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为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的分类管理,按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在农业农村部公布《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的基础上,我厅组织制定了《湖北省二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现予公布。附件:湖北省二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  相似文献   

2.
正7月16日,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植物保护学会联合主办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科普宣传专家线上讲座系列活动顺利开讲。本次专家讲座活动是根据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宣传月活动方案》安排的系列内容之一。采用腾讯会议软件线上授课和中国知网直播大讲堂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3.
2020年3月26日,国务院第725号令颁布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开启了我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法制植保新时代.概述了《条例》中病虫害防治主体的责任、病虫害监测与预报制度及预防与控制制度、农作物病虫害应急处置制度、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服务制度,以及违犯《条例》的法律责任等主要内容.《条例》的颁布给植保工作带来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4.
监测与预报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基础工作,也是种植业领域生物安全风险防控的前沿阵地.围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两部上位法对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报工作的法律要求,阐述了出台《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报管理办法》是推进植保全程法治化的重要内容、贯彻生物安全风险防控的重要抓手,并从监测与预报工作的权...  相似文献   

5.
《广西植保》2019,32(1):34-34
为贯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全国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上的讲话精神,2019 年2月20~22 日,全国农技中心在北京召开了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审定会。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和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有关领导参加会议,全国农技中心党委书记魏启文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6.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出台,对健全农作物病虫监测防控体系、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促进专业化服务组织健康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依法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保障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生态、绿色产品全民共享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7.
《中国植保导刊》2019,(5):90-91
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农作物种子种苗检疫执法检查的通知》和《全国农技中心关于印发2019年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联合监测与防控协作组会议纪要的通知》,4月11-13日,全国农技中心会同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组织北京、山东、黑龙江、湖南、四川5个省(直辖市)的12名植物检疫员,以及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新疆农业大学、中国热带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的4名专家与海南省南繁管理局技术人员共同开展了海南南繁基地联合检疫检査。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农作物春季病虫害防治工作,2019年4月3日全国农技中心会同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在湖北省荆州市召开了2019年全国农作物春季病虫防治现场会。来自全国20余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逾5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6个小麦、油菜主产省代表就2019年小麦等作物病虫发生现状和趋势、目前开展的主要工作和下一步工作安排展开了交流。  相似文献   

9.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是植物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其重要作用是指导农作物病虫害的科学防控。1975年,第一次全国植物保护大会确立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明确了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在植保工作中的基础地位,在原全国植物保护工作总站的领导下,全国各地着手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  相似文献   

10.
《湖北植保》2010,(6):53-54
第一条 为了加强农作物病虫测报防治工作,保护农作物生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植保导刊》2023,(4):98-99
<正>4月13日,农业农村部在安徽省阜阳市召开全国小麦穗期重大病虫害防控现场会,交流前期小麦病虫害防控及“一喷三防”补贴政策和技术措施落实情况,分析研判穗期重大病虫害发生形势,进一步动员部署穗期病虫害防控和“一喷三防”工作。会议指出,各地按照农业农村部“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要求,加大资金筹措和监测防控工作力度,前期小麦条锈病、纹枯病、茎基腐病等防控效果取得阶段性成效。小麦穗期是病虫害防控关键时期,防控任务占全生育期70%以上,今年穗期病虫害成灾风险不可忽视,防控任务异常艰巨。各地要抓住关键时期,落实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2.
国家农业部以(1993)农(农)字第1号文件,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厅(局)、植保站,发出“关于颁发《农作物病虫预报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指出:农作物病虫预报是农业领导机关制定防治决策的重要参考,是指导农民安全、经济、有效防治病虫害的依据。为了加强对发布农作物病虫预报的管理,更好地发挥病虫预报对病虫害防治的正确指导作用,现颁布《农作物病虫预报管理暂行办法》,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3.
2011年12月5~7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海南省海口市组织召开了2012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和测报技术培训会。会议总结交流了2011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情况和监测预警工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为深入推进农业部"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计划,突出"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理念,有效防控农作物重大病虫危害,我区聚焦绿色农业发展,着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为我区农药使用减量增效进行了积极探索,实现了农药减量控害和农业提质增效的阶段性目标。1主要做法1.1规范测报调查,加强监测预警襄阳市襄州区植保站成立了农作物病虫监测与防控指导工作专班,负责农作物病虫的准确  相似文献   

15.
张蕾  江幸福 《植物保护》2022,48(4):68-72
防控新发突发植物疫情是保障农业领域国家生物安全的重要内容。草地螟是我国“三北”地区农牧业重大迁飞性害虫,具有暴发性、多食性和周期性发生特点,严重威胁国家粮食、油料和牧草等作物生产安全,已列入2020年农业农村部公布的《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当前我国草地螟已进入建国后第4个发生周期。根据全球气候变化、农作物结构调整,结合草地螟生物学习性以及当前发生现状,研判本轮周期草地螟发生区域可能更广,为害作物可能更多,持续时间可能更长,发生程度可能更重。为控制草地螟发生为害,提出加强草地螟境内跨区域及跨境迁飞、滞育越冬和周期性发生等成灾规律研究;建立自动化、智能化早期监测预警体系,完善异地测报技术;集成区域化防治技术模式并推广应用卵、幼虫和成虫一体化绿色可持续治理技术,从而为遏制草地螟新发生周期暴发势头,保障国家粮油生产安全和生物安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植物保护》2009,35(1)
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控预警数字化网络平台软件研发与应用项目针对当前农业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集成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乖多媒体技术,研究构建了“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控预警数字化网络平台”,建设了核心平台-“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监控信息系统”,支撑平台-“31个省级农作物病虫害监控信息系统”,基础平台“1200多个县级农作物病虫害信息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7.
正历时三年有余,经近千人笔耕、近百人阅审,"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第三版)终于在2015年3月问世。这部鸿篇巨制,向全国农业科学技术人员,特别是肩负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监测预报、综合防控、检验检疫以及农药与药械等行政管理、科研教学、科技推广、市场开发等工作使命的植保科技工作者,奉献出21世纪最具权威性、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的植保科学盛宴,期待着全国农  相似文献   

18.
12月5~8日,全国农技中心在四川省成都市组织召开了2013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与会专家作了有针对性的报告,代表总结交流了2012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情况和监测预警工作,并根据当前病虫发生基数、今冬明春气候预测情况、各地农作物品种抗性布局和种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省长舒圣佑2000年4月20日发布江西省人民政府令(第92号):《江西省植物检疫办法》已经2000年4月6日省人民政府第42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植物检疫工作,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蔓延,保护农业、林业生产安全,根据国务院《植物检疫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农业植物检疫和森林植物检疫。进出境植物及其产品的检疫,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执行。第三条 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省的农业…  相似文献   

20.
3月7日~8日,湖北省植保总站在鄂州市召开了全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来自全省各市、州植保站及区域测报站的专家和测报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专家们根据各地监测的病虫基数,结合主要病虫发生规律、农作物种植结构、品种布局及气象等因素,综合分析了2013年我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