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红  胡建伟 《食用菌》2006,28(6):19-20
本试验用悬滴法、漂浮法、玻片法这3种方法观察裂盖马鞍菌孢子的萌发,结果表明,玻片法由于可在自然状态下观察土壤中物理、化学因素对裂盖马鞍菌孢子的影响,为研究不同因素对裂盖马鞍菌孢子萌发的影响,提供了一种有效、科学的观察裂盖马鞍菌孢子萌发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裂盖马鞍菌粗多糖清除自由基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裂盖马鞍菌(Helvella leucopus Pers.)子实体粗多糖,然后分别采用DPPH 法、水杨酸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粗多糖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活性.结果表明,裂盖马鞍菌子实体水溶性粗多糖得率为21.92 mg/g(干重);在试验条件下,粗多糖对DPPH·、·OH和·O-2最高清除率分别为96.88%(5 mg/mL)、94.48%(10 mg/mL)和92.82%(10 mg/mL),对DPPH·、·OH和·O-2清除作用的EC50分别为0.68 mg/mL、0.85 mg/mL和0.59 mg/mL;裂盖马鞍菌子实体粗多糖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在2013~2015年期间,每年3月31日到5月28日,调查新疆喀什地区裂盖马鞍菌(Helvella leucopus)的发生情况和环境因子,持续3年调查结果表明:在胡杨林和毛白杨中均有子实体发生,裂盖马鞍菌子实体发生在土壤pH 8.0左右、有机质含量20~36 g/kg、全氮含量0.8~1.3 g/kg和速效钾含量189~293mg/kg的地区;野生子实体形成期的土壤温度5.0~26.4℃,空气湿度20%~35%,光照3000~8000 lux.  相似文献   

4.
干巴菌子实体内伴生真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巴菌子实体形态较伞菌类真菌予实体特殊。据分析,干巴菌子实体内含有地上植被凋落物,这些凋落物是干巴菌子实体内件生真菌茵的携带者,采用常规的表面消毒剂不易把它们杀灭,因此干巴菌内的伴生真菌存在,给干巴菌菌种的分离和鉴定造成了干扰和困惑。首批报道的干巴菌子实体内件生真茵有。毛霉(Mucor sp.),赤霉(Gibberella sp. ),交链孢霉(Alternaria sp.),拟盘多毛孢霉(Pestalotiopsis sp.),肠茸毛菌(Enterobryus sp.)双足囊茵(Dipodascus sp.)等六属六种真茵。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浓度含盐量对裂盖马鞍菌孢子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裂盖马鞍菌孢子在0.0%盐溶液中的孢子在43 h之前逐渐死亡;在0.2%盐溶液中的孢子55 h之前逐渐死亡;在0.4%盐溶液中孢子存活时间增加,孢子数量略有减少;在0.6%~1.0%盐溶液下,孢子可长时间存活。  相似文献   

6.
基于TRIZ理论的裂盖马鞍菌濒危成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濒危物种裂盖马鞍菌(Helvella leucopus)为研究对象,采用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eoriya resheniya izobreatatelskikh zadatch,TRIZ)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找到濒危成因并给出解决方案。结果表明:河水流量和气温变化不可控因素导致裂盖马鞍菌的生境脆弱,监测信息缺乏造成人为保护力度不足,生物信息数量不足造成人工驯化难度过度是导致裂盖马鞍菌濒危的原因。因此需要新疆当地政府、企业和菌物学家通力协作,利用水利工程合理调度塔里木河和叶尔羌河流域的水资源,建立胡杨林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信息,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尽早实现裂盖马鞍菌人工驯化与栽培,实现源头治理,以期为其原产地保护和科学开发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7.
王茂胜  连宾  陈烨 《食用菌》2008,30(1):46-47
在分离野生鸡油菌(Canchare llus cibarius)的过程中获得一株伴生真菌LBJ016,对比研究了鸡油菌子实体及其伴生真菌菌丝体的营养成分.对鸡油菌子实体及LBJ016菌丝体中的微量元素、氪基酸、多糖含量及其单糖组成分析表明:LBJ016菌丝体中微量元素含量与鸡油菌子实体基本一致,氨基酸含量大约是鸡油菌子实体的2倍;LBJ016菌丝体多糖含量为8.28%,鸡油菌子实体多糖含量为12.59%,LBJ016菌丝体和鸡油菌子实体粗多糖各由3种单糖组成,其中LBJ016菌丝体多糖的单糖组分是葡萄糖、半乳糖和甘露糖,鸡油菌子实体的单糖组分是葡萄糖、半乳糖和核糖.  相似文献   

