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板栗苞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选取板栗苞壳为栽培料,以熟料袋栽方式进行平菇和秀珍菇的栽培试验,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利用板粟苞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生物学效率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平菇、秀珍菇菌丝长势良好,平菇的生物效率高于秀珍菇,但秀珍菇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平菇.  相似文献   

2.
孙育红  郭倩  张军 《食用菌》2004,26(5):45-46
随着我国平菇属品种的不断增多和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平菇、秀珍菇和姬菇等品种在栽培过程中黄菇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程度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特别在平菇和秀珍菇的栽培过程中,病情严重,轻者减产欠收,重者只菇无收。为了能将损失降到最低,笔者在上海南汇康桥等地试验了一种新型的消毒剂——菇安消毒剂(中试产品,其主要  相似文献   

3.
选取香蕉茎叶和棉籽壳为栽培料,以熟料袋栽方式进行平菇和秀珍菇的栽培试验,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利用不同比例的香蕉茎叶和棉籽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生物学效率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不同比例的香蕉茎叶和棉籽壳配方中,其中配方A、配方B中平菇和秀珍菇的菌丝体长势良好,子实体生长及生物转化率都较好,秀珍菇的生物学效率高于平菇,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平菇。说明用部分香蕉茎叶代替棉籽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是可行的,并且较适合栽培秀珍菇。  相似文献   

4.
正1季即栽培季节。杏鲍菇出菇最适温度是15~l8℃,因而必须按照出菇温度的要求安排好季节。温度太高和太低难于形成子实体。而且与平菇栽培不同的是,杏鲍菇的第一批菇蕾若未能正常形成,将影响到第二潮的正常出菇。一般南方地区安排在10月下旬进行栽培更为适宜。北方地区可根据具体温度安排好季节。需要注意的是在风雪寒冷的冬季是难于出菇的。它以秋末冬初与春末夏初较适宜。2器  相似文献   

5.
板栗苞壳栽培平菇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覃宝山  覃勇荣 《食用菌》2009,31(4):38-39
利用板栗苞壳作为平菇栽培的原料,用稻草、棉子壳等作对照进行栽培试验。从菌丝生长状况、出菇性能、生物转化率和平菇的商品性状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板栗苞壳栽培平菇具有菌丝生长旺盛,出菇性能良好,生物转化率较高,商品性状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平菇因适合室内及温室塑料大棚、人防工事、菜窖等处栽培,目前平菇的栽培面积在大幅度增长。为了提高平菇栽培的经济效益,选育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同时适宜北京地区栽培的平菇菇种,我们在现存的菌种中挑选了3个以前未做过出菇试验的平菇菇种,做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7.
姚会峰 《食用菌》2005,27(3):51-51
大袋栽培平菇,四面立体出菇产量高,结合平菇袋式覆土和栽培长稻草墙式立体栽培,产量在200%以上。  相似文献   

8.
冬栽平菇生物能保温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洪湖 《食用菌》2005,27(1):52-53
冬季栽培平菇的成功率高,也是人们利用空闲时节栽培的好时机。但冬季气温低,栽培平菇发菌缓慢或迟迟不发菌,在出菇期间又产生畸形菇,用煤炉加温,既加大成本开支,煤气还会使菇体产生中毒现象。本人从实践中创造出冬栽平菇搞生物能保温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选取苎麻全秆和棉籽壳为栽培料,以熟料袋栽方式进行平菇和秀珍菇的栽培试验,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利用不同比例的苎麻全秆和棉籽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生物学效率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不同比例的苎麻全秆和棉籽壳配方中,平菇各配方中子实体生长及生物转化率都较好,秀珍菇配方C的生物转化率和投入产出比较好;秀珍菇的生物学效率低于平菇,但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平菇。说明用部分苎麻全秆代替棉籽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是可行的,添加40%的苎麻全秆有利于提高秀珍菇的产量和效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王庆武 《食用菌》2008,30(1):20-21
平菇出菇管理简单,产量高,价格适中,消费量大,栽培户逐年增多。为选出适宜本地栽培的平菇菌株,我们做了15个平菇菌株栽培试验,为菇农选择栽培菌株提供依据。现将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朱坤  任帅  刘文静  屈涛  魏芳  刘翼成 《食用菌》2022,(2):33-34+44
从品种选用、出菇管理、极端天气应对3个方面总结平菇冬季出菇管理技术要点,为平菇栽培者冬季出菇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平菇菌渣和中药渣栽培大球盖菇的可行性,探讨麦秆、玉米芯与平菇菌渣或中药渣混合栽培大球盖菇的最佳配方。采用田间单因素区组法,以麦秆+玉米芯混合料添加平菇渣或中药渣(连花清瘟)栽培大球盖菇,考察试验配方栽培大球盖菇的效果。结果表明:配方5(麦秆和玉米芯1∶1混合料与平菇菌渣质量比为4∶1),配方9(麦秆和玉米芯1∶1混合料与连花清瘟中药渣质量比为2∶3)栽培的大球盖菇子实体产量较高,且品质较好。试验条件下添加连花清瘟中药渣的大球盖菇产量、生物学转化率均较高,发菌时间较短且菌丝长势强、抗杂性强,子实体粗蛋白、氨基酸和多糖含量高,而粗脂肪、灰分、粗纤维含量低。因此,有条件的地方适量添加连花清瘟胶囊药渣栽培大球盖菇,既能延长药渣的价值链,又可丰富大球盖菇的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一枝黄花植株屑栽培食用菌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瓶栽、袋栽和生料地床栽培等三方面试验.分析比较了加拿大一枝黄花植株在小白菇、姬菇、平菇、秀珍菇栽培中的应用效果与配方要求。试验照示,加拿大一枝黄花植株经粉碎后可以替代杂木屑栽培4种食用菌,但受基质特性影响,采用全一枝黄花配方栽培时,菌丝生长速度快、出菇早、出菇期短,产量、生物效率和予实体体积均略低于对照。采用一枝黄花+棉子壳配方,平菇等发菌、生长、出菇性状和予实体质量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栽培效果更接近棉予壳对照,其中平菇、姬菇的产量分别比全一枝黄花配方增加19.05%、44.68%.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小白菇、秀珍菇增产20.00%和30.00%,比对照减产14.29%和31.58%。此外,一枝黄花+棉子壳配方还可进行生料地床栽培,小白菇、姬菇的生物效率达67.33%~73.07%,平菇高达117.04%,秀珍菇较低。  相似文献   

