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寒露话农事     
《湖北植保》2008,(5):52-52
2008年10月8日寒露。寒露是农历24节气的第17个节气,意指夜间露水渐多,且气温日渐下降,是气候由凉逐渐转冷的意思。寒露至霜降这半个月正是金秋10月秋熟作物成熟,越冬作物开始播种的秋收秋种大忙季节。主要农事:一是中下旬收获中稻、大豆、花生、山芋等作物;继续采收棉花,  相似文献   

2.
白露话农事     
《湖北植保》2008,(5):52-52
2008年9月7日白露。白露是农历24节气的第15个节气。意指地面水汽凝结为“露”,是天气开始转向寒凉之意。白露至秋分这半个月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雨量适中,要加强对农作物肥水、病虫防治等田间管理工作,以促进作物协调生长。  相似文献   

3.
《湖北植保》2010,(3):63-64
古有谚语:“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来描绘中国的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可见节气变化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在人类从事农业生产的早期,由于播种收获等农事活动,已经认识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中国秦汉便有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用以指导农业生产。东汉《四民月令》记述按月和节气安排农事活动。北魏《齐民要术》阐明以节气为依据安排耕、种、收。后世各代也都以二十四节气决定农时的依据。我们借鉴前入的经验,凭借科学的态度,应农民朋友的要求今年特别开辟《二十四节气话农事》专题,对于广大农民朋友正确运用二十四节气,掌握天气气候规律,科学安排日常生产生活,顺应农时、不违农时,破除迷信、科学种田,争取农业丰收,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湖北植保》2010,(2):68-70
古有谚语:"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来描绘中国的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可见节气变化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在人类从事农业生产的早期,由于播种收获等农事活动,已经认识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中国秦汉便有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用以指导农业生产;东汉《四民月令》记述按月和节气安排农事活动;北魏《齐民要术》阐明以节气为依据安排耕、种、收。后世各代也都以二十四节气决定农时的依据。我们借鉴前人的经验,凭借科学的态度,应读者的要求特别开辟《二十四节气话农事》专题,对于广大农民朋友正确运用二十四节气,掌握天气气候规律,科学安排日常生产生活,顺应农时、不违农时,破除迷信、科学种田,争取农业丰收,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古有谚语:"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来描绘中国的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可见节气变化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在人类从事农业生产的早期,由于播种收获等农事活动,已经认识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中国秦汉便有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用以指导农业生产。东汉《四民月令》记述按月和节气安排农事活动。北魏《齐民要术》阐明以节气为依据安排耕、种、收。后世各代也都以二十四节气决定农时的依据。我们借鉴前人的经验,凭借科学的态度,应农民朋友的要求今年特别开辟《二十四节气话农事》专题,对于广大农民朋友正确运用二十四节气,掌握天气气候规律,科学安排日常生产生活,顺应农时、不违农时,破除迷信、科学种田,争取农业丰收,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秋分话农事     
《湖北植保》2008,(5):52-52
2008年9月22日秋分。秋分是农历24节气的第16个节气。依照我国农历的“秋季论”,这一天刚好是立秋至立冬秋季90d中的一半,因而称“秋分”。  相似文献   

7.
干旱荒漠条件下残茬分解特征和养分释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大豆秆为材料研究了荒漠生态条件下残茬的腐解率、腐解物的有机C、N和K的含量、养分释放率和C/N比的变化。结果表明:残茬的累积腐解率和有机C的分解率随腐解时间的延长呈上升的趋势,0~1.5个月和1.5~3个月残茬腐解率分别达19.7%和18.5%,0~1.5个月和1.5~3个月残茬有机C的分解率均为19.2%;腐解残留物的有机C、N和K的含量存在不同的变化,有机C的含量变化不大,N的含量则是先逐渐上升,6个月后基本不变,K的含量前1.5个月迅速下降,1.5~3个月缓慢下降,然后基本不变;整个腐解过程是N的固定过程,N的释放量和释放率均为负值,K的释放集中在前1.5个月,释放率达75.8%;腐解残留物的C/N比先迅速下降,6个月后基本不变,最终为35.9。  相似文献   

8.
生态系统建设与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由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中国地理学会和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联合组织召开的“生态系统建设与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于1995年11月24—26日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4个有关单位和部门的专家、学者50余人,...  相似文献   

9.
科尔沁沙地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呼吸及环境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科尔沁沙地固定、半固定和流动沙丘土壤呼吸的日进程、季节变化及其环境因素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土壤呼吸速率与植物群落生物量、土壤有机碳、全氮及粘粉粒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固定沙丘日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分别是半固定和流动沙丘的1.18和2.02倍.2)从固定、半固定到流动沙丘,土壤温度及近地表空气温度呈现增加...  相似文献   

10.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正式成立本刊讯:今年8月24日上午,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吴亦侠同志在农业四站全体干部会议上宣布,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正式在京成立(以下简称“中心”),并作了重要讲话。新组建的“中心”是在部党组领导下、由刘成果副部长直接管理,归...  相似文献   

11.
1999年8月11日在福鼎市农科所冬种甜椒采摘后期菜地进行了不同品牌,而有效成分同是41%草甘膦异丙胺盐类除草剂简比试验。参试除草剂有3种:江苏苏州佳辉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除草剂的“一把手”(40%草甘膦异丙胺);浙江省新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农旺”;美国孟山都公司生产的“农达”。供试杂草有禾本科的看麦娘、稗草、狗牙根、马唐、千人拔;莎草科的香附子、苔草;苋科的莲子草、空心莲子草、野苋菜等几十余种,杂草高度达20~24cm。试验结果“一把手”“农旺”“农达”药后3d的防效分别为83.25%、8…  相似文献   