8.
裂褶菌的培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曾素芳 《中国食用菌》1990,9(3):11-11,10
近年来国外对担子菌多糖的研究活跃,有的已应用于临床。为了扩大担子菌的资源,我们对野生裂褶菌进行了组织分离,用液体培养基的方法进行培养长出了裂褶菌子实体,从形态特征上看与野生裂褶菌子实体一样。通过对裂褶菌丝体的培养从其代谢产物中提取分离纯化得到两种裂褶菌多糖SP-1,SP-2。在此基础上裂褶菌的生产培养采用微生物工业发酵的方法进行生产裂褶菌多糖,这样裂褶菌的生长时间缩短了,产量也高,有利开发。  相似文献   

9.
以四川松口蘑(Tricholoma matsutake)代表性主产区菌塘土壤及新鲜子实体为材料,分析菌塘土壤理化性质和子实体的营养品质,利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研究前者对后者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查样点菌塘土壤理化性质差异较大,总体以砂粒为主(50.2%~88.5%),质地较为疏松,pH总体呈弱酸性(5.08~7.26),有机质含量54.8~189.6 g/kg;调查样点松口蘑子实体营养品质总体较好,其中谷氨酸含量较高(2.27%~4.10%),但地区间差异较大;钙含量较高(124.4~725.1 mg/kg),锌和锰含量中等,铜含量较低;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子实体中营养品质与菌塘土壤中交换性锰(TMn)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菌塘土壤中TMn是影响松口蘑子实体关键的土壤理化因子.  相似文献   

10.
3个褐环粘盖牛肝菌子实体发生季的增产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以催菇剂对褐环粘盖牛肝菌菌塘进行诱导出菇,可以增加褐环粘盖牛肝菌子实体发生数量,但产量提高不明显;而使用菌塘复壮或催菇与菌塘复壮结合处理,可以使褐环粘盖牛肝菌子实体发生时间提早、潮次增加2~3潮、产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施渺筱  李祝  邵静敏  杨坤耀  龙菊 《食用菌》2012,(1):59-59,62
以伞塔菌和鸡枞菌子实体为材料,分别测定、分析了伞塔菌和鸡枞菌菌盖和菌柄干粉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灰分和粗纤维含量在伞塔菌子实体的菌盖和菌柄中都高于鸡枞菌,而总糖、还原糖、粗脂肪、粗蛋白、7种元素(钾、钠、锌、铜、铁、镁、锰)则低于鸡枞菌,尤其粗蛋白、铁、镁、锌在鸡枞菌菌盖中的含量分别为伞塔菌菌盖中的2倍、3.3倍、2倍和1.7倍。两种菌的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家食用菌卫生标准中限量范围。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家食品标准,通过测定人工栽培的裂褶菌菌株(LZJ-1、LZJ-5)子实体与野生裂褶菌(SM-1)子实体的蛋白质、灰分、粗脂肪、矿物质、氨基酸等的含量及组成,评价其营养效价。结果表明:3种裂褶菌子实体均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7种,脂肪含量低,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类食品;氨基酸配比最为合理的是人工栽培菌株LZJ-5(34.2%、55.7%),比较接近FAO/WHO规定值,为理想蛋白质;氨基酸比值系数LZJ-1的SRC值为77.7%,明显高于SM-1(75.5%)和LZJ-5(75.3%);鲜味氨基酸中特征氨基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较高的为LZJ-1,分别达到1.36%、2.14%,明显高于野生种SM-1(0.72、0.97)。综合结果,LZJ-1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通过菌塘的菌丝分布、形态、共生树根系分布的研究,探寻褐环粘盖牛肝菌子实体发生于菌塘的关系。选择不同部位的菌塘挖掘和菌塘菌丝与子实体组织的菌丝和分离培养菌丝显微观察表明不同出菇量菌塘的菌丝分布是不同的。单生菇的菌塘约50cm,而群生菇菌塘的菌丝圈可达80cm。不同出菇量的菌塘松树根数和菌根数是不同的,单生菇的菌塘根较粗量少,菌根较少,群生菇菌塘的菌塘根较细量多,菌根多;菌根数量多。菌塘菌丝与子实体组织的菌丝和分离培养的菌丝形态差别较大。未见有锁状联合,泥土间菌丝膜片是褐环粘盖牛肝菌子实体发生的菌丝态。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粗毛纤孔菌(Inonotus hispidus)菌蕾子实体、成熟子实体和老化子实体对小鼠急性肾脏和睾丸损伤的修复作用,设置空白组,模型组,菌蕾子实体低、中和高剂量组,成熟子实体低、中和高剂量组和老化子实体低、中和高剂量组,所有子实体的低、中和高剂量分别为300、600、1200 mg· kg1,每组10只,构建小...  相似文献   

