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黄肇尧 《中国农资》1997,(5):17-17,20
利用多抗霉素防治番茄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效果表明:1.5%多抗霉素300倍液防治这三种病害防效分别为91.6%,90%和88.6%,防效优于百菌清和多菌灵。  相似文献   

2.
从小麦叶片和穗部分离、筛选出对小麦赤霉病菌有很强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菌株B4、B6,经室内离体叶、穗防效测定和田间小区防效试验,二菌株对小麦赤霉病有较好防效,与清水对照相比,相对防效达68.4%、68.9%,接近多菌灵的防效(70.4%)。对B4、B6菌株进行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的分类鉴定,二菌株均为枯草芽孢菌。  相似文献   

3.
通过9种杀菌剂对柿角斑病的药效试验表明,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精品甲托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对柿角斑病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72.94%-81.98%;70%普菌克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53.8%可杀得900倍液、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对柿角斑病亦有较好的防效,防效在63.45%-75.47%之间,生产中可作为轮换交互使用药剂。  相似文献   

4.
反季节荷兰豆根腐病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剂防治是控制反季节荷兰豆根腐病的有效途径,福美双、多菌灵、百菌清拌种播种后30d,防效分别达到81.3%、77.0%、76.5%;药液根部浇灌以恶霉灵、多灵防效较好,敌克松、百菌清也有较高的防效,药后15d防效分别为88.8%、82.0%、75.4%、74.0%,可以轮换使用;防治适期以发病初期施药为宜,施药方法则以根部浇灌为佳,茎基部喷淋短期内也有较高的防效。  相似文献   

5.
啤酒大麦条纹病药剂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15%多效唑、15%粉锈宁、80%402抗菌剂乳油、硫酸铜晶体、50%福美双、硫酸亚铁晶体、70%甲基托布津、40%多菌灵和70%敌克松等九种药剂进行湿拌种,对啤酒大麦条纹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15%多效唑、15%粉锈宁和80%402抗菌剂的防治效果最好,相对防效分别为100%、95.42%和98.42%。硫酸铜晶体和50%福美双的防治效果次之,相对防效分别为75.88%和76.06%。其它  相似文献   

6.
研制开发出1种复配农药,其性能为对霜霉病和灰霉病都有良好防效。经田间试验,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效果达到了70%百菌清和64%杀毒矾的防效水平;防治灰霉病的效果达到了50%速克灵和65%甲霉灵的防效水平。该农药有70%可湿粉和30%烟剂两种剂型。  相似文献   

7.
研制开发出1种复配农药(简称SHJ),其性能为对霜霉病和灰霉病都有良好防效。经田间试验,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效果达到了70%百菌清和64%杀毒矾的防效水平;防治灰霉病的效果达到了50%速克灵和65%甲霉灵的防效水平。该农药有70%可湿粉和30%烟剂两种剂型。  相似文献   

8.
几种杀菌剂防治黄瓜霜霉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60%灭克、52.5%抑快净、72%霜疫清等8种药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结果表明:灭克、抑快净、霜疫清、杀毒矾和瑞毒霉对黄瓜霜霉病防效较好,且灭克防效优于霜疫清。代森锌、乙磷铝防效一般,百菌清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9.
为凤冈县及类似地区辣椒褐斑病防治提供参考,通过田间试验研究50%速尔奇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及70%椒病王可湿性粉剂4种农药对辣椒褐斑病的防效。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辣椒褐斑病的防效均在80%以上。其中,速尔奇防效最好,防效为92.43%,极显著高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70%椒病王可湿性粉剂,显著高于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其次为百菌清,防效为88.86%;椒病王和多菌灵的防效相对较差,分别为84.38%和83.89%。生产上建议采用50%速尔奇可湿性粉剂防治辣椒褐斑病。  相似文献   

10.
从小麦叶片和穗部分离、筛选出对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graminearum)有很强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菌株B4、B6,经室内离体叶、穗防效测定和田间小区防效试验,二菌株对小麦赤霉病有较好防效,与清水对照相比,相对防效达684%、689%,接近多菌灵的防效(704%)。对B4、B6菌株进行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的分类鉴定,二菌株均为枯草芽孢菌(Bacilussubtilis)  相似文献   

11.
B-298对番茄黑斑病菌和叶霉病菌的抑菌效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B-298菌株代谢产物与多菌灵、百菌清、大生M-45等3种化学药剂,在室内分别对番茄黑斑病和番茄叶霉病两种病原菌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稀释倍数B-298代谢产物和大生M-45对两种病原菌都有较强的抑菌作用。B-298代谢产物低倍稀释液对番茄黑斑菌的抑制效果与大生M-45抑菌效果相当,抑菌率最高达89.4%,优于百菌清和多菌灵;B-298代谢产物低倍稀释液对番茄叶霉菌的抑制效果,与大生M-45和百菌清相当,抑菌率最高达90.5%,优于多菌灵。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6种常用杀菌剂对木霉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杀菌剂和同一种杀菌剂不同使用浓度对木霉菌生长的影响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和百菌清稀释200、400、600、800、1000倍时,对木霉菌的抑制率均为100%。农利灵和甲霜灵对木霉菌的抑制作用较弱,稀释200倍时,抑制率分别为89.7%和79.6%。大生对木霉菌的抑制作用则最弱,稀释200倍时,抑制率仅为55.3%。  相似文献   