14.
平菇旧基促出菇的研究平菇在石家在为主栽食菌之一,生产中一般采用塑料袋生料栽培平菇,其首茬出菇整齐,产量高,二茬菇产量次之,三茬菇小,菌盖薄,产量低。对此,笔者于近年来用收三茬后的旧菇基进行了几项补充施水、肥等处理,使每平方米收获平菇1.3~7.6公斤...  相似文献   

15.
姬菇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麟璋  周建光 《食用菌》2006,28(6):38-38
姬菇不是分类学上的名称,姬菇的名称实际由真姬菇而来,是由商人采购与真姬菇形状相类似的平菇充当真姬菇在销售,由此逐渐流行。姬菇与通常的小平菇又不同,它的形状要求和真姬菇相类似,即菇柄要细长,菇盖在2cm以内,菇质要细嫩;在栽培效益上来说每丛菇根数要多。由上可知姬菇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品种,只要符合特殊商品性状的平菇都可以用来生产姬菇。由于菇体幼嫩、风味独特、口感极佳,深受消费者欢迎。姬菇虽然栽培的产量不如普通平菇,但商品价格要高出普通平菇3~4倍。所以栽培者也不少。遇到的问题也不少。现将笔者几年从事姬菇生产的一点体会总结出来,以供栽培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出菇方式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通过试验示范,集合人工辅助栽培袋发菌、栽培设施、定位出菇、出菇管理等技术,集成平菇小口定位出菇技术。  相似文献   

17.
牛粪和食用菌栽培废料进行平菇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牛粪和食用菌栽培废料为主要栽培原料进行平菇生产试验,以期实现生物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结果表明:牛粪搭配食用菌栽培废料进行平菇的栽培试验是可行的,且比较菌丝的长相、出菇的菇形、菇色、出菇时间、菇重、菇产量、出菇率等得出最佳配方为:牛粪52%+废料35%。  相似文献   

18.
商东升 《食用菌》2004,26(3):41-41
黑色平菇以其产量高、味道鲜美的特点,近年来在市场上看好,但在使用玉米芯等培养料栽培黑色平菇时,二潮菇后易出现的黄菇病,严重制约了黑色平菇的推广。我市有一个年投料近500t的村庄,2003年因黄菇病的感染,造成大幅度减产,有些种植户甚至绝收。我站经过多年试验摸索,总结出一套防治黑色平菇黄菇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以常规栽培料棉籽壳和麦麸栽培平菇为对照,采用杂木屑以及在杂木屑中添加不同辅料进行平菇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杂木屑和棉籽壳各40%、麦麸15%、玉米皮5%的培养料栽培平菇能促进菌丝生长,提早出菇,极显著地提高平菇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夏季气温高,但平菇的价好。由于受气候条件的限制,菇农在夏季高温情况下难以种成功,也有栽培的,但难以获得理想的产量。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总结了夏季种植平菇方法,现介绍如下:1 品种选择 夏季栽培平菇,要选择较耐高温的品种。目前较优良的有831,该菌株出菇温度15~36℃,耐高温,在32℃以上,子实体正常发育,菇盖大、色白,其它较优良的菌株有华丽1020、苏引6号等。2 生产时间安排 江苏地区6月份以后,气温达30℃以上,7~8月气温最高可达35℃,对菌丝生长不利,所以必须在夏初制袋,即在4月制作栽培种,5月开始装袋,最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