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氏病毒引起的,是鸡的一种常见的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其特征是周神经、各种脏器、虹膜和皮肤等发生淋巴细胞浸润和形成肿瘤。鸡马立克氏病既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又是一种恶性肿瘤性疾病有高度的传染性,对养鸡业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本文主要从病原、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诊断和防制6个方面对鸡马立克氏病进行综述,期望为鸡马立克氏病的防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前  言马立克氏病(Marek’sDisease,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鸡淋巴细胞增生性肿瘤疾病。该病首次报道于1907年,其主要特征是病鸡的周围神经、性腺、各脏器、眼的虹膜、肌肉和皮肤的淋巴细胞浸润和形成肿瘤病灶。马立克氏病病毒最早由英国学者于1967年分离获得。本病主要发生于密集饲养的养鸡场,特别是肉仔鸡发生该病后损失严重。马立克氏病病毒还容易发生基因突变而增强毒力。不同品种的鸡对马立克氏病的易感性不同,采用马立克氏病疫苗可有效地控制该病的感染,但其免疫效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要控制马立克氏病的发生,必须加…  相似文献   

3.
鸡马立克氏病是禽类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它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肿瘤病。它对刚出壳的鸡易感性高,但是随着鸡的抵抗力增强,它的易感性会逐步减弱。马立克病毒可以侵害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内脏器官。皮肤常发生细胞浸润,形成淋巴肿瘤。鸡马立克氏病的传播主要是经呼吸道感染。病鸡可长时间向外界排毒。近年来,马立克氏病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马立克氏病是一种由马立克氏病毒感染引起的、严重危害养鸡业的疾病,病鸡因淋巴组织细胞恶性增生,发生多发性神经炎或内脏器官恶性肿瘤。本文就马立克氏病毒典型特征、病毒变异、免疫、诊断技术、疾病防治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鸡马立克氏病(Marek’sDisease,MD)是由马立克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以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发生单核细胞浸润、形成淋巴肿瘤为特征。本病传播速度快,传播面积广,潜伏期长(1~6个月不等)。患急性内脏型鸡马立克氏病的鸡群淘汰及死亡率高达8%~30%,严重发病的鸡群可造成全群覆灭,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  相似文献   

6.
鸡马立克氏病(Marek'sDisease,MD)是由马立克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以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发生单核细胞浸润、形成淋巴肿瘤为特征.本病传播速度快,传播面积广,潜伏期长(1~6个月不等).患急性内脏型鸡马立克氏病的鸡群淘汰及死亡率高达8%一30%.严重发病的鸡群可造成全群覆灭,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  相似文献   

7.
1.概况:马立克氏病疫苗,目前已知有三种,一种是用从患马立克氏病的鸡体内分离出来的强毒,通过鸡的肾细胞再通过鹌鹑胚细胞继代减弱的所得弱毒株制成的苗。这种苗具有一定免疫力,其缺点是注苗后的鸡易脱毛,在日本个别鸡场有激发其他病发生的现象。1970年后,日本已不用这种苗了。第二种是从火鸡身上分离出来的马立克病毒  相似文献   

8.
鸡马立克氏病活疫苗  鸡马立克氏病活疫苗(Marek’sDiseaseVac cine,Living)系用自然低毒力的马立克氏病病毒弱毒株,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收获感染细胞,加入适宜冷冻保护液制成。用于预防鸡马立克氏病(MD)。【性状】 淡红色细胞悬液。【用途】 用于预防鸡马立克氏病。各种品种1日龄雏鸡均可使用。注苗后8日可产生免疫力。【用法与用量】 肌肉或皮下注射。按瓶签注明的羽份,用稀释液稀释,每羽0.2mL。(含2000PFU)。【免疫期】 1年6个月。【注意事项】 ①疫苗必须在液氮中贮藏及运输。②从液氮中取出后应迅速放于37℃温水中,待完…  相似文献   

9.
用灭活马立克氏病病毒和火鸡疱疹病毒混合制备了一种双价疫苗。给不分性别的日龄白来航鸡接种,21日龄时用感染强毒马立克氏病病毒的家禽血液攻毒。分别与火鸡疱疹病毒和灭活马立克氏病病毒进行比较,研究了这种疫苗的效力。双价疫苗明显推迟由马立克氏病引起的死亡。按马立克病特异性死亡和病变发生的百分比判定诱发出最高的保护效力。双价疫苗接种鸡各器官的眼观淋巴肿瘤和淋巴组织增生病变的发生率、范围和严重程度均低于其他攻毒鸡。此外,双价疫苗接种鸡的病毒血症水平始终显著低于其他鸡。  相似文献   

