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短季棉品种遗传改良是实现麦棉两熟棉区粮棉双丰收的有效途径。从早熟种质资源金字棉的引进,早熟短季棉品种中棉所10号的育成,抗枯萎病品种中棉所16、辽棉10号的选育,生化辅助育种技术育成早熟不衰品种中棉所24、27和36,转单价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中棉所42和鲁棉研19,转双价Bt+CpTI基因抗虫棉中棉所50、中棉所58的培育,到航天诱变特早熟品种中棉所64,综述了中国短季棉品种选育的主要研究进展;提出了短季棉育种应加强抗黄萎病材料创制、克服产量和早熟性负相关和解决特早熟品种早衰等遗传改良重点;指出借助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培育麦后直播特早短季棉和杂交短季棉是今后短季棉遗传育种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所长喻树迅被誉为我国短季棉育种和转基因棉育种的开拓者之一。近日,经过审慎测算,他又提出了一项效益巨大、意义深远的“增粮建议”。  相似文献   

3.
俞俭 《北京农业》2009,(2):39-40
20多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所长喻树迅主持育成的8个棉花新品种,目前已在全国累计推广种植867万公顷,被誉为我国短季棉育种和转基因棉育种的开拓者之一。近日,作为国家棉花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的喻树迅经过审慎测算,又提出了一项效益巨大、意义深远的增粮建议。  相似文献   

4.
短季棉早熟不早衰生化辅助育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为解决棉花育种中普遍存在的早熟早衰问题,研究了与短季棉早熟不早衰有关的抗氧化系统酶包括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氧化产物之一丙二醛性MDA,以及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在不同类型短季棉品种中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变化规律和遗传特性。CAT活性、叶绿素含量存在明显的母体效应;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IAA和MDA含量存在显著的显性效应;POD活性、ABA含量存在显著的加性效应。根据不同种类生化物质的变化及其遗传规律,建立了生化辅助育种技术体系,确定了早熟不早衰品种生化物质的相对选择标准:选择范围、选择酶活量和选择时间;应用该技术成功培育出早熟不早衰的短季棉中棉所20、中棉所24、中棉所27和中棉所36等品种。  相似文献   

5.
<正>20多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所长喻树迅主持育成的8个棉花新品种,目前已在全国累计推广种植867万公顷,被誉为我国短季棉育种和转基因棉育种的开拓者之一。近日,作为国家棉花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的喻树迅经过审慎测算,又提出了一项效益巨大、意义深远的增粮建议。  相似文献   

6.
20多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所长喻树迅的名字,一直和棉花育种紧紧相连。这缘于他主持育成的8个棉花新品种,目前已在全国累计推广种植1.3亿亩,被誉为我国短季棉育种和转基因棉育种的开拓者之一。最近,作为国家棉花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的喻树迅经过审慎测算,又提出了一项效益巨大、意义深远的“增粮建议”。  相似文献   

7.
棉花是山东省环渤海湾盐碱地区的主要作物,探究生产效益较高的栽培模式有助于滨海盐碱区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作者研究了短季棉地膜覆盖、短季棉无膜覆盖、春播棉地膜覆盖和春播棉无膜覆盖4种栽培模式的生产效益,试验结果表明,春播棉地膜覆盖产量较高,效益也较好,但投入较大,未及时回收的残膜对土壤具有潜在的污染风险;春播棉无膜覆盖较地膜覆盖投入有所降低,但产量及效益明显减少;短季棉无膜覆盖与短季棉覆盖地膜相比,产量虽有降低,但总体种植效益高。前茬配合一季黑麦草或其他作物,短季棉无膜覆盖栽培具有大面积示范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短季棉是一种生长发育期相对较短的棉花种植类型。目前,以中棉所16号为代表的短季棉品种,在黄河流域棉区和长江流域棉区,主要用于麦(油)棉两熟套种、移栽或直播。一般在5月中、下旬播种,在我国北部早熟棉区主要用于晚春播,一般在5月上、中旬播种。由于短季棉生...  相似文献   

9.
特早熟抗病棉花新品种辽棉15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早熟抗病棉花新品种辽棉15号Unusualearly-ripeandAnti-diseasedNewCottonBreed-Liaomian15特早熟短季棉育种是我国自80年代初为解决北方特早熟棉区春播和黄淮海地区夏播棉花生产中出现的积温不足与高产...  相似文献   

