,耕地转为建设用地最多,达12506.01hm2;其次为草地转为建设用地,为9734.03hm2.(3)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林地最大,贡献率在48%以上;其次为草地,达26%以上,两者占比合计超过75%,说明林地和草地是维持研究区生态服务功能的主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土壤形成与保护、废物处理、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功能为主,占比高达62%,食物生产和娱乐文化功能的价值最低.(4)2005—2018年研究区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轻微减少趋势,变化率为-1.37%,减少了236.16×106元.其中草地减少最多,变化率为-3.55%,减少了166.12×106元.因此,必须重视滹沱河上游地区林草保护,确保生态功能价值的主体作用,同时合理规划建设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减少耕地的占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基于能值理论评估草地生态系统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生态资产及其服务功能动态过程,以锡林郭勒草地植被层的生物量作为草地资产的重要指标,以其吸收CO2、释放O2、为畜牧业提供饲草、为生态系统提供有机物的功能作为服务功能价值指标,进行动态模拟。结果表明:自从1992年以来,锡林郭勒草地生态系统植被层生物量生态资产及主要服务功能的价值呈现出增长态势,到2004年,生物量生态资产的价值为2421亿元,主要服务功能价值1902亿元/a,生态系统的替代价值达到10031亿元。根据模拟预测,2031年,锡林郭勒草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生态经济价值将达到:生态资产(生物量)的宏观经济价值为2585亿元;主要服务功能的价值为1928亿元/a;生态系统的替代价值为10296亿元。  相似文献   

9.
宁夏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草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对各草地类型生物量订正的基础上,对宁夏天然草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同时也对宁夏人工草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①1980年宁夏天然草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为80.67×108元,1997年为43.96×108元,2004和2005年分别为21.22×108和16.28×108元。②宁夏天然草地主要草地类型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从1980~2005年逐年降低,温性草甸草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2004年有所增加,其余草地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逐年降低。③宁夏人工草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逐年增加。④宁夏天然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的经济服务价值所占比例非常小,生态服务价值占的比例较大。⑤1980~1997年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明显下降,2004~2005年没有明显变化,宁夏草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一直在下降,但都比当年的牧业总产值高。  相似文献   

10.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运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价值评估方法,对拉萨市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区各类生态系统的总价值为18 706.2×106元.a-1,是当年GDP的1.5倍。拉萨市不同生态系统类型中,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地生态系统对拉萨市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的贡献最大,贡献率分别为39%和27.7%。在拉萨市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中,水源涵养价值最高,占21.27%;其次是废物处理价值,占19.2%;土壤形成与保护价值占14.67%;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占12.47%。  相似文献   

11.
对河流生态服务价值与修复目标体系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阐述了河流生态服务价值与修复目标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及进展,包括河流生态构建与修复、生态服务价值、生态构建与修复目标及其评价和生态系统服务支付。根据河流生态服务价值与修复目标体系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研究关系到人类福祉。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综述法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研究状况,梳理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相关概念内涵,并对实际供给与潜在供给、实际需求与潜在需求的基本内涵和关系进行辨析;其次总结对比了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国内外实践情况;最后概述了当前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展望其未来的研究趋势,以期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研究及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
研究土地利用背景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对促进区域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赣江上游流域为例,依据1990年、1995年、2000年和2005年4期的遥感数据,利用RS和GIS手段对土地利用数据进行了处理,并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1990-1995年赣江上游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不大,1995-2005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不断增加,且各类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波动较大;各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性指数都小于1,表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服务价值指数缺乏弹性.  相似文献   

14.
奇台绿洲荒漠交错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根据谢高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体系,对奇台绿洲荒漠交错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在价值评估的基础上,以不同类型土地面积变化为基础,探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变化趋势及变化原因,并进一步讨论价值变化与土地面积变化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干旱区绿洲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研究采用谢高地生态服务价值体系评价奇台绿洲荒漠交错带在1986~2005年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奇台绿洲荒漠交错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明显呈现出逐年递减的趋势;谢高地生态服务价值体系计算结果降低的趋势线斜率为-0.100 8.[结论]通过转移概率矩阵来分析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造成生态服务价值下降的原因主要是林地和草地面积减小,而农田和城市面积增大.人为活动对研究区景观格局产生的影响, 已成为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和因素.  相似文献   

15.
以南京市九乡河流域为研究区域,以2003与2009年2景QuickBird影像数据为基本信息源,应用空间自相关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定量探讨了城市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分异特征,以及土地利用程度对生态服务价值空间分异的影响.结果表明:2003-2009年,九乡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减少了2.59%,而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聚集性增强;生态服务价值的高-高区域主要集中在流域上游,低-低区域主要集中在流域下游的仙林大学城一带;九乡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异发生了明显变化,下游仙林大学城一带低-低分布区快速扩张,而高-高分布区仅在九乡河源头及下游的局部区域有所增加;流域生态服务价值空间自相关表现出明显的尺度效应,随着研究尺度增大,生态服务价值的空间自相关性逐渐增强;九乡河流域生态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异及其变化主要是由土地开发利用引起,流域土地利用程度对生态服务价值存在明显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16.
福建森林生态系统安全和生态响应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6  
生态安全是近年来新提出的概念.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自然生态系统,它维系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为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资源和环境条件及生态服务.本文介绍了森林生态安全的内涵,阐述了福建森林生态系统安全的重要意义及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分析了福建森林生态系统的不安全性,并提出了对其维护和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根据生物量修正得出西藏各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评估了西藏六大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结果表明:西藏自治区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为58 089.84亿元/年,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不同,其中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水体渊湖泊冤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8.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多样性与农业生态系统复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20世纪70年代生态学领域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本文提出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类框架,首次从10个方面阐述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同时分析了农业生态系统复杂性,并从生态学角度探讨了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多样性与农业生态系统复杂性的关系,指出要持续发挥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复杂的农业生态系统需要在多尺度保持自身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参照Constazaetal提出的测算方法,在根据单位面积蓄积量进行修正的基础上,评估了1978-1998年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1978-1998年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逐渐上升,平均每年提供89.29×108美元的生态服务价值.其中营养循环价值在各年度中所占比例最高,平均占41.00%,且逐渐上升,森林的三大效益中生态效益明显,且增长幅度较大.受各林种分布广度(面积)和单位面积生态服务功能强弱的综合影响,各林种生态服务价值贡献率差异较大,其中用材林贡献率最大,并呈上升趋势,但其单位面积服务价值呈下降趋势.阔叶林生态服务价值贡献率明显高于马尾松林和杉木林,但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多目标情景模拟土地利用格局,定量评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及总体发展趋势,有助于生态系统服务管理策略的制定,从而提升区域生态和人居环境质量。本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借助GIS(地理信息系统)和InVEST模型对2005—2020年生态系统粮食供给、固碳、土壤保持、产水和氮保持进行定量评估,基于FLUS耦合模型模拟2035年自然发展、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3种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并评估其权衡协同关系。结果表明:2005—2020年武汉城市圈建设用地和水域分别增长1 126.59 km2和72.67 km2,耕地、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分别减少1 019.56、125.62、14.77 km2和39.31 km2,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情景下建设用地增长率远低于自然发展情景,建设用地扩张程度受到遏制;2005—2020年粮食供给、土壤保持、产水和氮保持服务能力增强,固碳服务能力下降;自然发展情景下产水服务最佳,耕地保护情景下氮保持和土壤保持服务能力显著下降,生态系统服务间权衡效应增强,生态保护情景下固碳、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