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前言茨萨蒙(萨尔细毛品种公羊与蒙古粗毛品种母羊杂交,获得的一代杂种母羊再与茨盖半细毛品种公羊杂交所获)是正在培育中的青海半细毛羊最重要的杂交组合方案之一,鸟兰县茶卡人民公社是培育青海半细毛羊主要的育种基地。1975年该公社有各类杂种羊60,599头,占绵羊总数的95.7%,其中一类母羊8,201头,占杂种母羊总数的25.4%.  相似文献   

2.
云南半细毛羊遗传资源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半细毛羊是以昭通市饲养的山谷型藏羊(昭通绵羊)和细毛杂交羊为基础.引入罗姆尼羊(Romney)、林肯羊(Lincoln)公羊,经过育成杂交、横交固定、自群繁育而培育成,2000年7月经国家正式命名为“云南半细毛羊”。本文阐述云南巧家半细毛羊品种资源现状、数量、分布、特性及开发利用的状况,为合理利用云南省乃至我国类似地区自然资源.推广和开发半细毛羊新品种提供信息和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一、辽宁超细毛羊辽宁超细毛羊是由辽宁省朝阳亿兴牧业在引进澳美羊与东北细毛羊杂种中发现的变异个体,经过多年选育培育出的高品质超细毛羊新种群。该细毛羊新种群已通过了辽宁省畜牧兽医学会组织的专家鉴定。1.体貌及生产性能。该品种羊体质结实、体格中等、体型匀称,公羊有角,母羊无角。皮肤宽松,公、母羊颈部都有皱褶。头部细毛生长到两眼中间联线,前后肢细毛生长到腕关节和飞节。周岁公羊体侧毛长平均8.06厘米,母羊毛长平均8.12厘米;公羊剪毛量7.5 ̄8.5公斤,母羊4.5 ̄5.5公斤;公羊体重平均49.18公斤,母羊40.30公斤;公羊毛平均细度15.21…  相似文献   

4.
甘南半细毛羊新品种的培育工作,在甘南州委、州科技局和州畜牧局的正确领导下,正在全州重点场、社全面开展,大批的半细毛杂种及理想型个体不断产生,形势正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就当前工作来看,有许多技术性问题值得重视。本文仅就作者在西科河半细毛羊育种场的调查研究以及在其他育种场、社所了解到的情况提出初步看法,与同志们讨论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农业部的组织领导下,新疆畜牧科学院、新疆农垦科学院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开展联合育种,于2002年培育成功我国第一个细毛型羊新品种——新吉细毛羊。该品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继新疆细毛羊(1954)、东北细毛羊(1967)、内蒙古细毛羊(1981)、甘肃高山细毛羊(1981)和中国美利奴羊(1985)之后,培育成功的又一个细毛羊品种。新吉细毛羊新品种的育成,对完善我国细毛羊品种结构、加快细毛羊改良、改善羊毛品质和提高我国羊毛市场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杂种真实性鉴定是花生杂交育种及遗传学研究的重要环节。本研究综述了花生杂种F1真实性鉴定的分子标记方法,详述了控制花生高油酸性状(F435型)的ah FAD2基因的检测方法及其在杂种鉴定和高油酸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解放以来,我国细毛羊育种工作,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全国不少地区正在培育细毛羊新品种。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的育种工作,开始于1956年,截止目前已有六年的历史。引用新疆羊、高加索羊和西藏羊杂交的杂种羊,在羊毛的产量和质量方面,均有显著的提高。但是,对于羊肉的产量和质量,过去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缺乏充分的资料说明。毛肉兼用细毛羊包括了羊毛和羊肉两方面的重要产品,所以,羊肉的产量和质量也是兼用羊的育种指标之一。根据1962年5月青海细毛羊育种会议的精神,决定对三角城羊场的杂种一、二代羊进行全面的屠宰检定。为了便于比较,同时还测定了一定数量的西藏羊及新疆羊。从而为育种计划提供依据,以加速新品种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自1992年开始,吉林省在引进细毛型美利奴羊品种资源的基础上,采用扩繁选育和级进杂交等育种技术措施,建立核心群、育种群和改良群,并在农业部的组织下与新疆联合育种,于2002年培育成功新吉细毛羊新品种,种群规模为核心群1880只、育种群6330只。新吉细毛羊羊毛细度为66s~70s,属细毛型品种,成年母羊净毛产量穴4.12±2.02雪kg,毛长穴8.77±0.62雪cm,剪毛后体重穴47.2±5.60雪kg,产羔率110%~125%。对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原毛量、净毛量和细度等毛用性状遗传力均在0.3以上。对育种群不同级进代数生产性能与现场鉴定资料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育种群遗传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9.
培养中的贵州半细毛羊现有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农业科学》1990,(1):31-35
通过对威宁种羊汤、毕节马干山牧垦场和盘县坡上牧场等主要有种场内培育中贵的州半细毛羊现有水平的分析,并分别与贵州半细毛羊育种指标和全国考力代理想型羊鉴定标准间进行比较的结果,说明其主要生产性能和羊毛品质大部分场都已超过或达到了前者(育种指标)的要求,而与后者(鉴定标准)间仍存在一定差异。但从贵州牧草种籽繁殖场利用人工草地试养绵羊的效果及其与上述育种指标和鉴定标准间比较的结果来看,不仅大大超过了省内育种指标,而且仅除成年种公羊体重一项较代外,其它各项也都超过了全国鉴定标准的要求。说明培育中的贵州半细毛羊种性并不低,改善营养条件乃是迅速提高其生产性能和羊毛品质的关键。据此,本文探讨并提出了如何进一步开展贵州半细毛羊培育工作的四条意见。  相似文献   