10.
短季棉是一种生长发育期相对较短的棉花种植类型。当前 ,主要短季棉品种有 :中棉所14号、16号、18号、20号、鲁棉10号、豫棉5号、9号、锦棉3号、陕早2786、运城87 -509等。在黄河流域棉区主要用于麦(油)棉两熟 ,一般在5月下旬套种 ,也称夏棉或夏套棉。在我国北部早熟棉区主要用于晚春播 ,一般在5月上、中旬播种。其生育期较短 ,生育进程较快 ,不能采用中、晚熟棉花水肥管理方法 ,必须根据其生长发育特点和需水肥规律 ,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才能实现高产、优质、低耗、高效。一、短季棉需水肥的特点1.苗期长势较…  相似文献   

11.
<正> 麦(油)棉两熟制的发展,促进了短季棉新品种的选育工作。现介绍我们在短季棉新品种选育工作中的一些认识与体会。表1短季棉品一、短季棉育种现状通过国家"七五"攻关,选育短季棉新品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新品种的丰产性能提高,如新品种中棉10号  相似文献   

12.
<正> 近年来,在棉花高产开发过程中,对棉花与大麦两熟栽培进行了试验和示范。取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兼备的良好效果。受到农民欢迎。一、经济效益高棉花与大麦两熟栽培方式主要有大麦茬移栽棉、大麦套种移栽棉、大麦茬夏播短季棉和大麦田串种短季棉四种。经多年多点调查,大麦茬移栽棉和大麦茬套种移栽棉,平均亩产大麦250~300公斤,亩产皮棉70~75公  相似文献   

13.
杨玉枫 《农技服务》2013,30(8):901-902
通过对短季棉杂交后可育成不同特点新品种(系)的论述,得出短季棉杂交育种可塑性很大,旨在为棉花育种工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辽宁棉花抗枯黄萎病育种回顾及主要技术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棉花抗病育种从1951年开始至今,已有48年的历史,先后育成了辽棉系列抗枯黄萎病品种和品系近20个,填补了我国短季棉抗黄萎病品种和兼抗品种的空白。并在抗病性与早熟、优质、丰产综合改良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辽棉10号等优良品种在广大的特早熟棉区、黄河流域夏播棉区以及新疆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取得了显著的抗病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并为我国10余个著名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抗源,这标志着辽宁棉花机病育种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5.
短季棉又叫夏播棉,是生长发育相对较快、可在立夏后种植的棉花类型,生育期一般100~110d,可实现晚播种早收获。短季棉具有生长发育快、开花、结铃、吐絮集中,生育期相对较短、个体发育相对较小的特点。因播期晚,与春播中熟棉花在栽培管理上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6.
1.马铃薯 棉花 秋菜三熟制。马铃薯可采用地膜覆盖栽培,2月上、中旬播种,有条件的可搭小拱棚,5月中、下旬收获。预留棉行,于5月上旬套栽春棉,或于马铃薯收获后直播短季棉。棉花吐絮后,宽行种植秋菜。  相似文献   

17.
为集成推广短季棉油后直播栽培技术,提高植棉效益,以短季棉福棉100为材料,进行了油后直播棉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油后直播栽培技术可以获得棉花高产,有效减少物化和人工投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植棉效益。  相似文献   

18.
<正> 为了适应棉田耕作改制发展的需要,70年代以来,我所先后选育出适宜麦棉间作套种的豫棉一号,适宜夏播的豫棉五号、豫棉七号等短季棉新品种,对促进棉田耕作改制,发展高效农业,提高粮棉产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多年棉花新品种选育的实践,使我们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紧密结合生产发展需要调整育种目标。品种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在制  相似文献   

19.
2014年引进华中农业大学短季棉新品种华棉3109,在麦(油)后机采棉试验田进行中、高密度机械直播,开展棉花全程机械化试验。结果表明,华棉3109生育期短,结铃集中,吐絮快而畅,脱叶速度快,为荆门进行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可选品种。  相似文献   

20.
中棉所50(豫审棉2005003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生物技术研究所最新培育的短季棉新品种,于2005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2007年,新疆兵团国家级农作物原种场引进中棉所50试种,由于该品种抗病性强、早熟性好、产量稳定,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现已成为本地区棉花当家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