13.
防治草莓主要真菌性病害的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3种病原真菌对草莓的致病性,以及6种杀菌剂对3种病菌菌丝、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和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灰霉病菌和疫霉病菌的致病性较强。10%世高对于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显著,抑制率达76.5%和54.4%;其次为百菌清,抑制率为60.6%和50.7%。扑海因对疫霉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显著,分别为63.7%和61.1%;其次为世高,分别为58.9%和48.8%。大田防治试验表明,世高对灰霉病和果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6.4%和56.8%,高于其他杀菌剂,其次为甲基托布津和百菌清,对3种病害的防治效果均高于50%,特别是对于灰霉病和果腐病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嘧菌·百菌清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60 g/L嘧菌·百菌清悬浮剂是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的新型杀菌剂.2005~2006年田间防治试验表明,在荔枝挂果期用嘧菌·百菌清1000、800、600倍液喷药3次后,对转色期果实霜疫霉病的防效为71.65%~83.50%,对成熟期果实霜疫霉病的防效为74.54%~88.98%,对贮藏期果实霜疫霉病的防效为77.01%~90.54%,均显著优于对照药剂800%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的防效.560 g/L嘧菌·百菌清悬浮剂已登记在荔枝上防治霜疫霉病,可在广东及邻近省份的荔枝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菜豆炭疽病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内接种试验表明,多菌灵和百菌清的混合液具有较好的抗冲刷能力;接种2d后喷洒该混合液,对菜豆炭疽病的防治效果明显下降,证明该混合液主要为保护作用;适宜使用浓度为600~1000倍稀释法.田间试验表明,药剂拌种结合田间喷药对苗期病子叶率和子叶病情的防效分别为42.0%和54.3%,而对初生叶病株中的防效为100%,前期收获豆荚的防效为100%,后期的防效为79.3%~84.7%.药剂防治对总产没有明显增加,但2级以下豆荚和健荚比对照分别增加20.00%和55.00%.  相似文献   

16.
豇豆轮纹病病原鉴定及其室内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海南三亚豇豆设施棚内采集具典型轮纹病病斑的豇豆叶片,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到1株致病菌,根据病害症状特点、病原菌形态特征、培养性状、ITS序列分析,鉴定豇豆轮纹病的病原菌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st.)Wei];利用生长速率法,对12种药剂进行室内筛选,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WP,可湿性粉剂)和50%异菌脲(WP)对病原菌具有强烈抑制作用,其EC50分别为2.709 46和9.093 27mg/L,而75%百菌清(WP)和50%多菌灵(WP)抑制效果较差,EC50分别为792.261和1 329.89 mg/L。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明报道了苎麻炭疽病防治的研究结果:头麻收获后,结合中耕复土,每亩施用石灰75公斤,防效达57.42%~76.98%。在供试的农药中,以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防效最好,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和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次之,瑞枯霉防效较差,拌种双的防效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以250~500倍液为宜。在当季苎麻生长初期(苗高30cm左右)应开始施药,此时炭疽病尚处于发病初期,以后每隔7~8天施用1次,每季麻以施用2~3次药即可获得理想效果。40%拌种双防治苎麻炭疽病,在大田防治示范中,与小区试验防效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5种杀菌剂防治荔枝霜疫霉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50%安克WP(可湿性粉剂)、58%甲霜·锰锌WP、25%甲霜·霜霉WP、80%大生M-45WP和30%代森锰锌悬浮剂等5种杀菌剂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结果表明:第4次药后第7天防效分别为80.8%、75.5%、76.6%、75.0%和67.7%;采收前防效分别为82.9%、75.7%、77.4%、75.3%和66.1%;采后贮藏第2天防效分别为68.6%、66.7%、67.5%、63.1%和57.9%;50%安克WP等5种药剂对荔枝霜疫霉病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在荔枝产区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出适合大田防治番木瓜疮痂病的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8种药剂进行室内药效筛选。结果表明:8种药剂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不同,从方差分析结果来看,25%咪鲜胺乳油、10%苯醚甲环唑可湿粉填料、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25%丙环唑乳油的EC50极显著或显著差异优于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而25%咪鲜胺乳油、10%苯醚甲环唑可湿粉填料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间的EC50无显著差异,其中25%咪鲜胺乳油的EC50最小。建议在生产上推广使用25%咪鲜胺乳油、10%苯醚甲环唑可湿粉填料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20.
香蕉黑星病是香蕉的重要病害,在华南蕉区可周年广泛发生,严重危害蕉叶和蕉果.2003~2004年采用新型杀菌剂50%翠贝千悬浮剂对香蕉黑星病菌进行毒力测定、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50%翠贝干悬浮剂对香蕉黑星病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防治香蕉黑星病效果优良,安全性高;施药3次后20天,50%翠贝干悬浮剂2000倍的防治效果达到80.01%,显著优于对照药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的防效,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