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与巴基斯坦建立自由贸易区是中国近来积极参加区域经济合作的又一次重大尝试。运用引力模型,估计和考察影响中国与巴基斯坦双边贸易量的因素以及中国与巴基斯坦的贸易潜力,得出自由贸区的建立将更有利于提高两国的经贸合作水平,减少两国对区外其他国家的依存度。此外,认为两国之间发展双边贸易的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和巴基斯坦签订FTA对两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提出,中国与东盟十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合作及其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影响,愈发得到重视。以中国与东盟十国在"一带一路"倡议前后的双边贸易数据为实证,以贸易引力模型为基础模型,望以小见大,研究"一带一路"下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流量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国民生产总值(GDP)、国家间距离、人均GDP、是否属于APEC成员国,四个影响因素均对中国与东盟十国间双边贸易流量有着重要影响;②经济体量,即国民生产总值,对中国与东盟十国间双边贸易的规模大小起举足轻重的作用;③国家间距离会影响中国与东盟十国的双边贸易活动,距离越大,贸易流量越小,呈负相关;④APEC作为经济组织对于中国与东盟十国间双边贸易活动影响深重。  相似文献   

3.
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和未来东盟经济的快速扩张,为中国工程机械产品出口东盟带来了巨大机遇.引力模型的实证检验证明:东盟经济总量、机械产品的生产总值、优惠制度和空间距离是影响贸易流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国扩大工程机械产品向东盟出口的策略是:提高供给能力、刺激东盟需求、开拓新的市场、谋求互利双赢.  相似文献   

4.
中国入世以来,与东盟十国的货物贸易关系愈加紧密,农产品是其中长期具有比较优势的重要部分。文章对2002—2018年中国对东盟十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潜力情况进行了研究。基于引力模型,分析了中国农产品出口到东盟十国的重要影响因素,并测算了历年来的出口贸易潜力。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十国的GDP、东盟十国的人均GDP、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贸易双方是否存在共同陆路边界等因素对中国农产品对东盟十国的出口有正向显著影响;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中国农产品对东盟十国的出口有负向显著影响;中国对东盟十国的农产品出口潜力巨大,但开发不均衡,面临市场空间逐步缩小的问题。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制定了相对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利用《2012-2013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测评各国和地区贸易便利化程度的指标衡量了中国主要农产品贸易伙伴的贸易便利化发展水平,并应用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主要农产品贸易伙伴的贸易便利化程度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伙伴中,经济欠发达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衡量贸易便利化程度最重要的指标是口岸物流、海关环境、规制环境和电子商务,其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明确我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及贸易潜力,为发展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联合国COMTRADE贸易数据库、世界银行数据库和CEPII数据库的年度数据,运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对我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及贸易潜力进行实证分析,并按照海关编码(HS编码)将农产品分为四类分别测算不同类别农产品贸易差异性,探究我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措施.[结果]我国与东盟国家的距离及进口国家的人口规模、人均耕地面积,是否加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因素均对双方农产品贸易具有显著影响.从出口来看,我国出口东盟农产品总体上为正常贸易范畴;但不同种类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差异大,动物产品、动植物油脂呈现贸易不足现象,植物产品贸易过度,食品饮料及烟草食品为正常贸易.从进口来看,与文莱、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和老挝等国贸易不足,与其余国家正常贸易.不同种类农产品各国之间贸易潜力值差异大,如我国从文莱、印度尼西亚、柬埔寨、泰国等国家进口动物产品贸易不足,而与其他国家为正常贸易.[建议]继续发展我国农业产业,提高农产品产值,增强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根据各国的贸易潜力差异调整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关系,加深与贸易不足国家的贸易,保持与正常贸易国家的水平;特别是针对不同种类农产品制定不同政策,如出口植物产品贸易过度,则适当减少出口.  相似文献   