12.
《植物保护》1998,24(6):35-37
编者按为庆祝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成立40周年,展示中国科技界学术水平,交流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迎接新世纪的战略思考,中国科协于1998年9月23日至24日召开了“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这是一次由全国性学会推荐的著名专家、学者参加的跨学科、高层次、...  相似文献   

13.
锐劲特对稻蝗的防治试验为了解锐劲特对稻蝗的防治效果,在荆门作了观察性试验。设每667m2锐劲特5ml、10ml,杀虫单50g,万灵10g,清水对照5个处理于7月24日蝗蝻5龄期作常规叶面喷雾,药前、药后1d、3d、7d、15d各调查1次10m2虫口密...  相似文献   

14.
毛乌素沙地东南缘不同植被盖度下土壤水分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利用EC-5土壤水分探头对毛乌素沙地东南缘土壤水分进行了定位观测,分析了不同植被盖度下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土壤蓄水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时间尺度上,固定沙地土壤水分含量表现为:秋季>春季>夏季,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土壤水分含量为:夏季>秋季>春季。在垂直方向上,固定沙地整个剖面土壤水分变化成"S"型曲线变化,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土壤水分成反"S"型曲线变化。0~200cm沙层中,流动沙地土壤蓄水量最大,半固定沙地次之,固定沙地最差。  相似文献   

15.
稻田稗草的发生危害及防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稗草(Echinahloa crusgalli L.)在移栽稻田内有两种发生危害类型,一是从秧田内夹带的“夹棵稗”,二是大田内自然发生的“散生稗”。这两类稗草生育型差异大,给防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摸索经济有效的防除对策,从1985年以来笔者系统的研究了稗草在稻田内的发生规律及危害产量损失率,初步提出了两类稗草的防除指标,评价了各种控制途径在稗草防除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一、稗草的发生及危害 1.稗草的发生规律:稻田内稗草的发生主要是通过稻种、土壤及灌水等农事作业三个途  相似文献   

16.
以不同抗旱性冬小麦品种花84(抗旱)和冀麦24(不抗旱)幼胚来源的愈伤组织为实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分别模拟不同强度的水分胁迫(10%PEGW/V,-0.87MPa;20%PEGW/V,-1.92MPa),进行24h短期液体培养基培养(胁迫),测定其质膜ATP酶和5′-核苷酸酶活性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两品种中,两 麦的活性随胁迫强度的增加均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即轻度胁迫时,酶  相似文献   

17.
“九五”期间除草剂年生产量平均递增率14% ,高出农药总产量年递增率6个百分点。在农药总量中的占有份额净提升4.3个百分点 ,其中前3年仅提升0.9个百分点 ,后2年提升3.4个百分点。丁草胺、乙草胺、草甘膦3个除草剂大吨位品种的主要企业 (含兼生产其它除草剂品种 )去年产量占全国总量的2/3。其中 ,草甘膦主要生产企业产量上升24 % ;丁草胺、乙草胺8个主要生产企业2000年产量上升6%。丁草胺生产量于1997年超过7千吨后走下坡 ,乙草胺“九五”期间产量翻一番 ,年产量于1998年进入万吨级品种时增速有所弱化 ,…  相似文献   

18.
1提出问题2假设3试验设计问题局限性提出人选择抗虫棉后期早衰可试验张新华√棉花玉米螟尚无有效防治方法张美林×概念概念来源农民对概念的看法选择重视有机肥科教书需试验√改良土壤科教书难度大,不现实×及时抗旱技术资料缺水源×试验田选择在张新华棉田,棉花品种为GK19,有机肥为养猪场猪踩肥。试验设:①底肥667m2施猪踩肥1500kg,②不施底肥作为CK。两个处理,3次重复,6个小区,小区面积134m2,其他农事操作和管理均按常规办法进行,且完全相同。施肥方法:沟施。8月15日、9月15日开展棉花生育调查。调…  相似文献   

19.
河西走廊荒漠化区域景观动态及变化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马尔科夫模型法 ,对河西走廊荒漠化区域景观动态及变化机理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河西走廊的景观基质以沙漠和戈壁为主 ,在过去近半个世纪里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各景观要素的斑块大小及变化特点是戈壁、流动沙地和半固定沙地等类型的平均斑块面积较大 ,且呈增大态势。而林地、固定沙地、水域和耕地等类型的平均斑块面积较小 ,并且呈减小态势 ;1 949~ 1 995年 ,景观要素转化速率较高的类型主要为耕地、草地、林地、固定沙地和半固定沙地 ,主要的转化形式有流动沙地与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间的相互转化 ,盐碱地、耕地、草地、固定沙地、水域等向半固定沙地的转化 ,草地和水域向固定沙地的转化 ,各种不同土地类型向潜在沙化土地转化 ,以及耕地、林地、草地三者之间的相互转化。景观动态表明 ,该区域土地退化极易发生 ,而生态恢复则相对困难 ,区域景观格局总体上呈现向荒漠化方向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0.
稻田稗草的发生危害及防除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胡进生  缪松才 《杂草科学》1991,(3):32-33,48
一、稗草的发生危害 1.稗草的发生规律:稻田稗草主要是通过稻种、土壤及农事作业三个途径传入的,其发生源主要来自稻种夹带和散落在土壤中的稗草籽。据水稻落谷后12天和移栽后30天调查,稗草从露尖至分蘖各生育叶龄期均有发生(图1、图2)。这实际是一种异步现象,引起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稻种处理及时差引起的。在本地栽培条件下,落谷前2~3天秧田上水,2~3天后放水做秧板,播催过芽的稻种并塌谷。虽然在落谷前2~3天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