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3~1989连续7年,在本乡邢家庄果园(旱地)进行树盘覆草,共60亩,为砂质粘土;品种有金冠、红星、国光等,树龄15~20年生;株行距5x6m。 1983年每株树先分4个穴施入尿素、复合肥各1.5kg,然后灌水,覆草。覆草厚度15~20cm。结合覆草压土,在行间挖宽25cm,深10cm的蓄水兼排水沟。以10亩不覆草苹果园进行对照。对照树每年采果后株施圈肥200kg,尿素、复合肥各1.5kg;覆草树采果后头2年株施圈肥200kg,以后不再施圈肥,且覆草量逐年递减,平均每年每亩覆草量750~1000kg。 覆草后效应 1,对土壤温度的影响:从l~5月份地温测定看出,3月份以前覆草地温明显…  相似文献   

2.
来稿摘登     
我们于1962年在5年生30亩稀植苹果园中加密,变7×9米株行距为7×4.5米,亩植株数由10.5株增加到19株,品种为国光、迎秋、伏锦,栽植总株数564株。对照区30亩,总株数293株,品种国光、红玉。立地条件相同。经20年(到1981年)试验结果,加密区历年平均亩产和累计总产都居首  相似文献   

3.
1984年我们承担了山东省科委下达的‘杏树早期丰产”课题,经三年的栽培试验,现已初见成效。 一、基本情况 共引进杏15个品种。1984年春在蒙阴县旧寨乡西彭吴村定植1年生半成品苗22亩, 1152株,株行距为4 × 2、 4 × 3和4 × 4n三个密度;在禹家庄子定植1.16亩,113株,株行距3 × 2m。 1985年春又在坦卜镇东西屋村定植23.9亩,1770株,株行距3×3m。以上三个试验园均为青石山梯田,土层深20-60cm。由于定植后浇足水,并覆盖地膜,成活率达97%。在加强了土、肥、水管理基础上,又采用了一系列促花措施,当年成花株率为47%,第二年即有产量,第三年大量结…  相似文献   

4.
试验在肥城县安站乡五峰村进行,立地条件为砾石瘠薄山区梯田,黄壤土,土层较厚。pH值7。1986年栽肥桃半成苗。砧木为普通毛桃。 设三种栽植密度:株行距1.5×2m(222株/亩)面积 0.65亩;株行距2×3m(111株/亩)面积1.40亩;株行距4×4m(42株/亩)面积1.70亩(对照)。三种密度分别采用三种整形方式:(1)1.5×2m区采用圆锥形整枝,中干梢具倾斜角,围绕中干以二次枝为基础,同方向每间隔20~30cm培养1个结果枝组,自下而上由大渐小,最上部疏除侧生枝,延长枝单轴延伸。3年生树体平均高3.3m,冠幅1.5m。(2)2×3m区采用扇形整枝,全株两个主枝,各以45度角向西北…  相似文献   

5.
来稿摘登     
<正> 1986~1988年,我区开展苹果园覆草工作,累计面积达75万亩。1988年9~10月(腐烂病发生高峰期),我站组织日照、沂源、临沂、临沭、沂水、沂南、莒县、莒南、平邑、费县、苍山等11个县市果树站(中心)进行调查。覆草均于早春进行,以麦糠或麦秸为材料,实行全园覆盖,厚度为20cm左右,其它管理一致。共调查28个苹果园,面积计1646.5亩。结果表明,连续覆草二年区,抽查4561株,病树有521株,病株率为11.4%;病斑有1048块,株平均病斑数0.23块。覆草一年区,抽查4273株,病树有613株,病株率为14.3%;病斑有1325块,株平均病斑数0.31块。露地区(未覆草)抽查4443株,病树有747株,病株率为16.8%;病斑有1866块,株平均病斑数0.42块。由此看出,覆草二年区比露地区的病株率降低32.1%,株平均病斑数减少45.2%;覆草一年区比露地区的病株率降低14.9%,株平均病斑数减少26.2%。从而表明,进行苹果园覆草,对减轻腐烂病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 为了探索山地苹果园土壤管理技术,欲期达到早结果早丰产的目的,于1987年开始,在山地新建果园进行了全园树下覆盖秸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供试园位于石家庄市井陉矿区天户峪村。面积120亩,地处丘陵,为水平梯田。土层厚约50cm,质地为粘壤土,有机质含0.6%。1986年定植,主栽品种为长富2,占75%。其余为新红星、秦冠。株行距3米×3米。覆盖材料为麦秸,于1987年6月底进行。覆盖20cm厚,其上放少许土,落叶后挖沟结合施基肥埋入地下。1988年重复一次。  相似文献   

