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有机酸对重金属污染耕地土壤的修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水、柠檬酸溶液和醋酸溶液依次淋洗受重金属严重污染的耕地土壤,再利用石灰水溶液淋洗调节土壤pH值。分析柠檬酸溶液、醋酸溶液在0.2mol/L、0.5mol/L、0.7mol/L、11mol/L等不同浓度下其淋洗液中的重金属含量,从而找出对重金属淋洗效果好的酸种类及其相应的浓度。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柠檬酸、醋酸溶液浓度的增大,其对重金属的淋洗能力呈增强趋势;在同等浓度条件下,柠檬酸对Cu、Pb、Cd的淋洗效果比醋酸的好,而对Zn的淋洗,醋酸的淋洗效果比柠檬酸的好;对Cu、Zn、Pb、Cd的淋洗上,选择柠檬酸的最佳浓度分别为11mol/L、11mol/L、0.71mol/L、11mol/L,选择醋酸的最佳浓度均为11mol/L。经检测可知,污染土壤经过柠檬酸、醋酸处理后,重金属含量已经大大减少,其重金属残量值已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相关限量要求,说明有机酸对重金属污染耕地土壤有较好的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2.
有机酸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淋洗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土壤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修复已成为热点问题,研究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用水、醋酸溶液、柠檬酸溶液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淋洗,再以2%石灰水溶液来调节淋洗后土壤的pH值,最后测定土壤淋洗液的pH值及电导率。结果表明:对重金属Cu、Cd、Pb污染土壤修复时,最佳淋洗剂是柠檬酸溶液,最佳淋洗浓度为1、0.4、0.7 mol/L;对重金属Zn污染土壤修复时,最佳淋洗剂是醋酸溶液,最佳淋洗浓度为1 mol/L;石灰水对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淋洗效果与有机酸浓度呈正相关,即酸性条件越强,对重金属的淋洗效果越好;经石灰水处理的土样电导率随有机酸浓度增加而升高,在相同浓度下表现为柠檬酸溶液醋酸溶液。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可生物降解螯合剂氨三乙酸(NTA)替代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在复配淋洗剂中的作用,本文研究了NTA和EDTA与草酸和酒石酸所配制的复配淋洗剂在不同浓度、固液比、pH值和淋洗时间下对Cr(Ⅵ)污染土壤淋洗效果的影响及淋洗动力学,此外还使用顺序提取方案(BCR)分析了淋洗前后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迁移率和稳定性变化。结果表明:混合等体积的0.25 mol·L-1NTA和0.3 mol·L-1草酸在固液比为1∶9、pH为3、淋洗时长为240 min条件下达到最大Cr(Ⅵ)去除效率82.94%,这与使用EDTA淋洗时的效率相近;该复配淋洗剂淋洗Cr(Ⅵ)污染土壤时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BCR实验结果表明,NTA和草酸复配淋洗后土壤中Cr的弱酸可提取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组分含量分别从6 346.67、4 280.00、2 387.67 mg·kg-1下降至1 161.67、433.35、741.00 mg·kg-1,可还原态组分从2 746.67 mg·kg-1上升至6...  相似文献   

4.
皂苷与EDTA复合淋洗污染塿土中Cu、Pb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振荡和柱淋洗方法,选用生物表面活性剂皂苷和螯合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作淋洗剂,研究了EDTA、皂苷及其复合液对污染塿土中重金属Cu、Pb的淋洗效果,并比较不同淋洗剂淋洗前后重金属的形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EDTA浓度为0.5、1.0 mmol·L-1时与不同质量浓度皂苷复合振荡淋洗Cu、Pb时表现为协同作用,对Pb的协同作用尤为明显;EDTA浓度大于5.0mmol·L-1时,与不同质量浓度皂苷复合淋洗Cu、Pb表现为拮抗作用。1.0 mmol·L-1EDTA、50 g·L-1皂苷及其复合淋洗液(1.0 mmol·L-1EDTA与50 g·L-1EDTA)对土柱中Cu、Pb的累积淋洗量均随着淋洗液体积的增大而逐渐增加;1.0 mmol·L-1 EDTA与50 g·L-1皂苷复合淋洗土柱中Cu时表现为协同作用,其对单一及复合污染塿土中Cu的累积淋洗百分率分别为23.59%和21.57%,对Pb的累积淋洗百分率分别为27.59%和24.92%。柱淋洗前后重金属形态分级结果表明,EDTA、皂苷及其复合淋洗液能有效去除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硫化物残渣态重金属Cu、Pb;EDTA与皂苷及其复合淋洗液可显著活化污染塿土中的重金属Cu、Pb,有望与植物修复技术联用修复重金属污染塿土。  相似文献   

5.