8.
刘静  成屹 《农业展望》2007,3(1):29-31
稻米是中日韩和东盟国家(以下简称10+3)地区居民日常消费中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其生产和供需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这些国家的食物安全问题。除新加坡、文莱外,其他国家都将发展稻米生产、提高稻米供给作为国内粮食主要政策目标,而且该区域稻米生产和贸易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国际大米市场影响巨大。同世界水稻总产量相比,日本、韩国的水稻总产量很少,仅占世界总产量的4%左右,但是日、韩非常重视国内稻米生产,都大力推行稻米国内自给政策,如日本,按照WTO的要求,要开放一定的大米市场,但它不想让进口大米冲击国内市场,将WTO承诺购进的大米转捐东盟。这种做法值得中国加以深入研究和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9.
贸易政策是一国政府在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总目标下,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贸易活动进行有组织的管理和调节的行为.贸易政策的实施,不仅会给一国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正面影响,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通过分析我国贸易政策的发展及现状,认清现行的贸易政策对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有利影响及带来的挑战,有针对性地提出建立和完善贸易政策、促进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把握中国与澳大利亚羊肉贸易状况,探究其贸易特征、影响因素和贸易潜力,有助于提升中国羊肉的国际竞争力,推进双边羊肉贸易的发展.[方法/过程]利用UN Comtrade数据库,描述1999-2018年中国与澳大利亚羊肉贸易总体状况,用贸易结合度指数(TCD)、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贸易竞争力指数(TC...  相似文献   

11.
分析中国-东盟热带水果生产和贸易概况,讨论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我国热带水果产业与东盟各国之间的互补性和竞争性,认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对双方热带水果产品贸易和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对中国柑橘外贸的影响分析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田  祁春节 《农业展望》2009,5(7):33-35
金融危机以来,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中国的柑橘外贸形势不容乐观。文章简要概括了中国柑橘外贸的总体状况,分析了当前金融危机下中国的柑橘外贸可能遭受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对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进一步蔓延,其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正逐步显现和加深.中国奶业在经受"三鹿奶粉事件"的重创后,再次面临难以承受之痛.本文从生产、加工、消费等产业链各环节对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奶业的冲击进行详尽分析,并针对各环节在金融危机中的凸显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自贸区金融立法体系的完善对中国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自贸区金融立法 现存困境展开探讨,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以促进自贸区金融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产品差别化条件下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问题,基于国际贸易理论,运用局部均衡方法分析东道国、伙伴国和外部世界不同的产品价格关系下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贸易转移效应对东道国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外部世界产品价格高于伙伴国产品价格时,贸易转移效应改善东道国福利;当外部世界产品价格低于伙伴国产品价格时,贸易转移效应损害东道国福利。  相似文献   

16.
从口岸效率、关税环境、基础设施及服务、信息和通信技术、商务环境五个方面遴选若干指标,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对贸易便利化进行科学测评的综合指标体系,并合理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指数,将贸易便利化指标作为自变量导入传统贸易引力模型,对原模型进行修正。采用我国的25个主要贸易伙伴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回归结果表明,包括贸易便利化指标在内的自变量很好地解释了我国出口贸易的情况。同时,这个结果也反证了本文提出的模型贸易便利化测评指标体系构建合理,有较强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GTAP 模型深入探究了中美贸易摩擦对农业贸易产生的影响,针对研究结果,本文 提出了短期内破解贸易摩擦的对策和长期内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是我国茶叶生产和出口大省,茶叶产业是福建省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分析了福建省茶叶出口现状,应用贸易引力模型来实证分析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该省茶叶出口的影响。最后提出福建省茶叶出口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与中亚五国的经贸合作日益密切,农业合作逐渐成为双边和多边合作的重点。运用修正的引力模型,通过需求因素、供给因素与贸易阻力因素,对中国与中亚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国内因素、中亚五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国民购买力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与中亚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农产品的易腐性、鲜活性等特点决定了运输距离对农产品贸易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中国对中亚五国的技术援助决定了农产品贸易额与两国关系紧密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