7.
1)栽前准备。枣树适栽范围较广,但以交通便利、 排灌方便、地下水位低、土壤肥沃的沙壤土为最好。栽 植行以南北向最理想。一般行株距 3m ×2m 或 4m × 2 1.5m ,667m 栽 112株;或 3m ×1.5m 、4m ×1m , 2 2 667m 栽 148株;也可为 3m ×1m ,667m 栽 223 株。栽植穴的直径和深度均大于 80cm ,穴底施 25cm 厚的腐熟优质农家肥,混加优质复合肥 0.4kg,与土搅 拌,覆 20cm 细土,上留 25cm 深的栽植穴,浇水沉实 后备栽。 2) 栽苗时间及方法。春栽在解冻后至 4月上旬…  相似文献   

8.
<正> 1982~1987年在徐州市七里沟大队矮化苹果园内进行越冬绿肥毛叶苕子种子落地自生栽培试验。试验园面积12亩,苹果品种富士、金冠,中间砧M_9,株行距2×4m。处理1,对照,行间保持自然植被;处理2,行间单播毛苕3kg/亩;处理3行间混播毛苕黑麦草,每亩分别播2.5和0.25kg。  相似文献   

9.
五龙红是新选育优良短枝型苹果品种。近年来,我区发展约1万亩,占苹果幼树的50%,其中:(1)董家埠120亩,1983年建园,地势平坦;共栽五龙红8900株,授粉品种金矮生2000株:栽植方式是8行主栽品种,2行授粉品种,株行距2.5 × 3m,亩栽89株。 1985年3年生时,开花株率60%,总产果1000kg,平均亩产100kg;至1988年(6 年生)全园总产量17.5万kg,平均亩产1508.5kg,市外贸部门收购出口后单价比普通红星高0.3元。(2)五龙涧村200亩,是典型的山地果园,株行距2.5 ×3.8m:授粉品种金矮生、秋红。4—6年生,平均亩产125kg,平均单价比普通红星高0.20元。 现将五龙红苹果…  相似文献   

10.
1979年开始,我们在过去小面积苹果矮化栽培的基础上,扩大发展到28400亩,其中矮化中间砧8400亩,元帅系、烟青、绿光等短枝型20000亩。具体情况如下: 1979年春,在汪疃镇天奋村建矮化中间砧苹果园10亩,株行距2×3米,亩栽111株。品种为‘红尼卡”(郑州果树所引种),基砧淄博海棠,中间砧M4和M7。定植第二年花株率12.1%;3年生花株率达98.7%;4年生验收产量,平均亩产575公斤;5年生平均亩产达到2694.4公斤。 198 0年春在茼山乡西武林村建立矮化中间砧苹果园16亩,株行距2 × 3米。其中新红星12亩,基砧淄博海棠,中间砧M9;烟青、富士等24亩,基砧淄博海…  相似文献   

11.
苹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玉玲 《河北果树》2010,(2):8-9,13
<正>1建园苹果园宜选土层80~100cm以上而地下水位较低之处。苗木宜秋植。平地乔化稀植园,株行距5~6m×5~6m;沙荒丘陵地或半矮化砧中密植园,株行  相似文献   

12.
陕北丘陵区苹果密植栽培经验总结李平,鲁向平(陕西省黄土高原治理研究所陕西米脂718100)1982年陕西省黄土高原治理研究所在陕北米脂县桥河岔乡远志山村建立了71亩密植苹果园,主栽品种为国光、金冠、秦冠、富士、新红星。定植株行距3×3米及3×4米,每...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蓬莱市刘家沟镇胡家村曲受彭有苹果园667m2,栽植品种为长富2号红富士,砧木为八棱海棠,1981年定植,株行距3.3m×5m,2002~2006年栽了39株树,2007年间伐1株。果园南北行向,属丘陵地,棕壤土,土层厚度30~50cm,下面  相似文献   

14.
萝卜的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萝卜属于大宗蔬菜 ,我市南洋乡家家户户种萝卜 ,被称为萝卜之乡 ,其主要的萝卜品种为圆白萝卜 ,品种比较单一。为了增加盐城地区萝卜的花色品种 ,2 0 0 1年我室引进了几个萝卜品种 ,并进行了萝卜的品比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参试品种 短叶 13萝卜引自广东汕头市 ,理想大根、新八、南农四季红Ⅱ号、中秋红 4个萝卜品种引自南京农业大学 ,圆白萝卜为本地品种 ,作对照。1.2 试验设计 畦宽 1 5m、长 1 5m ,小区面积为 2 2 5m2 ,南北向。理想大根品种株行距为 2 0×30cm ,每畦 5行 ,其余 5个品种株行距均为 2 4×2 5cm ,每畦 6行。试验…  相似文献   