废弃铅锌冶炼企业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淋洗修复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浓度的EDTA溶液对废弃铅锌冶炼企业重金属复合污染的土壤进行土柱淋洗修复试验,研究在不同浓度、不同淋洗速率和不同淋洗时间条件下,EDTA淋洗剂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去除效果,并采用连续分级的方法研究淋洗前后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1)用EDTA溶液对表面积为350 cm2,高度为15 cm,重金属铜(Cu)、铅(Pb)、锌(Zn)含量分别为462.76、2 043、3 260 mg/kg的土壤进行淋洗修复,当淋洗剂浓度为0.01 mol/L、淋洗速率为1 mL/min、淋洗时间为24 h时,淋洗效果最佳,对Cu、Pb、Z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7.01%、47.5%、61.6%.(2)用EDTA溶液对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进行淋洗,能有效去除土壤中的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以及有机结合态重金属,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6.02%、60.9%、57.69%;而对残余态重金属的去除效果不太明显.由于以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存在的重金属的移动能力及生物有效性都比较高,对环境危害大,EDTA淋洗可以有效去除这几种形态的重金属.因此,用EDTA溶液淋洗法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原位化学淋洗技术对湖南省重金属复合污染农田土壤的处理效果.[方法]通过室内模拟大田原位化学淋洗工程,研究了EDTA复合盐浓度、淋洗时间、液固比、复合盐种类对湖南省某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淋洗剂浓度为5 mmol/L、液固比为3、淋洗时间为60 rmin时,Ca-EDTA对土壤中Pb、Cd、Cu、Zn 4种重金属的总去除率分别为65.80%、75.89%、36.00%、14.74%,其中Cd淋洗效率最高,Zn的淋洗效率最低.[结论]Ca-EDTA作为一种有效的土壤重金属螯合剂,它在多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广阔的商业市场.  相似文献   

7.
重金属阻控菌剂的制备及其减少生菜吸收Cd和Pb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制备重金属阻控菌剂并研究其减少蔬菜吸收重金属的效果,有望为蔬菜安全生产和修复农田生态环境提供一种有效材料。本试验以具有吸附重金属的植物促生细菌Bacillus megaterium H3为供试菌株,采用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设计法、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菌株H3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选用海泡石(C1)和生物炭(C2)作为载体制备固体菌剂,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评价重金属阻控菌剂对意大利生菜(Lactuca sativa L.)的品质、Pb和Cd含量以及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后发酵培养基主成分为糖蜜3.8 g·L-1、大豆粉9.25 g·L-1、碳酸钙9.5 g·L-1时,菌株H3芽孢数提高到5.9×10;CFU·mL-1,较初始培养基芽孢数提高了156%。固体菌剂C2保藏6个月后有效活菌数在2.0×108CFU·g-1以上,生物炭适合作为B.megaterium H3菌剂载体。