10.
肃南是个以饲养绵羊为主的纯牧业县,是甘肃高山细毛羊的主要繁育基地.1984年被国家列入细毛羊生产基地县,目前又即将被国家确定为优质细毛羊生产基地县.绵羊和细羊毛是全县第一大主导畜种和优势产品,细毛养羊业是其支柱产业.自1980年皇城区5乡近2万只甘细羊参加省级新品种验收鉴定、育成第一批甘肃高山细毛羊以来,细毛养羊业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至1987年品种羊发展为8万余只,遍布全县各地.  相似文献   

11.
抗战前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西农村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但封建地主富农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小农经济仍是主要成分。适应小农经济发展,农村存在着劳力换工互助,人畜之间的换工互助和畜力之间换工互助等传统的互助合作形式,这些形式既克服了农民生产中的困难,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人工接种鉴定栽培春大豆15OO余个品种(品系),野生大豆1000余份。未发现免疫的,抗病材料也甚少,栽培品种仅占2%左右,野生大豆都不抗病。栽培大豆比半野生豆抗病,半野生豆比野生豆抗病。栽培品种的苗期抗性与成株期抗性基本一致。有少数栽培品种材料兼抗褐斑粒。  相似文献   

13.
细毛羊高弯腹毛面积的大小对其主要经济性状和羊毛品质的影响与年龄有关,也即随细毛羊生长发育阶段不同而不同。育成羊(1.5岁)和青年羊(2.5岁以内)时期,高弯腹毛对体重、毛长、毛量三大经济性状和羊毛品质的影响不大。但成年以后则表现为对体重、毛长、毛量及沖度的影响较大。分析证明,3.5岁以上的成年母羊,腹毛高弯面积在1.5cm×1.5cm以上时,体重较大,自然毛长变短。腹毛高弯面积为10cm×10cm和15cm×15cm以上的净毛量降低,伸度减小,对细度和强力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基于粗集的土地定级因素权重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维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7101-7103
定级因素权重的确定是土地定级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传统方法通常都是根据决策者的先验知识主观确定,基于粗集理论的单个属性权重确定方法无法解决简化因素的权重问题。结合土地定级实际,提出了基于粗集理论的组合权重确定单个因素权重的方法,并利用主观和客观结果综合确定权重。  相似文献   

15.
以嵩县为例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农用地分等中的应用 ,从而为这项工作在全省范围内的全面开展提供了试点经验。MAP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为农用地分等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 ,在速度和精度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以辽宁绒山羊为父本,岢岚本地山羊为母本进行级进杂交,其F_1、F_2和F_3的产绒量随级进代数的提高而增加,周岁母羊分别比本地山羊提高103.68、121.30和139.13%相似文献   

17.
文中系统地分析了中小型畜禽养殖场的结构及环境因素;探讨了畜禽养殖场经营管理中系统决策的内容和方法,其中主要包括如何充分合理利用环境因素及使系统高效率、高效益地运转。同时,在论述中还提出了一种新观点:各子系统基本投入量及其比例依次决定于系统的终产品上商品代畜产品的量。以上论述均基于一个根本目的:以相对较低的投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畜禽产品。  相似文献   

18.
抗战前中国处在半殖地半封建社会,山西农村自然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有了发展,表现为经济作物产量增加,工场手工业发展,农产品商品率提高,小农经济分化,部分劳力流入城市。但封建经济仍占优势,地主富农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并与官僚资本、高利贷资本结合一起剥削农民。农民忍受着地租,高利贷、捐税等残酷剥削,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经济矛盾不断地加深着。  相似文献   

19.
甘蓝根肿病接种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比较了菌土接种、蘸根接种对发病的影响,结果显示菌土接种的发病最严重;在接种浓度试验中,浓度越高,发病越重;对不同的根肿菌进行接种比较发现重庆涪陵地区的根肿菌比成都地区根肿菌致病性强,以涪陵地区的根肿菌作为菌源,验证了2个抗病材料99033,99037和2个感病材料99076,99046。并根据实践建立了一套新的田间单株病情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20.
玉米群体改良与自交系和杂交种选育相结合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论述了作者新设计的一种育种方法。其要点为:借用Ketata改进了的TTC法,检验群体性状有无上位性;在目标性状无上位性时,按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方法估算参试亲本的配合力效应,配合力方差和遗传力;根据统计分析所提供的信息,选择高配合力的自交系和杂交组合,制定适宜的群体改良方案。利用这种新方法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 1.Suwan—1群体的13个性状中,只有部份性状存在显著的上位性,多数性状均不显著。且所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均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 2.S_(21),S_(29)、S_(30)、S_(37)是入选的自交系,连续自交选择4代之后。测定其配合力表现亦高。 3.合二xS_(21)、合二xS_(37)、合二xS_(40)、331x、S_(57),(合二x331)×S_(29)是入选的高产组合。其中合二xS_(37)参加了品种比较试验,比中单2号(ck)增产10.2%,现累计推广面积达3万余亩。初步证明作者设计的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