15.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具有高效转化稻秸秆的能力,可以将秸秆转化为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可利用的营养物质.为了深入研究大球盖菇菌渣原位还田的作用,在利用稻秸秆栽培大球盖菇后,菌渣就地还田,考察其对土壤有机质、土壤中几种重要酶的酶活和土壤细菌多样性影响的变化规律.结果 表明:大球盖菇菌渣原...  相似文献   

16.
为科学有效的利用人工栽培与野生裂褶菌资源,采用国家最新标准对两者子实体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栽培与野生裂褶菌子实体在灰分、粗脂肪、粗纤维等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碳水化合物含量差异显著(P<0.05),而在水分含量和粗蛋白含量上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7.
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纯种在人工合成的琼脂培养基上,能够生长出子实体完成其生活史,但在含纤维素的木屑等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出子实体,只有与耳友菌即香灰菌混合才能长出子实体。银耳不是木腐菌而是寄生菌,寄主就是耳友菌。所以银耳栽培中一定要银耳与耳友菌混合接种,才能顺利地生长出银耳子实体。只有充分认识银耳菌与耳友菌各自的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区别,才能在银耳栽培中做到两者兼顾,克服盲目性,夺取稳产高产的效果。 1 材料 1.1 银耳曹与耳友菌生长在三明虎头山木材上的银耳,取耳基着生处的部分耳木,按照银耳混种的分离与培养进行操作,经过培养后从中便可得到银耳菌与耳友菌以及银耳孢子。 1.2 PDA培养基制取PDA斜面待用。 1.3 木屑培养基木屑(锯屑或柴粉)78kg,米糠或麦皮20kg,食糖1kg,石膏或碳酸银1kg,清水120kg左右,pH自然,上述材料搅拌均匀后分装于菌种瓶  相似文献   

18.
用五种培养基对紫陀螺菌(Gomphus purpuraceus)子实体不同生长时期的不同部位进行组织分离。结果表明:紫陀螺菌菌丝体对培养基有明显的选择性.且长速极为缓慢;紫陀螺菌组织分离的最佳时期为成熟期,最佳分离部位为菌盖与菌柄交界处菌肉组织。  相似文献   

19.
王俊燕 《食用菌》2007,29(2):7-7
春天,当天山脚下,或塔里木的绿洲绿起来的时候,人们便开始在胡杨林下或库尔勒香梨园内等林地寻觅一种称之为“地木耳”的珍贵蘑菇———白柄马鞍菌。现介绍如下。1形态特征白柄马鞍菌Helvella albipesFuck.(图1),菌盖裂片少数3片,一般4~5片,浅灰褐至黑褐色,表面光滑至粉状,裂瓣  相似文献   

20.
大球盖菇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球盖菇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新菇种之一,也是国际菇类市场的十大品种之一。大球盖菇营养丰富,鲜菇肉质细嫩,柄脆、含野生菇香味,口感好,干菇浓香。可与香菇媲美,颇受消费者青睐。1 生物学特性1 1 营养 该菌可利用碳源为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葡萄糖、蔗糖;菌丝培养需要少量的蛋白胨、无机氮和微量无机盐类;子实体生长需要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及微生物刺激,没有土壤难形成子实体。1 2 温度 菌丝生长温度范围5~34℃,最适温度2 5±2℃,在12℃以下菌丝生长缓慢,超过35℃菌丝停止生长并易老化死亡。原基和子实体形成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