在受污染农田中,菌株H3发酵液、生物炭和固体菌剂C2均可以提高生菜干质量和Vc含量,减少生菜的Cd和Pb含量,降低土壤有效态Cd和Pb含量,增加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其中固体菌剂C2效果好于单一菌液或生物炭处理,具有保障生菜安全生产、修复受污染农田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茶园土壤有效态镉的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筛选出适合茶园土壤有效态镉提取的提取剂并对提取方法进行优化,采集云南省普洱市、浙江省丽水市及嵊州市共62份土壤样品及其对应的茶树新梢样品,分别比较了0.1 mol·L-1CaCl2、0.1 mol·L-1HCl、1 mol·L-1NH;OAc、1 mol·L-1MgCl2、0.005 mol·L-1DTPA 5种提取剂的提取效果,并对提取剂浓度、土液比、提取时间和振荡频率4个因素进行对比优化。结果表明:不同提取剂的提取率依次为0.1 mol·L-1HCl>1mol·L-1MgCl2>0.005 mol·L-1DTPA>0.1mol·L-1CaCl2>1 mol·L-1NH;OAc。不同提取剂提取的有效态镉含量与新梢镉含量的相关系数从高到低依次为1 mol·L-1NH;OAc>0.1 mol·L-1CaCl2>0.1 mol·L-1HCl>1 mol·L-1MgCl2>0.005 mol·L-1DTPA。提取条件优化试验发现,提取剂浓度和提取时间对有效态镉提取率影响较大,振荡频率和土液比对有效态镉提取率影响较小。研究表明,以NH;OAc作为茶园土壤有效态镉提取剂,提取参数为提取剂浓度6 mol·L-1、土液比1∶10、提取时间120 min、振荡频率180 r·min;时,提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磷酸盐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对土壤铅(Pb)、镉(Cd)的钝化效果及其在酸雨淋溶下修复时可能造成的重金属淋失风险,选择安徽铜陵某矿区周边Cd、Pb污染水稻土为研究对象,对比磷酸氢二铵(DAP)和磷酸三钙(TCP)在不同用量及不同土壤含水率下对Cd、Pb的修复效果,并探讨模拟酸雨条件下含磷钝化剂施用后对Cd、Pb修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两种磷肥均能降低土壤中有效态Cd、Pb含量,DAP使土壤有效态Cd含量降低了41.87%~65.62%,有效态Pb含量降低了38.83%~76.98%;TCP处理下有效态Cd、Pb含量分别降低了39.55%~56.17%、37.52%~66.46%。75%最大田间持水量下有效态Cd含量分别下降了21.22%(TCP)、23.45%(DAP),有效态Pb含量分别下降了14.22%(TCP)、9.28%(DAP)。磷肥对Cd、Pb的固定作用随着酸雨淋溶量增加而减弱,两种磷肥处理下,土壤5~55 cm深度范围内P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7.23 mg·kg-1(DAP)和53.21 mg·kg-1(TCP),不同酸...  相似文献   

10.
柠檬酸与皂素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联合淋洗作用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以重金属Zn、Pb、Cu复合污染土壤为对象,采用淋洗方法,研究了柠檬酸与皂素对人工污染土壤的联合淋洗修复效果。结果表明,40 mmol·L-1的柠檬酸与质量分数为3%的皂素在体积比为1∶5的情况下对重金属Zn、Pb淋洗的累计去除效率较高,分别为67.2%,68.8%;在体积比为1∶1时对Cu的累积去除率较高,为37.7%,不及单独用柠檬酸淋洗的效果好。柠檬酸与皂素对土壤中重金属淋洗的联合效应与二者的体积比和重金属种类有关,两者的联合淋洗可去除Zn的96%酸溶态、38.9%可氧化态,淋洗后可还原态显著增加;Pb酸溶态、可还原态均减少了80%左右;Cu的酸溶态、可还原态减少了80%以上,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则没有显著性变化。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出土木材化学结构和化学成分不受破坏降解,该研究选用傅立叶变换红外 光谱法 (FTIR)对出土木材的化学结构和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出土木材在长期的 地下水浸环 境下降解严重,部分纤维素大分子链因降解而断裂形成了低分子链,同时纤维素结晶结 构也遭到了 破坏,使出土木材抗拉、抗弯及冲击韧性等强度大大降低;半纤维素几乎全部被降解而流 失掉;木质 素降解很少,但部分醚键连接的空间网状结构遭到了破坏,苯环结构单元中部分侧链中 含有C=O 共轭羰基的结构也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2.
