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提高造林质量,使林木速生、丰产、优质,就必须认真地选择造林方法,以缩短林木培育年限,确保造一片,活一片,青山常在,永续利用。而辽宁省东部山地土层一般都较薄,土壤水分和肥力都不容易保持,即使苗木健壮,造林质量高,但因"先天条件"不足,造林却不易成活或成活率低,结果造林不见林,荒山难绿,造成了相当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托管造林”是一个新生事物,它是指造林公司承包、收购某地已有林地或新造林地,再将林地以单位面积出售给投资者,同时林木权属也流转给投资者,投资者再以合同方式委托造林公司对其林木进行管护经营,到一定年限后,按照合同规定获得利益.  相似文献   

3.
<正>林业工程在造林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就是管理的设备,其次是管理的技术管理人员等等。在完善造林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必须要减少成本的浪费,确保管理的科学性。本文将对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具体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如何提高经济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1在林业工程中实施造林管理的意义与原则1.1有助于造林工程成本控制在林木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做好造林管理,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减少造林的工程成本。如果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做好造林管理,就能从多个细节进行严密的把控,工作人员也能掌握整体的造林工程。这样种植的林木存活率得到了提高,也能节省因林木死  相似文献   

4.
[目的]确定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深沟造林规格,为新疆干旱区风沙砾石戈壁区造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深沟集水和覆盖造林效果指标,对4种规格的深沟集水效果、降雨后土壤蓄水保水能力及林木生长状况进行研究.[结果]60~80 cm为深沟造林的适宜深度,在此范围内,造林沟越深,集水和蓄水效果越好;60 cm深沟结合秸秆覆盖林木生长量达最大.[结论]适宜深度的开沟造林给林木生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能有效促进林木生长.  相似文献   

5.
炼山与不炼山造林效果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武平县东留乡苏湖村,通过炼山与不炼山2种方式进行杉木人工造林,调查分析2种造林方式对林木生长量、造林成本投入以及天然更新阔叶树株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炼山造林林木初期(5年)生长好于不炼山造林,到7年时不炼山造林林木生长开始优于炼山造林,到9年时不炼山造林林木生长显著优于炼山造林;不炼山比炼山可增加造林抚育成本25.6%;炼山造林地内阔叶树的天然更新能力明显不如不炼山造林,不炼山造林与炼山造林相比易于形成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不同坡位桉树人工林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立地条件下桉树人工林木生长和林地土壤肥力的差异。[方法]以2年生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坡位桉树林木生长和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桉树人工林林下土壤普遍呈酸性,表层土壤酸性强于深层土壤;随着坡位的降低,林木生长状况和土壤理化性质逐渐好转,呈正相关趋势,同一坡位表层土壤肥力状况优于深层土壤。整体来看,造林地土壤肥力处于偏低水平,氮、磷缺乏严重。[结论]今后在营建桉树人工林时,优先选择山坡中、下部立地条件较好的造林地造林,对于山坡上部土壤养分较缺乏的地块,造林后应加大施肥量,适当补充微量元素,以保证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苗木质量对于营林的质量以及造林之后林木的生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栽植不同规格的苗木,即不同规格的1a生苗和1a生平茬苗,对其进行造林,研究其造林以后林木的生长状况。结果显示,使用不同规格的苗木5a以后其树木的胸径之间有着显著性差异;有关林木的蓄积生长量也有着很大的差异,且使用规格较高的1a生平茬苗造林后树木生长状况较好,值得在今后的造林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
正油松为松科,松属针叶,常绿乔木,树冠为塔形或伞形,大枝轮生,叶二针一束,果为卵圆形。油松抗寒能力强,是中国北方广大地区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1林地选择油松对土壤养分和水分要求较低,适应范围很广,在岩化的土壤生长良好,不适于在过分黏重二排水不良的土壤生长。2造林方法油松造林方法通常有植苗造林和直播造林两种。植苗造林就是用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杨速生丰产林的结构应着重研究杨林的配置方式和造林密度,因为它决定林木营养面积和叶面积的大小,从而影响林木的产量和质量。作者建议采用正三角形或正方形配置,提倡稀植,每公顷277—714株,或者先密后稀,早期疏开。确定造林密度的因子,首先是依据第一次间伐时平均树高、平均胸径与造林密度关系表”确定造林密度,同时试用冠幅的平方值,作为计算林木营养面积的依据;第二是依据土壤肥力(特别土壤水分)与经营强度确定造林密度;第三是依据苗木年龄及规格确定:造林密度。稀植加杨林,15年成林时,预计高达22米,胸径35厘米,每公顷木材蓄积量240—360立方米。  相似文献   