15.
在日照市丝山乡高家村我们于19 85年春开始进行葡萄早期丰产的试验研究,即一年催根建国结果,二年丰产,要求在较大面积上亩产达到1250公斤以上,小区亩产达到1500公斤以上。经过二年试验,许多指标均超出设计,为葡萄的早产、高产高效益开发初步取得一定的经验。现简结如下,供参考。 供试面积和品种 小区1名亩,轻壤土,株行距1×1.6米,每亩427株;大田20亩,粘壤土,株行距0.8×1.8米,每亩447株。品种为巨峰、佳利酿. 试验结果 第一年定植成活率97.8%;、秋后,巨峰平均每株3.5个壮新消,总长2.90.5厘米,各新梢基部5厘米处直径1.31厘米,每株平均有效芽…  相似文献   

16.
试验园共四处,200亩。土质为丘陵棕壤。主栽品种为白瓢水杏、平顶棒和拳杏。株行距设3.5×3.5m和4×4m。经4年丰产技术开发试验,3年生时平均亩产22.5kg;4年生1123.4kg/亩,回收建园以来的全部投资;5年生平均亩产1214.8kg,亩均盈利1800余元。其关键技术措施除加强肥水管理外,可归纳为:①选壮苗,定植后,盖膜压草,使成活率达98%以上,且幼苗生长旺盛。1988年测定,定植行压草后,10-60cm土层有机质含量为0.5312%,全N量为0.03514%。②采用主干疏层半圆形,增加前期枝量, 促进幼树加粗生长。干周与产量建立的回归方程为:j—一76.1+ 3.7。(r。 0.9625)…  相似文献   

17.
我县车网乡房村苹果园面积85亩,2230株。1967年定植,株行距5×5米。品种以国光、金冠、红星为主,占80.7%。果园土层深厚,地势平坦,属中性壤土,地下水位1米以下,水浇条件较好。1984年以前,由于投资少、管理差,腐烂病严重,产量低而不稳。1984年实行承包后,被定为全县低产园开发试验点。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取得了显著效果。1987年与1984年相比,苹果总产量由40吨上升到280多吨,亩产量由470.6公斤提高到3382.3公斤,全年总收入和平均亩收入分别由2.3万元、270.59元,增加到24.15万元和2841. 18万元(表 1)。 一、主要技术措施 1、增肥改土壮树:每年于…  相似文献   

18.
日本山形县东根市神町农民安达宗一郎,栽培富士苹果已有20多年,在整形修剪上有较深的造诣。现将1986年10月对其富士苹果园树体调查结果整理如下,并根据安达的讲授和自己的理解,简述一下整形修剪特点。 安达果园总面积28.55亩,其中富士15.8亩。土壤系冲积砂壤土,果园行间种植牧草,每年机械割草5次。富士苹果以圆叶海棠为砧木,采取大冠形稀植栽培方式,株行距7.5×8.0m,亩栽11.1棵。其中1.5亩,五年施有机肥8吨,年施纯N18.4kg,15:15:10式复合肥60kg, 1986年产量7. 5吨。 一、树体结构特点 盛果前期开心后,多数保留四主枝。特点是主枝间距与干高…  相似文献   

19.
<正> 穴贮肥水地膜覆盖,是解决山丘地苹果园水源及土壤养分缺乏的一种良好的技术方法。为了观察其对山楂树生长结果的效应,我们自1988年开始在泰安郊区鲁西村的山楂园进行试验,效果良好。鲁西村山楂园有50亩,1976年定植,株行距3m×4m,品种以大货为主。土壤为红壤土,稍粘,无灌溉条件。1988年春(3月中旬)和1989年春连续两年对全园三分之一以上的山楂树采取穴贮  相似文献   

20.
塑料大棚栽培葡萄是保护地栽培的一种形式,在早春能提高气温和地温,使果实提早成熟.同时由于棚内小气候改善,消除了造成葡萄不稳定的落花、裂果、冻害等因素,使产量、品质有大幅度提高.1987年,我们开始此项研究工作.1988~1992年分别在长岛县南长山园艺场,建造面积为0.48亩的东西一面坡式大棚,供试品种为4年生巨峰,株行距1×4.6m+1×1.5m,采用棚篱架栽培;在蓬莱市淳于乡富阳李家村建造面积为1.27亩的南北向拱圆式大棚,供试品种为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