红蜡蚧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6~ 1 998年 ,在浙江省金华市市区对危害雪松的红蜡蚧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试验研究采用喷雾不同的药剂品种及不同的药剂质量浓度 ,在喷后 7d和 1 4d分别进行药效检查。结果显示 ,不同处理之间其药效结果差异较大。在若虫孵化盛期前用 4 0 %氧化乐果乳油 4 37mg·L-1,2 67mg·L-1及 35 %快克乳剂 4 37mg·L-1和 2 67mg·L-1喷雾 ,虫口减退率均达80 %以上 ,用 0 6%阿维菌素乳剂 2 4mg·L-1喷雾效果不理想。氧化乐果和快克是防治红蜡蚧较为理想的药剂。表 3参 3  相似文献   

13.
罗布麻花、果实黄酮类含量为最佳采收期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确定不同时期罗布麻花、果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采用索氏提取法对吉林省左家地区不同时期罗布麻花、果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7月上旬罗布麻花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最高,9月中旬果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
R(-)-苄霜灵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 (2 ,6二甲苯基 )丙氨酸甲酯经皂化反应后获得N (2 ,6二甲苯基 )丙氨酸。在甲苯和石油醚混合溶剂中 ,用R (+)或S (- )α甲基苄胺作为拆分剂与N (2 ,6二甲苯基 )丙氨酸反应 ,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 ,根据结晶速度不同 ,分别获得R (+)或S (- )N (2 ,6二甲苯基 )丙氨酸的非对映体盐。非对映体盐用 10 0g·L-1NaOH水解 ,10 0g·L-1HCl酸化 ,制得旋光性的N (2 ,6二甲苯基 )丙氨酸后用甲醇酯化 ,获得旋光性N (2 ,6二甲苯基 )丙氨酸甲酯。苯乙酰氯与旋光性N (2 ,6二甲苯基 )丙氨酸甲酯缩合 ,最终生成R (- )苄霜灵  相似文献   

15.
树舌灵芝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树舌灵芝各溶剂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树舌灵芝中有甾醇和三萜、挥发油和油脂、内酯、香豆素、有机酸、强心甙、鞣质、含氧杂环及蒽醌类等成分,其中鞣质、含氧杂环及蒽醌类成分以前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6.
以花生品种阜花17号为试材,采用灌根法,选用农用硫酸链霉素、荧光假单胞杆菌、蓝采灵、多粘类芽孢杆菌、甲霜恶霉灵、宝路、亮盾、根腐咛+烂病亡共8种药剂防治田间花生根腐病。结果表明,根腐咛+烂病亡最佳,轻度病株完全恢复,重症病株得到改善,收获期死亡率仅为10.6%;其次是甲霜恶霉灵,与对照相比,其余7种药剂也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从产量来看,根腐咛+烂病亡效果最好,比对照增产99.2%;其次是甲霜恶霉灵增产77.6%,其余6种药剂均比对照增产10%以上;除蓝采灵外,均与对照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现代林产化工行业的需求,培养专业人才,针对林产化工专业的发展趋势与培养目标,结合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应用性强的特点,从优化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及改进考核方法等方面入手,对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强调教学内容的前沿性,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及灵活的教学考核方式等措施,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大麻籽粕营养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开发利用大麻籽粕,探讨其作为蛋白质饲料的可能性和可行性,首次按照国标方法对其进行了化学成分和氨基酸成分测定,计算了氨基酸化学分数。结果:大麻籽粕的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分别为35.2%,0.5%,24.4%和8.7%,富含精氨酸、甘氨酸、丝氨酸和亮氨酸,蛋氨酸含量较低,蛋氨酸、胱氨酸和赖氨酸分别是大麻籽粕的第一、第二和第三限制性氨基酸,表明大麻籽粕可作为蛋白质饲料资源部分替代豆粕,但要在大麻籽的脱壳、提油工艺上注意提高粗脂肪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并注意氨基酸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双重复配并用对丘陵旱薄地马铃薯田的增长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铃薯生产中,采用化学除草与化学调控并用的措施,获得了除草效果达85%以上,提高产量达27%以上的双重效益。该研究对丘陵旱薄地马铃薯的种植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耕作制度是保证农业具有相对稳定生产秩序的管理体制,是农业的根本制度。初步探讨了黑龙江省耕作制度的特点及其在农业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为黑龙江省耕作制度的完善提供基本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