10.
更新造林是加速我国林业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营林模式。随着人工造林范围不断扩大更新,造林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进行山区林地更新过程中,对造林密度和造林方法的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山区林地的覆盖率,提高林木质量,保证林木健康生长,维护良好的生态平衡,在林木栽植过程中一定要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然后确定山区林地更新造林方式,促进山区林业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论述了造林密度和林木生长的关系,然后论述了山区更新造林常用的方法,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宁夏主要造林树种林木良种使用现状,提出了做好林木良种产业产学研相结合、进行区域试验、有序开展引种驯化、制定标准技术规程等措施,以提高宁夏主要造林树种林木良种使用率。  相似文献   

12.
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森林保护的工作。森林中林木的生长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造林的密度,影响比较大,所以要想了解林木的生长情况,就要对造林的密度进行充分的研究。把林木以合适的密度种植,有利于林木更好地生长。文章就造林密度和林木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提前整地可以缓解土地的环境,选取合适的方法、认真、细致的对待林木,科学的管理林木以保证基本的成活率。提前整地在整个造林营林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详细论述提前整地在造林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林木种子是林业生产的繁殖材料,也是提高育苗质量的物质基础,更是决定造林成活率的要素。为此,林木种子的贮藏技术和方法非常重要,只有做好林木种子的贮藏,才能培育出优质的苗木,确保造林的成活率。本文重点阐述了林木种子的贮藏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林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随着绿色环保政策的实施,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不断扩大了造林绿化规模和范围,逐步提升造林绿化质量,为营造健康的生态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根据当前林木种苗种植情况,林木种苗技术是保障林业产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1]。在林木种苗培育应用技术实践中,应改变传统的培育及管理模式,以先进技术手段为支撑,以提高林木种苗成活率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正>自2002年以来,邢台县共完成退耕还林地造林16万亩,其中仅杨树面积达11万亩,现在大部分林木已经达到或即将达到采伐期。利用伐根嫁接技术重新培育林木,或对原来的不合理林分重新改造,将是一种很好的育林措施。1伐根嫁接的优点1.1增加林木更新速率,缩短林木培育周期。以杨树为例,在瘠薄的立地条件下,同龄杨树伐根嫁接的平均树高,比常规造林增加21%~36%,平均胸径增加31%~86%,这项技术可将幼林到成熟林的间隔期缩短一半左右。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林业生产中造林和抚育技术进行探讨,包括制定可行的造林方案、整地、选择种植方法以及开展幼苗、幼林、中龄林抚育等,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营林方法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的生长量,从而促进成林达到造林的目的,以推动林业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营造林对于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也是增加我国林木覆盖面积最有效的方法。在造林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树木种植的密度需要良好的掌握,因为林木种植的密度与我国林木成活、成材的概率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相应的造林工作技术人员应对此给予一定的重视程度,明确造林的密度对于林木生长的影响,本文就对造林密度对于林木的质量的影响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提高从业人员对于此问题的认知程度,促进我国林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某种意义上讲,营林前造林整地的质量会对后期树林的生长产生直接影响,造林整地可有效改善造林立地条件、提高土壤的通透性,以达到促进幼林生长、提高林木成活率及造林品质的目的。文章主要探讨营林前造林整地技术,并对造林方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0.
林木种苗是确保造林绿化质量、有效保障造林成功的关键。作为林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加快林木种苗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营林生产质量,还有利于保证造林绿化进度,促进林业战略可持续发展。然而,在林木种苗的发展中,还存在供过于求、市场混乱、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本文分析了林木种苗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以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