10.
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及综合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鸡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引起的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此病一旦发生,即可引起鸡大批死亡,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鸡马立克氏病进行正确诊断,并采取积极、有效地综合防制措施,可以防止本病的发生,控制疾病向外传播,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1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11.
防制鸡马立克氏病有两类疫苗:一类是鸡马立克氏病弱毒(人工减弱或自然弱毒)疫苗,另一类是火鸡疱疹病毒疫苗。我国于1978年起开始使用火鸡疱疹病毒冻干疫苗,对防制鸡马立克氏病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因火鸡疱疹病毒与鸡马立克氏病毒血清型不  相似文献   

12.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淋巴细胞增生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利用解剖学、组织学、血清学和病毒学检查对疑似鸡马立克氏病进行了诊断。  相似文献   

13.
马立克氏病知识问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立克氏病知识问答冯元璋(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广州510225)问:何谓马立克氏病(MD)?答:马立克氏病是鸡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的疾病。其特征是以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的单独或多个组织器官发生单核细胞浸润,在临诊上表现为内脏型、...  相似文献   

14.
马立克氏病易感动物是鸡,而肉用乌骨鸡发生马立克氏病的病例则较少见报道。我区黄渡镇两家鸡骨鸡养殖户近来同时发生了马立克氏病(以下简称MD).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1996年12月中旬。我区黄渡镇老宅村姚某从阿镇董某孵房购入乌骨鸡苗1400羽,同镇罗家盛某也从其赔房购入80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年来,鸡马立克氏病一直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一些鸡场因此病死亡可高达50—60%。1980年前后,全世界每年因马立克氏病所造成的损失肉鸡达1.27亿美元,蛋鸡为7.26亿美元。为保证养鸡业的安全生产,减少经济损失,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应在完善实施鸡马立克氏病综合防制措施的基础上,采用鸡马立克氏病二价冷冻疫苗防制本病,可获得明显的效果。鸡马立克氏病二价冷冻疫苗,是由鸡马立克氏病Ⅱ型自然弱毒株及血型火鸡疱疹病毒联合组成,注射到1日龄雏鸡体内的二价鸡马立克氏病疫苗含有上述二种型的疫苗病  相似文献   

16.
马立克氏病是马立克氏病毒引起的鸡表现神经症状或内脏发生大量肿瘤为特征的传染病.该病无特效药物,通常在雏鸡出壳后24小时内进行预防接种.但近几年来陆续发生经马立克火鸡疱疹病毒(HVT)冻干疫苗防疫的鸡群仍有马立克氏病发生,死亡率达20%~30%,鸡群的生产水平不高,给养鸡单位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分析这些鸡群的发病情况,发现引起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的原因主要与疫苗的保护率、毒株和接种方法等有关,应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强化免疫效果,控制马立克氏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对养鸡业有严重影响的鸡马立克氏病毒(DMV),随着其毒力进化导致毒力增强,世界各地采用免疫方法预防鸡马立克氏病(MD)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免疫失败,给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在各国都在寻求新的方法预防控制鸡马立克氏病。本文作者为此进行较为系统分析,现予发表,以供交流。鸡马立克氏病是由鸡马立克氏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的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病。自1907年发现至60年代,由毒力较温和的MDV引起,称为古典型MD。随着养禽业向集约化发展,60年代出现引起大批鸡发病死亡的强毒MDV。1…  相似文献   

18.
<正>蛋鸡马立克氏病是由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传染病,当其发生时,会对鸡群造成严重影响,虽然各种疫苗已经成熟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该病仍然在部分地区时有发生,给养鸡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1病原体马立克氏病的病原体为马立克氏病毒,主要侵害鸡的外周神经、性腺、虹膜、皮肤和各内脏器官,病变部位发生淋巴细胞浸润和形成肿瘤灶,最终导致病鸡  相似文献   

19.
马立克氏病发生在育成期到成鸡期,本病能使鸡肝、神经、卵巢、腺胃、肾等脏器发生肿瘤病变。有些养鸡户鸡群接种马立克氏疫苗后仍有10—50%鸡群中发生马立克氏病。笔者针对什么时间发病,表现什么样的临床症状以及对病死鸡病理变化进行二年观察。  相似文献   

20.
鸡马立克氏病(MD)是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并且以淋巴细胞增生为特征的病毒病。目前马立克氏病疫苗保护指数在64.44%-82.86%之间,因此,经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的鸡仍会有一小部分发生马立克氏病,但是,1997年初,福州,连江,三明,泉州,南平,厦门等12个县市的近130个养鸡场(户)所饲养的使用劣质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的约58.4万羽蛋鸡发生了较大规模的鸡马立克氏病(MD),使养鸡场户均蒙受了巨大经济损失,本次MD病流行出现了一定数量的鸡以腺胃肿大为特征,其它内脏肿瘤明显的单纯性腺胃肿瘤,特别是鸡龄越小的鸡越易出现此种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